(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化学 模块检测试卷(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25331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化学 模块检测试卷(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化学 模块检测试卷(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化学 模块检测试卷(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化学 模块检测试卷(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模块检测试卷模块检测试卷( (一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和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化学变化B棉、丝、毛、油脂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D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答案 B解析 油脂不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错误。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答案 D解析 次氯酸的结构式为 HOCl,A

2、错误;乙醇的结构简式为 C2H5OH,C2H6O 为乙醇的分子式,B 错误;硫离子正确的结构示意图为,C 错误;原子之间为单键,主链有 3 个碳原子,氢原子数为 8 个,符合丙烷的结构,D 正确。3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酸性:HClO4H2SO4H3PO4 最高正化合价:ClNC 稳定性:HClHBrHI 还原性:HClHBrA BC D全部都正确答案 C解析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所以酸性:HClO4H2SO4H3PO4,正确;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氧无最高正价、氟无正价,所以最高正价:ClNC,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

3、性越强,则稳定性: HClHBrHI,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则还原性: 2HClHBr,错误。4(2018泰州月考)高温条件下,Al 和 Fe3O4反应生成 Fe 和 Al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B该反应条件下,Al 的还原性弱于 FeC1 mol Fe3O4参与反应转移 86.021023个电子D实验室进行该反应时常加入 KClO3作催化剂答案 C解析 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图像不符,A 错误;Al 和 Fe3O4反应生成 Fe 和 Al2O3,Al 作还原剂,Fe 是还原产物,所以 Al 的还原性强于

4、Fe,B 错误;反应中 Fe 元素的化合价从 价降低到 0 价,所以反应中每消耗 1 mol Fe3O48 3转移 86.021023个电子,C 正确;铝热反应中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反应中 KClO3不是催化剂,D 错误。5(2018大庆实验中学月考)关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原子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略有不同B等物质的量的 H2、D2、T2,在相同状况下的质量之比为 123,体积之比为 123C金刚石、石墨与 C60互称为同素异形体,O2、O3互称为同素异形体D碳原子数不同的烷烃互为同系物答案 B解析 同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原子,其核外电子数及最

5、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因中子数不同,物理性质略有不同,A 正确;H2、D2、T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4、6,所以,等物质的量的 H2、D2、T2,在相同状况下的质量之比为 123,体积之比为 111,B 不正确;金刚石、石墨与 C60互称为同素异形体,O2、O3互称为同素异形体,C 正确;分子中碳原子数不同的烷烃,其分子式必然不同,故其互为同系物,D 正确。6(2018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月考)苯乙烯 ()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B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能使溴水褪色3D与 HCl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并只得到一种产物答案 C解析 苯乙

6、烯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被酸性 KMnO4溶液氧化,使 KMnO4溶液褪色,A 选项错误;苯结构中 12 个原子共平面,乙烯中 6 个原子共平面,苯基和乙烯基通过 CC 键相连,单键可以旋转,所以苯基和乙烯基可以共平面,B 选项错误;苯乙烯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C 选项正确;苯乙烯结构中的乙烯基上的两个碳原子不对称,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时生成两种产物,D 选项错误。7(2018大庆实验中学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OH2O=Ca(OH)2可放出大量热,可利用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有化学键断裂

7、一定发生化学反应D灼热的铂丝与 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 D解析 只有氧化还原反应在理论上才能设计成原电池,而反应 CaOH2O=Ca(OH)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可能设计成原电池,故 A 错误;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但不一定都是热量变化,也可能是光能、电能等多种形式,故 B 错误;某些物质的溶解、电离,或状态的变化可能伴随着化学键的破坏,但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 C 错误;氨气的催化氧化用灼热的铂丝作催化剂,由于是放热反应,所以铂丝保持红热,故 D 正确。8(2018漯河月考)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

8、(乙酸):用 NaOH 溶液洗涤后,分液B乙烷(乙烯):用溴水洗气C溴苯(溴):用 NaOH 溶液洗涤后,分液D乙醇(水):用生石灰吸水后蒸馏答案 A解析 二者均与 NaOH 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故 A 项错误;乙烯与溴水反应,而乙烷不能,则用溴水、洗气可分离,故 B 项正确;溴与 NaOH 反应后,与溴苯分层,然后分液可分离,故 C 项正确;水与 CaO 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分离,故 D 项正确。9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

9、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C当 0.1 mol Zn 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 1.20410234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MnO2eH2O=MnO(OH)OH答案 D解析 从电池反应可知,锌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锌是负极,A 不正确;由电池反应可知,MnO2被还原,MnO2为正极,B 不正确;电子经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不经过电解质溶液,C 不正确; 电池正极上,MnO2被还原,其电极反应式为MnO2eH2O=MnO(OH)OH,D正确。10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s)3B(g)

10、2C(g)2D(g),下列描述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 的质量不发生变化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 2a mol C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n(A)n(B)n(C)n(D)1322B 的浓度不变 A BC D答案 B解析 A 的质量不发生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 2a mol C,都体现的逆反应方向,故错误;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达平衡状态时,n(A)n(B)n(C)n(D

11、)可能等于 1322,也可能不等于,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错误;B 的浓度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11(2018启东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A以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精盐的水溶液制取钠B用海水、石灰乳等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用 H2还原氧化镁制得镁C以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等为原料,通过反应产生的 CO 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制得铁D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制得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答案 C解析 工业制钠是电解熔融 NaCl:2NaCl2NaCl2,而电解 NaCl 溶液:=电解2NaCl2H2O2N

12、aOHH2Cl2,得不到钠,A 错误;镁的还原性比氢气=电解的还原性强,不能用氢气还原氧化镁制取镁,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5MgCl2,B 错误;工业上常用 CO 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炼铁:=电解3COFe2O32Fe3CO2,制得铁,因为炼铁的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硅,=高温所以石灰石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硅等杂质转变为炉渣而除去,C 正确;因为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导电,所以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获取金属铝,D 错误。12已知一种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4H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若将该有机物与适量的氯气混合光照,则生成的产物的种类共有( )A2 种 B4 种 C5 种 D

13、6 种答案 C解析 图示结构为正四面体形结构,一卤代烃、二卤代烃、三卤代烃、四卤代烃各有一种。因为 C4H4与 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C4H3Cl、C4H2Cl2、C4HCl3、C4Cl4和 HCl,由 C4Cl4中的 4 个 C 原子构成正四面体知, C4H3Cl、C4H2Cl2、C4HCl3、C4Cl4的结构都只有一种,所以 C4H4与 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的种类共有 4 种,加上无机物氯化氢,共有 5 种产物,C 正确。13(2018绵阳高一段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78 g 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是 3NAB18

14、 g D2O 中含有 10NA个质子C28 g 聚乙烯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6NAD56 g 铁片投入足量浓 H2SO4中生成 NA个 SO2分子答案 C解析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为一种独特的化学键,不存在碳碳双键,选项 A 错误;D2O 的质子数为 10,M20 gmol1,则质子数为10NA mol19NA,选项 B 错误;18 g 20 gmol1聚乙烯的最简式为 CH2,故 28 g 聚乙烯中含有的 CH2的物质的量为 2 mol,则含 6 mol 原子即 6NA个,选项 C 正确;56 g 铁的物质的量为 1 mol,由于铁与浓硫酸能够发生钝化,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无法计算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

15、物质的量,选项 D 错误。14(2018枣庄八中月考)利用某些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间的转化可用来贮存热能,如原降冰片二烯(NBD)经太阳照射后转化成四环烷(Q)的反应: H88.62 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BD、Q、甲苯三者互为同系物6BNBD、Q、甲苯三者是同分异构体C92 g NBD 经太阳照射后完全转化为 Q 时需吸收 88.62 kJ 热量DNBD 可开发为贮能材料答案 A解析 NBD、Q、甲苯三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 不正确,B 正确; 92 g NBD 的物质的量为 1 mol,由题中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 mol NBD 经太阳照射后完全转化为 Q 时需吸收 88.

16、62 kJ 热量,C 正确;NBD 可以储存太阳能转化为 Q,当 Q 转化为 NBD 时,又可以释放能量 ,故 NBD 可开发为贮能材料,D 正确。15(2018大庆第一中学高一段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H4和 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 8 电子稳定结构BNa2O2、NaClO 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CSi 与 C 同属第A 族,因此 SiO2和 CO2两种物质中微粒间作用完全相同D氯气与 NaOH 反应的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答案 B解析 CH4分子中的 H 原子和 BCl3分子中的 B 原子最外层都不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所以 A

17、不正确;Na2O2分子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而 NaClO 分子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所以二者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故 B 正确;Si 与 C 都属第A 族元素,但SiO2是由 Si 原子和 O 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而 CO2是由 CO2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分子晶体,即二者微粒间的作用不同,故 C 不正确;氯气与 NaOH 的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而形成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键,所以 D 不正确。16(2018永州段考)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不相符的是( )操作和现象结论A将一小块钠分别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小烧杯中,钠与乙醇反

18、应要平缓得多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B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石蜡油加强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石蜡油的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C向盛有 Na2CO3固体的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不能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D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 Cu(OH)2悬浊液,用酒精灯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蔗糖未水解答案 D7解析 水、乙醇都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根据生成氢气的剧烈程度可以比较得出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故 A 正确;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石蜡油加强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证明石蜡油的分

19、解产物中含有烯烃,故 B 正确;向盛有 Na2CO3固体的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故 C 正确;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需要首先加入氢氧化钠中和催化剂硫酸,再加入新制 Cu(OH)2悬浊液,才能检验蔗糖是否水解,故 D 错误。17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2SO3(g)O2(g)2SO2(g),在一定条件下n(SO3)和n(O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 c 处反应达到平衡B点 b 的正反应速率比点 a 的大C点 c 的逆反应速率比点 e 的大D点 d(t1时刻)和点

20、 e(t2时刻)处n(SO2)一样大答案 D解析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不断减小,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而生成物的浓度不断增大,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最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各物质浓度不再变化,D 项正确;c 点时n(SO3)和n(O2)相等,但反应未达平衡,逆反应速率还在继续增大,A、C 项错误;a 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 b 点的正反应速率,B 项错误。18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 为淡黄色的离子化合物,m 为元素 Y 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

21、半径:WXYZB阴离子的还原性:YWC图中物质的转化过程均为氧化还原反应Da 一定只由 W、X 两种元素组成答案 C8解析 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 是淡黄色粉末,d 为 Na2O2,m 为元素 Y 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m为 O2,则 Y 为 O,a 为烃,b、c 分别为 CO2、H2O,e、f 分别为 NaOH、碳酸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 为 H,X 为 C,Y 为 O,Z 为 Na,以此解答该题。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应为 CO,A 项错误;由 NaHH2O=NaOHH2,可知 H失去电子

22、,阴离子的还原性:YW,B 项错误;a 燃烧生成水、二氧化碳,可为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6 分)19(10 分)A、B、C、D、E 都为短周期元素,A 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成为一个质子;C 的1 价阴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 在 C 的下一周期,D 可与同周期的 B 形成 BD2型离子化含物;E 和 C 为同一周期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种强酸。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2)A 与 E 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3)C 的氢化物与 D 的氢化物的沸点相比较:_(用化学式表示

23、,且用符号连接)。 解释原因:_。(4)E 的氢化物与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5)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过量铁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 (1)第三周期A 族 (2) (3)HFHCl HF 分子间存在氢键 (4)离子键和共价键(或离子键和极性键) 3Fe8H2NO=3Fe22NO4H2O 3解析 A、B、C、D、E 都为短周期元素,A 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成为一个质子,则 A 是 H元素;C 的1 价阴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C 是 F 元素;D 在 C 的下一周期,D 可与同周期的 B 形成 BD2型离子化含物,则

24、 B 是 Mg 元素,D 是 Cl 元素;E 和 C 为同一周期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种强酸,则 E 是 N 元素。(3)在 HF 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所以其熔沸点比 HCl 高。(4)E 的氢化物 NH3与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HNO3反应的生成物 NH4NO3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或离子键和极性键。(5)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HNO3的稀溶液与过量铁粉发生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Fe8H2NO=3Fe22NO4H2O。 3920(14 分)已知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下列转化:请根据上图回答:(1)反应的反

25、应类型依次是_、_。(2)物质 A、C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依次是_、_。(3)分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_、_。(4)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答案 (1)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2)羟基 羧基(3)2CH3CH2OHO22CH3CHO2H2OCu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浓硫酸(4)CH2CH2解析 乙烯反应得到 A,A 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 C,且 A 与 C 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 A 为乙醇,B 为乙醛,C 为乙酸。(1)反应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是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26、(3)反应是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是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化学方程式Cu为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4)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浓硫酸成聚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21(10 分)(2018宁夏育才中学高一期中)观察下图 A、B、C 三个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锌片上有气泡,再平行插入一碳棒,可观察到碳棒上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用导线把锌片和碳棒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原电池(图 A),正极的反应式为_。(

27、2)如果烧杯中最初装入的是 500 mL 2 molL1硫酸溶液,构成铜锌原电池(图 B,假设10产生的气体没有损失),当收集到 11.2 L(标准状况下)H2时,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烧杯内溶液中溶质及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3)如果电极材料分别是铁片和石墨并进行连接,插入氯化钠溶液中(图 C),放置数天后,铁片生锈。负极反应式为_。(4)将铜粉末用 10% H2O2和 3.0 molL1的 H2SO4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如下表:温度()20304050607080铜的平均溶解速率(103 molmin1)7.348.019.257.987.246.735.76由表中

28、数据可知,当温度高于 40 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答案 (1)没有 2H2e=H2 (2)c(H2SO4)1 molL1,c(ZnSO4)1 molL1 (3)Fe2e=Fe2 (4)温度越高,H2O2越容易分解(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 (2)根据正极反应:2H2e=H2,当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 11.2 L 即 0.5 mol 的氢气时,转移电子是 1 mol,减少的氢离子为 1 mol,所以剩余的硫酸的量为 0.5 mol,其浓度为 1 molL1;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Zn2e=Zn2,当转移电子 1 mol 时,生成锌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所

29、以c(ZnSO4)1 molL1。(3)铁片、石墨和氯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是铁失电子变为亚铁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Fe2e=Fe2。(4)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温度太高,双氧水易发生分解,氧化能力降低,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因此要控制反应的温度不能过高。22(12 分)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降低碳排放,实施低碳经济是今后经济生活主流。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措施不利于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是_(填字母)。a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保护植被b加大对煤和石油的开采,并鼓励使用液化石油气c大力发展风能、水力、潮汐能发电和核电,大力推行太阳能的综合开发d推广使用节

30、能灯和节能电器,使用空调时夏季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冬天不宜过高(2)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如将 CO2和 H2以 14 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通入反应器,在适当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重要能源。请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11CO24H2_2H2O=一定条件(3)用 CO2合成燃料甲醇(CH3OH)是碳减排的新方向。现进行如下实验:某温度下在体积为 1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CO2和 6 mol 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的标志是_(填字母)。aC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c容器中

31、H2浓度与 CO2浓度之比为 31dCO2的生成速率与 CH3OH 的生成速率相等现测得 CO2和 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4)以 KOH 为电解质的甲醇燃料电池总反应为 2CH3OH3O24KOH=2K2CO36H2O。通入甲醇的电极为燃料电池的_(填“正”或“负”)极,正极反应式为_。答案 (1)b (2)CH4 (3)ad 0.375 molL1min1(4)负 O22H2O4e=4OH解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目保持不变,所以 1 mol CO2与 4 mol 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 mol

32、H2O 外,还会生成 1 mol CH4。(3)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 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C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则温和气体的质量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b 错误;平衡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物质的浓度之间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因此容器中 H2浓度与 CO2浓度之比为 31 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错误;CO2生成速率与 CH3OH 生成速率相等,满足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且反应速率是相反的,因此可以说明达到平衡状态,d 正确。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进行到 12 min 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生成甲醇的浓度是 1.5 molL1。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氢气的浓度是1.5 molL134.5 molL1,所以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4.5 molL112 min0.375 molL1min1。(4)甲醇燃料电池中,甲醇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 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