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ppt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2529770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5.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pptx(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地震和地震波010203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地震和地震波010203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什么是地震?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释放能量越大,震级越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5级以上造成破坏,7级以上破坏极大。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震源深度震中等震线震中距震 源地震构造示意图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运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什么是地震波?地震

2、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分类特 点传播介质传播速度共同特点纵波固体、液体、气体较快可以随着通过物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横波固体较慢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地震和地震波010203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为不连续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是为了分别纪念发现这两个界面的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契奇和古登堡。什么是不连续面?地震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

3、不连续面。变化次数深度变化趋势圈层状态名称第1次变化平均33千米速度突然增快进入固态莫霍面第2次变化平均2 900千米速度明显减慢,横波消失。进入液态古登堡面地震波在地球不同圈层中的变化比较地壳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固体外壳。地震波传播速度较稳定。到莫霍面,突然加速。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最厚处可达70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深度/KM080400900290051506370地壳下地幔外核内核地核地幔上地幔软流层岩石圈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莫霍面以下

4、到古登堡面(2900千米)以上。地幔能传播横波,具有固态特征主要有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深度/KM080400900290051506370地壳下地幔外核内核地核地幔上地幔软流层岩石圈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幔地慢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合称岩石圈。深度/KM080400900290051506370地壳下地幔外核内核地核地幔上地幔软流层岩石圈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幔地慢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

5、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合称岩石圈。深度/KM080400900290051506370地壳下地幔外核内核地核地幔上地幔软流层岩石圈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地球核心部分,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科学家推测,组成地核的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深度/KM080400900290051506370地壳下地幔外核内核地核地幔上地幔软流层岩石圈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固态。深度/KM080400900290051506370地壳下地幔外核

6、内核地核地幔上地幔软流层岩石圈莫霍面古登堡面比较煮熟的鸡蛋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异同?圈层名称深度(Km)特征平均171000290050006370固态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液态,横波不能通过地壳地幔地核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总结:总结:固态(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固态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固态,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地球内部圈层特点地震和地震波010203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

7、是氮气和氧气。大气圈笼罩着地球,使得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和缓,同时提供了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氧气。大气圈中的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与人类息息相关。大气圈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其主体是海洋,还包括陆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等。水是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在地球表面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水圈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地球生物的活动和影响范围虽然涉及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但大多数生物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带中。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事也在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的组成、改造地表形态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生物圈生物圈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分别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