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学试卷.pdf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72492484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3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工学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热工学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工学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工学试卷.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热工基础复习题热工基础复习题(2018(2018 年年)工程热力学篇工程热力学篇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某系统经过一个任意不可逆过程达到另一状态,表达式(a a)正确。(a)ds(a)dsdq/Tdq/T(b)ds dq/T(c)ds=dq/T2.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其状态参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c c)。(为密度)。(a)F=F(,v,T)(b)F=F(,v,P)(c c)F=F(,P,T)F=F(,P,T)用压力表测量容器内氧气的压力,压力表读数为 25bar。已知当地大气压力为 1bar,则氧气的真实压力为(a a)bar。(a)26(a)26(b)25(c)24在 p-v

2、图上,经过同一状态点的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比绝热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b b)(a)大(b b)小)小(c)相等(d)可能大,也可能小理想气体 1kg 经历一不可逆过程,对外做功 20kJ 放热 20kJ,则气体温度变化为(b b)。(a)提高(b b)下降)下降(c)不变同一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定温压缩、绝热压缩和多变压缩(1nk)到达同一终压,耗功最小的是(a a)压缩过程(a)(a)定温压缩定温压缩(b)绝热压缩(c)多变压缩(1nk)7.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技术功为(c c)(a)h1-h2(b)0(c c)(d)v(p1=p2)8.理想气体绝热流经节流阀,节流后稳定截面处的

3、焓值(a a)(a)(a)升高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9、在 T-s 图上,经过同一状态点的理想气体定容过程线与定压过程线相比,(a a)过程线更陡一些。(a)(a)定容定容(b)定压(c)二者一样10、某理想气体经历一个节流过程,气体压力下降,温度(b b)。(a)升高(b b)下降)下降(c)保持不变11、提高内燃机定容加热理想循环的压缩比,循环的热效率将(a a)。(a)(a)增大增大(b)减小(c)不变12、理想气体从初态 1 经历一绝热压缩过程到达终态 2,该过程的热力学能变化量为(b b)(a)(b b)(c)(d)13、不可逆机与可逆机相比,其热效率(d d)(a)

4、一定高(b)相等(c)一定低(d d)可能高,可能低,也可能相等)可能高,可能低,也可能相等14、热源温度为 1200K,低温热源温度为 400K,环境温度为 300K,热源提供热量 1000J 中的无效能为(a a)(a)250(a)250(b)750(c)300(d)40015、已知当地大气压 Pb,真空表读数为 Pv,则绝对压力 P 为(a a)。(a)P=P(a)P=Pb b-Pv-Pv(b)P=Pv-Pb(c)P=Pb+Pv16、平衡过程是可逆过程的(b b)条件。(a)充分(b b)必要)必要(c)充要17、简单可以压缩热力系统的状态可由(d d)(a)两个状态参数决定(b)两个具

5、有物理意义的状态参数决定(c)两个可测状态参数决定(d)(d)两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决定两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决定18、一理想气体其初始温度为 1373K,经定容放热后其出口温度为 443K,该理想气体初终态压力值比为(c c)(a)倍(b)倍(c)(c)倍倍(d)倍19、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工质的(a a)(a)(a)膨胀膨胀(b)压缩(c)凝结(d)加热20、生产增压比相同、质量相同的同种压缩气体,余隙容积变大对活塞式压气机所消耗的比功的影响(c c)。(a)增大(b)减小(c c)不变)不变21、已知 CO2和 N2的压力及温度均相同,则他们的比体积(b b)(a)(b b)

6、(c)22、经历一不可逆循环过程,系统的熵(c c)(a)增大(b)减小(c c)不变不变(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23、能量方程 q=dh+Wt适用于(a a)(a)(a)只要是稳定流动,不管是否为可逆过程只要是稳定流动,不管是否为可逆过程(b)非稳定流动,可逆过程(c)非稳定流动,不可逆过程(d)任意流动,任意过程24、恒温热源温度为 T1恒温冷源温度为 T2,环境温度为 T0,热源提供热量 Q1中的有效能为(a a)(a)热量 Q1减去 Q1中的无效能(b)卡诺循环热效率乘以Q1(c)二、判断正误(划“”或“”号)1.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2.在热力循环中,如果工质不向冷

7、源放热,则该循环的热效率可以达到 100%()。3.绝热过程一定是定熵过程。()4.供热系数一定大于 1,制冷系数也一定大于 1。()5.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总不等于 1。()6.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效率都是。()(d)7、工质的温度越高,所具有的热量也就越大。()8、气体吸热后一定膨胀,内能一定增加。()9、平衡状态不一定是均匀状态。()10、理想气体不可能进行吸热而降温的过程。()11、理想气体的 cp、cv值与气体的温度有关,则他们的差值也与温度有关。()12、经不可逆循环,工质无法恢复为原来状态。()13、封闭系统中发生放热过程,系统熵必减少。()14、多变过程即任意过程()。15、在相同温

8、度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卡诺循环效率最高,其他循环的效率都小于卡诺循环的效率()。16、温度越高热力系所具有的热量越多()。17、在 T-s 图上,理想气体的定容线比定压线陡。()18、可逆绝热过程即等熵过程;反之,等熵过程必为可逆绝热过程。()19、环境温度恒定,若放置在恒温环境中的压力容器的压力表读数也不变,则说明容器中所装工质的质量也不变。()20、定压过程的热量 qp=cpdT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而不适用于实际气体。()21、压缩空气制冷装置循环的制冷系统制冷系数越大,其制冷量越大。()22、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任意的热力过程,不管过程是否可逆()。23、孤立系的热力状态不能发生

9、变化。()24、气体膨胀时一定对外做功。()25、若容器中气体的压力稳定不变,则安装在容器上的压力表读数也不可能有变化。()26、如果从同一始态到同一终态有两条途径:一为可逆、一为不可逆,那么,不可逆途径的 S 必大于可逆途径的S。()27、工质放热,温度一定降低。()28、同温限间的可逆循环的热效率都相等。()三、填空1、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应用于换热器时的简化形式q=hq=h2 2h h1 12、2kg 空气从 300K 定压加热到 700K 时的吸热量为kJ(空气比定压热容 cp=kJ/()3、已知氧气在 250K 时 cp=kJ/(kgK),cv=kJ/(kgK)。则该气体的气体常数Rg

10、=kJ/(kgK)。4、一热泵工作时向高温热源传递热量 50kJ,消耗掉的机械能 20 kJ,供暖系数为。5、已知氧气在 100 时的定压摩尔热容为J/(),氧气的定容摩尔热容为J/(molK)。6、稳定流动系统能量方程式q=dh-vdp 的适用条件:任何工质的稳定流动,可逆过程任何工质的稳定流动,可逆过程7、氧气定压比热容(molK),从 t1=100、v1=/kg 被定压压缩到 v2=/kg,放热量为()J/kg。8、在理想气体的绝热压缩过程中,初、终参数压力与温度的关系为()。9、工作于两个恒温热源(2000K,500K)间的可逆机,其热效率为(75%75%)。10、已知氮气在 100时

11、 cpm=J/(molK),则该气体的定容摩尔热容cvm=J/(molK)11、制冷系数为 3 的制冷机,向环境散热 30kJ,则该制冷机的制冷量为()kJ。12、一稳定流动开口系,在流动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 20 kJ,同时对外作出技术功 15 kJ,该系统焓值变化为(5 5)kJ。13、工质在温度为 30 的恒温热源和-20 的恒温冷源之间工作,该循环的最高制冷系数为。14、已知空气(R g=287J/)在多变指数为的压缩过程中进行压缩,温度由 20 变为 90。该过程所耗的压缩功为8036080360J/kg。15、氧气瓶中的氧气容积是,氧气压力为 10MPa,设氧气的焓值为 12100

12、kJ,则氧气的内能为 8100 kJ。16、氧气的初始温度为 300K 经历了一不可逆过程达到400K,已知 cp=kJ/(kgK),则该气体的气体焓值变化为kJ/kg。17、一理想气体初始温度为25,压力为 1Mpa,经定容过程到达终态,这是压力为其终态温度为18、理想气体初态热力学能为 U1经可逆绝热过程终态热力学能为 U2,则该过程的膨胀功为U1-U2。19、熵增加的过程(填一定或不一定不一定)是不可逆过程。20、一卡诺制冷机,其性能系数 COP 值为 4,输入功率为 6KW,则其制冷量为(2424)KW。21、某热机每完成一个循环,工质由高温热源吸热 2000kJ,向低温热源放热 12

13、00kJ,在压缩过程中工质得到外功 650kJ,则膨胀过程中工质所作的功(14501450)kJ。22、某理想气体从 p1=1MPa,v1=可逆定温膨胀到 v2=,气体对外所做的膨胀功为(10105 5)J。23、在环境温度为 300K 的条件下,一可逆机工作于两个恒温热源(2000K,400K)之间,吸热 200kJ,其中可用能为(170170)kJ。24、已知当地大气压为,压力容器中被测工质的压力为,此时该工质压力的测量应选用()(真真空计空计或 压力表)测压计。25、工作于 927和 300之间的卡诺热机,它的热效率为(%)26、单位质量的空气从 100 定压加热到 600 时的吸热量为

14、(502502)kJ/kg(空气比定压热容cp=(kg K))五、计算题1、热力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其中1-2 为绝热压缩过程,2-3 为定容吸热过程,3-4 为定压吸热过程,4-5 为绝热膨胀过程,5-1 为定容放热过程。已知各点的温度分别为T1、T2、T3、T4、T5。(1)在 T-s 图上绘出该循环。(2)将该循环热效率用各点温度表示出来,设比热比k 为常数。2、有一可逆热机,如源 t2和 t3放热。已知:图所示,自高温热源 t1吸热,向低温热t1=727,t3=127,Q 1=1000kJ,Q2=300kJ,W=500kJ,求:(1)Q 3=(2)可逆热机的热效率(3)热源温度 t2=(

15、4)三热源和热机的熵变热源 1 的熵变热源 2 的熵变热源 3 的熵变热机的熵变为 03、如从-20 的低温物体将 419000 kJ/h 的热量排给 15 的环境介质,求理想情况下每小时所消耗的功和排给环境介质的热量。4、1kmol 的理想气体从初态 P1=500kPa、T1=340K,可逆绝热膨胀到原来容积的2 倍。设气体 cp=(kmolK),cV=(kmolK),试确定气体的终态温度,对外所做的功及熵的变化量。因为是可逆绝热膨胀过程,是一个定熵过程所以熵的变化量为04、一封闭热力系在状态变化过程中放热 10kJ,并作出 25kJ 的功,然后对热力系加热15kJ 使其恢复初态。试问恢复过

16、程中热力系是否作功其值为多少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热力学能减少了 35 kJ,若使工质恢复原来状态,需补充35kJ 能量根据知,外界需对工质做功20 kJ5、某卡诺热机每分钟从 500的热源吸热 5000 kJ,向 30的环境放热.试求:)该循环的热效率)该循环的放热量)该卡诺机输出的功率)若热源温度为 800,工质的吸热温度为500,吸热量不变,由温差传热而引起该系统的熵变量为多少 5)做功能力损失多少1)热效率2)放热量3)输出功率4)该系统的熵变量做功能力损失三、简答题1、熵增原理的实质。KWKWkJ/KkJ2、试写出卡诺循环的组成和循环热效率计算公式。通过此公式得出什么重要结论3、状态

17、量(参数)与过程量有什么不同常用的状态参数及过程量有哪些4、以 1 工质为例,分别写出闭口系与稳定流动的开口系的能量方程,并将可逆过程的膨胀功与技术功在p-v 图上表示出来。5、试述膨胀功、技术功和流动功的意义,并将可逆过程的膨胀功和技术功表示在p-v 图上。6、对于简单可压缩系统,系统与外界交换哪一种形式的功可逆时这种功如何计算。7、工质进行了一个吸热、升温、压力下降的多变过程,试问其多变指数的范围是什么并在 p-v 图和 T-s 图上将该过程表示出来。8、为什么在热力系中要引用准平衡过程这一概念9、以 1 工质为例,写出闭口系能量方程,并将可逆过程的膨胀功在 p-v 图上表示出来。10、在

18、 p-v 图及 T-s图上画出空气的 n=的膨胀过程 1-2 和 n=的压缩过程 1-3,并确定过程 1-2 和 1-3 中功和热量的正负号。11、试说明热能和功有何区别和联系12、试写出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应用于涡轮机(压气机)和绝热节流过程时的简化形式。13、常用的状态参数哪些是可以直接测定的哪些是不可直接测定的传热学篇传热学篇一、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4对流传热:

19、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 1K 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 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

20、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 1K 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 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 1K 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 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11温度场:某一瞬间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的函数。12等温面(线):由物体内温度相同的点所连成的面(或线)。13温度梯度:在等温面法线方向上最大温度变化率。14热导率(导热系数):物性参数,热流密度矢量与温

21、度降度的比值,数值上等于1 Km 的温度梯度作用下产生的热流密度。热导率是材料固有的热物理性质,表示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16稳态导热: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导热过程。16非稳态导热:物体中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的导热过程。17傅里叶定律:在各向同性均质的导热物体中,通过某导热面积的热流密度正比于该导热面法向温度变化率。18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 W/(mK)(平均温度不高于 350时)的材料。19肋效率:肋片实际散热量与肋片最大可能散热量之比。(肋片温度均为肋基温度t0时,对流换热量最大。)20.速度边界层:在流场中壁面附近流速发生急剧变化的薄层。21.温度边界层:在流体温度场中壁面

22、附近温度发生急剧变化的薄层。22.传热过程:热量从高温流体通过壁面传向低温流体的总过程。23.复合传热: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同时存在的传热过程。24.污垢系数:单位面积的污垢热阻。25.肋化系数:肋侧表面面积与光壁侧表面积之比。26.顺流:两种流体平行流动且方向相同。27.逆流:两种流体平行流动且方向相反。28.传热单元数:传热温差为 1K 时的热流量与热容量小的流体温度变化 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流量之比.它反映了换热器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是一个换热器的综合经济技术指标。二、填空题1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2 热流量是指,单位是。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是。(单位时间

23、内所传递的热量,W,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2)3 总传热过程是指,它的强烈程度用来衡量。(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4 总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是。(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W)5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K),W(m2K),W(m2K))6 复合传热是指,复合传热系数等于之和,单位是。(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之和,对流传热系数与辐射传热系数之和,W(m2K))7 单位面积热阻 rt的单位是;总面积热阻 Rt的单位是。(m2K/W,K/W)单位面积导热热阻的表达式为(/)。8

24、 单位面积对流传热热阻的表达式为(1/h)。9 总传热系数 K 与单位面积传热热阻rt的关系为(rt=1/K)。10总传热系数 K 与总面积 A 的传热热阻 Rt的关系为(Rt=1/KA)。11稳态传热过程是指。(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热量传递过程。)12非稳态传热过程是指。(物体中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的热量传递过程。)13某燃煤电站过热器中,烟气向管壁传热的辐射传热系数为30W/,对流传热系数为 70W/,其复合传热系数为(100 W/)。15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热辐射)。16由烟气向空气预热器传热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17已知一传热过程的热阻为W,温压为 70,则

25、其热流量为(2kW)。18一大平壁传热过程的传热系数为100W/,热流体侧的传热系数为 200W/,冷流体侧的传热系数为 250W,平壁的厚度为 5mm,则该平壁的导热系数为,导热热阻为。(5 W/,/W)19总传热方程式可表示为(KAt)或 q(Kt)。20.已知平壁厚,热阻为,其导热系数为(1 W/(mK))。21.导热基本定律是_定律,可表述为(傅立叶,)。22.非稳态导热时,物体内的_场和热流量随_而变化。(温度,时间)23.导温系数的表达式为_,单位是_,其物理意义为_。(a=/c,m2/s,材料传播温度变化能力的指标)24.肋效率的定义为_。(肋片实际散热量与肋片最大可能散热量之比

26、。)25.按照导热机理,水的气、液、固三种状态中_(气)_态下的导热系数最小。26.一般,材料的导热系数与_和_有关。(种类,温度)27.保温材料是指_的材料.(W/(mK)(平均温度不高于 350时))28.已知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为0(1+bt),当材料两侧壁温分别为t1、t2时,其平均导热系数可取下的导热系数。((t1+t2)/2)29.影响自然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有:、。(流动起因,流动速度,流体有无相变,壁面的几何形状、大小和位置,流体的热物理性质)30.速度边界层是指。(在流场中壁面附近流速发生急剧变化的薄层。)温度边界层是指。(在流体温度场中壁面附近温度发生急剧变化的薄层

27、。)31.与的综合过程称为复合传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32.某燃煤电站过热器中,烟气向管壁传热的辐射传热系数为 20 W,对流传热系数为 40 W,其复合传热系数为。(60W)33.肋化系数是指与之比。(加肋后的总换热面积,未加肋时的换热面积)34.一传热过程的热流密度q18kWm2,冷、热流体间的温差为30,则传热系数为,单位面积的总传热热阻为。(60W,0017W)35.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是。(冷热流体温度差为 1时的传热热流密度(或表示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物理量),W)36.污垢热阻是指,单位是。(污垢换热面的传热热阻与洁净换热面的传热热阻之差,W)37.传热器是。(冷、热流体进行热量

28、交换以满足工艺要求的设备(装置)38.肋壁总效率是指,其数学表达式。(肋侧表面总的实际换热量与肋侧壁温均为肋基温度的理想散热量之比)39.传热器的热计算方法有和。(平均温压法,传热单元数法)40.不论是顺流还是逆流型传热器,对数平均温差计算式都可以统一表示成tmtmaxtmin。tmaxlntmin三、选择题三、选择题1下列哪几种传热过程不需要有物体的宏观运动(1)(1)导热导热(2)对流(3)(3)辐射辐射(4)复合传热2热流密度 q 与热流量的关系为(以下式子A 为传热面积,为导热系数,h 为对流传热系数):(1)qA(2)q(2)q/A/A(3)q=(4)qh3如果在水冷壁的管子里结了一

29、层水垢,其他条件不变,管壁温度与无水垢时相比将:(1)不变(2)(2)提高提高(3)降低(4)随机改变4下列哪一种表达式是错误的()(1)qt/(2)qht(3)qkt(4)q(4)qr rt ttt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1)W/(2)W/m2(3)W/(m(3)W/(mK)K)(4)W6在传热过程中,系统传热量与下列哪一个参数成反比()(1)传热面积(2)流体温差(3)传热系数(4)(4)传热热阻传热热阻7.在稳态传热过程中,传热温差一定,如果希望系统传热量增大,则不能采用下述哪种手段()(1)(1)增大系统热阻增大系统热阻(2)增大传热面积(3)增大传热系数(4)增大对流传热系数8.试

30、判断下述几种传热过程中哪一种的传热系数最小(1)(1)从气体到气体传热从气体到气体传热(2)从气体到水传热(3)从油到水传热(4)从凝结水蒸气到水传热9若已知对流传热系数为78W,则其单位面积对流传热热阻为多少(1)78W/(mK)(2)1/78mK/W(3)1/(3)1/78m78m2 2 K/WK/W(4)78W(m2K)10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什么一般用什么符号表示(1)(1)热流密度,热流密度,q q(2)热流密度,(3)热流量,q(4)热流量,11太阳与地球间的热量传递属于下述哪种传热方式(1)导热(2)热对流(3)(3)热辐射热辐射(4)以上几种都不是12热流量与温差成正

31、比,与热阻成反比,此规律称为什么(1)导热基本定律(2)(2)热路欧姆定律热路欧姆定律(3)牛顿冷却公式(4)传热方程式13传热过程热路图的原理是什么(1)傅里叶定律(2)牛顿冷却公式(3)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4)(4)热路欧姆定律热路欧姆定律14某一传热过程的热流密度q500W/m2,冷、热流体间的温差为10,其传热系数和单位面积的总传热热阻各为多少()(1)K50W/,rt(2)K,rtW(3)K(3)K50W/50W/,r rt t(4)K50W/,rtW15平板的单位面积导热热阻的计算式应为哪一个(1)(1)/(2)/(KA)(3)1h(4)1/(KA)16.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

32、热时,最有效的办法是将肋片加在哪一侧()(1)传热系数较大的一侧2 2)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侧)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侧(3)流体温度较高的一侧(4)流体温度较低的一侧17.下列各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1)肋化系数(2)(2)导热系数导热系数(3 3)导温系数)导温系数(4)传热系数18.导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1)表明材料导热能力的强弱(2)反映了材料的储热能力(3 3)反映材料传播温度变化的能力)反映材料传播温度变化的能力(4)表明导热系数大的材料一定是导温系数大的材料19.常温下,下列物质中哪一种材料的导热系数较大(1)(1)纯铜纯铜(2)碳钢(3)不锈钢(4)黄铜20.温度梯度表示温度场

33、内的某一点等温面上什么方向的温度变化率(1)切线方向(2)(2)法线方向法线方向(3)任意方向(4)温度降低方向21.接触热阻的存在使相接触的两个导热壁面之间产生什么影响(1)(1)出现温差出现温差(2)出现临界热流(3)促进传热(4)没有影响22.下述哪一点不是热力设备与冷冻设备加保温材料的目的(1)防止热量(或冷量)损失(2)(2)提高热负荷提高热负荷(3)防止烫伤(或冻伤)(4)保持流体温度23.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应将哪种材料放在内层(1)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2)(2)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3)任选一种均可(4)无法

34、确定24.金属含有较多的杂质,则其导热系数将如何变化(1)变大(2 2)变小)变小(3)不变(4)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25.下列材料中,导热材料较差的材料是什么(1)铝合金(2)铸铁(3)不锈钢(4)(4)普通玻璃普通玻璃26.物体之间发生热传导的动力是什么(1)温度场(2)(2)温差温差(3)等温面(4)微观粒子运动27.下面哪种物质材料具有较大的导热系数(1)水(2)空气(3)水蒸气(4 4)冰块)冰块28.通过大平壁导热时,大平壁内的温度分布规律是下述哪一种(1)(1)直线直线(2)双曲线(3)抛物线(4)对数曲线29.加热炉外壁面与环境间的传热属于下述哪种传热方式()(1)辐射传热(2

35、)导热(3)对流传热(4)(4)复合传热复合传热30.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什么()(1)(1)热对流、导热、辐射热对流、导热、辐射(2)复合传热、热辐射、导热(3)对流传热、导热、传热过程(4)复合传热、热辐射、传热过程31.下述几种方法中,强化传热的方法是哪一种()(1)夹层抽真空(2)增大当量直径(3)(3)加肋片加肋片(4)加遮热板32.当采用加肋方法强化传热时,肋片应加在会最有效。()(1)传热系数较大一侧(2)(2)传热系数较小一侧传热系数较小一侧(3)随便哪一侧(4)两例同样都加33.公式hAt 的名称是什么()(1)傅里叶定律(2)(2)牛顿冷却公式牛顿冷却公式(3)传热方程

36、式(4)热路欧姆定律34.在某一传热过程中,热流给定,若传热系数增加1 倍,冷热流体间的温差将是原来的多少倍()(1)1 倍(2)2 倍(3)3 倍(4)(4)倍倍35.强化传热时,增强传热过程中哪一侧的传热系数最有效()(1)热流体侧(2)冷流体侧(3)(3)传热热阻大的一侧传热热阻大的一侧(4)传热热阻小的一侧36.若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传热器热流体侧结垢后传热壁面的温度将如何改变()(1)增加(2)(2)减小减小(3)不变(4)有时增加,有时减小37.有一板式传热器,热流体进口温度80、出口温度50,冷流体进口温度10、出口温度30,则顺流布置时和逆流布置时的对数平均温差分别为多少()

37、(1),(2),(3),(4)(4),38.下列哪个不是增强传热的有效措施(1)波纹管(2)逆流(3)板翅式换热器(4)(4)在对流传热系数较大侧安装肋片在对流传热系数较大侧安装肋片四、简答题1试述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差别,并各举12 个实际例子说明。(提示:从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定义及特点来区分这三种热传递方式)2请说明在传热设备中,水垢、灰垢的存在对传热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止(提示:从传热过程各个环节的热阻的角度,分析水垢、灰垢对换热设备传热能力与壁面的影响情况)3.试比较导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差别,它们各自的单位是什么(提示:写出三个系数的定义并比较,单位分别为W/

38、(mK),W/(m2K),W/(m2K))4在分析传热过程时引入热阻的概念有何好处引入热路欧姆定律有何意义(提示:分析热阻与温压的关系,热路图在传热过程分析中的作用。)5结合你的工作实践,举一个传热过程的实例,分析它是由哪些基本热量传递方式组成的。(提示:学会分析实际传热问题,如水冷式内燃机等)6在空调房间内,夏季与冬季室内温度都保持在 22左右,夏季人们可以穿短袖衬衣,而冬季则要穿毛线衣。试用传热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提示:从分析夏季、冬季时墙体的传热过程和墙壁温度,及人体与墙壁表面间的热交换过程来解释这一现象(主要是人体与墙面的辐射传热有很大的差异)五、计算题五、计算题1、一蒸汽冷凝器,内

39、侧为ts=110的干饱和蒸汽,汽化潜热r=2230kJ/kg,外侧为冷却水,进出口水温分别为30和80,已知内外侧换热系数分别为104W/m2,及3000W/m2,该冷凝器面积A=2m2,现为了强化传热在外侧加肋,肋壁面积为原面积的4倍,肋壁总效率=,若忽略冷凝器本身导热热阻,求单位时间冷凝蒸汽量。解:对数平均温差:,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冷凝蒸汽量:2、有一双层玻璃窗,高2m,宽1m,玻璃厚3mm,玻璃的导热系数为 W/,双层玻璃间的空气夹层厚度为5mm,夹层中的空气完全静止,空气的导热系数为。如果测得冬季室内外玻璃表面温度分别为15和5,试求玻璃窗的散热损失;比较玻璃与空气夹层的导热热阻;计算单层玻璃窗的散热损失。解:这是一个三层平壁的稳态导热问题。双层玻璃的散热损失为:可见,单层玻璃的导热热阻为 K/W,而空气夹层的导热热阻为 K/W,是玻璃的倍。如果采用单层玻璃窗,则散热损失为tw1tw4tw1tw41R1R2R323A1A2A3155 94.3W0.0030.0050.00320.520.02520.510 3333.3W0.003是双层玻璃窗散热损失的35 倍,可见采用双层玻璃窗可以大大减少散热损失,节约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