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成药药效的因素.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49078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0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中成药药效的因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影响中成药药效的因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中成药药效的因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中成药药效的因素.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影响中成药药效的因素第一节中药材的质量对药效的影响中成药是以中药材(简称药材)为原料,直接用药材细粉、局部或全部浸育、药材提取物制备而成。药材的真伪优劣直接影响到中成药的质量和疗效。因此,在中成药的生产和研究中,原料药材的质量十分重要。我国药材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由于中成药的生产巳由作坊式的小生产进入机械化的大生产,生产能力大,对原料药的需求日愈增多,根本上是供不应求,由于在生产中,有些厂家对原料药构的质量控制不严,有的品种被类同品、代用品取代,甚至掺入混淆品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而给中成药生产、研究相应用造成不良的影响。为此,在中成药的研究、生产中,严格进展原料药的鉴定,辩明真伪,把握质

2、量,是保证中成药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1中药材真伪与成药疗效的关系我国中药材的种类繁多,历代本草收载的中药已达2000 余种加上各地民间药,地方习惯用药,供药用的品种可达5000 种,但用于制备中成药的最常用药只不过数百种。由于这些中药用量大,存在品种混乱问题也较多,虽然局部中药材已变野生为家种或家养,品种问题得到一定的保证,但相当一局部中药仍主要依赖天然资源,在挖掘和收购中较易出现混淆,特别是外形相似、同科属植物的药用局部更易混入,甚至有同科不同属植物的药用局部混用。例如石石斛夜光丸中的主要组成中药一石斛,正品应为兰科植物石斛属多种植物的茎,根据目前调查,商品药材石斛至少有近 20 种,商品石

3、斛的原植物面很广,主流商品为流苏石斛,粉花石斛、重唇石斛石汹、束花石斛、戟叶石斛,迭鞘石斛等,其中流苏石斛、粉花石斛、束花石斛、石斛、铁皮石斛收载于l 985 年版中国药典。主流商品中的戟叶金石斛实为同科石斛属植物的茎,而各种石斛所含成分又不尽一样,这给中成药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又如小儿至宝丸、百合固金丸、蛇胆川贝散等中成药内的川贝母,来源也很复杂,985年版中国药典收费的川贝母,来源有4 种,即川贝母、暗紫贝母、*贝母及梭砂贝母,但从商品调查看,来源也在 20 种以上,各批商品又常有混杂,如商品川贝、混有*贝母。暗紫贝母及太白贝母。有的是*贝母与暗紫贝母相混;有的实为*贝母;或为轮叶贝母;或为

4、伊贝母或为梭砂贝母等,甚至有的为混淆品唐菖莆块茎。各种贝母中不仅总生物碱含量有差异,生物碱构造也不完全一致。因此,难以保证中成药疗效的稳定性。2中药材品质与中成药疗效的关系中药品质的优劣与中成药疗效关系密切 中药品质优劣主要取决于有效成分的含量,而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受中药品种、采收加工产地的地理及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很难到达一致,使之对中成药质量及疗效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制定中药品质优劣的测定和有效成分含量的标准甚为重要。中药应用历史悠久,对中药品质的传统鉴别确有一整套经历,传授和流传至今,有些仍为有效地、简便易行的鉴定手段,但有不少传统经历有待用科学实验的数据加以验证。例如传统经历认为南

5、方栽培的甘葛藤的根以“粉性足、色洁白、纤维少为佳,而北方野葛的根色黄、粉性差、纤维性为次。但经科学实验结果看,野萄根中有效应分比甘葛藤根高得多。中药材的多来源问题普遍存在有些来源经过鉴定并被药典成认如黄柏来源于黄檗)树皮及黄皮树树皮;金银花来源于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及毛花柱忍冬等。不同来源的药材,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往往有一定差异,如关黄柏(黄檗树皮)的小劈碱含量为 0.62.5,川黄柏(黄皮树树皮)含量为 1.45.8,由不同来源的黄柏制成的中成药,质量及疗效难以一致。金银花抗炎有效成分之一为异绿原酸和绿原酸而不同来源金银花含量也有一定差异。忍冬花蕾含异绿原酸 2.71,绿原酸 1.39;山金

6、银花蕾含异绿原酸 2.59,绿原酸 0.31;而毛花柱忍冬花蕾则前者为6.63,后者为 1.43。因此,对中成药的疗效有影响。.z.-中药品质与中药产地关系也较大,如荆芥具镇蒲抗炎作用。据报道荆芥的挥发油中薄荷酮具有镇痛作用,胡薄荷酮具抗炎作用,而不同产地的荆芥不仅挥发油含量有差异,且油中 2 种主成分的含量比也不一致。中药采收期的不当,也是中药品质优劣的重要因素。如防风、桔梗等药材是地下局部入药的中药,一股应在春季刚出苗或秋后霜降前后采挖,此时地下局部饱满,有效成分含量高。但现在有的在开花时期挖掘,且不管植株年龄一齐挖,致使药材瘦毕。又如全草入药的益母草,应在夏末秋初的花旺盛期采集,此时益母

7、草碱含量较高,疗效好,但现在往往在深秋后,益母草已花落梗黄时采收,质量下降。中药收购中的误收、混收情况也是中药品质得不到保证的原因。商品药材中各种类同品的混乱,不仅真伪不分,而且带来中药品质的混乱。如丹参片的原料药丹参,各地商品复杂,主流商品 2 种,为丹参及甘西鼠尾的根,其它还有 9 种混入,其所含脂溶性丹参酮类和水溶性酚类成分的含量均有较大差异,对丹参片疗效有明显的彤响。中药的存储保管也是保证中药品质的重要环节,例如珍贵中药番红花,其主成分为番红花甙类。但贮藏过程中,光线及湿度均使其成分逐渐降低,贮藏多年的番红花,其含量可降至极少的程度。中药的加工炮制过程或制备成药的工艺过程是否合理 也很

8、重要,例如中药天麻,在采挖后,既需要及时采酶,防止有效成分的分解,同时又要防止有效成分在水烫等过程中被溶出,因此加工过程中的科学检测,确定量佳加工工艺,是保证品质及疗效的重要措施。总之,中药质量包括真伪和优劣两个方面,真伪是保证品质优劣的前提,而品质优劣则是中药发挥疗效的根底,两者缺一不可。控制中药材质量的方法为了控制中药材的质量,必需从鉴别中药材的真伪、检查中药材的纯度和控制中药的品质三个方面进展。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对中药材进展真伪鉴别,主要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的方法进展,也可辅以生物检测,但各种鉴别方法部需要标本的对照。药材标本的采集、植物来源的学名鉴定及药用局部的正确采收加工,是

9、建立中药材标本的重要步骤,有了中药材的标本,待测样品就有了对照的依据,可开展以下几方面的鉴别。检查中药材的纯度中药材应当尽可能不含霉菌、昆虫及其它混杂物,且不得有异常的臭气、变色、发粘及其它变环的迹象。有时商品中夹有少数杂质,但通常无毒,有毒或有害的杂质是不允许的,杂质假设多量存在,不仅减低中药的疗效,在制剂或服用中也会引起不良后果,因此必须在采收、加工过程加以注意,限定杂质含量。杂质来源有无机的和有机的两类。有机杂质通常有生物来源一样的其它非药用器官或非药用部位,如金银花中杂有小枝及碎叶;也有生物来源不同的其他动植物体的*些器官或产品,如混入杂草等。完整药材或破碎药材中有机杂质的检查,般可用

10、肉眼观察和挑拣,必要时用扩大镜观察,或过筛,也可对小块杂质用显微或理化的方法加以区别。粉末状药材的杂质虽可采用显微定量法测定,但需高度熟练的技术。无机杂质包括沙石、泥土、灰尘等。检查的方法除了过筛别离外,通常采用灰分测定法和酸不溶灰分测定法。药材中的灰分包括生理灰分和非生理灰分,生理灰分来源于生物组织内的无机盐,非生理灰分为外来的杂质。为了检查外来的杂质,通常在测定总灰分的量后,再要测定酸不溶灰分,生理灰分中的钙、镁、钾等在 10盐酸中均可溶解,而泥土砂石中的硅酸盐类不能溶于酸中,所以酸不溶性灰分能较好地说明外来无机杂质的数量。此外,药材中水分的含量过多,不仅增加了重量,而且容易引起霉烂变质。

11、也应加以限制,一般用枯燥失重法测定不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中的水分,但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需用共沸.z.-法测定水分的含量。控制中药材的品质药材品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有效成分的含量,但有效成分的含量又与选种、栽培、采收、加工、枯燥、贮藏等各种因素有关,野生药材还受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因此很难到达整齐一致。所以品质优劣的测定和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应标准化,以保证药物的疗效。品质优劣评价的方法,过去常用感官的方法,例如肉桂以气香浓为佳,黄连以色黄为佳,甘草以味甜为佳等,虽然符合科学道理,但无客观指标,会因人而异,但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收购部门作为初步评价的方法。通过对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来评价药

12、材的品质,能较客观地反映质量优劣程度。这类方法近三、四十年来开展很快,由经典的重量法、容量法、比色法开展到各种色谱法、光谱法,以及色谱和光谱联用的方法,由测定一类成分的总量开展到测定同类成分中各单一化合物的含量,为评价药材品质提供了科学数据。制川乌为川乌的炮制加工品,一般炮制过程复杂,除去有毒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另方面仍需保存有效成分,药典即规定用容量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并规定以乌头碱计算不得少于0.20。马钱子中生物碱含量,药典规定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士的宁不得少于1.20。化橘红中二氢黄酮的含量也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它如冰片、麝香等所含挥发性成分,多用气相色谱法,其测定灵敏度高,用样置少,更

13、适用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测定,通过气相色谱与质谱的联用技术,比较了10 种国产细辛属植物的挥发油和油中各组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比较了各地栽培的元胡质量的差异。这些成分分析的研究和应用,对制订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标准,将起促进作用。生物测定法也是评价药材品质的重要方法,它对药材有效成分确实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泻下作用的生物测定法,确定大黄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其它如强心甙等。有些药材的品质评价尚需用生物测定法,如皂甙的溶血指数测定等。进一步研究样品用量少的生物测定法是十分重要的。含挥发油类的药材常以挥发油的含量作为标准,但挥发油的组成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有必要进一步测定油中主成分的含量。

14、对于很多药材的有效成分尚未研究清楚或者尚无适当的含量测定方法,为了评价这些药材的品质,亦可采用水,乙醚或适当浓度的乙醇为溶剂,测定其浸出物的含量。这种方法随着有效成分的不断说明,必将为其它理化测定法所取代。3中药材的炮制对中成药药效的影响炮制是药材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必须的加工过程,是根据中药药性理论、中医辩证用药、药物调配和制剂要求而开展起来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清修事指南),说明药材炮制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药物或药剂质量的好环,直接影响临床应用的有效性,而且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平安性。由于药材大多是生药,有的具有较强的毒性、烈性或不良作用而不

15、能直接服用或用于制剂;有的因有效成分被破坏损失或不易被煎提而直接影响其制剂中的含量:有的因易变质而不能久存;有的部位则不能入药;还有的需经特殊处理才能适应中医辨证用药及制剂的需要。因此,从药效角度来看,炮制是中成药质量及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之一。药材经各种不同的加工炮制后,理化性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都要发生一定的变化。在药材炮制中,由于水浸和酒、醋、姜汁等的处理以及高温受热等过程,药材的内在物质可能发生各种变化,或被分解、或转化成新的成分、或被增溶等等,适应了中医临床用药的要求,满足了制剂生产的需要。例如,除去芦丁与未除芦丁的槐米水煎液,对缩短大鼠的出血时间有显著性差异,芦丁可拮抗槐米

16、的止血作用。按照中医理论组方制成的成药,其原药材的质量,一定要符合炮制要求,否则有背中药药性理论,达不到预期的疗效。.z.-中成药原料和汤剂饮片炮制的特点中成药是以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定剂型,标明成效、主治、用法、用量等,经药政部门批准,供医师或病人使用的药品。古今成方数以万计,除汤剂外,绝大多数为成药,中成药剂型有丸剂、散剂、煎膏剂、针剂、锭剂、片剂、冲剂、合剂、酒剂、酊剂、注射剂、胶囊剂等。古方制剂在处方中多标明所用药材应“加法炮制。如全鹿丸中的杜仲需用盐水炒,否则影响制剂与临床疗效。首乌冲剂中要用制首乌作原料。又如黄芩汤中的黄芩必须蒸软后切片酒炒

17、,即使是近代新方银黄片,提取黄芩素时亦应按传统炮制。实验结果说明,用蒸、煮法加工的饮片,已把黄芩甙酶破坏,可用水浸泡后提取,生黄芩用冷水浸泡会发绿,不应用冷水浸泡提取,经冷水处理加工饮片,不应用于提取黄芩甙。药材炮制是制造成药和配伍为汤剂的前期加工过程,炮制能改变原药材性能,提高疗效,降低或消除其毒性、烈性和副作用,便于制剂、服用、贮藏等,对中医临床疗效的发挥,具有不容无视的影响,从*种意义上讲,中药的疗效并非原药材,而是饮片和成药。然而,中成药和汤剂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剂型,它们对中药饮片的炮制有不同的要求,中成药和汤剂的药材炮制各有其特点。中成药和汤剂饮片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要求入汤剂的药物,

18、除煮散外,均以饮片形式配方,要求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规格,太厚太大会形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太小太碎又影响煎后的过滤、服用。饮片也可作为单味药物配方或出售,这就成了流通的药品,要求有一定的质量标准,如净洁度、水分、灰分、有效成分含量等;而成药中的饮片,是制剂前道工序,有的要研成细粉,外观质量要求没有配方调剂用的饮片那样严格,但粗段大块不仅影响药效的煎提,也会给粉碎操作带来困难。药材的皮壳往往质差效弱,或无作用,或作用不同,因此过多的边皮脚科混入丸散中也会影响成药的质量。饮片过小过细,往往煎煮提取时会成糊状,也影响成药疗效,必须根据各种制剂要求来掌握。中成药由于各剂型的特殊要求,有的要求一定细度的药

19、粉,如丸、散一般要求过 80、120 目筛,眼膏中的药粉则要求过 200 目以上筛,但*些药酒又可用整体药材,如人参酒中的整支人参等。这些都是成药与汤剂所用饮片的显著差异。中成药和汤剂内在质量都应严格控制,尤其是成药,是由多种药材组成,*一炮制环节出了过失,都会严重影响质量。如*厂用淀粉稀释法制作的巴豆霜制备保赤散,结果疗效差,副作用大,大量退货,造成严重的损失。中成药和汤剂中的毒药饮片炮制内服成药和汤剂均应注意有毒药材的炮制,使之临床应用平安有效,尤其是成药更值得注意。汤剂都要经过煎煮后服用,煎煮对许多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都能起到解毒作用;成药,尤其是丸、散等剂型,如果其中毒药处理不当,

20、会直接影响到用药平安。如小活络丹中的川乌、草乌炮制不合要求,就会出现麻舌等毒副反响,不能出售;如果在汤剂中经过煎煮等处理,毒性就不会有成药中那样明显的毒副反响。中成药除多数为内服制剂外,还包括一局部外用制剂,如锭剂、外用膏剂、外用洗剂等,这些制剂系局部用药,不接触消化道,很少被全身吸收,故对饮片的炮制可适当降低要求,如外用治疗疔毒恶疮、红肿坚硬、痈疽发背、蝎虫咬伤的蟾酥锭,含雄黄、*砂、乳香、没药等剧毒药物,也均用生品,未经任何炮制:再如治疗疮疡久不收口、痛痒不休的紫草膏中所含乳香没药亦为生品;适应各种顽癣的癣药膏(经历方)中含有硫黄、苦皮也用生品,或许正是以毒攻毒之意,这一点与汤剂中乳香、没

21、药要醋制,硫磺要用豆腐制等迥然不同。净制与成药及其临床疗效净制是炮制、制剂的第一道工序,十分重要。但目前仍有不少单位对此还欠重视。净制操作的目的是择取药材的药用局部,除去非药用局部及杂质,使药材到达一定纯度标准,同时便于切片、炮制、调剂和制剂,以期到达更好的临床疗效。由于采购的药材往往混杂有霉烂变质药材及非药用局部和泥沙杂质,如不认真净选,就会影响疗效.z.-或出医疗事故。药材清洗不净,对丸散的杂菌污染处理带来很大问题,往往造成菌检不合格及其他质量问题。如*厂生产复方丹参片时,方中有丹参提取物、冰片、参三七等,其中参三七没有认真清洗就去打粉配料,造成酸不溶性灰分过高,产品不能出厂。麻黄根与茎药

22、效相反,茎枝功能发汗平喘,多用于外成风寒,而根的作用却主在止汗,而各地收购供应的麻黄大多带有局部地下根,如不进展分选,必然影响疗效。再如莲子,心和肉作用不同,莲子心(胚芽)能清心火,莲子肉能补脾涩精,曾有用生莲子带心致腹泻复发的报道,后弃去莲子心,练出莲肉妙后入药,续服5 剂,泻止,再服 4 剂,未再发。如健儿膏中的白扁豆,生品有豆腥气,炒制后能矫昧,增强了健脾胃的作用,深受患儿家长的欢迎。斑蝥有毒,米炒能降低其毒性及矫正其臭气。如马兜铃生品苦寒、味劣、易致恶心呕吐,蜜炙后能缓和苦寒之性而不伤脾胃,增强润肺止咳的成效,并可矫味,防止呕吐。炙制能改变药物性能,如黄芪生用偏于益卫固表止汗、利水、消

23、肿、托毒排脓生肌,蜜炙后能增强补中益气兼有润燥作用。大黄、黄柏为清下焦热邪之品,经酒制后能引药力向上,可治疗目赤红肿、肋热讔滞等邪热在上疾病。盐炙可引药下行,如杜仲生用偏于益肝舒筋,盐炙后可宜走下焦,增强补肝肾的作用。当归、白芍等补血药,经醋制后,能入血分,有收敛气血之功;乌梅生用敛肺固肠,醋制后,因蛔虫见酸则静,故可增强其驱蛔之效。第二节 制备工艺对中成药药效的影响1.前处理:药材粉碎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现以五味子和麦冬为例,以同等的条件对不粉碎和粉碎成粗粉的药材煎煮,同样的次数,分别测定其固体物,结果:固体物总收率,不粉碎五味于为 30.46,麦冬为 68.10,前两次提取物仅达 70以上,

24、粉碎后分别为 57.16和78.59,而前两次提取物均可达90以上;用五味子粉碎与不粉碎的水煎液以甲苯: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作 TLC 比较,经粉碎者可出现 7 个明显色斑,而不经粉碎者末查见色斑。由此可见,不同植物器官的药材都宜经粉碎提取,不仅提取速度快,而且固体物收率明显增高,五味子不经粉碎根本不能提出成分,说明传统汤剂中关于五味子破碎的加工要求的正确性。2.浸提方法3.浸提溶媒不同提取溶剂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水及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价康易得,有广泛的溶解范围,是提取中药材的最常用的溶剂。以水,30、50、75b、85的乙醇分别提取同药材,由于药材性质不同,其结果有明显差异。因此,采用

25、何种溶剂提取,仍需通过实验确定。如筛选五味子提取时,发现水煎液较醇提取所得固体物高出 10左右,但其 TLC 色斑不易出现且不太清晰;酵浓度改变对五味于固体物收率无多大影响,醇浓度 30增至 85其收率稳定在 4647,但其TLC 色斑都有易于出现且较清晰的趋势,而 75与 85者无明显差异;五味子不管水煎或醇提,在该条件下,经3 次提取可得总固体物的 95以上,五味子醇提液同样具有水煎液酸涩麻等味道,从固体物收率和 TLC检查总体看,五味子的提取以75醇提为宜。4.蒸发浓缩5.枯燥、灭菌6.精制方法第三节 配伍组方对中成药药效的影响.z.-第四节 赋形剂对中成药药效的影响第五节 剂型对中成药药效的影响第六节 药剂卫生对中成药药效的影响第七节 生产及质量管理对中成药药效的影响第八节 临床应用对中成药药效的影响第九节 储存保管对中成药质量及药效的影响.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