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组织.pdf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7248087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管理组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工商管理组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组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组织.pdf(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Business Administration(辅修专业 2019 级适用)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面向广东省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组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懂经济、专管理、善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有专业分析、决策和管理才能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辅修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工商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达到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能适应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实际管理工作需要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二 毕业生具有的知识、素质、能力毕业生具有的知识毕业生具有的知识1、工商管理基础理论

2、与专业知识;2、人文社科公共基础类知识;3、信息技术及管理软件知识;4、现代管理、经济理论知识;5、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知识;6、经济法规及政策知识。毕业生具有的素质毕业生具有的素质1、现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2、良好的身体素质;3、稳定的心理素质;4、管理伦理素质;5、职业道德素质;6、法纪素质;7、综合管理素质毕业生具有的能力毕业生具有的能力1、中文及外文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2、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4、组织、协调和公共关系能力;5、对企业管理环境分析、判断及处理的能力;6、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三 专业培养特色1人才培养紧扣广东省社

3、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教学内容及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根据广东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及特色品牌教材建设,鼓励教师加大对广东经济前沿问题研究,加强对本地企业实际问题的探讨,建立企业、学校、毕业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人才适应能力动态跟踪体系,以适应广东省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2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并重的师资队伍结构建立企业导师,组建专兼结合的理论水平高、企业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建立兼职教师参与专业课讲授、毕业论文指导的整个教学活动的互动机制,探索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机制;建立青年教师挂职锻炼制度,完善选派、考评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机制,提高教师实践知识的授课能力;建立专业

4、教师出国交流制度,提高双语授课能力。3、辅修是利用周末和假期进行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修读辅修课程,在有限的大学期间能获取第二专业和学位,实现拓宽学生专业领域和就业面。四 专业主干学科经济学、管理学五 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技术经济学。六 毕业学分要求辅修专业课内总学分不低于64.5 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不少于18 学分。七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八 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编码学时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含实验含上机集中周数各学期计划学分三2.5四五六七八先修课程教

5、 理学 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B2.540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应用文写作基础会计经济法3.0483.0482.0323.0483.0483.0483.0483.0483.0483.0483.0483.0483.0483.0483.04846.52.03.03.02.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技术经济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小计基础会计12.0管理学8.5 11.0 9.09.09.02.04.0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专业实习(假期分散进行)4.0毕业论文小计合计12.018.064

6、.52.04.0 12.08.5 11.0 9.0 11.0 13.0 12.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辅修专业 2019 级适用)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现代管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现代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以及大数据分析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能在政府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信息系统与管理软件的分析、设计、实施、运行、管理与评价以及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大数据分析、经营管理等工作,“德

7、、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毕业生具有的知识、素质、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现代经营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等方面原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训练;并使之融合内化,形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素质;从而具备综合所学专业知识,开发与运用信息与信息系统,分析解决经营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1、公共基础知识,包括英语、数学、哲学、经济法、人文社科类公共知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公共知识等;2、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管理统计等;3、信息技术与工具,包括数据库原

8、理、计算机网络等;4、信息系统及信息管理理论、技术,包括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等。毕业生应具有的素质:毕业生应具有的素质:1、现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2、坚定的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强的法制观念;3、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职业素质,尤其具有信息管理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职业品格;4、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毕业生应具有的能力:毕业生应具有的能力:1、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从事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2、信息组织、分析、传播与开发利用等信息管理的基本能力;3、开发与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4、信息分析与开发、市场开拓能力。三、专业培养特色1 1、基于技术的管理,

9、实现有效复合基于技术的管理,实现有效复合突出以组织管理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为主线,发挥本校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全面发展的优势,专业课程设置实现信息管理学、信息经济学和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三大类知识的融会贯通,强化融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厚基础、宽口径、适应能力强”的专业特色,强调“基于技术的管理”,实现不同学科方法在同一管理问题背景下的有效复合。2 2、高度重视实践,实践教学体系化高度重视实践,实践教学体系化强调实践教学环节,高度重视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不仅安排大量的课程实验、实训,还有专门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相辅相成,形成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10、、创新精神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经济、商务、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3 3、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传授不同学科知识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传授不同学科知识根据经济管理类和信息技术类知识在问题解决能力上的不同特点,综合运用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利用教师的纵、横向科研项目成果,以及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灵活采用技术规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人才培养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和谐发展。四、专业主干学科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五、专业核心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及设计、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基础、ERP 原理及应用。六、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文化基础

11、。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八、课程设置别类课程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周中各学期计划学分先修代码课程总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C小计含实验含上机三四五六七八基础课031008262.5402.5402.52.5课程课程名称代码5010193050100540501020305310053052105530241239302013092524123225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统计学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设计系统分析与设计商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大数据存储及应用大数据分析基础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治理学时类别学分总学时含实验含上机集中周数各学期计划学分三四先修八五六2.02.0

12、2.0七课程理论教学3.03.02.02.02.02.53.02.02.02.52.02.02.02.048483232324048323240323232328888121216103.03.02.02.02.02.02.02.53.02.02.0ERP 原理及应用2.03432544821632481302.06.06.02.02.08.06.010.01010.0小计数据库原理及设计课程设计ERP 原理及实践实验毕业设计(论文)6.06.09.51.01.010.51.016.02.032.010.013.049.5160.0208792实践教学052007C5小计合计8.56.0计算机

13、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辅修专业,2019级适用)一、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广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实际应用训练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从事计算机软件及网络系统研究、设计、开发、管理的跨学科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软件开发和应用的基本技能;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逻辑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获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动态和获取新知识与信息的能力。二、专业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技术三、先

14、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四、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学时含理论含实验各学期计划学分集周数中三先修八课程四五六七TMP3411Discrete mathematics离散数学3.04848003.0基础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TMP1643 Probability andMathematicalStatisticsTMP2693Computational method小计2.540402.5计算方法2.540408128128002.53.02.52.5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学时含理论含实验各学期计划学分集周数3.5先修八课程中三四五3.03

15、.53.0六3.03.02.5七理论教程序设计TMP0801Programming3.556数字逻辑与系统设计Mathematical Logic&TMP5022system design3.048数据结构TMP4892Data Structure3.556计算机系统概论TMP8389Introduction of Computer3.556System操作系统TMP0596Operating System3.048计算机网络TMP2756Computer3.048Network数据库系统TMP4909Database System3.048软件工程TMP4226Software Engine

16、ering2.540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Information SystemTMP6124Analysis&Design2.032信息安全概论Introduction of2.032TMP6087Information Security嵌入式系统TMP3964Embedded System3.04844124048484040404032264288888800663.52.02.03.032.011小计512 4407216016016163.56.56.58.5 7.01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学TMP4895Subject Design on DataStructures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TMP4

17、911Subject Design onDatabase1信息系统课程设计Subject Design onTMP6128Information System毕业设计TMP9983Graduation Project19160161144014499小计1252.0192019291119总计832568 26493.57.56.59.5 8.09法学法学Law(辅修专业,2019级适用)一、培养目标法学(辅修专业)旨在使学生在本专业外又较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主要部门法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在本专业工作领域遇到的一般法律问题,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择业、就

18、业方面拥有更多的选择。学生可以进入国家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可以在企业、人民团体等各类社会组织从事法律工作或与法律相关的工作。二、毕业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法理学、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经济法等课程。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具有较好的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树立法学价值理想,训练法学的思维能力,能够适应国家、社会建设的要求,具备一定的处理案件的方法与技能的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 1 知识:知识:1.1 掌握各法学专业课程的基本概念、思想理论和制度,掌握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等知

19、识。2 2 能力:能力:2.1 理论分析能力:能运用法律思想理论分析各种理论问题和现实法律问题。2.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工作中遇到的一般法律问题,能处理简单的诉讼或非讼案件。2.3 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3 3 素质:素质:具备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三、专业培养特色本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结合了我校以工科为主、文理结合的特点。四、专业主干学科法学五、专业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法律职业伦理、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商法、国际私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经济法。六、特色课程无七、毕业学分

20、要求课内总学分不低于 61.5 学分,专业基础课必须课修满37.5 学分,专业必修课必须修满12 学分,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必须修满 12 学分。.八、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九、课程体系的构成及课程学分分配比例类别课程代码TMP14法理学*(Jurisprudence)3.0483.0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总含含学实上时验机集中周数各学期计划学分三四五六七八10TMP5973TMP9615TMP9613TMP9611TMP6142TMP9614TMP9612TMP3619宪法学*(ConstitutionalLaw)3.0483.0中国法律史*(ChineseLegal His

21、tory)3.0483.0辅修专业基础课民法(总论)*(GeneralPrinciples to Civil law)刑法(总论)*(CriminalLaw(Pandect of CriminalLaw)刑事诉讼法*(CriminalProcedural Law)3.0483.04.0644.04.5724.5民法(分论)*(Civil Law(General Principles))3.0483.0刑法(分论)*(SpecificCriminal Law)3.0483.0民事诉讼法*(CivilProcedural Law)国际法*(InternationalLaw)4.5724.5TMP2

22、12.0322.06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TMP6165*(Administrative Lawand AdministrativeLitigation Law)3.5563.5TMP9441法律职业伦理*(LegalProfessional Ethics)1.0161.0小计37.5600911.512.54.5学时集中周数各学期计划学分类课程代别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含含实上验机三四五六七八TMP2187国际经济法*(InternationalEconomic Law)知识产权法*(IntellectualProperty Law)2.0322.0辅修专业专业TMP6657TMP312.032

23、2.0经济法*(Economic Law)2.0322.054TMP4315商法(总论)*(GeneralIntroduction toCommercial Law)劳动与社会保障法2.0322.0课TMP3399TMP22*(Labor and SocialSecurity Law)国际私法*(International2.0322.02.0322.0Private Law)25TMP0441毕业设计(论文)*(Dissertation)辅修专业1219238438498498412242461.561.59.09.011.511.512.512.56.06.010.510.56.06.06

24、.06.012121212小计辅修专业辅修专业总计辅修专业(注:*为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金融工程(科技金融方向)Financial EngineeringFinancial Engineering(辅修专业,2019 级适用)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一批既具备系统的理工科专业知识,又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能够在金融机构从事风险管理、资产定价、公司理财、投资决策等工作,具备国际化视野以及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金融人才。二 毕业生具有的知识、素质、能力毕业生具有的知识毕业生具有的知识1、通识教育知识:思想道德、人文艺术修养等、数学基础、语言、计算机基础;2、学科知识:

25、通晓金融学专业密切相关的金融学、经济学、统计等学科基本知识;3、专业知识:金融学专业知识,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4、工具知识:掌握金融工程专业涉及的财务报表分析、模拟交易系统、金融计量等工具性知识;5、领域知识:熟悉产业发展动态和规律,了解产业技术发展趋势,掌握相关科技金融知识。毕业生具有的素质毕业生具有的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注重职业道德修养,诚信、谨慎、廉洁、谦恭、协作;2、文化素质:现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3、专业素质:金融学专业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专业视野、专业知识应用;4、身心素质: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毕业生具有的能力毕业生具有的能力1、应用知识能力:进行金融分析、策划

26、和创新的能力;运用金融软件和工具的能力;2、学习能力: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拓展潜能;3、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金融研究能力。三 专业培养特色1、产金融合,充分发挥学校的工科优势本专业以金融工程学等为核心课程,以 CFA 全球投资分析大赛、行业分析大赛、金融和数学建模大赛为拓展载体,突出科技、产业与金融融合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特色,强调交叉学科的思维培养。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基础,同时具备工科知识背景,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科技金融问题。2、银校合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与大型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的银校合作关系,聘请金融机构资深专家开设

27、行业专题讲座;与金融机构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和银校协作班。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金融机构行业资源优势,建立银校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共赢”目的。3、“双专多能”,拓展职业发展领域辅修利用周末和假期进行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修读辅修专业。通过核心课程模块的有效学习,实现拓宽学生专业领域和就业面的培养目标。四 专业主干学科金融工程五 专业核心课程金融工程学,证券投资学、金融计量学、金融风险管理,公司金融六 毕业学分要求辅修课内总学分不低于45 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不少于17 学分。七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行业观摩、科技金融综合研讨、毕业论文课程设置类 课程

28、别 编码理论教学课程名称学分*宏微观经济学财务报表分析学科专题讲座产业经济学课程设计金融学证券投资学金融计量学公司金融科技金融专题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学4.03.01.02.03.02.04.03.01.02.03.028.03.02.012.017.045.0学时含总含 实学实 习时验 实训64含上机集中周数各学期计划学分三4.03.01.0四五2.03.02.04.03.0六1.02.03.0七3.02.0八12.0先修课程4816324832644816324846448321922727164832192小计实践教合计行业观摩科技金融综合研讨毕业论文8.07.07.06.00.0学 小计5.0 12.08.07.07.06.05.0 12.0注:带“*”的课程需要配备实验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