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讲义.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24614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讲义.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3 3 讲讲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考情剖析考查内容考纲要求考查年份考查详情能力要求自由落体运动15 年T11实验,有电磁 阻尼作用的运动规 律与自由落体规律 的对比分析综合、实验与 探究16 年T2选择,考查物 体做斜抛运动的规 律分析综合、实验与 探究17 年T2选择,考查平 抛运动的竖直分运 动分析综合弱项清单,1.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理解不透 2竖直上抛运动的整体性、对称性特点的认识和应用不熟练知识整合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_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2实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_的_运动 3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_ (1)大小:g_ (2)方向:_ 4规律:取竖

2、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 v_ h_ v2_. 5自由落体运动是_运动的一个特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 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二、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 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核心是把_和_巧妙的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2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 方法技巧 考点 1 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及处理方法 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实际物体运动的抽象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当自由下落的 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时才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只受重力且初速度为零,即物体必须自由无初速开始下落, 否则物体的运动不能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3因为自由落体运动的实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

3、运动的 基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1)速度公式:v1gt(2)位移公式:hgt21 2(3)位移速度关系式:v2gh2t(4)平均速度公式:vv 2(5)推论:hgT2 【典型例题 1】 雨滴自屋檐由静止滴下,每隔 0.2 s 滴下一滴,第 1 滴落下时第 6 滴 恰欲滴下,此时测得第 1、2、3、4 滴之间的距离依次为 1.62 m、1.26 m、0.9 m假定落 下的雨滴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则此时第 2 滴雨滴下落的速度和屋檐高度各为(假设雨滴下 落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 )A3.6 m/s,4.5 m B7.2 m/s,4.5 mC3.6 m/s,4 m D8 m/s,4

4、 m1.(多选)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 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 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 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4d T2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 2T考点 2 竖直上抛问题的处理方法 1竖直上抛运动分段分析法 (1)上升过程取向上为正方向较方便3vv0gt,hv0tgt2.1 2(2)下落过程取向下为正方向较方便,为自由落体运动vtgt,hgt2.1 22竖直上抛运动整过程分析法

5、将全过程看成是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vtv0gt;hv0tgt2;vv2gh.1 22t2 03竖直上抛的对称性与多解性:如图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A、B为途中的 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请分析以下问题:(1)时间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 tCA相等 (2)速度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3)能量对称性:物体从AB和从BA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均等于mghAB. (4)多解性: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一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 段,也可能处于下落阶段,因此这类问题可能造

6、成时间多解或者速度多解,也可能造成路程 多解 【典型例题 2】 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 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 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A B C D 【典型例题 3】 甲、乙两名同学分别乘坐两只热气球,甲以速度v04 m/s 匀速上 升在距离乙同学h024 m 时,乙在甲的正下方从地面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加速度 a0.2 m/s2.经过t10 s,甲释放一个重物,已知甲、乙均可以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g取 10 m/s2,问: (1)甲释放重物时,甲、乙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

7、甲释放重物后,重物经过多长时间落至地面? (3)甲释放重物后,不再匀速上升,而是以加速度a0.1 m/s2匀加速上升,则再经 过多长时间甲、乙距离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4考点 3 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同一地区的同一高度,任何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都是相同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减小当物体距地面高度远远小于地球半 径时,g变化不大随着纬度的增大,重力加速度增大,在地球表面附件,赤道的重力加速 度最小,两极的重力加速度最大 实验目的: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原理:重物托着纸带下落时,可将其近似地看作是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根据打 出的纸

8、带分析研究重物的运动规律 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纸带、重物及铁夹、铁架台、刻度尺 实验步骤: 1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连接好电源 2将纸带穿过两个纸带限位孔 3开启打点计时器 12 s 后,向下拉动纸带,打完纸带后立即关闭电源若纸带上打 出点迹清晰,均匀的点,则可以做实验,如不是,应做适当调整 4重新固定一条纸带,下端用铁夹固定到重物上,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重物应选 择密度大的,以减小空气阻力 5用手捏住纸带上端,把纸带拉成竖直状态,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后,松手让纸带和 重物自由下落 6重复几次,选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分析计算 7改变重物重量,重复打出几条纸带,选择点迹清晰的

9、分析 【典型例题 4】 某同学用如图 a 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 工作电压_V,为交流,频率为_(2)打出的纸带如图 b 所示,实验时纸带的 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3)实验中在纸带上连续打出点 1、2、3、4、9,如图 b 所示,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_m/s2(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5ab2.某同学用频闪照相法研究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选择一张清晰的频闪照 片,剪掉前面小球重叠部分进行研究已知小球在释放位置时,球心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 齐(1)根据图中的数据,请你读出小球运动到照片中第 5 个相点时,下落的高度为 _m; (2)若所用照

10、相机的曝光频率为f,照片上 1、3 相点距离和 1、5 相点距离分别为 s1、s2,则相点 2 所对应小球的速度v_,小球自由下落的加速度a_.当堂检测 1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 ,对于这个 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1 题图A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B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C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运动的规律D不直接做落体实验是因为当时时间测量不够精确 2从某一高度相隔 1 s 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 任一时刻( )A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6

11、B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 3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 0.4 s 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 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 4 个球,将球的运动近似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 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g10 m/s2)( )A1.6 m B2.4 m C3.2 m D4.0 m 4(17 年启东中学月考)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 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 落

12、法” ,它是将测g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氛激光的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 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 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小球又落至原处O点的时间为T2, 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后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 测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 )A. B.C. D.5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 224 m 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 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 12.5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 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

13、过 5 m/s,求:(取g10 m/s2) (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第 3 讲 自由落体运动 知识整合 基础自测 一、1.重力 2.0 匀加速直线 3.重力加速度 (1)9.8 m/s2 (2)竖直向下4gt gt2 2gh 5.匀加速直线1 2二、实验 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 方法技巧典型例题 1B 【解析】 6 个雨滴的自由落体运动可以等效为 1 个雨滴在不同时 刻的位置,如图: x121.62 m,x231.26 m,x340.9 mv27.2 m/sx12x23 2T由v00 时相邻相同时间内位移之比

14、为 1357可得:,h4.5 m.x12 h9 25变式训练 1 BD 【解析】 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分析小球释 放的初始位置根据 xaT2,判断小球运动的性质,并求出加速度根据一段时间内中 点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A 项若小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 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而题中,1、2、3、4、5间的位移之 比为 234所以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故 A 错误B 项由于相邻两点间 位移之差等于d,符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xaT2,所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 B 正确C 项由 xaT2,得:加速度a.故 C 错误D 项小球在位置

15、x T2d t2“3”的速度等于 2、4 间的平均速度,则有v.故 D 正确故选 BD.3d4d 2T7d 2T典型例题 2A 【解析】 由题意知小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方向向下,与题中规 定的正方向相反,故为负值,所以 C、D 错误;小球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根据 v2v2ax可知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二次函数,故 A 正确,B 错误本题重在考查匀变2 0速运动的规律及图象,细节在运动的方向上,可由此排除 CD 选项;结合速度与位移的二次 函数关系,可排除 B 选项排除法是做选择题一个常用的、重要的方法之一 典型例题 3(1)54 m (2) 4 s(3) 20 s 74 m【解析】 (1)hv0

16、tat2h0 得 h54 m;1 2(2)此时甲距离地面高h1v0th064 m v0t1gth11 22 1得t14 s 或t1 3.2 s(舍); (3)此时乙的速度为vat2 m/s 当经过时间t,甲、乙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 v0atvat 得t20 sh甲v0tat21 2h乙vtat21 2hmh甲h乙h74 m. 典型例题 4(1)46 50 Hz (2)乙 (3)9.4 【解析】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46V 交流电源,频率为 50Hz;重物下落时做匀加速运动,故纸带上的点应越来越远,故 应该是乙端连接重物设 7、8 两点间的位移为x1,则 2、3 两点间的位移是xB,由匀加速 运

17、动的推论:xmxn(mn)at2得:(3.922.04)1025a0.022,解得:a9.4 m/2.变式训练 2(1)0.2119(0.211 80.212 0 均对) (2) s1f 2(s22s1)f2 4【解析】 (1)根据刻度尺读数规则,下落高度h21.19 cm0.2119 m.(2)相点 2 所对应小球的速度v.s1 2Ts1f 2由 xaT2和逐差法得,小球自由下落的加速度a.(s22s1)f2 4当堂检测 1D 【解析】 伽利略认为初速度为零的落体,速度随时间变化是均匀的,那么落 体通过的位移就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只要测出落体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 检验落体的速度是

18、否随时间均匀变化但伽利略时代是用滴水计时,不能测量时间,所以 伽利略利用斜面来冲淡重力所以正确选项为 D 选项 2C 【解析】 甲乙两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由位移公式列出它们的距离与时间关 系的表达式,再求出速度之差与时间的关系设乙运动的时间为t,则甲运动时间为t1,则两球的距离xg(t1)2gt2gtg,可见,两球间的距离随时间推移,越1 21 21 2来越大两球速度之差为:vg(t1)gtg,所以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所以 C 选项正确故选 C. 3C 【解析】 由题作出示意图,可以看出,四个小球在空中的位置与一个小球抛 出后每隔 04 s 对应的位置是相同的,因此可知小球抛出后到达最高点

19、和从最高点落回抛出点的时间均为 t0.8 s,故有Hmgt23.2 m,C 正确1 2第 3 题图 4A 【解析】 由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知,小球从最高点自由下落到O点时间为T2/2,从最高点自由下落到P点时间为T1/2,则有Hg()2g()2,得g.1 2T2 21 2T1 25. (1)99 m 1.25 m (2) 8.6 s 【解析】 (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此时速度为v0,着地时相当于 从h1高处自由落下,则有 v2v2ah2 0又v2g(224h)2 0联立解得h99 m,v050 m/s 以 5 m/s 的速度落地相当于从h1高处自由落下,即 2gh1v2所以h1 m1.25 m.v2 2g52 20(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则有 v0gt1得t1 s5 sv0 g50 10t2 s3.6 svv0 a550 12.5故所求时间 tt1t2(53.6) s8.6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