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19版高中地理 期中检测试题 必修1.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24498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用)2019版高中地理 期中检测试题 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专用)2019版高中地理 期中检测试题 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专用)2019版高中地理 期中检测试题 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19版高中地理 期中检测试题 必修1.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期中检测试题期中检测试题(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测控导航题号知识点易中难行星地球1、8、136、7、9、2110、14地球上的大气15、162、3、4、11、12、22、235 地球上的水17、1819、20、23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图示为“天宫一号”目标飞标器运行 示意图,比图中所示天体系统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解析:B 图中天体系统有两级:天宫一号(人造天体,围绕地球运动)与地球构成一级天体系 统,地球与太阳构成高一级天体系

2、统太阳系。所以,比图中所示天体系统高一级即比太 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 2.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 期的地方性风。图甲示意洞庭湖与岳阳市之间一天中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图乙示 意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 614 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图乙所示日期陆风转湖风的时 刻所在时段是( )A.6:007:00 B.7:308:30 C.10:0011:00 D.13:0014:00 解析:C 陆风转湖风的时间即陆地气温较高,湖泊气温低于陆地的时间,由图可知,选项中 10:0011:00 符合要求。 3.下图为在东北地区某蔬菜大棚

3、里拍摄的照片,冬春季节,菜农常在大棚内墙上悬挂光亮镜2面膜,对其悬挂位置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墙、提高棚内温度 B.北墙、增加棚内光照 C.南墙、增加棚内光照 D.北墙、提高棚内温度 解析:B 冬季、春季,太阳光照条件差,正午阳光照射北墙,在北墙悬挂光亮镜面膜,可通过 反射阳光增加棚内光照,促进光合作用,B 对,C 错。悬挂光亮镜面膜,对增温作用影响不大, A、D 错。与煤、天然气和核发电等传统电能制造技术相比,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不 烧任何燃料,不需用水,只是应用了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使太阳光的热能被利用来制造强大 的上升气流,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它将是未来理想的清

4、洁能源生产方式。读“太阳能热气 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原理示意图”,回答 45 题:4.顶盖透明的太阳能集热棚所利用的原理为( ) A.温室效应 B.热岛效应 C.绿岛效应 D.狭管效应 5.下列地区最适宜应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是( ) A.澳大利亚中部地区 B.北美五大湖地区 C.菲律宾群岛地区 D.亚马孙平原地区 解析:4.A 5.A 第 4 题,透明顶盖短波太阳辐射大部分可通过,但长波的地面辐射不易通过,类 似于温室效应,A 正确。第 5 题,澳大利亚中部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太阳能资源丰富,最适 宜应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中国在建造空间站的同时,将发送一个单独的“光学舱”,搭载一

5、架在功能上类似“哈 勃”的太空望远镜。哈勃望远镜距离地面约 547 千米,绕地球一周耗时约 97 分钟。运用所 学知识,回答 68 题:6.哈勃太空望远镜能够全天候观测星空,这是因为( ) A.没有经历昼夜交替B.没有受大气影响 C.没有绕太阳公转 D.位于地球同步轨道 7.哈勃望远镜观测地球为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这是因为( )3A.海洋水体为蓝色 B.海水藻类呈蓝色 C.大气散射太阳光 D.望远镜镜头色散 8.在下列四个波段的观测中,太空望远镜比地面望远镜更具优势的是( ) A.红光 B.黄光 C.蓝光 D.紫外光 解析:6.B 7.C 8.D 第 6 题,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转,说明哈勃太

6、空望远镜有昼夜交替现象, 排除 A;和地球一起绕太阳公转,排除 C;轨道是否与地球同步与观测星空关系不大,排除 D; 哈勃太空望远镜距离地面约 547 千米,不受大气(地球高层大气最高约 500 千米)的影响,能 够全天候观测星空,所以 B 正确。第 7 题,哈勃望远镜观测地球为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这是因为太阳光线射入大气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发生散射的结果,波长 较短的紫、蓝、青色光波最容易被散射,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色光波的透射能力较强, 它们能穿过大气分子和微粒,保持原来的方向前进,很少被空气分子散射。所以选 C。第 8 题,哈勃望远镜在地面约 547 千米之外,观

7、测可以不受大气影响,地面望远镜的观测会受到大 气影响,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层会吸收紫外线,不利于观测,所以 D 正确。国际天文年是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全球性活动,希望通过天 文观察,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他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从而激发个人的探索发现精神。读图,回答 910 题:9.读图,有关描述太阳活动与昼夜电离层电子浓度的高度分布特征正确的是( ) A.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高于夜间 B.电离层电子浓度太阳活动高年要大于太阳活动低年 C.100200 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大 D.白天,100 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 1011/cm-3及以上 1

8、0.浙江在浙江安吉天荒坪建立大型天文观察站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杭州,天文科研力量强 B.天荒坪蓄能电站提供充足电力 C.地处竹乡,生态环境好,吸引游客推广天文科普4D.海拔高,空气洁净,便于天象观察 解析:9.D 10.D 第 9 题,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 值出现的高度,白天低于夜间;夜间,约 270km 高空以下,电离层电子浓度太阳活动高年与太 阳活动低年没有差别;100200 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夜间随高度上升而降低;白天, 100 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 1011/cm-3及以上。第 10 题,浙江在浙江安吉天荒坪建立 大型天文观察站的

9、主要原因是海拔高,空气洁净,便于天象观察。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 1112 题:11.与成都相比,拉萨( ) A.白天大气辐射强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白天太阳辐射强 D.夜晚地面辐射强 12.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 A.纬度差异较大B.经度差异较大 C.地面状况不同D.人类活动的差异 解析:11.C 12.C 第 11 题,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弱,因而白天太阳辐射强。第 12 题,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地面状况 不同导致气温差异 较大。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

10、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估 算,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 1.5 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 4 亿千瓦的 3 750 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 2 亿千瓦。由于储量大, 分布普遍,被誉为“绿色聚宝盆” 。据此回答 1314 题: 13.浅层地能存在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 A.地壳B.地幔 C.地核D.软流层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有可能是太阳辐射 B.浅层地能太分散,根本不可开发利用 C.浅层地能分布普遍,目前人们已普遍使用 D.浅层地能虽可开发,但由于技术要求高,目前仍处于论证阶段,还未开发利用 解析:13.A

11、14.A 第 13 题,根据材料,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 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地壳的平均厚度 17 千米,所以浅层地能存在的地球内部圈层 是地壳,A 对。第 14 题,根据材料可知,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有可能是太阳辐射,A 对。浅 层地能分布普遍,储量大,埋藏浅,易于开发利用,B 错。浅层地能分布普遍,目前人们尚未普 遍使用,C 错。浅层地能开发,虽然技术要求高,但目前已经能开发利用,D 错。5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回答 1516 题:15.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为一天中上凸弯曲幅度最大时,则此时为( ) A.午后 2 时左右 B.午夜前后 C.日出前

12、后 D.正午前后 16.此时,图示区域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地面由水库流向裸地和林地 B.近地面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C.裸地气温日较差较小 D.水库盛行下沉气流 解析:15.C 16.B 第 15 题,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为一天中上凸弯曲幅度最大时,说明此时裸 地气温最低,应为日出前后。第 16 题,此时,水库气压最低,形成近地面低压中心,空气在近 地面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 1718 题:17.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增加区内降水量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D.

13、增加地下水储量 18.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解析:17.C 18.A 第 17 题,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其数量是有 限的,因此要增大供水量的重要措施就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第 18 题,增加来水量和 出水量,可以加快水体更新,有利于污染物排放,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1920 题:19.图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14、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6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20.在 F 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A.地下水补给湖水 B.跨流域调水 C.水库 D.海陆间循环 解析:19.C 20.D 第 19 题,受库区的调节作用,冬季库区处气温比周围高,气流上升,降水 增加;夏季库区处气温比周围低,气流下沉,降水减少。第 20 题,海水淡化工厂补充了陆地上 的淡水资源,其作用类似于海陆间循环。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1.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5 分)(1)

15、比较昆明、重庆两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5 分) (2)简述台湾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5 分) (3)简要分析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优缺点。(5 分) 解析:第(1)题,重庆、昆明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差异主要通过我国太阳辐射图进行考虑,原因 主要从地形地势角度分析。读图可知,昆明年太阳总辐射量为 140,重庆为 90,所以昆明年太 阳总辐射量多于重庆。从地形来看,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内部,雨雾天气多,云量大,对太阳辐 射的削弱作用强,而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所以昆明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重庆。第(2)题,台湾岛年太阳总辐射

16、量分布特征主要从等值 线分布图总结,原因从大气热力作用角度分析。读图可知,台湾岛年太阳总辐射量自西南向 东北逐渐减少,东侧少于西侧。从大气环流来看,我国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北季风,东部地区受 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所以东侧年太阳总辐射量少于西侧。 第(3)题,太阳能资源属于清洁能源,无污染且可再生,而太阳能资源分布密度小,且受天气、 季节影响大是缺点。 答案:(1)昆明年太阳总辐射量丰富,重庆年太阳总辐射量贫乏。原因:重庆属盆地地形,雨雾 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且日照时间短,故年太阳辐射弱;昆明地势高,大气稀薄,晴 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日照时间

17、长,故年太阳辐射强。(5 分) (2)台湾岛东侧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比西侧小。原因:东部是迎风坡,雨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 弱作用较强。(从西侧角度回答也可)(5 分) (3)优点:能量巨大;分布广泛;清洁无污染。缺点:能量密度低。(占地面积大,成本高)(5 分) 22.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某组 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15 分)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 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 ,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4 分) 7(2)该组学生所完成的研究报告中关于

18、海陆风的图示正确的是(2 分)( )A.B.C.D. (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统计表,依据表格数据分析结论。(4 分)月份123456789101112年海陆风2.32.62.15.07.012.610.713.79.79.33.72.381.0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 (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 掩盖了海陆风。 (4)指出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的影响。(5 分) 解析:第(1)(2)题,海陆风是热力环流的一种形式,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的,即在 滨海地区近地面,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第(3)题,海陆风在不同 季节发生的频率

19、是不同的,由表可以看出,冬季海陆风天数最少,其主要原因是强劲冬季风掩 盖了海陆风。第(4)题,海风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海风从海上吹来,能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 热力环流(4 分) (2)A(2 分) (3)冬季 强劲冬季风的存在(4 分) (4)海风从海上吹来,能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5 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 洞庭湖位置图。材料二 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材料三 湖陆风是因湖水和周围陆地热力性质差异,而在沿湖地区形成的一种周期为一日的 风(在夜间风从

20、陆地吹向湖面,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 (1)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6 分) (2)据材料二,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6 分) (3)依据水循环的原理,直接补给湖水最多的水体是(4 分)( ) A.大气降水 B.下渗水 C.地表径流水D.冰雪融水8(4)每年 78 月份湖陆风最显著,因为这个时期(4 分)( ) 湖水面积较大 湖周围陆地面积较大 人类活动对环境干扰频繁 影响此地的盛 行风比较弱A. B. C. D.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图示为洞庭湖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 循环。过程是太平洋海面蒸发的水汽

21、,随东南季风被输送到该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 成降水。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流回太平洋。第(2)题,根据材料二洞 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分析,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是夜晚降水量大 于白天。因为受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白 天湖面气温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第(3)题,依据水循环的原理,直接补给湖水最多的 水体是地表径流,C 对。大气降水直接降落在湖面的少,主要是先降落到地面,再汇集流入湖 泊,A 错。下渗水形成地下径流,水位低,对湖泊补给少,B 错。该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冰雪融 水少,以大气降水为主,D 错。第(4)题,每年 78 月份湖陆风最显著,因为这个时期湖水面 积较大,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对。湖面扩大,周围陆地面积相对较小,错。人类活动对 环境干扰频繁,不是影响湖陆风的主要因素,错。影响此地的盛行风比较弱,主要表现为湖 陆风,对。 答案:(1)海陆间循环;太平洋海面蒸发的水汽,随东南季风被输送到该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 凝结,形成降水,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流回太平洋。(6 分) (2)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原因: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白天湖面气 温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6 分) (3)C(4 分) (4)D(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