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法家.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2447294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13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诸子法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先秦诸子法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诸子法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诸子法家.pptx(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韩非及其法家韩非及其法家第1页/共47页“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汉书艺文志)。“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汉书艺文志)第2页/共47页韩非(?-前233年)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具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第3页/共47页“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臣下、富国强兵;故作孤愤、五蠹十余万言。书成流布,秦王见之,惊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第4页/共47页韩非论法。第5页/共47页韩非主

2、张以法治国,一个重要的考虑,是不相信圣贤政治,强调“上法而不上贤”(韩非子忠孝)。第6页/共47页理由之一,圣贤不可求。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君主是中人,圣贤根本不可求,既然如此,那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把法制定好,中人之君按照法去行事,“抱法处势”(韩非子问辨)。第7页/共47页理由之二,臣下不可信。韩非认为,任何人都靠不住,臣下都属虎狼之辈,时时刻刻想篡权夺位,“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韩非子备内)。第8页/共47页理由之三,百姓须治理。韩非对百姓没有任何信任感,认为百姓只能是治理的对象,也只有严刑酷法才能将百姓治理好。第9页/共47页要“尚法”,必须做到“法莫如显”(韩非子难三)。第1

3、0页/共47页要“尚法”,还必须做到“法不两适”。“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问辩)“法已定矣,而好用六虱者亡。”(商君书靳令)第11页/共47页法家重法的合理性之一: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有其性恶的因素,不可能完全依靠道德来管理,必须用法来加以限制。第12页/共47页法家重法的合理性之二:没有把治理国家的希望统寄托在圣人身上。圣人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把希望得寄托在个人身上,一定会出问题。第13页/共47页法家重法的合理性之三:提出了“刑无等级”的观念,这在当时是非常进步的思想。“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

4、,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商君书赏刑)第14页/共47页“法者所以敬宗庙,尊社稷。故能立法从令,尊敬社稷者,社稷之臣也。焉可诛也。”(韩非子外说储右上)“故一假道重轻于颠颉之脊,而晋国治”(商君书赏刑)第15页/共47页“凡法术之难行也,不独万乘,千乘亦然。”(韩非子 孤愤)“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然而,枝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韩非子 和氏)第16页/共47页韩非论术。第17页/共47页法与术不同之一。法用于臣和民,术则主要用于臣。“明主治吏不治民”(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

5、能者也。”(韩非子 定法)第18页/共47页法与术不同之二。“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韩非子 难三)君主要保持自己的权力,对于臣下除考课和监察之外,更需要讲诡计,耍手腕。第19页/共47页深藏不露。“上明见,人备之。其不明见,人惑之。其无欲见,人伺之。其有欲见,人饵之。”(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第20页/共47页静退为宝。“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韩非子 主道)第21页/共47页深一警重。“嗣公为关吏曰:某时有客过而所,与汝金,而汝因遣之。关市乃大恐,而以嗣公为明察。”(韩非子 内储说上)第22页/共47页倒言反事。“子之相燕,坐而佯言曰:走出门者

6、何白马?左右皆不见。有一人走追之,报曰:有。子之以此知左右之诚信不。”(韩非子 内储说上)第23页/共47页用人也鬼。“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则不困。”(韩非子 八经)第24页/共47页暗探暗杀。“阴使时循以省衰(衷)。”(韩非子 八经)“生害事,死伤名,则行饮食。”(韩非子 八经)第25页/共47页韩非论势。第26页/共47页“腾蛇游雾,飞龙乘云。云罢雾霁,与蚯蚓同,则失其所乘也。”(慎子威德)“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韩非子难三)第27页/共47页首先要时刻注意抑制臣的权力。“君臣之间,犹权衡也。权左轻则右重,右重则左轻。”(慎子佚文)这在法家又叫做“数披其木,毋使

7、枝叶扶疏”。(韩非子扬权)第28页/共47页措施之一,臣不得专兵权:“出军命将太重,边地任守太尊,专制擅命,径为而无所请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第29页/共47页措施之二,臣不得专人权:“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韩非子二柄)第30页/共47页措施之三,臣不得专财权:“臣制财利则主失德。”(韩非子主道)第31页/共47页措施之四,臣不得结交私党:防止“腓大于股”(韩非子扬权)。“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韩非子主道)第32页/共47页其次要防止臣下有篡权之机。比如警惕阿谀奉承之人:“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者也。”(韩非子奸劫弑臣)第33页/共

8、47页又如防止臣下越位:“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韩非子主道)第34页/共47页“其罪典衣,以为失事也。其罪典冠,以为越其职也。非不恶寒也,以为侵官之害甚于寒也。”(韩非子二柄)第35页/共47页又如不能过于亲信臣下:“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重,必易主位。”(韩非子爱臣)第36页/共47页又如防止臣下威望过高:“行惠取众谓之得民”,“得民者,君上之孤也。”(韩非子八说)第37页/共47页自利论是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韩非认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根本信不得,靠不住。“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

9、”(韩非子解老)第38页/共47页君臣关系:“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君臣也者,以计合者也。”(韩非子饰邪)第39页/共47页商客关系:“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卖。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韩非子备内)第40页/共47页夫妻关系:“卫人有夫妻祷者,而祝曰:使我无故,得百束布。其夫曰:何少也?对曰:益是,子将以买妾。”(韩非子内储说上)第41页/共47页总之,因为人人都有“欲利之心”,所以人主才能用赏罚之权来推行法治。“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韩非子八经)第42页/共47页韩非

10、的思想与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好有一比。马基雅维利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了人性恶的理论。他认为,“人天生是恶的”。第43页/共47页韩非思想在理论上的失误之处在于,他同其师荀子一样,既没有看到人性中还有善的一面,对人性没有任何的信任之感,又缺乏对君王权力限制的系统考虑。正因为如此,在韩非的思想上是建立不起现代政治制度的。第44页/共47页由此说来,要治理好一个国家,不能仅仅依靠法家的那一套。法家的那一套,尽管可以有效于一时,但不可能有效于长久。一个好的理论,不能仅仅有性恶自利的部分,最好的办法是把性善与性恶有机结合起来,把法家与儒家有机结合起来。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家庭如此,一个人同样如此,概莫能外。第45页/共47页思考题:简要谈谈你对法家法、术、势思想的理解和评价。第46页/共47页谢谢您的观看!第47页/共4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