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杨光明》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243734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学杨光明》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解剖学杨光明》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剖学杨光明》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学杨光明》PPT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之解剖学康复医学基础知识之解剖学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杨光明第一部分 呼吸系统第二部分 内分泌系统第三部分 泌尿生殖系统第四部分 五官第五部分 各系统常见临床并发症及康复策略 一、一、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组成:有呼吸道和肺组成。功能:机体和外界气体交换功能,有感受嗅觉和辅助发音功能。第一节第一节 呼吸道呼吸道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和肺内各级支气管。临床上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及以下各级气管称为下呼吸道。一、鼻鼻鼻是呼吸道的起端,又是嗅觉器官,并可辅助发音。可分为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一)外鼻 外鼻呈三棱锥形,以骨和软骨为支架,外被皮肤而成。主要

2、结构有:鼻背、鼻根、鼻尖、鼻翼、鼻孔等。(二)鼻腔 鼻腔是以骨和软骨为支架,内衬粘膜和皮肤而成。前借鼻前孔通外界,后借鼻后孔通咽。中间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部。每侧又分鼻前庭和固有鼻腔。固有鼻腔外侧壁上有上、中、下三个鼻甲,三个鼻甲下方分别为上、中、下三个鼻道。下鼻道前份有鼻泪管的开口。鼻腔粘膜分区为:1嗅区分布于上鼻甲及鼻中隔上部粘膜,略呈浅黄色。2呼吸区:嗅区以外的粘膜,呈淡红色。其中位于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血管丰富,称易出血区。(三)鼻旁窦 鼻旁窦是鼻腔周围颅骨内与鼻腔相通的含气空腔。由骨性鼻旁窦内衬粘膜构成。共有4对。1上颌窦上颌窦 位于上颌骨内,开口于中鼻道。2额窦额窦 位于额骨内,开口

3、于中鼻道。3筛窦筛窦 位于筛骨内,分前、中、后三群,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4蝶窦蝶窦 位于蝶骨内,开口于蝶筛隐窝。二、喉二、喉(一)位置 喉位于颈前部正中,颈4-6椎体高度,上连舌骨,下连气管。(二)结构 喉是以软骨为支架,附以喉肌,内衬粘膜而成。1喉软骨 主要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会厌软骨。甲状软骨借甲状舌骨膜连于舌骨,下由环状软骨借结缔组织膜连于气管软骨。喉软骨间形成环甲、环杓两组关节。2喉肌喉肌分为两组,分别作用于环甲、环杓关节,一组可紧张或松弛声带,一组扩大或缩小声门裂。3喉腔(1)喉腔结构1、前庭襞:两前庭襞之间的裂隙为前庭裂。2、声襞:两声襞间为声门裂,

4、是喉腔最狭窄部位。(2)分部1)喉前庭:是位于前庭裂以上的喉腔,经喉口与咽相通,较宽敞。2)喉中间腔:是位于前庭裂和声门裂之间喉腔,是喉腔三部中最狭窄的部位。3)声门下腔:位于声门裂以下。其粘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发生水肿而造成急性喉阻塞。三、气管三、气管(一)位置 气管位于颈前正中,食管前方。于第六颈椎体下缘平面续接于喉的环状软骨。(二)构成 气管是由16-20个“C”形气管软骨环借结缔组织和平滑肌连结而成。(三)分部 气管以胸骨的颈静脉切迹为界分为颈部和胸部。1气管颈部 24气管软骨环前方有甲状腺峡,临床气管切开常选34或45气管软骨环处。2胸部 于胸骨角平面分支为左、右主支气管。四、主支

5、气管四、主支气管 (一)形态特点 左主支气管细长、近水平。右主支气管粗短、近垂直。(二)意义 气管异物坠落多入右主支气管。第二节第二节肺肺(一)肺的位置 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二)肺的形态 右肺粗短,左肺狭长。每侧肺似半个锥体形,可归纳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1肺尖 肺的上端钝圆,突入颈根部。其体表投影在锁骨内侧段以上23cm。2肺底 向下与膈顶相贴。3两面(1)外侧面:与肋和肋间肌相邻,又称肋面。(2)内侧面;与纵隔相贴,又称纵隔面。中央微凹称肺门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神经、淋巴管等出入的部位。上述结构被结缔组织膜包绕称肺根肺根。4三缘后缘钝圆,前缘和下缘锐利。

6、左肺前缘有心切迹。(三)肺内支气管主支气管入肺后依次分为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支气管。恰似一棵倒立的大树,也称支气管树。肺分为实质和间质两部分肺实质肺实质由支气管树和肺泡组成肺间质肺间质为肺内的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等根据功能的不同,肺实质又可分为导气部和呼吸部导气部:导气部:包括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只能传送气体,不能气体交换。呼吸部:呼吸部: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肺的血管:肺的血管:分为功能性血管,营养性血管功能性血管:由肺循环的肺动脉和肺静脉组成,可以完成气体的交换。营养性血管:有支气管动脉

7、和支气管静脉组成(四)肺的微细结构第三节第三节胸膜和纵隔胸膜和纵隔一、一、胸膜胸膜(一)胸膜的分部 1脏胸膜 紧贴肺的表面,并随肺的裂隙而陷入。2壁胸膜 按部位不同可分为四部:1)肋胸膜:衬覆于胸壁内面。2)膈胸膜:衬覆于膈的上方。3)纵隔胸膜:膜衬覆于纵隔两侧。4)胸膜顶:包在肺尖上方。(二)胸膜腔 是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构成的腔隙。1特点 左右各一,互不相通,密闭、潜在、负压。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2肋膈隐窝肋膈隐窝 是胸膜腔的最低点,位于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呈半环形。胸膜腔积液时在此积存。(三)肺和胸膜下界体表投影见表4-1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肺下界6肋8肋10肋胸膜下界8肋10

8、肋11肋表表4-1肺和胸膜下界体表投影肺和胸膜下界体表投影二、纵隔二、纵隔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组织和器官的总称。纵膈分部纵膈分部:纵隔以胸骨角平面分为上、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纵隔。1前纵隔:心包与胸骨之间。2中纵隔:心及大血管所在部位。3后纵隔:心包与脊柱胸段之间。主要结构有胸主动脉、胸导管、食管、奇静脉、迷走神经、主支气管、交感神经干等。二、内分泌系统二、内分泌系统定义: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分泌的物质不经导管直接进入血液或其他体液的过程。组成:由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及分散在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组织内分泌组织所组成。主要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胸腺、松果

9、体。内分泌组织:胰腺内的胰岛、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卵巢内的卵泡和黄体等。功能:调节新陈代谢与生殖,促进生长发育。一、甲状腺一、甲状腺 (一)形态 甲状腺呈“H”形,分左、右侧叶和峡部。(二)位置 甲状腺位于喉和气管的两侧,甲状腺峡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方。吞咽时可随喉上下移动。(三)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为:(1)促进新陈代谢,使绝大多数组织耗氧量加大,并增加产热。(2)促进生长发育,对长骨、脑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生长至关重要。婴儿期,此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则会患呆小症;分泌不足,成人可出现黏液性水肿。(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此外,还有加强和调控其它激素的作用及加快心率、加强心缩力和加大心输

10、出量等作用。二、甲状旁腺二、甲状旁腺(一)形态 甲状旁腺为棕黄色扁椭圆形小体,上下各一对。(二)位置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两侧叶的后缘,可埋入其实质内。(三)生理作用甲状旁腺的靶器官是骨与肾。分泌不足时可引起血钙下降,出现手足抽搦症;功能亢进时则引起骨质过度吸收,容易发生骨折。有些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考虑是不是与甲状旁腺功能失调有关。三、肾上腺三、肾上腺(一)形态 肾上腺左似半月形,右似三角形。(二)位置 肾上腺位于左、右肾的上端,与肾一起包被在肾筋膜内。二、肾上腺的微细结构 内部的实质可分为外周部的皮质皮质和中央部的髓质髓质两部分。(一)肾上腺皮质:由外向内可分为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1)球

11、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对体内钠、钾和水的平衡有调节作用。(2)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蛋白质及脂肪的分解并转变为糖,还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3)网状带:分泌雄激素和少量的雌激素。(二)肾上腺髓质肾上腺髓质位于肾上腺的中央,主要由髓质细胞(又称嗜鉻细胞)构成。嗜鉻细胞合成和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前者可是心率加快、心和骨骼肌的血管扩张;后者可使血压升高,心、脑和骨骼肌内的血流加速。四、垂体四、垂体(一)位置形态垂体位于垂体窝内,椭圆形。(二)分部1腺垂体包括远侧部、结节部、中间部三部分,前两部合称垂体前叶。2神经垂体包括神经部、漏斗部和正中隆起三部分,神经部与中间部合称

12、垂体后叶。(三)生理功能未成年期,生长激素(垂体前叶)分泌不足可致垂体性侏儒症,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成人时分泌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抗利尿激素(垂体后叶)分泌不足引起尿崩症。第五节第五节胰胰 岛岛胰岛是散在于胰腺外分泌细胞之间的大小不等的岛状细胞团。分类:A细胞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B细胞分泌胰岛素,可使血糖降低,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三、三、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构成,是重要的排泄器官。第一节第一节肾肾一、肾的形态和位置一、肾的形态和位置(一)形态 肾为暗红色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其形态可归纳为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外侧两缘。主要结构有:1肾门 位

13、于肾的内侧缘中部的凹陷,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淋巴管等出入的部位。肾动脉、肾静脉、肾盂三者在肾门的位置关系是:(1)自上而下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2)自前至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联想肾静脉、肾动脉、肾盂三者的位置关系恰好和鼻尖、眼圈、喉咙的位置关系相似。2肾蒂是出入肾门的所有结构的总称。3肾窦由肾门向肾实质内继续凹陷而形成的腔隙。容纳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及肾的血管等。(二)位置肾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属腹膜外位器官。左肾比右肾高半个椎体。左右肾位置比较如表5-1。肾区:是肾门的体表投影,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内,约平对第1腰椎体。肾炎和肾盂肾炎时,肾区可有压

14、痛或叩击痛。表表5-1肾的位置肾的位置上端下端第12肋左肾第11胸椎第2腰椎斜过其中份右肾第12胸椎第3腰椎斜过其上份二、肾的构造二、肾的构造(一)肾皮质肾皮质主要由肾小体组成,是肾的泌尿部。皮质伸入髓质内的部分称为肾柱。(二)肾髓质 位于皮质深面,由1520个肾锥体构成,是肾的排泄部。肾锥体:圆锥形,尖端钝圆称肾乳头并伸入肾小盏内。每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所有肾大盏又合成肾盂。肾盂呈漏斗状,出肾门后移行为输尿管。三、肾的被膜三、肾的被膜肾的被膜由内向外依次是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被膜和肾蒂、周围器官及腹内压等一起对肾起固定和保护作用。(一)纤维囊似衬衣一般紧贴肾的表面,薄而坚韧,正常

15、时与肾连结疏松,易于分离。(二)脂肪囊似棉袄一般包在纤维囊的外面,由脂肪组织构成,较厚,是临床肾囊封闭肾囊封闭时药物注入部位。(三)肾筋膜位于最外层,分前、后两层包在肾和肾上腺的周围。颇似穿在外面的风衣。四、肾的组织结构四、肾的组织结构肾实质肾实质主要是大量的泌尿小管和泌尿小管间的肾间质组成泌尿小管包括肾单位肾单位和集合小管系集合小管系两部分 肾间质含少量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 肾单位肾单位1.1.肾单位定义是肾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00万个以上每个肾 2.肾单位组成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肾单位起始端为膨大的小球,称肾小体每一个肾小体与一条长而不分支的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依次又分近端小管、细

16、段、远端小管,其末端与集合小管相接 肾小管的功能肾小管的功能重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分泌和排泄作用 近端小管 主要吸收100的葡萄糖、氨基酸和蛋白质,85的钠、水 分泌氢、氨、肌酐、马尿酸等 排泄钾及外源物(青霉素、酚红等)细段 其结构有利于水和离子的通透 远端小管 吸收水、钠;排泄钾、氢、氨等 第二节第二节输尿管输尿管(一)形态分段输尿管为一细长的肌性管道,长约2030cm,上接肾盂,下连膀胱,分为三段,即腹段、盆段、壁内段。(二)输尿管的狭窄1第一狭窄:位于起始处。2第二狭窄:越过髂血管处。3第三狭窄:穿膀胱壁处。第三节第三节膀胱膀胱(一)位置膀胱位于盆腔中,前与耻骨联合相邻,空虚时不超过

17、耻骨联合上缘,充盈时膨入腹腔,与腹前壁相贴。(二)形态膀胱为一肌性囊状器官,主要功能是贮尿。空虚时呈锥体形,充盈时略呈卵圆形。(三)分部膀胱可分为膀胱尖、膀胱底、膀胱体、膀胱颈四部。(四)膀胱三角膀胱三角是膀胱底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域。此区粘膜光滑无皱襞,是肿瘤和结核好发部位。第四节第四节尿道尿道一、男性尿道一、男性尿道男性尿道起于膀胱内口,终于尿道外口。兼有排尿与排精功能。(一)结构特点:细、长、弯。概况分为三部、三狭、两弯、三膨大。三分部三分部: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三个狭窄三个狭窄: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两个弯曲:两个弯曲:耻骨下弯、耻骨前弯三个膨大:三个膨大:

18、尿道的前列腺部、尿道球部、舟状窝。二、女性尿道二、女性尿道 女性尿道起自尿道内口,终于尿道外口。长约35cm。女性尿道特点:短、宽、直,易引起尿路逆行感染。第六章第六章男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可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内生殖器包括生殖腺(睾丸)、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附属腺体(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一、睾丸一、睾丸(一)位置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二)形态睾丸略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后缘有附睾附着,并有血管、神经等出入。(三)被膜1白膜包在睾丸实质的外面,为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2鞘膜白膜外面,分脏、壁两层。其间隙为鞘膜腔。二、附睾二、附睾附着于睾丸的上端和后缘,

19、由十多条睾丸输出小管和一条附睾管构成。(一)分部附睾可分为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二)功能1储存和输送精子。2促进精子进一步成熟。三、输精管三、输精管起于附睾尾,经腹股沟管入盆腔,在膀胱底膨大为输精管壶腹,并与精囊腺的排泄管会合成射精管。全长约50cm。精索:为一柔软的圆索状结构,由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等被结缔组织包绕而成。四、前列腺四、前列腺位于膀胱颈与尿生殖膈之间,大小及形态颇似栗子,后部正中有一纵行浅沟,称前列腺沟。后与直肠临接,通过直肠指诊,可触摸到前列腺的变化。中老年前列腺易增生肥大,压迫尿道的前列腺部引起排尿困难。第七章第七章女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按器官形

20、态和功能也可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内生殖器的生殖腺是卵巢,生殖管道有输卵管、子宫和阴道。附属腺体有前庭大腺。第一节第一节 内生殖器内生殖器 一、卵巢一、卵巢(一)位置形态 卵巢位于骨盆侧壁髂总动脉分叉处的卵巢窝内,呈扁卵圆形。前缘借卵巢系膜连于子宫阔韧带。(二)功能 1产生生殖细胞卵子。2分泌女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二、输卵管二、输卵管(一)位置形态输卵管连于子宫底两侧,呈长而弯曲的喇叭形,内侧端以输卵管子宫口通子宫,外侧端以输卵管腹腔口通腹腔。(二)分部输卵管由内向外依次为子宫部、峡、壶腹部、漏斗部。1子宫部子宫部穿子宫壁内的部分。2峡峡短而细,临床输卵管结扎常选部位。3壶腹部壶腹部较粗,

21、卵子常在此受精。4漏斗部漏斗部呈漏斗状,末端有许多游离的指状突起称输卵管伞,具有搜寻卵子的作用,也是临床手术识别输卵管的标志。(三)功能输卵管是输送卵子的通道。三、子宫三、子宫 (一)形态 子宫呈前后略扁的倒置的梨形。(二)分部 子宫自上而下可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子宫颈三部。1子宫底 两输卵管上端凸圆的部分。2子宫体 子宫底下部与子宫颈之间。3子宫颈 最下部缩细部分,又分子宫 颈阴道部和子宫颈阴道上部(三)子宫位置正常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膀胱直肠之间。呈前倾、前屈前倾、前屈位。位。1前倾整个子宫长轴向前倾斜,称前倾。2前屈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凹向前的弯曲,称前屈。(四)固定装置子宫需要韧带的

22、固定才能维持正常的位置。固定子宫的韧带主要有:1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移位。2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3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屈。4子宫主韧带:防止子宫脱垂。(五)功能子宫为月经产生部位和胎儿发育场所。四、四、五官五官五官五官包括眼、耳、鼻部、咽喉、口腔。第一节第一节眼眼眼又称为视器,包括眼球和眼副器。一、眼球(一)眼球壁一)眼球壁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是:纤维膜、血管膜、视网膜。1纤维膜纤维膜厚而坚韧,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1)角膜:无色透明,有折光作用。(2)巩膜:呈乳白色,不透明。巩膜静脉窦:为角膜巩膜交界处深部的环形小管。2血管膜血管膜富含血管和色素,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

23、状体、脉络膜。(1)虹膜:圆盘状,中央为瞳孔,周围有瞳孔开大肌和瞳孔括约肌。(2)睫状体:虹膜后方,为血管膜增厚部分,与晶状体之间有睫状小带相连。内含睫状肌,收缩时睫状小带放松,舒张时睫状小带拉紧。(3)脉络膜:睫状体后方,巩膜内面。3视网膜视网膜位于血管膜内层。主要结构有视神经盘、黄斑和中央凹等。(1)视网膜分部1)视部:衬附于脉络膜内面,具有感光作用。2)盲部:衬附于虹膜、睫状体内面,无感光作用。(2)视网膜视部的组织结构1)色素上皮层:内含黑色素。2)神经部:内含三层细胞。感光细胞: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和颜色,视杆细胞感受弱光。双极细胞:连接视细胞与节细胞。节细胞:轴

24、突组成视神经。(二)眼球内容物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是眼的屈光装置。1房水(1)产生部位:由睫状体产生。(2)流通途径:房水后房瞳孔前房虹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眼静脉2晶状体(1)形态:双面凸(2)调节1)视近: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凸折光增强2)视远: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拉紧晶状体变薄折光减弱3玻璃体为无色透明胶状物,是重要的屈光装置。二、眼副器二、眼副器(一)眼睑分为上睑和下睑。(二)结膜分球结膜和睑结膜,二者转折处称结膜穹,闭眼时形成结膜囊。(三)泪器1泪腺:位于眼球外上方,分泌泪液。2泪道:包括泪小点、泪囊、鼻泪管。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四)眼外肌共七块,名为上睑提肌、

25、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第二节第二节耳耳耳又称前庭蜗器,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一、外耳一、外耳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鼓膜。(一)耳廓以软骨为支架,外被皮肤。(二)外耳道呈“S”形,外耳道检查时,需将耳廓向外上方牵拉。(三)鼓膜位于外耳道与中耳之间,呈椭圆形,半透明,向外下方倾斜。上部为松弛部,下部为紧张部,中央向内凹陷为鼓膜脐,前下有三角形的光锥。二、中耳二、中耳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小房。(一)鼓室鼓室位于颞骨内,鼓膜与内耳之间,内含听小骨。1鼓室六壁(1)上壁:为鼓室盖,经一薄骨板与颅窝相邻。(2)下壁:为颈静脉壁,有薄骨板与颈内静脉相隔。(3)前壁:为颈动脉壁

26、,前下有咽鼓管开口。(4)后壁:为乳突壁,通乳突小房。(5)外侧壁:为鼓膜壁,经鼓膜与外耳相隔。(6)内侧壁:为迷路壁,有前庭窗和蜗窗。2听小骨每侧3块,共6块。分别为锤骨、砧骨、镫骨。连接方式为:鼓膜锤骨砧骨镫骨前庭窗(二)咽鼓管前借咽鼓管咽口与鼻咽相通,后通鼓室。小儿咽鼓管短、平、直,上呼吸道感染易经咽鼓管蔓延至中耳,引起中耳炎中耳炎。三、内耳三、内耳内耳位于颞骨岩部内,称迷路。包括骨迷路和膜迷路。骨迷路内含外淋巴,膜迷路内含内淋巴。内、外淋巴互不交通。(一)骨迷路分为骨前庭、骨半规管、耳蜗。1骨半规管为三个半环形互相垂直的小管。2骨前庭半规管与耳蜗之间,外侧壁上有前庭窗和蜗窗。3耳蜗形似

27、蜗牛壳,由一条蜗螺旋管环绕蜗轴而成。(二)膜迷路分为膜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蜗管。1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管内,也分为三个,膨大部称为膜壶腹,内有壶腹嵴是位置觉感受器。2椭圆囊和球囊位于前庭内,为互相通连的两个膜性囊。内有椭圆囊斑和球囊斑,也是位置觉感受器。3蜗管是位于耳蜗内的膜性管,断面呈三角形,上壁为前庭膜,下壁为基底膜,基底膜上有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四、咽四、咽 喉喉咽咽是一垂直的肌性管道。上起颅底,下至第六颈椎水平及环状软骨下缘处,与食管相连,成人全长1214cm,分为鼻咽、口咽、喉咽三部分,鼻咽与口咽以软腭为界,口咽与喉咽以舌根、会厌上缘为界。发音时咽腔可改变形状而产生共鸣,使声音清晰

28、、悦耳,软腭作用尤为重要。咽的生理功能 当吞咽的食团接触舌根及咽峡黏膜时即引起吞咽反射。喉喉是呼吸通道,也是发音器官。上通咽腔,下接气管。喉黏膜极为敏感,受异物刺激可引起咳嗽。喉腔最狭窄部位声门裂。五、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五、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一般具有三大症状:颞下颌关节区及周围软组织疼痛;下颌运动异常;关节弹响、破碎音、杂音。三个发展阶段:功能紊乱;结构紊乱;关节的器质性破坏。治疗要点:避免大张口、改正不良咀嚼习惯、避免咬硬物;物理治疗:消炎镇痛、改善张口范围;矫正咬合关系如合垫;关节封闭;必要时手术治疗。临床常见并发症及康复策略临床常见并发症及康复策略一、呼吸系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 制

29、动久后患者呼吸能力下降,横膈上移,胸腔积降低,日久膈肌活动降低,使潮气量和每分通气量减少,最大呼吸能力下降;呼吸表浅,呼吸频率增加,支管纤毛作用降低,咳嗽能力降低,分泌物容易积聚不易排出,易致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康复对策:康复对策:尽可能早期活动,并通过深呼吸、咳嗽训练、呼吸肌训练,体位引流及时排出分泌物。呼吸道阻塞严重时,宜做胸部超短波理疗、叩打胸壁及体位引流。呼吸训练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指强调膈肌运动为主的呼吸训练,以改善异常的呼吸模式,用于慢支、肺气肿、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抗阻呼气训练,局部呼吸训练。排痰训练(体位引流;胸部叩击、震颤;咳嗽训练)呼吸肌训练(增强吸气肌练习;增强腹肌练习)注意事项:避免情绪紧张,放松体位,避免憋气,各种训练一般510分钟,避免疲劳。二、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二、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 1泌尿系统结石 制动的直接影响是泌尿系统结石形成。2尿潴留 卧位导致尿排空困难(没有重力作用),腹肌无力也加剧排尿障碍,导致尿潴留或者增加残余尿。3尿失禁 长期卧床可导致逼尿肌松弛、括约肌无力和充盈性尿失禁。4泌尿系统感染 制动后由于结石和尿失禁,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治疗难度也相应增加。康复对策:康复对策:定时、定量饮水和定时排尿制度是各种膀胱训练的基础措施。坐、立位排小便,避免长期留置导尿管。治疗方法:间歇性导尿、腹压排尿、膀胱括约肌控制力训练等。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