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古书的注解》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243699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0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古书的注解》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讲古书的注解》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古书的注解》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古书的注解》PPT课件.ppt(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讲第二讲 古书的注解古书的注解古注的发展概况古注的发展概况 关于训诂和训诂学关于训诂和训诂学古注的基本体例古注的基本体例古注常用的术语古注常用的术语 释义术语、声训术语释义术语、声训术语 注音术语、校勘术语注音术语、校勘术语一古注的发展概况 萌芽萌芽兴盛兴盛发展发展中落中落复兴复兴 先秦先秦 两汉两汉 魏晋隋唐魏晋隋唐 宋元明宋元明 清清二训诂和训诂学 1.训诂训诂 训诂之名,首见于汉代毛诗训诂传。训诂之名,首见于汉代毛诗训诂传。“训诂训诂”:对古代文献中今人难以理解的各种语言:对古代文献中今人难以理解的各种语言现象作出合乎文献本意的解释。现象作出合乎文献本意的解释。2.训诂学:研究解释古

2、代文献语言的方式、方法训诂学:研究解释古代文献语言的方式、方法和规律的科学。和规律的科学。传统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传统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古注的基本体例 1.传传:是用今语传达古语含义的意思。:是用今语传达古语含义的意思。广义:广义:“注解注解”:狭义:指直接阐释经义的注解。狭义:指直接阐释经义的注解。如毛亨毛诗诂训传。如毛亨毛诗诂训传。2.“笺笺”:主要是对原注加以补充和订正。:主要是对原注加以补充和订正。如郑玄的毛诗笺如郑玄的毛诗笺 3正义(义、疏):串讲文意正义(义、疏):串讲文意 如孔颖达毛诗正义。如孔颖达毛诗正义。4.章句:训释词义,按章和句串讲分析经文大意。

3、章句:训释词义,按章和句串讲分析经文大意。归纳出文章的段落大意。归纳出文章的段落大意。如汉代的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如汉代的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5.集注(集解、集释、集传):集注(集解、集释、集传):如何晏论语集解如何晏论语集解 朱熹诗集传、孟子集注朱熹诗集传、孟子集注 郭庆藩庄子集释。郭庆藩庄子集释。6.音义:着重于文字读音和意义方面的注解。音义:着重于文字读音和意义方面的注解。如陆德明毛诗音义,对诗经的正文作反如陆德明毛诗音义,对诗经的正文作反切注音;对其注文,如毛亨毛诗故训传和郑玄的切注音;对其注文,如毛亨毛诗故训传和郑玄的毛诗笺有时也作反切注音。毛诗笺有时也作反切注音。u 诗经的

4、注解:诗经的注解:西汉毛亨毛诗诂训传;东汉郑玄毛诗笺西汉毛亨毛诗诂训传;东汉郑玄毛诗笺 唐陆德明唐陆德明毛诗音义毛诗音义;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唐孔颖达毛诗正义 课堂练习:在课本中找出古注的体例课堂练习:在课本中找出古注的体例P677 四、古注常用的术语 (一)常用的释义术语 1.1.曰曰,为为,为之,谓之,之谓为之,谓之,之谓 用来解释字词含义用来解释字词含义,被解释的词都放在术语的后面被解释的词都放在术语的后面,强调被释强调被释词词的特点,用来辨析近义词的特点,用来辨析近义词,同义词同义词,可译作可译作叫叫,叫做叫做等。等。“胡瞻尔庭有悬特兮胡瞻尔庭有悬特兮.”.”毛传毛传:“:“兽三岁曰特兽三

5、岁曰特.”.”逝将去女,适彼乐郊。(诗经逝将去女,适彼乐郊。(诗经硕鼠)郑笺:硕鼠)郑笺:郭外曰郊。郭外曰郊。“胡取禾三百囷兮胡取禾三百囷兮.”.”毛传毛传:“:“圆者为囷圆者为囷.父为考,母为妣。(尔雅父为考,母为妣。(尔雅释亲)释亲)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尔雅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尔雅释丘)释丘)木谓之华,草谓之荣。(尔雅木谓之华,草谓之荣。(尔雅释草)释草)无验而言之谓妄。(法言无验而言之谓妄。(法言问神)问神)2.2.谓谓 主要用在以狭义释广义,以具体释抽象,以分名释总名主要用在以狭义释广义,以具体释抽象,以分名释总名等情况,用来具体说明被解释词语的特定意义,译为等情况,用来具

6、体说明被解释词语的特定意义,译为“是指是指”或或“是说是说”。何有何亡,黾勉求之。(诗何有何亡,黾勉求之。(诗谷风)谷风)毛传:有谓富也,亡谓贫也。毛传:有谓富也,亡谓贫也。树艺五谷树艺五谷.”.”赵岐注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阴阳易位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时不当兮.朱熹注朱熹注:阴谓小人阴谓小人,阳谓君子阳谓君子.3.3.貌貌,之貌之貌 解释动词或形容词解释动词或形容词,说明被释词语的性质或状态说明被释词语的性质或状态.译为译为的样子的样子.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冠切云之崔嵬。(楚辞涉江)涉江)王逸注:崔嵬,高貌也。王逸注:崔嵬,高貌也。夫列子御风而行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7、泠然善也.(北冥有鱼)(北冥有鱼)郭象注郭象注:泠然泠然,轻妙之貌轻妙之貌.众踥蹀而日进兮众踥蹀而日进兮.洪兴祖注洪兴祖注:踥蹀踥蹀,行貌行貌.4.4.犹,犹言犹,犹言 解释义同或义近的词语。注释词和被注释词在某一语境中意义相通解释义同或义近的词语。注释词和被注释词在某一语境中意义相通.译为译为等于说等于说.置之河之侧兮置之河之侧兮.毛传毛传:侧侧,犹涯也犹涯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岐注赵岐注:老老,犹敬也犹敬也;幼犹爱也幼犹爱也.于以采蘩,于沼于沚。(诗经于以采蘩,于沼于沚。(诗经召南召南采蘩)采蘩)郑笺:于以,犹言往以也。郑笺:于以,

8、犹言往以也。5、辞(词)也、语词也、语助也、发声:辞(词)也、语词也、语助也、发声:用来说明某字是虚词用来说明某字是虚词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诗汉之广矣,不可泳思。(诗汉广)毛传:思,辞也。汉广)毛传:思,辞也。檀弓曰:檀弓曰:“何居?我未之闻也。何居?我未之闻也。”郑玄注:居,读为姬姓之姬,齐鲁之间语助也。郑玄注:居,读为姬姓之姬,齐鲁之间语助也。式微式微,胡不归?(诗式微式微,胡不归?(诗式微)式微)郑笺:式,发声也。郑笺:式,发声也。6、言:言:用来点明词语或文句的言外之意,包括用来串讲正文。用来点明词语或文句的言外之意,包括用来串讲正文。黾勉同心,不宜有怒。(诗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9、诗谷风)谷风)毛传:言黾勉者,思与君子同心也。毛传:言黾勉者,思与君子同心也。(二)常用的声训术语 之言之言,之为言:之为言: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注释,被解释词语放在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注释,被解释词语放在前面,用来训释的词语放在后面。相当于前面,用来训释的词语放在后面。相当于“所谓所谓”、“所说的所说的”。目的在于探求事物的命名之义或同源词,并不是目的在于探求事物的命名之义或同源词,并不是解释这个词在句中的具体解释这个词在句中的具体表达义。表达义。为政以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譬如北辰,居其所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而众星共之.”.”朱熹注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所

10、以正人之不正也;德德之为言得也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得于心而不失也.媒氏媒氏:下士二人下士二人,史二人史二人,徒十人徒十人.“.“郑玄注郑玄注:媒之言谋也媒之言谋也.(三)常用的注音术语(三)常用的注音术语 1 1、读曰、读曰,读为:读为:而御六气之辩而御六气之辩.郭庆藩注郭庆藩注:辩读为变辩读为变.播时百谷播时百谷.郑玄注郑玄注:时读曰莳时读曰莳.2 2、读若、读若,读如:读如:又重之以修能又重之以修能.洪兴祖注洪兴祖注: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此读若耐.霾两轮兮絷四马霾两轮兮絷四马.洪兴祖注洪兴祖注:霾读若埋霾读若埋.吾是以狂而不去也。(庄子吾是以狂而不去也。(庄子逍

11、遥游)逍遥游)王先谦注:狂音读如诳,言以为诳。王先谦注:狂音读如诳,言以为诳。3 3、如字:、如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礼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礼记记大学)大学)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呼报反,下如字。(四)校勘术语(四)校勘术语 1.1.当为、当作:当为、当作:尹吉曰:尹吉曰:“惟尹躬及汤,咸有壹德惟尹躬及汤,咸有壹德”(礼记(礼记缁衣)缁衣)郑玄注:郑玄注:“吉吉”当为当为“告告”,古文,古文“诰诰”。字之误也。尹。字之误也。尹告,伊告,伊尹之诰也。尹之诰也。2.2.本亦作

12、,本又作,本或作:本亦作,本又作,本或作: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谷风)谷风)陆德明音义:陆德明音义:“蓄蓄”本亦作本亦作“畜畜”。3.3.衍文衍文,脱文:脱文: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颜渊)阮元校勘记:阮元校勘记:疑今本疑今本“吾吾”下有脱字。下有脱字。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陆德明音义:左传陆德明音义:,水,衍字。,水,衍字。小结小结 1 1古注的基本体例:古注的基本体例:传传.笺正义(义、疏)笺正义(义、疏).章句章句.集注(集解集注(集解 集释、集传)集释、集传).音义音义 2 2古注常用的术

13、语古注常用的术语 释义术语(曰释义术语(曰,为为,为之,谓之,之谓;谓;貌为之,谓之,之谓;谓;貌,之之貌;犹,犹言;辞(词)也、语词也、语助也、发貌;犹,犹言;辞(词)也、语词也、语助也、发声;言)声;言)声训术语(之言声训术语(之言,之为言)之为言)注音术语(读曰注音术语(读曰,读为;读若读为;读若,读如;如字)读如;如字)校勘术语(当为、当作;本亦作,本又作,本或校勘术语(当为、当作;本亦作,本又作,本或作;衍文作;衍文,脱文脱文)练习:练习:写出下列几部典籍的注疏者写出下列几部典籍的注疏者 诗经:汉诗经:汉 传,汉传,汉 笺,唐笺,唐 等正义。等正义。论语魏论语魏 集解,宋集解,宋 疏。疏。左传晋左传晋 注,唐注,唐 等正义。等正义。孟子汉孟子汉 注,宋注,宋 疏。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