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管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243543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收支管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财政收支管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收支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收支管理》PPT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财政收支管理n税收n财政支出n国家预算与公债n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税收n税收概述n税收分类n税负转稼和归宿理论n税收制度及其发展n我国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n税收的经济效应n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概述n税收的概念和特征n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最佳的形式n税收的要素n税收的职能与作用n税收的概念和特征:英国新大英百科全书:税收是国家公共收入最重要的来源。税收是强制的和固定的征收;税收是无偿的。美国现代经济学词典:税收的作用在于为了应付政府开支的需要而筹集的稳定的财政资金。税收具有强制性,它可以直接向居民或公司征收。日本现代经济学辞典:税收是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为筹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资金,而按照

2、法律的规定,以货币的形式对私人的一种强制性课征。斯蒂格里兹认为,税收基本不具备自愿的性质。他认为,税收和大多数财富转移不同。“大多数其它转移是自愿的,而税收具有强制性”。税收是由政府来征收的;政府征税凭借的是其政治权力;税收是强制征收的;税收是无偿征收的;税收的征收有固定限度。税收的依据是法律规定的标准;税收的客体是经济组织、单位或个人,即纳税义务人;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政府经费开支的需要而征收的。是为实现国家职能和任务而服务的;税税收收是是政政府府为为实实现现其其职职能能的的需需要要,凭凭借借其其政政治治权权力力,并并按按照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特定的标准,强制

3、、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佳形式n通过直接增发货币来取得公共收入,会造成无度的通货膨胀;n通过举借公债来取得公共收入,是以支付一定的代价为条件的。n通过收费的形式来取得公共收入,向公共场所或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或享用者取得,n政府通过课征税收的办法取得的公共收入,实质是人民将自己所实现的收入的一部分无偿地转移给政府支配。税收的要素n课税主体:亦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课税主体或纳税人并不一定就是税负的承担者,即负税人。n课税客体:俗称“课税对象”,即是课税的目的物,也就是对什么课税。课税客体或课税对象不一定就是税收的源泉即税源。n税率:是所课征的税额与课税对象

4、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也就是课税的尺度。它又可具体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等三种形式。税收的职能与作用n税收的职能:组织财政收入:税收能够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归国家所有,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利用税收杠杆,调整生产要素的部门流动,协调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调节经济发展速度。n税收的作用:确保财政收入;调节经济;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国际经济交流;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政治作用。税收分类n按不同的标准可将税收划分为不同的税种:按课税对象可分为商品课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按最终税负能否转嫁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

5、享税。税负转稼和归宿理论n税负:指因政府课税相应地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而使其承受的经济负担或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n税负转嫁: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以提高商品的销售价格或压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等方式将自己的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n税负归宿:指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或是税收负担转移的最后结果。n弹性的数学含义是两个变量的变化率之比。n只要弹性系数小于1,就是缺乏弹性的;如果大于1,则是富有弹性的。n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弹性很大而需求弹性很小,税负将更多地由消费者来承担,反之税负将更多地落在供给者的身上。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需求弹性系数=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供给弹性系数=n

6、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看一个对面包征税的例子,假定在政府对面包课税之前,面包市场供求平衡的销售量是100吨,均衡价格是每袋2元;在这2元中,既包含了供给者生产面包的成本核算,也包含了正常的利润。现在,政府决定对面包征课销售税,每袋的税额是1元。n如果我们把政府提供的补贴看做是一种反向的税收,那么转嫁依然是存在的,同样可以分析这些补贴最终转嫁给了谁。如在政府向农民提供补贴之前,小麦的市场售价是每公斤3元。政府决定对每公斤小麦提供1元的补贴,结果在每公斤2.2元时实现了供求平衡。税收制度及其发展税收制度的概念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税收制度的概念税收制度:是国家为达到特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设置的税收体系

7、,其关键是确定主体税种和各个税种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税法: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国家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两种主张:一种是单一税制;另一种是复合税制。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复合税制。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v税制原则:是制定、完善、执行税收和税收政策所依据的准则,是支配税收制度建立和影响税收制度总体运行的深层观念体系。配第的租税原则:公平原则;简便原则;节省原则。斯密的税收原则:平等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最小征收费原则。瓦格纳的税收原则:财政政策原则(收入充分、收入弹性);国民经济原则(税源选择要有利于保护税本、税种的选择);社会公正原则(普遍原则、平等原则);税务

8、行政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收费用原则)。斯蒂格里兹的税收原则:经济效率、管理简单、可变性、政治代表性、公平性。当代税收制度的原则:公平原则(横向公平、纵向公平);经济效率原则(中性原则、节约和便利原则)n世界银行与普华永道近日联合公布了全球纳税成本调查报告。中国以每年872小时的纳税时间、47项需缴纳的税种、繁琐的税务条目和落后的纳税手段,在175个受调查的国家(地区)中纳税成本高居第8位。n据美国国内收入局1992年年报统计,当年税收征收成本65亿美元,占税收收入总额11207亿美元的0.58%;n新加坡的征收成本率为0.95%;澳大利亚为1.07%;日本为1.13%;英国为1.7

9、6%;n根据我国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测算,1994年税改前,我国税收征收成本率为3.12%,1994年税改后,征收成本有所上升,到1996年约为4.73%,到上世纪末达到5%8%。n从2000年进入福布斯统计开始,中国的企业税收负担指数便一路上扬,2002年位居第三,2004年第四,2005年更是以160的指数“跃升”全球第二。n过快的税收增长对国民经济或许也是一种需要警惕的信号,应当进行统筹考虑。n在税收和税法领域,要强调对国家的征税权和纳税人权利要予以均衡保护。n“诺斯悖论”:一个国家(政府)必须演化为一个有效、公正的契约第三方执行者,这意味着国家(政府)应该强大到能“有效监督产权、强制实施

10、契约”,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政府)一旦具有了这样强制的力量,那么,那些管理这个力量的人便会利用这种力量来谋取自身的利益,而以牺牲社会其他人的利益为代价。n居民消费能力与经济增长是负相关的。我国居民工资占GDP的比例,从1989年的16%下降到2003年的12%。n颜渊第十二里面记载了哀公与有若的对话。1994年我国的税制体系改革n指导思想:统一税法,公平税负,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税收体系。n内容:以推行规范化增值税为中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税体系。合并内资企业所得税,统一个人所得税,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n中国最高立法机关2月日首次审

11、议了旨在统一不同类型企业税收标准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这一草案将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设定为。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将实行的照顾性税率。n此举将结束中国长达多年的内外资企业税负彼此不同的“分制”时代,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成熟、规范的标志性事件。n调整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按照对基本生活费用不征税的国际惯例,免征额1600元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自2008年3月1日起提高到2000元。2011年9月1日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税收的经济效应n行为效应:影响人们对工作、储蓄、教育、消费的决定。n财政效应:影响人们保险及养老计划的决定。n一般均衡效应:工资税或资本收益税会改变经济的均

12、衡点。n告示效应:通过税收通告,税收的某些效应在征收之前会被察觉到。n乘数效应:增加某些支出通常要引起多倍的产量和就业量的变化。n收入效应:征税对纳税人的商品购买行为产生影响,体现为纳税人收入水平的下降。n替代效应:征税或增税影响商品相对价格,从而引起不同商品购买量的变化。消消费费税税引引导导消消费费作作用用加加强强:将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纳入征税范围增收424万元;取消护肤护发品税目减收8.03亿元;扩大石油制品征收范围增收23.09亿元。资资源源税税政政策策体体现现节节约约型型社社会会要要求求:资源税税额;恢复对有色金属矿全额征收资源税;调整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2006年资源税

13、完成207.26亿元,同比增长45.3%。个个税税调调整整减减轻轻中中低低收收入入者者负负担担: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提高后,减少个税纳税人2000余万人。一大批中低收入者因不用纳税或纳税减少而得到实惠。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加强。取取消消农农业业税税,支支农农资资金金创创新新高高:2006年,在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全面终结,标志着国家与农民的传统分配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2006年,中央和地方财政为此共安排1030亿元转移支付,与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农民减负约1250亿元,人均减负约140元。其他公共收入形式其他公共收入形式政府发行货币:为了弥补政府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费用而扩大货币

14、供给,从而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捐赠:政府有时也能得到来自个人或组织的捐赠,这往往发生在政府为某些特定的支出项目融资的情况下。使用费:对政府所提供的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按照一定的标准收取使用费,也是公共收入的一个来源。规费:是政府部门为社会成员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财政支出财政支出n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规模n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财政支出增长理论n财政支出增长的影响因素财政支出增长的影响因素n财政支出构成财政支出构成n关于我国财政支出的优化关于我国财政支出的优化n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规模n财政支出:是政府根据特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财政

15、支出:是政府根据特定的政治、经济目的,将财政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将财政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配到各种不同用途上去的一种政府行为。配到各种不同用途上去的一种政府行为。n财政支出规模:是指公共部门为实现其职能而发财政支出规模:是指公共部门为实现其职能而发生的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及转移支付的总和。生的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及转移支付的总和。n财财政政支支出出既既可可用用绝绝对对量量(以以当当年年价价格格换换算算的的公公共共支支出出规规模模以以及及以以不不变变价价格格换换算算的的公公共共支支出出规规模模等等指指标标)来来衡衡量量;也也可可用用相相对对量量(一一国国公公共共支支出出占

16、占该该国国当当年年国国民民生生产产总总值值(GNP)或或国国内内生生产产总总值值(GDP)的比重等指标)来衡量。的比重等指标)来衡量。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年年 份份财政支出(亿元)财政支出(亿元)GDP(亿元)亿元)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占GDP的的比重(比重(%)19781122.13624.130.9619801228.84517.827.2019852004.38964.422.3619903083.618547.916.6319956823.758478.111.6719967937.667884.611.6919979233.674462.612.40199810798.2793

17、95.713.80(续上)年年 份份财政支出(亿元)财政支出(亿元)GDP(亿元)亿元)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的比重(%)199913187.6799784.013.2200015886.50 108937.414.6200118902.58 118797.615.8200222053.15130690.417.7200324650.12145211.616.9200428361.22159878.017.7200533708.14183085.218.5200640213.16 209407.019.2我国公共财政支出变化情况我国公共我国公共财财政支出占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的比重

18、变变化化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年份年份美国美国日本日本 加拿大加拿大 英国英国法国法国瑞典瑞典 德国德国 瑞士瑞士1880 811-101561061920 5.5-16.126.2-1929 1019-241983181930 4.0-18.926.1-15.91940 17.6-23.130.0-19.21950 23.1-22.139.0-19.91960 28.0 1829.731.935313217.71970 32.2-31.233.2-21.31980 33.1-37.841.8-29.3(续上)年份年份美国美国日本日本加拿大加拿大 英国英国法国法国瑞典瑞典 德国德

19、国 瑞士瑞士1985 3733-48526547-1989-31.5-41.249.7-1991 30.6-43.039.1-33.61998 28.3-42.140.2-_ 2001-40.1-2002-39.1-2003 35.5-38.7-若干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国家/年份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印度13.913.313.113.813.915.216.417.718.017.9马来西亚22.228.538.436.131.227.629.634.630.027.1巴基斯坦18.617.519.217.119.41

20、9.719.823.322.321.2菲律宾11.712.312.712.011.79.810.513.115.315.6巴西17.419.019.520.820.920.324.927.524.129.5韩国16.717.316.918.616.716.416.516.015.615.2新加坡18.619.222.720.722.026.327.228.934.523.1中央政府支出总额占中央政府支出总额占GNP的比重的比重(1985)单位:%国家组别国家组别中央政府支出中央政府支出/GNP低收入国家208发展中国家264中等收入国家275工业国2861低收入国家中不包括中国、印度;2数据根

21、据90个国家的抽样得出;3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8年发展报告。n数据表明,在各国经济发展史上,尽管不同国家数据表明,在各国经济发展史上,尽管不同国家的政府支出的增长情况各不相同,而且在一国的的政府支出的增长情况各不相同,而且在一国的不同发展时期,政府支出的增长情况有较大差异,不同发展时期,政府支出的增长情况有较大差异,有些国家在有的时期甚至出现政府支出负增长的有些国家在有的时期甚至出现政府支出负增长的情况。情况。n从世界范围看,各国的公共支出整体上呈现出一从世界范围看,各国的公共支出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不断增长的趋势。这种增长的趋势不仅体现在种不断增长的趋势。这种增长的趋势不仅体现在各国公共支出

22、规模绝对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其各国公共支出规模绝对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其相对量增长上。相对量增长上。n无论是从绝对数量还是从相对数量来说,发展中无论是从绝对数量还是从相对数量来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都在增长。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都在增长。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财政支出增长理论n政府活动扩张论政府活动扩张论n梯度渐进增长论梯度渐进增长论n发展阶段增长论发展阶段增长论n官僚行为增长论官僚行为增长论政府活动扩张论n瓦格纳认为一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与本国财政支瓦格纳认为一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与本国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随着国家职能的扩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随着经

23、济的发展,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大,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能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随着人均GNP的提高,财政支出占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NP的比率相应提高。的比率相应提高。n瓦格纳认为财政支出比率上升趋势的原因是工业瓦格纳认为财政支出比率上升趋势的原因是工业化,这种变化的逻辑关系是:化,这种变化的逻辑关系是:工业化人均收入增加政府活动扩张财政支出比率提高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法则实际人均GNPGa实际财政人均支出a GbGYaYbb0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存在需要政府的活动增加。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存在需要政府的活动增加。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以

24、及从事的生产性活动,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以及从事的生产性活动,也会随着经济的工业化而不断扩大。也会随着经济的工业化而不断扩大。城市化以及高居住密度会导致外部性和拥挤现象,城市化以及高居住密度会导致外部性和拥挤现象,这些都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和管制。这些都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和管制。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以及福利服务的需求收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以及福利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增加支出。入弹性较大,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增加支出。瓦格纳法则适应了当时俾斯麦政府强化国家机器,瓦格纳法则适应了当时俾斯麦政府强化国家机器,扩大干预经济,以加紧对内镇压,对外扩张的帝扩大干预经济,以加紧对内

25、镇压,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政策的需要。国主义政策的需要。n英国经济学家皮库克和威斯曼在英国经济学家皮库克和威斯曼在20世纪世纪60年代初认为在年代初认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正常年份财政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经历“激变激变”时,财政支出会急剧上涨;当这种时,财政支出会急剧上涨;当这种“激变激变”时期过后,财政支出水平将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时期过后,财政支出水平将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趋势水平。趋势水平。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是指公民可以忍受的税收水平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是指公民可以忍受的税收水平的提高。的提高。财政支出增长的外在因素是指社会动荡对

26、财政支出造成财政支出增长的外在因素是指社会动荡对财政支出造成的压力。的压力。GNP人均收入税收收入财政支出梯度渐进增长论发展阶段增长论n美美国国马马斯斯格格雷雷夫夫和和罗罗斯斯托托都都论论述述了了国国民民经经济济发发展展阶段与财政支出增长的关系。阶段与财政支出增长的关系。公公共共积积累累支支出出:财财政政投投资资占占社社会会总总投投资资的的比比重重取取决决于于资资本本品品的的外外部部性性。在在经经济济发发展展的的初初期期,应应占占较较高高的的比比重重;在在中中期期,财财政政投投资资只只是是私私人人投投资资的的补充;在成熟期,财政投资的增长率有可能回升。补充;在成熟期,财政投资的增长率有可能回升

27、。公公共共消消费费支支出出:公公共共消消费费支支出出的的增增长长率率取取决决于于社社会会成成员员对对共共用用消消费费品品需需求求的的收收入入弹弹性性,从从整整个个经经济发展阶段来看,这一弹性一般大于济发展阶段来看,这一弹性一般大于l。转转移移支支出出:转转移移支支出出的的大大小小取取决决于于经经济济发发展展各各阶阶段政府的收入分配目标。段政府的收入分配目标。n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官僚指负责执行通过政治制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官僚指负责执行通过政治制度作出的集体选择的代理人集团,政府负责提供度作出的集体选择的代理人集团,政府负责提供服务的部门。官僚以追求机构最大化为目标。服务的部门。官僚以追求机构最大

28、化为目标。官僚机构在提供共用品的过程中缺乏竞争,导致官僚机构在提供共用品的过程中缺乏竞争,导致公共部门的服务效率低下;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公共部门的服务效率低下;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官僚行为的成本相对较高;共用品不追求目标,官僚行为的成本相对较高;共用品不以价格形式出售,社会成员对公共部门的工作进以价格形式出售,社会成员对公共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价时,其敏感度无疑低于市场价格。行评价时,其敏感度无疑低于市场价格。官僚机构以两种方式扩大其预算规模:让政府相官僚机构以两种方式扩大其预算规模:让政府相信他们确定的产出水平是必要的;利用低效率工信他们确定的产出水平是必要的;利用低效率工作增加投入量。

29、作增加投入量。官僚行为增长论财政支出增长的影响因素财政支出增长的影响因素n经经济济因因素素:经经济济增增长长既既是是公公共共支支出出增增长长的的前前提提,也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动因。也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动因。n技技术术加加速速发发展展:技技术术发发展展和和工工艺艺的的变变化化一一方方面面使使设设备备的的更更新新速速度度加加快快,增增加加了了重重置置费费用用,另另一一方方面要求政府提供高水平的基础设施。面要求政府提供高水平的基础设施。n政政府府职职能能扩扩大大:现现代代国国家家的的政政府府不不仅仅要要干干预预经经济济,还还要要支支持持科科学学技技术术研研究究,以以及及提提供供更更高高的的社社会会福福利

30、保障。利保障。n人人口口发发展展趋趋势势:人人口口增增加加促促使使各各方方面面的的公公共共服服务务的的需需求求总总量量增增加加;人人口口结结构构老老龄龄化化对对公公共共支支出出的的水水平平和和结结构构都都产产生生了了重重要要影影响响;人人口口流流动动性性的的增增加导致原有城市的扩展和新城市的增加。加导致原有城市的扩展和新城市的增加。n通通货货膨膨胀胀:物物价价上上涨涨使使政政府府购购买买商商品品的的总总价价格格上上升,雇用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薪总额上升。升,雇用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薪总额上升。n城城市市化化程程度度:城城市市化化程程度度的的提提高高会会出出现现拥拥挤挤现现象象,造成对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

31、服务的要求大幅提高。造成对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大幅提高。n外外在在因因素素:政政府府转转移移支支出出、政政府府筹筹集集收收入入能能力力提提高。高。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支出的构成n按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劳务相交换为标准,可按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劳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用于行政管理所需支出和政府投资支出。如行政用于行政管理所需支出和政府投资支出。如行政国防、文教科卫、经济建设支出等;国防、文教科卫、经济建设支出等;转移性支出:财政资金单方面、无偿的转移,包转

32、移性支出:财政资金单方面、无偿的转移,包括社会福利、债务利息和捐赠支出等。括社会福利、债务利息和捐赠支出等。n根据财政支出的费用类别,可将财政支出划分为根据财政支出的费用类别,可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及其他费用。及其他费用。不同类型的国家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支出所占比重(%)类别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购买性支出45.261.5其中:经常性支出34.950.1资本支出10.311.4转移性支出41.022.5其中:公债利息5.65.5补助金35.417.0其他13.816.0合计100.0100.0n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在财政

33、支出增长的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在财政支出增长的同时,在用于社会福利性方面等的转移性同时,在用于社会福利性方面等的转移性开支占开支占GDP的比重较高,为的比重较高,为41.0%;而;而国防支出、交通等购买性支出占国防支出、交通等购买性支出占45.2%。n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增长过程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增长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有所不同。中的结构变化有所不同。发展中国家的财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出增长主要集中在购买性支出方面,政支出增长主要集中在购买性支出方面,特别是在公共投资方面,占特别是在公共投资方面,占61.5%,而,而转移性支出只有转移性支出只有22.5%。n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导致这

34、种现象的原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政府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政府所关注的问题更侧重于社会的公平问题,所关注的问题更侧重于社会的公平问题,而不是效率问题;而不是效率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提高经济的效率成为政府财政支出时度,提高经济的效率成为政府财政支出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效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优先,兼顾公平”的支出政策思想。的支出政策思想。我国各时期各财政支出费用项目比重(%)时期 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五五59.914.416.45.34.0六五56.1

35、19.711.97.84.5七五48.423.29.111.87.5八五41.525.79.513.89.6九五37.727.48.215.810.8十五32.727.37.618.614.3我国财政按功能性质分类的支出及比重(亿元)我国财政按功能性质分类的支出及比重(亿元)(%)年份年份支出合计支出合计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其他支出198019801229 715,58.1199 16.2 194 15.8 76 6.245 3.7198519852004 1128 56.3408 20.4192 9.6 171 8.5 106 5.

36、3199019903084 1368 44.4 738 23.9 290 9.4415 13.5 273 8.9 199519956824 2856 41.9 1757 25.7 637 9.3997 14.6 578 8.52000200015887 5748 36.24385 27.6 1208 7.6 2768 17.4 1778 11.22001200118903 6473 34.25213 27.6 1442 7.63512 18.62262 12.92002200222053 6674 30.3 5925 26.7 1708 7.74101 18.6 3646 10.7200320

37、0324650 6912 28.0 6469 26.21908 7.7 4691 19.0 4669 18.9 2004200428487 7933 27.8 7491 26.3 2200 7.75522 19.4 5341 18.7美国联邦政府1965年和2004年财政支出结构,单位:亿美元年度总支出国防外交 保健养老医疗收入保障社会保障净利息行政公务其他19651182506531809517586250%100434208157212004229224559269240126943284955 160222903113%100201.210.211.81.43 21.67.010.013

38、.6n在财政支出增长的过程中,其内部结构也开始发在财政支出增长的过程中,其内部结构也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生显著的变化。n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府承担着越来越多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府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这就使政府的有关社会保障支出增的社会责任,这就使政府的有关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得很快,长得很快,美国联邦政府支出的美国联邦政府支出的45%用于社会用于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而用于行政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而用于行政公务的费用只占总支出的公务的费用只占总支出的10%。n随着战争威胁日益减弱,国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随着战争威胁日益减弱,国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就随之

39、而下降了。的比重就随之而下降了。美国州和市县镇政府1965年度和2002年度支出结构,单位:亿美元预算年度总支出 教育高速公路公共福利行政公务其他1964-65 746.78 285.63 122.2163.15275.79%10038168372001-02 1735259461154.672838.852776.3468477%100347161627n可以看出,美国州和市县镇政府的总支出中,用可以看出,美国州和市县镇政府的总支出中,用于教育卫生、各种社保和社会管理的支出比例高于教育卫生、各种社保和社会管理的支出比例高达达70%多,政府本身行政公务费用只占多,政府本身行政公务费用只占16%

40、。其他的支出除了高速公路建设、利息等项目外,其他的支出除了高速公路建设、利息等项目外,大都也支出在其他的公共服务项目上。大都也支出在其他的公共服务项目上。n据资料显示,美国马萨诸塞州据资料显示,美国马萨诸塞州2003-2004年度年度政府的财政开支中,政府的财政开支中,25%用于健康保障,用于健康保障,25%用于教育,用于教育,23%用于警察设备和工资,用于警察设备和工资,16%用于行政公务运转费(包括公务员的福利用于行政公务运转费(包括公务员的福利和薪水),和薪水),11%用于政府举债的利息支出。用于政府举债的利息支出。2003年中国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单位:亿元支出结构总支出 经济建设社会保

41、障抚恤救济教育医疗卫生行政公务24650 6912 1262 4982937 778 4713%10028.05.12.011.93.619.1n可以看出,即使不包括预算外支出,仅就可以看出,即使不包括预算外支出,仅就财政决算表上的支出结构看,社保、救济、财政决算表上的支出结构看,社保、救济、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型支出只占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型支出只占16%,而经济建设高达,而经济建设高达28%,行政公务费用,行政公务费用为为19.1%。n从从2002年的数据看,没有进入财政预算年的数据看,没有进入财政预算表但有统计的预算外收入达表但有统计的预算外收入达4479亿元,亿元,其中其中85%用于自

42、收自支单位或者收支两用于自收自支单位或者收支两条线单位的行政性供养费用。条线单位的行政性供养费用。2003年国家实际支出结构表,单位:亿元注:实际国家支出为财政表上支出24650亿+预算外收费支出4500亿+扣除财政转移外的社会保障费支出2592亿+3000亿非编制人员供养费用;实际经济建设支出4407亿为除其40%的行政事业人员工资和行政管理费后的数额+预算外支出中的经济建设费用315亿;行政管理费为财政决算表上的4713亿+预算外收费支出的85%即3825亿+经济建设支出的行政管理性费用2728+3000亿非编制人员供养费用。支出结构总支出 经济建设社会保障抚恤救济教育 医疗卫生行政公务中

43、国37960440738544982937 77814266%10011.610.15 1.31 7.83 2.0437.6n可以看出,2003年由国家财政、预算外资金、企业和村民交费和列支成本支出的行政事业供养费高达14266亿元,加上公安和武装警察的1500亿,达到15766亿元,占2003年GDP的13.52%,这些被供养的公务人员所消耗。n整个国家总计支出37960亿中的37.58%由被供养人员所消耗。部分省市近年行政管理费用与财政支出(亿元)部分省市近年行政管理费用与财政支出(亿元)地区 项目2000年2002年2003年 行政管理费31 6.0%53.3 7.7%62.2 7.9%

44、辽宁地方财政支出518.1 690.9784.4 行政管理费47.40 11.0%77.4710.3%95.2210.6%浙江地方财政支出431.3749.9896.77行政管理费100.95 9.4%149.389.8%175.4710.3%广东地方财政支出1069.861521.081695.63 行政管理费51.3 11.3%84.5 12.0%94.612.9%四川地方财政支出452701.62732.3行政管理费35.119.7%38.1110.3%新疆地方财政支出190.95361.17368.47行政管理费55.71 8.6%88.768.5%107.177.6%江苏地方财政支出

45、645.751049.311402.04行政管理费22.52 3.6%35.92 4.1%34.663.1%上海地方财政支出622.84877.841102.64行政管理费35.25.1%39.094.8%北京地方财政支出683.98809.39 除北京、上海、江苏等个别省市外,大部分省份行政管理费除北京、上海、江苏等个别省市外,大部分省份行政管理费和地方财政支出在逐年增加,行政管理费所占比重也呈增长趋和地方财政支出在逐年增加,行政管理费所占比重也呈增长趋势,其中四川省行政管理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最高,势,其中四川省行政管理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最高,2003年高达年高达12.91%,而且继

46、续保持增长的态势。,而且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有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有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的比重不断下降的同时,其中的行政管理支出却不断上升。行政管理支断下降的同时,其中的行政管理支出却不断上升。行政管理支出增长速度大大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行政管理支出增长出增长速度大大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平均每年率平均每年17.7,与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长率,与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长率12.3相比,高相比,高出出5.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前的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年,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只有支出的比重只有4.

47、7%,1998年则达到年则达到14.8%,按照国际货币,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是基金组织的口径是15.6。在国际比较中是属于比较高的。高。在国际比较中是属于比较高的。高收入国家平均为收入国家平均为9.5,其中德国为,其中德国为6.9;上中等收入国家平;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均为12.3,其中波兰为,其中波兰为8.5;中国属于其中的下中等收入;中国属于其中的下中等收入国家为国家为14.9,其中罗马尼亚为,其中罗马尼亚为6.5;低收入国家为;低收入国家为18.1,其中印度为其中印度为11.9。2003年中美两国财政公共服务程度比较,%项目中国%美国%行政公务37.612.5经济建设11.65.0

48、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25.075.0其他25.87.5n从从1986年到年到2005年我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年我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由由20.5元增长到元增长到498元,增长元,增长23倍,而同期人均倍,而同期人均GDP增长增长14.6倍,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倍,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12.3和和12.7倍。可见倍。可见20年来人均负担行政费用的增长速度明年来人均负担行政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人均显快于人均GDP和财政收支的增长速度。和财政收支的增长速度。公务用车、公款吃喝和公费出国浪费:这是民众近年来公务用车、公款吃喝和公费出国浪费:这是民众近年来关心的热点,中央曾三

49、令五申遏制这些浪费,各地也采关心的热点,中央曾三令五申遏制这些浪费,各地也采取过一些改革措施,但至今这几方面的开支都在两三千取过一些改革措施,但至今这几方面的开支都在两三千亿元以上。亿元以上。政府会议浪费:我国各级机关每年会议不胜其多。例如政府会议浪费:我国各级机关每年会议不胜其多。例如西部某县西部某县2003年县委县政府及其下属部门召开涉及乡镇年县委县政府及其下属部门召开涉及乡镇的会议达的会议达375次。近年来会议规格、标准、档次还在升高,次。近年来会议规格、标准、档次还在升高,有些成为变相的公费旅游。有些成为变相的公费旅游。“政绩工程政绩工程”和办公楼建设浪费:据有关部门披露,我国约和办公

50、楼建设浪费:据有关部门披露,我国约有有1/5的城镇建设存在的城镇建设存在“政绩工程政绩工程”。一些欠发达地区竞相盖。一些欠发达地区竞相盖起豪华办公楼,例如一个省级贫困县的政府办公楼耗资起豪华办公楼,例如一个省级贫困县的政府办公楼耗资7000多万元,相当于该县年财政收入的多万元,相当于该县年财政收入的1/3;一个只有;一个只有7个村干部个村干部的村委会耗资的村委会耗资400多万元兴建办公楼。多万元兴建办公楼。能源和资源浪费:某城市能源和资源浪费:某城市48家政府机构家政府机构2004年人均耗能量、年人均耗能量、用水量和用电量分别是当地市民的用水量和用电量分别是当地市民的4倍、倍、3倍和倍和7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