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排球教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7242695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本科排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大学本科排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本科排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本科排球教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学期排球专项课教案课次第一次课课 题排球运动简介、移动、垫球课的任务1、分班2、介绍本学期教学计划及考核内容3、排球运动简介4、初步学习准备姿势及脚步移动教学内容与技术要求组织教法与要求准备部分101、 分班:教师自我介绍,抄写学生名单等2、 宣布体育课常规要求,本学期排球专项课教学及考核内容等。3、 宣布本次课教学内容:学习准备姿势及脚步移动。4、 准备活动:慢跑及徒手操等(教师自行安排)基本部分451、排球场地简介:长18米,宽9米,中间用中线及球网隔开,线宽5厘米。网高男子为2.43米,女子为2.24米。3米限制线的作用是用来限制后排队员进入前场进攻,栏网。2、排球运动的主要特点:1

2、)集体性:由于不能连续击球,所以运动员必须协同配合。2)全面性:位置的轮转要求运动员必须全面掌握技、战术。3)技巧性:快速、突然、连续性的运动,形成了排球运动高度的技巧性。1、排球场的地图教学内容及技术要求组织教法基本部分603、准备姿势学习一般准备姿势:脚左右分开,距离大于肩,脚尖向前稍向里,双脚稍有前后,一般有力的脚放在后面,膝稍弯,自然屈肘,两手置于腹前。学习防守准备姿势(保护准备姿势)在一般准备姿势的基础上降低身体重心,身体前倾至即将向前失去重心的位置,手指尖能随时触摸到身体前面地面,作随时能移动,随时能倒地的最有利姿势。扣球保护姿势与防守准备姿势类同。接发球的准备姿势:在一般准备姿势

3、的基础上稍降低重心,需作快速移动及时对准来球的准备。4、移动:移动的步伐主要有五种:滑步、交叉步、跨步、跑步、混合步。滑步:在准备姿势的基础上,移动方向的脚先跨出一步,另一脚即跟上,滑步距离较小,但起动速度快,容易改变方向,适合于左右侧的移动。主要是为了移动,其次是为了便于起跳、倒地和击球。示范、讲解、学生结合脚步移动进行练习。主要是为了短距离移动,防较低的球,也为了垫球和倒地。示范、讲解、学生原地体会动作。主要是为了快速移动及时对准来球的准备,不一定达到随时倒地去救球的要求。示范、讲解、学生原地体会动作。主要是为了最有利快速移动及快速起跳。示范、讲解、学生原地体会动作。4、移动:移动的步伐主

4、要有五种:滑步、交叉步、跨步、跑步、混合步。起动是关键,然后是步法和制动。示范、讲解、练习。教学内容及技术要求组织教法基本部分60交叉步:在准备姿势的基础上,移动方向后边的脚先跨出一步,然后前边的脚快速跨出保持原有姿势。交叉步步幅比滑步大,速度也快,但制动慢,改变方向慢。左右侧的移动用这种步法比较多介绍跨步、跑步、混合步的移动。学生成二列横队,从准备姿势开始,看教师的指示方向做前、后、左、右滑步移动练习,要求身体平稳移动,制动变向快。学生二人一组,做好一般准备姿势,做互相摸背游戏。学生站在3米线处,做交叉步移动练习,要求两边用外侧手触线,30秒计时。(如图)结束部分101、一组身体素质练习,教

5、师自备2、放松,小结小结第一学期排球专项课教案课次第二次课课题正面双臂垫球技术课的任务1、进一步体会,改进准备姿势与移动2、初步学习正面双臂垫球技术教学内容与技术要求组织教法与要求准备部分10课的常规教师自行安排基本部分451、复习1)一般准备姿势及低蹲,稍蹲。2)滑步、交叉步及跨步、混合步。2、学习新技术1)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比一般准备姿势稍低,击球前两臂自然伸直,靠掌成叠指、夹肩、两肩微上提,伸肘、压腕。用腕关节上约10厘米处垫击来球,全身要协调用力。1、复习1)结合准备活动进行练习。2、学习新技术1)示范、讲解、练习教学内容及技术要求组织教法基本部分60动作要领:插:准确判断,迅速移动,

6、两臂伸直,插于球下。夹:两臂夹紧,保持平面。提:含胸提肩,迎球送臂。2)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徒手模仿。3)学生成二列横队,一排学生双手持球于腹前,另一排学生体会全面双臂垫球的完整动作。4)二人一组,相距34米,一抛一垫。5)二人一组,相距34米,对垫。6)教师站在网前3号位,学生从6号位底线处向前移动垫教师抛过来的球。结束部分101、一组身体素质练习,教师自备2、放松、小结。小结第一学期排球专项课教案课次第三次课课题侧面双臂垫球技术课的任务1、巩固与提高准备姿势及各种移动步法。2、重点改进提高正面双臂垫球技术与垫球效果。3、结合滑步或跨步移动体会侧面双臂垫球技术。4、了解有关触球的规则。教学内

7、容与技术要求组织教法与要求准备部分10课的常规教师自行安排。基本部分451、复习1)结合垫球练习,复习各种移动步法。2)复习正面双臂垫球。2、学习新技术:侧面垫球技术:若球在某一侧时,同侧脚向外跨出一步,另一只脚掌内侧蹬地,重心随之外移,同时两臂向侧伸出对侧肩稍高,两臂夹紧伸直成一平面,对准来球,击球点一般与腰同高,用力时,腰部发力,重心内转,稍有迎击动作,将球垫出。1、复习1)结合准备活动进行移动练习。2)行进间自垫,18米3组,要求垫起的球高34米,球过网时不落地。3)两人一组,相距34米,一抛一垫。4)两人一组,相距56米,一左一右交叉步移动垫球。如图教学内容及技术要求组织教法基本部分6

8、03、规则介绍:比赛中的击球比赛队必须在其本场地内及其空间进行比赛,但允许队员越出无障碍区进行救球,将球击回。1)球队的击球,每队最多击球三次(拦网除外)将球从球网上击回对方。连续击球:一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拦网及第一次击球时在同一动作中连续触球除外)同时触球:两名或两名以上队员可以同时触球,同队的两或三名队员同时触球时,被计为两或三次击球(拦网除外)两名不同队的队员在网上同时触球,获得球的一方仍可击球三次,若双方队员同时触球造成“持球”,则判“双方犯规”。借助击球:队员不得在比赛场地内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进行击球。2)击球的性质:球可以接触身体的任何部分。球必须击出,不可接住或抛出。球可以

9、同时触及身体不同部位,下列情况除外:2、教师站在网前3号位抛球,学生依次站6号位练习教师抛出的左右球,体会侧面垫球技术。教学内容及技术要求组织教法基本部分60a、拦网的一个单一动作可以一人或多人连续接触。b、第一次击球时,允许身体不同部位在同一击球动作中连续触球。3)击球时的犯规“四次击球”:一个队连续触球四次。“借助击球”:队员在比赛场地以内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的支持进行击球。“持球”:没有将球击出,造成接住或抛出。“连击”: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其身体的不同部位。结束部分101、一组身体素质练习1520教师自行安排练习内容。2、放松、小结。小结第一学期排球专项课教案课次第四次课课题

10、上手传球课的任务1、巩固与改进正面及侧面双臂垫球技术,提高在移动中垫球的能力。2、初步学习正面双手传球技术。3、了解有关球的过网区及队员进入对方场区与空间的规则。教学内容与技术要求组织教法与要求准备部分10课的常规教师自行安排基本部分451、复习1)复习准备姿势及各种移动步法。2)复习正面及侧面双臂垫球技术。2、学习新技术1)正面上手传球:传球前迅速移动到球的落点处,两手在脸前成半圆型,手腕后仰,两拇指成“一”字型并与球的后下部接触,拇指、食指、中指承受球的压力,无名指和小指协助控制球,击球点在额前一个球左右,在蹬地用力之前做一个浅蹲屈伸的蹬地动作,在接触球的瞬间,手指、手腕应适度紧张,利用其

11、弹力、伸臂及身体的协调用力将球传出。1、示范、讲解、练习。1)学习成二列横队,做徒手模仿练习。2)二人一组,相距约5米,一人抛球,一个左右移动侧面垫球,交替进行。3)教师抛球,学生左右移动垫球,如图:教学内容及技术要求组织教法基本部分602)传球常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手型不正确:对正确手型的概念不清,急于传球造成臂过早伸直,击球点偏高,大拇指前伸,除讲解示范正确的手型外,多做模仿及自传练习。传球不准,控制差:原因是移动慢,传球动作过分紧张等。纠正方法是多做不同弧度的传球练习及远距离的平传球。3、规则介绍:球网附近的队员1)越过球网拦网时,允许过球网触球,但在对方进攻性击球前和击球时不得妨碍对方。进

12、攻性击球后允许手过网,但击球时必须在本场区空间。2)网下穿越在不妨碍对方比赛的情况下,允许队员在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穿越进入对方场区a、队员的脚或手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其余部分还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是允许的。b、身体的任何其它部分都不允许接触对方场区。2、示范、讲解、徒手练习1)二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个做正面上手传球练习。2)二人一球,自传练习,要求传一次高球,一次低球,交替练习。3)二人一组,一人抛球,另一人做各方向移动传球。4)二人一组,对传练习。教学内容及技术要求组织教法基本部分60比赛中断后队员可以进入对方场地。在不影响对方比赛的情况下,队员可以穿越而进入对方的无障碍区。3

13、)触网触网为犯规,但队员未试图进行击球的情况下偶而触网除外。队员击球后可以触及网柱,全网长以外的网绳或其它任何物体,但不得影响比赛。由于球被击入球网而造成球网触及队员,不算犯规。4)队员在球网附近的犯规对方进行进攻击球前或击球时,在对方空间触及球或对方队员。从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并妨碍对方比赛。越过中线进入对方场区。队员触及球网。结束部分101、一组身体素质练习:1520教师自行安排练习内容。2、放松、小结。小结第一学期排球专项课教案课次第五次课课题背传技术课的任务1、提高正面双臂垫球技术及移动中垫球的能力。2、体会与改进正面双手传球技术,对传出的球高度、弧度、方向作出要求。3、初步学习背传技

14、术。教学内容与技术要求组织教法与要求准备部分10课的常规教师自行安排基本部分451、复习1)复习准备姿势及各种移动步法。2)复习正面及侧面双臂垫球技术。3)复习正面上手传球技术。1、复习1)同课次12)同课次33)同课次4教学内容及技术要求组织教法基本部分602、学习新技术背传:来球时,迅速移动到球的落点下击球点比一般传球的稍靠后,手腕要后仰。传球时,利用蹬地,挺胸和手臂,手腕向后上方弹出的协调动作将来向后上方传出。2、示范、讲解、练习1)三人移动传球,如图2)二人一组,练习者面对来球,先自传一次,然后迅速转体180将球背传给对方。3)三人一组,中间同学进行背传,交替进行。结束部分101、一组

15、身体素质练:教师自备。2、放松、小结。小结第一学期排球专项课教案课次第六次课课题介绍侧传球课的任务1、提高双臂垫球与正面、背面传球技术。2、初步体会侧传球技术。3、了解有关进攻性击球犯规的规则。教学内容与技术要求组织教法与要求准备部分10课的常规教师自行安排基本部分451、复习1)复习双臂垫球技术2)复习正面,背面上手传球技术。2、学习新技术侧传球:主要是利用手指、手腕力量,尽量减少蹬腿和身体向侧的力量,传球方向异侧手略高一些。3、规则介绍:进攻性击球1)定义:除发球和拦网以外,所有直接向对方的击球都是进攻性击球。在进攻性击球时,吊球是被允许的,但击球必须清晰并无推压动作。当球的整体通过球网垂

16、直面或触及对方队员,则认为完成进攻性击球。2)进攻性击球的限制前排队员可以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触球时必须在本场地空间。1、复习1)二人一组,自垫练习,交替进行,要求腿部协调用力,垫起的球高23米。2)对垫练习,二人相距45米,要求垫出的球高23米。3)同课次52、示范、讲解、练习三人一组,三角形练习侧传技术。教学内容及技术要求组织教法基本部分60后排队员可以在进攻线后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起跳时不得踏及或越过进攻线;击球后可以落在前场区。后排队员也可以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触球时球的一部分必须低于球网上沿。对方发球时,接发球队员不能在进攻区内对高于球网上沿的球做进攻性

17、击球。3)进攻性击球犯规在对方场区空间击球。击球出界。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且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在前场区对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的发球完成进攻性击球。结束部分101、一组身体素质练习:1520教师自行安排练习内容。2、放松、小结。小结第一学期排球专项课教案课次第七次课课题正面下手发球课的任务1、改进双臂球及双手传球技术。2、初步学习正面下手发球技术。3、了解有关发球的规则。教学内容与技术要求组织教法与要求准备部分10课的常规教师自行安排基本部分451、复习1)复习双臂垫球技术2)复习传球技术2、学习新技术正面下手发球:两脚前后站立,面向发球方向,前脚同侧手持球于腹前,发球时,

18、持球手将球在体前抛起约20厘米,同时击球手后摆。击球时,后侧脚蹬地,身体重心随之前移,击球臂伸直,以肩为轴,向前摆动,用掌心、掌根、拳心,虎口击球后下部。3、规则介绍:发球1)定义:后排右队员在发球区用一只手或手臂将球击出而进入比赛的行动,称为发球。1、复习1)同课次62)同课次52、示范,讲解,学习学生成二列横队,做徒手模仿练习。二人一组,相距约6米,做发球的完整练习,注意抛球不宜过高。二人一组,在发球区按则要求进行练习。教学内容及技术要求组织教法基本部分602)发球次序:按位置表顺时针方向轮转发球。3)发球的允许:第一裁判员鸣哨后方可发球。4)发球的执行:球被抛起或持球手撤离后,必须在球落

19、地前将球击出,取消试图发球。击球或起跳时,不得踏入场区(包括端线或发球区以外的地面)。裁判员鸣哨后8秒钟内,必须将球击出。4、1)发球犯规:发球次序错误,未遵守“发球的执行”的规定,发球后球触及本队队员或未通过球网的垂直平面,界外球及球越过发球掩护的个人或集体。结束部分101、一组身体素质练习:1520教师自行安排练习内容。2、放松、小结。小结第一学期排球专项课教案课次第八次课课题综合技术练习课的任务1、提高垫球、传球技术。2、巩固与提高下手发球技术。3、了解拦网犯规的规则。教学内容与技术要求组织教法与要求准备部分10课的常规教师自行安排基本部分451、复习1)复习正面垫球2)复习正面传球3)

20、复习下手发球技术1、复习1)同课次62)同课次53)徒手做发球的完整动作,认真体会抛球及击球的连贯配合动作。上网练习,距离由近渐远,可从场内逐渐向端线后移,直到端线后发球成功。教学内容与技术要求组织教法与要求基本部分452、学习新规则拦网是指队员靠近球网,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挡对方来球的行动。1)前排队员方可拦网2)本队拦网触球不算作本队的一次击球,因此本队拦网后还可以再击三次球。3)拦网时,队员可以将手或手臂伸过球网,但不得影响对方击球。4)在一个拦网动作中,允许球迅速连续触及一名或更多的拦网队员。2、拦网犯规:1)后排队员不可进行拦网。2)拦网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得触及球网。3)拦网队员的

21、手不得超过自己的领空触级对方领空的球。结束部分101、一组身体素质练习:1520教师自行安排练习内容。2、放松、小结。小结第一学期排球专项课教案课次第九次课课题综合技术练习课的任务1、巩固与提高垫球,重点提高移动中双臂垫球技术。2、巩固与提高传球,重点提高二传的技术水平。3、巩固与提高下手发球技术。教学内容与技术要求组织教法与要求准备部分10课的常规教师自行安排基本部分451、复习1)复习正面垫球2)复习传球技术3)复习下手发球技术1、复习1)复习正面垫球两人一组,相距34米对垫自垫,高度23米,50次不落地。2)复习传球技术两人一组,相距34米对传。自传,高度23米,30次不落地。三人移动传

22、球(如图)教学内容及技术要求组织教法基本部分602、介绍“W”型接发球站位。“W”型接发球站位又称“一三二”站位,是最常见也是最简易的一种站位法,“中一二”、“边一二”均可。(如图)四人一组,对角传球,半场两组。(如图)3)复习下手发球技术两人一组,相距9米,一发一垫,两人交替进行。三人一组,一发一传一垫,三人交替进行。(如图)教师发球,学生练习垫,传技术。学生交替进行。(如图)结束部分101、一组身体素质练习:教师自备2、放松、小结。小结第一学期排球专项课教案课次第十次课课题教学比赛课的任务1、巩固与提高垫球,传球和下手发球技术。2、了解排球比赛的方法和简单规则。3、在教学比赛中提高垫、传、

23、发三大技术。教学内容与技术要求组织教法与要求准备部分10课的常规教师自行安排基本部分451、复习1)传、垫、发三大技术。2、介绍新规则排球比赛上场队员6人,2名主攻手,2名副攻手,2名二传手。进攻分前排与后排,后排三名队员不得在三米线内起跳进攻及拦网发球位置采用顺时方向依次轮转。发球队员击球前不得踩及发球限制线或进入场区内。比赛采用5局3胜制,每球得分制,每局25分制,每高出2分净胜一局等。3、分组教学比赛。1、复习1)两人一组,相距6米对传。2)两人一组,相距6米对垫。3)两人一组,隔网站发球区对发。结束部分101、一组身体素质练习:教师自备。2、放松、小结。小结第一学期排球专项课教案课次第

24、十一次课课题教学比赛课的任务1、巩固与提高垫球,传球和下手发球技术。2、在教学比赛中提高对排球的兴趣。教学内容与技术要求组织教法与要求准备部分10课的常规教师自行安排基本部分451、复习1)传、垫、发三大技术2)分组教学比赛1、复习1)同课次102)每一局采用15分,每球得分。要求:本方击球三次过网,减少失误。结束部分101、一组身体素质练习:教师自备。2、放松、小结。小结第一学期排球专项课教案课次第十二次课课题复习本学期的考试内容课的任务按本学期技术考核方法,重点提高移动中双臂垫球技术。教学内容与技术要求组织教法与要求准备部分10课的常规教师自行安排基本部分451、复习:垫球的综合练习。2、

25、技术考核。1、按本学期专项课考核办法进行练习或其它辅助练习。结束部分10放松、小结小结第一学期排球专项课教案课次第十三次课课题本学期专项技术考核课的任务1、按考核要求进行排球专项技术考核。2、进行本学期教学总结。教学内容与技术要求组织教法与要求准备部分10教师自行安排基本部分45除了课的常规外,教师组织本学期的排球专项技术考核。结束部分10小结最后一次课进行本学期专项技术教学总结第一学期体育健康理论篇课 次第十四次课课 题科学锻炼篇课的任务1学习并懂得健身活动和科学锻炼有那些好处。2学习掌握体育的概念以及如何科学合理的开展体育锻炼。3学习掌握健康的概念、健康的标准、促进健康的准则。4培养学生科

26、学合理锻炼的兴趣和习惯。5了解在陌生、突变的环境中、运用各种技能与手段来求生存和发展。教学内容组织教法一)引言:想获取健康,保持健康,增进健康,就必须进行健康的投资,就必须进行健康积累。不了解健康知识或者说空有良好的愿望,是不能真正有效的解决自身的健康问题。二)科学合理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1什么是体育?PPT演示、教师讲述名人看健康:*培根先生说的好:“健康犹如真正的朋友,不到失去的时候,不知道它的珍贵。”*美国前总统卡特曾说过:“体质是一种期望可以换回更多东西的投资。”*居里夫人留给后人的名言谓:“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健康与寿命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告诫人们: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

27、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环境影响。体育体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体育是指身体教育,即以强身、医疗保健、娱乐休息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广义的体育是指体育活动,包括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三个方面。它们均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增强体质。二)科学合理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教学内容组织教法 2什么是体育锻炼? 3体育锻炼的目的、宗旨。三)实实在在的运动好处好处1:蓄积人生第一财富健康虽然不是人生的一切,但人的一生决不能缺少健康。有人曾经形象地把健康比喻为“1”,而把事业、地位、金钱、声誉都比喻为“1”后面一个又一个的“0”

28、,如果“1”不存在了,后面的“0”在多也没有价值。健康这个“1”,不仅是个人的第一财富,也是家庭和社会的第一财富。物质财富虽然不可缺少,但财富与金钱并不能买来健康,也不能买来快乐,更不是实现长寿的资本。惟有健康才能延年益寿,才是人生快乐的真正源泉。1.健康的概念体育锻炼简单地说就是按照一定地要求,运动自己的身体。晋书康传将“锻”解释为“性绝巧而好”;1999年版的辞海释“锻”为“打铁”,“炼”为“比喻下苦工而求精炼”,锻炼是“不断实践而得到提高”。体育锻炼的目的:则是“育体”,即提高身体素质、调整心理状态、塑造健美形体,使人体保持躯体、心理、体型三者统一的完整的健康状态。体育锻炼的宗旨:“发展

29、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三)实实在在的运动好处健康的概念权威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道德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教学内容组织教法2. 健康标准 3. 健康的基石健康标准110大标志:WHO还提出了健康的10大标志,即: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头发光洁,无头屑;肌

30、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快。健康标准2健康的“五快”、“三良好”:WHO归纳总结出了衡量人类身心健康的新标准,即反映肌体健康的“五快”和反映精神健康的“三良好”。“五快”是指:吃的快、便的快、睡的快、说的快、走的快。“三良好”是指:良好的个性人格、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基石2000年WHO提出了促进健康的准则(或称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教学内容组织教法4.古代养身术好处2:走出“亚健康”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环境、工作节奏、生活方式都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对人们的精神和机体适应能力形成很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外

31、表看上去西装革履,光彩亮丽,却时不时处于“似病非病”状态之中。1.“亚健康”概念2. “亚健康”的职业特点3. 如何预防和改善“亚健康”古代养生保健方法“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智,弹琴习字可以养心,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亚健康”概念身体经常会感到种种不适,出现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忧郁焦虑,或者夜半失眠、头晕头痛、两眼发黑、疲乏无力等一系列难以解释的症候群,而一般查体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又无重大异常,这种状态被称为“亚健康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亚健康”职业特征白领阶层为主而教师和科技人员为代表的中年知识分子尤其表现突出,“英年早逝”悲剧

32、大多发生在4555岁年龄段的中年知识分子。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只有53岁,比全国平均寿命低17岁,中年知识分子死亡率超过老年人的2倍。近5年来,中国科学院所属的7个院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就有134人谢世,中科院系统在职科学家平均寿命只达到52.2岁。运动“修正”亚健康如何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的状况,最重要的是在于调理1. 规律生活,合理营养2. 劳逸结合,主动休息3. 学会放松,自我调整4. 经常运动,强健体质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好处3:开辟“心灵绿洲”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许多时候人们的疲劳并不是因为工作引起的,而是因为忧虑、紧张或不快的情绪所引发的。人类最大的敌人不在于饥荒、地震、疾病

33、。而在于人类自身,伴你一生的心情。1. 摆脱异常的情绪遵循“一二三则”:2.运动“营养”心理好处4:享受生活乐趣1. 享受运动之乐2. 享受健康之乐好处5:改变生活方式一种被称为“新起点”(NEWSTART)的健康生活方式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新时尚。“新起点”是健康八大基本要素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摆脱异常的情绪遵循“一二三则”“一则”制怒:大凡养生有素的“老寿翁”,无不忌怒,铭刻“长寿应止雷霆怒,求健须熄霹雳火”;“二则”解忧排愁:著名的文学家冰心说:“人生在世,不为个人私利操劳所累,心胸就会宏大起来,精神就会充实起来,心情自然就可以乐观,情绪自然就会昂奋”;“三则”摆脱悲伤:人生总

34、难免会遇到令人悲哀的事,我们应开阔胸怀,调节精神,驱散各种悲伤的情绪。运动“营养”心理1.科学休闲运动,暂别忙碌;2. 科学运动,修身养性;3.科学运动,回归自然4.科学运动,放松身心;5.科学运动,克服情感障碍;6.科学运动,培养乐观情绪;新起点”(NEWSTART)1.N-Nutrition(营养):2.E-Exercise(锻炼): 3.W-Water(水):4.S-Sunlight(阳光):5.T-Temperance(节制):6.A-Air( 空气): 7.R-Rest(休息):8.T-Trust(信念): 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好处6:助你走向成功四、休闲活动体育项目类别1:传统的健身休

35、闲运动类别2:时尚的健美休闲类别3:刺激的白领休闲五、真真切切的科学指导人类的进步与健康,离不开科学,体育锻炼也不例外,它需要以科学为指南,指导整个锻炼过程和每一次锻炼活动;它需要以科学作保护神,追求锻炼的最佳效果,避免损伤1. 日常科学锻炼标准指标体系:适度运动是走向成功的阶梯保持良好的心态拓展人际关系激发创造灵感培养兴趣爱好(戴尔卡耐基在他的成功之路一书中论及:“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的专业技能,另外85%要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休闲活动体育项目1:传统的健身休闲运动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网球2:时尚的健美休闲健美操3:刺激的白领休闲定向运动、野外生存日常科学

36、锻炼标准指标体系:1.健身运动强度标准:运动时适宜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左右。2.健身快走运动锻炼次数:坚持“三、三、五”原则。即每次锻炼时长不少于30分钟,锻炼距离不少于3000米,每周锻炼次数不少于5次。3.健身运动要有准备活动和放松练习:运动前应注意做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锻炼结束后也应进行肌肉的伸展练习和放松练习。教学内容组织教法2.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你的体重超标吗?计算公式: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世界卫生组织拟定的标准是:BMI在18.524.9时属正常范围。BMI大于25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中国人BMI最佳值应该是2022,BMI小于16为严重营养不良,BMI在1820之间为体重过轻,BMI在2529为超重,BMI大于30为轻度肥胖,BMI大于35为中度肥胖,BMI大于40为重度肥胖小结第十五周 理论考试周1监考教师提前15分钟到场,并宣读考场纪律、要求及注意事项。2监考教师开考前3分钟分发试卷。3监考教师在监考结束前10分钟、5分钟时分别提醒学生注意考试时间。4考试结束,监考教师整理上交试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