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S系统技术规格书.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41481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85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S系统技术规格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选S系统技术规格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S系统技术规格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S系统技术规格书.pdf(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 S 系统技术规格书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1技术规格书技术规格书1.1.招标物资名称及技术要求招标物资名称及技术要求BASBAS 系统技术条件系统技术条件.工程概况 BAS 系统(机电设备监控系统)车站内的机电设备如空调机组、新风换气机、送/排风机、风幕机、潜污泵、电/扶梯、风冷热泵、FAS、变配电等设备或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自动监视、控制和管理,以达到节能、安全、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环境条件环境温度户外设备:-20+50;户内设备:0+40;相对湿度:月85%,日90%;海拔高度:1

2、000m。地震条件:地震烈度:度储运温度:25+65;采用标准主要技术标准所有设备的设计、制造、检查、试验、及特性除本规范书规定的特别标准外,都应遵照使用中国国家标准(GB)、铁道行业标准(TB)和国际单位制(SI)标准。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

3、10)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9)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其他相关规程规范。上述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有不足之处或未能达到国际最新标准时,招标人应使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选用的设备和材料符合最新版本的国际和国家标准、规范以及所采用版本的有关技术资料。系统设计原则具有先进的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具有标准的开放性具

4、有严密的安全性 BAS 系统技术条件系统概述BAS 系统(机电设备监控系统)车站内的机电设备如空调机组、新风换气机、送/排风机、风幕机、潜污泵、电/扶梯、风冷热泵、FAS、变配电等设备或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自动监视、控制和管理,以达到节能、安全、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BAS 系统由中央监控工作站、现场控制器、其他监控子系统、传感器及通信网络构成。中央监控站,设于站房一层消防控制室,由通信前置机、BAS 工作站、后台交换机、网关服务器、UPS 电源、打印机等设备组成。中央监控站提供与智能照明、FAS 等系统的数据接口。在机电设备相对集中的现场设置现场控制器,完成对空调

5、机组、新风换气机、送/排风机、风幕机、潜污泵、电/扶梯等设备的监控及监视。系统功能系统主要功能(1)设备状态监视和控制通过工作站操作并显示在工作站的屏幕上。(2)设备报警控制和显示:当探测到任何报警信号时,BAS 系统在工作站的屏幕上显示该信号,并打印出报表。(3)模拟数据偏差的控制和监视:模拟数据监视包括温度、湿度、电压和电流。(4)控制和监视模拟偏差:如果实际的模拟值和设定值之间相差超出范围,界面不仅能够显示设定温度,并能够实时显示温度的调节变化。(5)程序控制:BAS 系统根据图表指定区域对设备进行控制。(6)事件控制:BAS 系统能够执行事件控制程序以进行报警和指定输入设备的状态转换、

6、逻辑条件和设备控制。(7)日程表控制:BAS 系统必须为每一个程序机设定日程表,每个日程表能设定一年中假期特殊日期。集成商应根据技术要求给出详细的 BAS 系统功能介绍。系统监控内容本系统的监控范围包括车站内的机电设备如空调机组、新风换气机、送/排风机、风幕机、潜污泵、电/扶梯、风冷热泵、变配电等设备或系统均纳入 BAS监控范围;变配电系统为独立的子系统,本系统预留通信接口纳入监控。BAS 系统主机预留向上级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联网的接口。各系统控制功能概况如下:(1)空调机组通过控制器时间程序定时自动开启/停止空调机组,也可以收到远程开启/停止;通过对室外温度的遥测,经过控制器模拟运算,当

7、外界温度在一定范围时(该温度设定值根据暖通设计设定)新风阀的开启随外界温度和设定温度进行新风阀开度调节控制,如外界温度超过以上温度范围,则新风阀关闭,回风阀与送风阀不做控制(为常开阀);当机组过滤网两端的压差之大于设定值时,系统会发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清洗;根据回风温度与设定值的偏差值,控制器施工 PID 等百分比算法调节冷冻水或(采暖热水)电动二通阀开度以满足温控需求,根据检测到的回风二氧化碳与设定值的偏差,控制器使用 PIS 等百分比算法调节新风阀开度以满足室内空气质量需求;当发出启动命令之后,延时 30S 后开始检测送风端压差开关是否有信号反馈,如无信号反馈则立即发出停止命令,并发出报警提

8、示;当冬季时,为防止盘管冻裂,在设备运行/启动前,如设在新风向/新风管内温度表低于 5 摄氏度,可关闭新风阀保持紧闭,采暖/热水电动调节阀应设于全开状态,以提供采暖水/热水通过预热盘管并报警,待新风箱/新风管内温度高于 5 摄氏度后,系统才能恢复机组正常供暖模式;由中央监控电脑显示风机动态彩色图形及各类型参数等,所有状态记录及报警记录并打印。(2)新风换气机通过控制器时间程序定时自动开启/停止空调机组,也可以收到远程开启/停止;当发生故障报警时强制停止风机并发出报警信息,待故障报警信号消除后方可以启动风机;当发出启动命令之后,延时 30S 后开始检测送风端压差开关是否有信号反馈,如无信号反馈则

9、立即发出停止命令,并发出报警提示;由中央监控电脑显示风机动态彩色图形及各类型参数等,所有状态记录及报警记录并打印。(3)送/排风机通过控制器时间程序定时自动开启/停止空调机组,也可以收到远程开启/停止;当发生故障报警时强制停止风机并发出报警信息,待故障报警信号消除后方可以启动风机;当发出启动命令之后,延时 30S 后开始检测送风端压差开关是否有信号反馈,如无信号反馈则立即发出停止命令,并发出报警提示;(4)风幕机通过控制器时间程序定时自动开启/停止空调机组,也可以收到远程开启/停止;当发生故障报警时强制停止风机并发出报警信息,待故障报警信号消除后方可以启动风机;由中央监控电脑显示风机动态彩色图

10、形及各类型参数等,所有状态记录及报警记录并打印。(5)潜污泵检测排污泵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及手自动状态;集水池的超高液位,生活水池超高液位显示及液位报警。(6)电/扶梯扶梯由设备厂家提供干接点信号接口,BAS 系统负责监测其状态(上行/下行/故障/检修/休眠);电梯由设备厂家提供干接点信号接口,BAS 系统负责监测其状态(运行/故障/检修/休眠);(6)风冷热泵机组第三方数据集成BAS 与风冷热泵机组设备控制柜的接口为通信接口;BAS 应提供接口转换。系统方案及构成 .1 系统结构机电设备监控系统(BAS)由中央监控工作站、现场控制器、其他监控系统(变配电子系统)、传感器、执行器及通信网络构成

11、。(1)中央监控工作站:在站房的一层消防控制室单独设置,由通信前置机、监控工作站、后台交换机、网关服务器、打印机、UPS 电源等设备组成。(2)通信网络:中央监控工作站与网关控制器之间采用TCP/IP 协议通信,通过 BAS 现场通信总线连接在一起。(3)监控子站:在机电设备相对集中的现场设置现场控制器,完成对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扶梯、照明等设备的监控;各种具备通信接口的机电设备成第三方子系统通过通信网关接入 BAS 通信网络,实现与中央监控系统的通信。.2 系统网管本工程机电设备管理系统采用集散式网络结构模式,为管理层、监控层两层网络结构。管理层网络由网络接口与站房一层消防控制室 BAS

12、主站组成,通过网络接口与本 BAS 系统集成,完成对整体的监控调度工作。监控层网络是由设置在各处的直接现场控制器(DDC)组成,现场控制器间利用现场控制器通过通讯总线进行通讯,并经过网络接口模块与管理层相连。系统技术参数 .1 BAS 系统管理层设备技术性能及指标建筑设备监控中心利用检修库消防控制室BAS 主站,通过网络接口与本BAS 系统集成,集成商应保证系统完整性。(1)管理软件系统采用的管理软件必须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并提供软件着作权证书等证明材料。1)容量监控容量可以任意扩充,没有监控点数限制。2)开放性系统结构计算机设备采用Windows NT/2008/7 商用操作系统,服务器也可以

13、采用Linux 操作系统。支持 OPC、ModBus、BACnet、LonWorks、AdvanceDDE、PLC等开放性国际标准协议,要求可与 SACDA 系统连接,含 SQL Server 及Win2008Server。能根据用户现场需求修改或扩展新的通信规约,增加新规约时能够在线完成,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集成商应给出监控软件规约接口及扩展新规约的技术路线。3)软件功能必须能够实现实时多任务处理的操作平台,有基本数据管理、通讯管理、接口管理、历史信息的存储和复制,综合报告和全画面操作等功能,对系统操作员可设定不同的操作密码、操作级别、软件操作权限及设备控制权限,并提供简便易学的工具软件,便

14、于用户掌握运用。采用多窗口图形显示,软件应具有快速信息检索、报告汇总、系统仿真、故障诊断以及监控、确认、打印、警报优先组别判断、累计运行记录、历史文件储存量、月报、年报的要求。软件无监控点数限制。4)服务器工作站软件界面配置对话式的人机界面,对报警表格图形,设备状态显示,设备启、停控制等提出要求。图形显示内容应包括:图形、报警位置、数据位置、操作信息位置。工作站要有不小于 500 个图形,并且提供修改图形的工具和方法,所有图形要求在 3s 内显示。工作站必须通过鼠标操作,能有效防止系统系统被非法侵入及越权使用,采用多级口令访问,为网络和工作站提供安全保障,且通过口令系统才能启动系统,口令系统的

15、任何修改只有通过系统管理者方可实现。工作站必须有功能图以便在其屏幕上快速直接的显示用户图形。(2)服务器配置一台 BAS 通讯服务器,BAS 服务器的技术配置不低于以下配置或按按招标方要求的标准配置。1)两颗四核至强处理器,主频,前端总线速度1333MHz,共享 2x6MB(12MB)二级缓存2)4G(最大 192G)全缓冲 Chipkill 内存,支持四位纠错、内存镜像和在线备份3)集成双千兆以太网接口,支持 TOE 功能4)支持光通路诊断和预测性故障分析功能,包括CPU,硬盘,芯片组,电源,风扇等关键部件5)集成的系统管理处理器,可对系统进行不间断监控,并在发现潜在系统故障或变化时通知客户

16、,从而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6)高级电源管理和矢量校准冷却技术,有助于降低数据中心的电力和冷却成本7)Windows Server 2008 或 Linux 操作系统。8)热插拔双电源模块,热插拔双风扇9)2U 机架式结构。10)原厂商提供的 3 年客户更换元件和现场有限保修11)BAS 服务器配置 KVM 设备,液晶显示器17 寸。12)服务器和 KVM 设备均安装于中央监控站综合机柜上。(3)监控工作站系统配置 1 台 BAS 监控工作站,工作站采用高性能商用计算机,计算机设备主要技术不低于以下配置:1)CPU:Intel 酷睿 2 双核处理器2)内存:4GB3)主频:4)存储容量:500G

17、B,SATA 硬盘5)内置多媒体及音箱6)正常运行时,CPU 平均负荷率3 0人机接口设备组成应包括液晶显示器及键盘、鼠标等。液晶显示器屏幕尺寸不小于21 英寸,显示分辩率不小于 12801024,反应时间:不大于8ms。(4)通信网关服务器通信网关服务器连接后台交换机,用于扩展系统需要接入的串口设备(RS-232/485)的能力,技术要求如下:1)简单易用的 LCM(Liquid Crystal Module)显示操作界面,可用于设置IP 地址2)动检测 10/100Mbps Ethernet 界面3)1 个 LAN 接口,1 个 RS-232/485 串口4)支持 TCP Server,T

18、CP Client,UDP,和 Real COM 模模式5)支持 web 与 telnet console6)支持 SNMP MIB-II 网管功能(5)不间断电源 UPSBAS 工作站必须分别与 UPS 连接,且当 UPS 不工作时能自动断掉,服务器的硬盘和服务器内的 UPS 保护,供电维持 90 分钟,电源功率及蓄电池组的容量确定时,应留有 20%余量,UPS 应能发出声音报警。基本参数为电压 380/220V5%;频率 50Hz1%;集成商应给出 UPS 容量设计依据。(6)后台交换机1)应采用适合工业环境、技术成熟的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国际知名品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支持标准的 TCP/I

19、P 协议;2)交换机应具有高效的多层交换性能,支持、等标准以太网络标准;3)交换机端口 MAC 地址不小于 32K,能够在全线速情况下正常工作,端口包转发率大于 35M Pps;.2 现场控制器为带独立 CPU 的控制器,DDC 应选用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系统应该为模块化结构,所有硬件尽量为同一品牌同一系列标准产品或标准选件、附件。(1)现场控制器及扩展 I/O 模块作为 BAS 的核心设备,系统使用均以微处理器为基础构成的直接数字控制器(DDC)。控制器容量应符合本设计说明及 BAS 监控点清单的要求。1)所有现场控制器(DDC)均必须是以微处理器 CPU 为核心的智能控制器。2)现场控制器(

20、DDC)可与网络控制服务器之间的通过标准协议进行通讯。3)现场控制器(DDC)本身带有 I/O 输入输出点,同时可为模块化扩展设计,可按需增减模块,实现监控规模的灵活变化。通过扩展接口可将该区域控制点适当增加,作为未来控制点的扩充。扩充I/O 点时应只需加上相应所需合适的输入/输出点终端模块和接线即可。4)现场控制器(DDC)具有可完全脱离中央控制主机独立运行或联网运行能力。5)现场控制器(DDC)同时具备 EPPROM 闪存存储器。每台 DDC 的预设控制逻辑程序均独立存储在各自的 EPPROM 中,在电源故障后控制单元仍永久保存用户的设定值和当前参数不丢失,确保电源恢复后就能正常工作。6)

21、每台现场控制器(DDC)能独立执行以下控制算法:二位控制、比例控制、比例加积分控制(PI)、比例加积分、微积分控制(P,D)、控制回路调节等;以及相应的能量管理程序:按每日计划、按照日程表计划、节假日计划、临时修正计划、最优开关时间计划、夜晚延时控制、热焓转换、高峰需求限止、温度补偿工作循环、各监控对象运行时间累积记录等。7)每台现场控制器(DDC)应能不间断执行自我检测,通讯检测和面板所有器件的检测程序。同时能在现场和对远程提供,如对器件诊断错误、电池低压、重复建立通讯失败等的提示报告。8)现场控制器(DDC)在本项目工程中的设计配置应尽量遵照分散对应性控制原则,在受控设备本地安装连接运行,

22、最大限度减少管线铺设和对传输信号精度影响;同时若发生故障,能将受影响设备范围减至最小。9)在现场控制器(DDC)实际使用监控点数(硬件点)基础上应考虑15%20%的冗余量,预留的点应为通用 I0 点,可方便地进行设定;投标商应在技术应答响应表中对实际冗余的监控点数预留作出说明。10)每台现场控制器(DDC)须有安装在 IP54 的控制箱内。11)每台现场控制器(DDC)也须有后备容量供日后扩展用。DDC 须提供,但不限于下列的工作要求:长期监察所有连接的点状态/数值长期管理所有由外接组件至 I/O Card 输入终端接口的回路接线。监察及处理与主 BAS 之间的远程通信。按随机存储的时间表,输

23、入事项及控制逻辑自动调整所有连接设备的工作状态及功能。当状态之急速转变超出在已定下的时间内所定下的阈值(THRESHOLD)范围时,系统须自动将损坏/故障设备切离,并将此切离情况告知主 BAS;将资料向上传递至服务器及工作站作备份文件及存储。此外,各 I/O 模块组硬件及线路须附有保护装置以抵抗外接设备引起的浪涌电流及冲击电压。(2)通讯总线、及控制线缆1)线缆控制线缆均采用阻燃耐火型,阻燃性能不低于 B 类,且带屏蔽层。(3)传感器、执行器及其他仪器1)温度传感器管道式,阻值特性要求为:热电阻或热敏电阻,符合 DIN43760 标准,端子盒防护等级为 IP55,输出为标准的电流/电压信号或电

24、阻信号,壳体为金属或塑料(阻燃等级符合 UL94-V0),同时要求配置施工安装的连接件。室内式,阻值特性要求为:热电阻或热敏电阻,符合 DIN43760 标准,防护等级为 IP30,输出为标准的电流/电压信号或电阻信号,精度不低于 3%,壳体为金属或塑料(阻燃等级符合UL94-V0),同时要求配置施工安装的连接件。2)浮球液位开关根据浮力作用的原理,利用浮球根据水位高低的变化,通过重力感知装置驱使电气开关动作,可以直接用于电泵控制。可在高水位时,开关自动接通水泵电路,在低水位时,开关自动断开水泵电路,防止水泵无水工作,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技术参数:额定工作电压:AC 250V额定电流:15A控制

25、最大水深范围:3M电气寿命:10 万次动作角度:自由竖直位置偏斜 28工作温度:介质冰点802)系统配套的其他仪器,由承包商统一采购、安装、调试,其设备应采用同一品牌,同一档次的产品,并保证系统完整性。3)传感器、执行器等可以由 DDC 供电,也可以单独配置工作电源。(4)成套控制柜投标人提供的成套控制柜应通过相关部门的型式试验报告,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1)控制箱必须是防破坏、防尘、防水、防潮、阻燃设计,能承受震动、电磁干扰及静电干扰,具有良好的屏蔽的功能。2)控制箱的尺寸、可编程控制器或 RI/O 的布置和端子的布置按标准规格来制造,要求各控制箱统一考虑,采用标准化,并根据提供 I/O 点数

26、的要求提供控制箱内布线及设备的布置图。3)控制箱为墙挂式或支架安装的方式,尺寸要求各二级节点统一考虑,采用标准化。4)在控制箱内要求配置除可编程控制器的模块之外,还包括相关附件如:DC24V 电源、电源开关、端子排和中间继电器等,应采用进口或合资产品。箱内的继电器应选用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继电器线圈应选用DC24V 产品,触点容量至少应达到 AC220V,5A 或 DC24V,5A,四极、带灯等要求。端子的额定截面积满足 IEC947-1 中的规定。端子有螺钉自缩防止松脱的功能。端子阻燃等级为 UL94V-0。端子金属部分要求为铜材料。中间继电器为插拔式,更换方便,有防止松脱的功能。控制箱防护要

27、求满足 IP55。控制箱颜色以动力照明配电箱为基准,控制箱的尺寸在设计联络时确定。钢板的厚度不能低于。电源开关、端子排和中间继电器及可编程控制器底板的插槽要求有 20%的余量。要求提供控制箱的表面处理方式。.3 系统可靠性及可用性要求(1)所有产品应都能适应其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包括温度、电磁场、噪声等),每天 24h,全年 365 天连续工作。(2)根据设计要求,所有单位不应有损坏及非良好运行问题及最坏条件下的尺寸及材料问题。(3)设备材料必须具有高质量,能相互兼容并能满足电力要求。(4)设备相似部分应是可互换的。(5)设备运转过程中不许有震动,噪声应控制在最小限度内。(6)设备的设计及安装应

28、确保人生安全,机柜及电气设备应提供良好的接地。(7)系统连接:在系统连接时应精选电缆的铺设和支持方法,终端箱线路模块应采用端接的连接方法。.4 设备电磁兼容、雷电防护及抗震要求改善电磁兼容环境条件,包含屏蔽、等电位设置以及合理布线;消防控制室等弱电设备用房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 欧姆。交流供电电源箱采用 TN-S 系统;稳压(UPS)电源之后的交流电源设备外壳接地、直流地、屏蔽地、防静电接地都在机房内设置专用接地线引向总接地板。专用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 4mm2。质量保证投标人应保证产品质量,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应提供详细的试验报告及设备出厂测试报告。各项

29、性能指标应完全达到本招标文件的技术条件。所有未能通过测试的设备按合同相关条款规定处理,投标人应负担由此引起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标准、版本和性能(1)本技术规格书中所引用的和在本技术规格书中尚未做出明确规定的国家及铁路等行业标准及建议均是指国家及铁路等行业标准及建议的最新版本。(2)投标人所提供的所有设备和系统(包括软、硬件)应符合有关ISO、IEC、IEEE、IETF 等标准及中国国家、铁道部等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包括相应的技术条件类标准、工程设计类标准、验收规范类标准等,如标准中有可选项,应支持可选项)。(3)若投标人的设备和系统包含非标准扩展协议或自有专用标准,应在技术建议书中具体说明,

30、并附上相应的详细技术资料。(4)投标人在报价书中给出的设备硬件和软件,必须承诺建议书中各项性能和功能指标的实现。(5)各项设备承诺在各种业务功能同时启用时,不影响设备性能和稳定性,如有明显影响应明确说明(例如 CPU、线卡利用率显着增加,整机能达到的 PPS 数下降,导致异常丢包)。对产品施工工艺有要求时,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注明。未注明的,视为认同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对产品维护有要求时,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注明。未注明的,视为认同运营维护单位的维护方案。在本技术规格书及技术联络所确定的应用条件内(含环境条件、速度、张力、使用年限等),产品自身故障,投标人均必须独自承担由此导致的损失。这一责任

31、不因本技术规格书某一技术参数的偏差而减少。认为本技术规格书个别参数存在偏差时,应书面提出完善建议并要求投标人澄清。包装、运输和储存投标人应负责将所供设备严密包装,防止潮气、锈蚀、淋雨和震动。包装应牢固可靠,应考虑到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最大加速度所产生的冲击,产品不松动、不损坏、不变形。对贵重设备和仪器应考虑与一般设备分开,采用特殊包装,并在箱上注明“小心轻放”等标志。产品装运前,投标人必须告知买方,同意后发运。产品在装运后投标人应立即将装运通知送达买方。投标人应提供产品的详细运输和供应方案,保证工程所需产品按时、按量、保质供应的具体措施,负责将产品运至合同指定的地点。产品在到达目的地后,招标

32、人将进行初步检查,根据提货单校对包装数量,检查产品包装情况,在装运中是否有损坏。设备的运货和目的地的卸货由投标人负责。开箱验收将在现场进行,若产品的质量和规格与合同不符或发现明显的或隐藏的损坏,招标人将立即通知投标人,投标人应立即修复或更换损坏的产品,所需费用由投标人承担。在包装箱外应标明招标人的订货号、投标人发货号、产品名、收货人、目的地、合同设备和箱号/捆号、毛重/净重、尺寸等。对于箱内和捆内的散装部件,均应系加标签并注明合同号、进口合同设备和进口零部件名称、部件名称以及该部件在装配图上的位号和零件号。对于零部件和专用工具,除注明上述内容外,尚需注明“零部件”或“专用工具”字样。随产品提供

33、的技术资料应完整无缺,提供份额符合要求。每件产品应至少附有下列出厂文件:A 产品合格证;B 出厂试验记录或测试报告;C 安装使用说明书(包括产品外形尺寸图及组件安装使用说明等);D 拆卸运输零件(如需要)和备件(如果有)一览表。E 在合同设备和零部件的每件包装中都应附有装箱单副本一式两份。招标人现场的保管温度为-3545。供货保证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满足本技术规格书规定的供货时间要求的供货计划和供货保障措施。设备安装、调试、开通、试运行及验收设备安装投标人提供所供设备的安装指导,并负责提出安装试验标准,交由招标人确认,经双方修改确认后生效。每台设备和每个系统,在工地安装后,招标人和投标人双

34、方代表按确认的安装试验标准进行安装验收,双方需到场参加和见证。投标人负责提供系统安装调试的试验计划、程序、大纲及方案并交由招标人确认后,负责其供货范围内的调试,并出具调试记录。经招标人确认,投标人对通过安装调试的每一设备出具安装验收文件。安装验收须根据合同相关条款和计划的规定进行并完成。测试投标人须提出系统测试计划供招标人参考,系统测试应至少包含如下内容:(1)功能测试(2)性能测试(3)稳定性测试(4)安全性测试(5)其它测试等投标人应提供系统测试详细内容和指标、测试方法、应用仪表的技术规格等,对测试结果及系统的全部开通、使用负责。系统测试应由投标人和招标人双方技术人员同时到场进行。系统测试

35、的条款应与相关技术规范一致,所需仪表由投标人解决,各种测试结果和指标必须在测试报告中反映。经招标人确认,投标人对所提供系统出具系统测试报告。试运行集成试验完成后,设备将在实际环境下进行试运行,试运行将在尽可能相似于实际运营的环境下进行。试运行应把所有系统、设备及材料放在实际负荷环境中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进行检测,以查明合同中规定的要求是否达到。试运行时间根据工程情况和总承包招标要求确定,投标人配合试运行,负责所供设备的缺陷修正。试运行结束,招标人与投标人共同签署成功运行试验报告。验收投标人在试运行结束后,应根据招标人的要求,提供所供设备的验收方案,向招标人提供运行验收所需资料,并配合招标人和

36、业主的验收工作。2.2.投标人应提供的技术资料投标人应提供的技术资料合格证、产品质量检验证书。3.3.合同交货计划合同交货计划合同交货期参考物资需求一览表,详细交货计划和具体供货时间由买方签约时提供。4.4.投标物资详细的运输和供应方案投标物资详细的运输和供应方案(1)投标人交付的物资应分别按照合同要求交至指定的到货地点。(2)投标人应充分考虑和了解施工地点的地理位置和运输条件,采用合适有效的运输和货物交付方式,制定保证工程所需物资按时、按量供应的具体措施。5.5.验收要求验收要求厂家验收:电缆生产完毕后,可赴厂方验收,厂方应提供方便条件。验收人员应检查全部出厂试验报告或见证部分试验。验收人员可指定抽试样品,抽试频度按照 GB12706 执行,试验及样品全部由厂方负责。现场验收:招标方将对到货的电缆进行抽样试验。检验是在通过国家计量认证的电力部、电气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进行,费用由投标方负责。试验按 GB12706 及本招标书要求进行。到货验收:货物抵达现场后,在每一盘电缆上采一送检样品段,送检。安装前验收:电缆敷设过程中,在作接头前在每一段电缆上再次采集样品段送检。6.6.质量保证期质量保证期自物资交货验收合格之日起【12】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