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_国有林场改革发言稿.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236994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_国有林场改革发言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_国有林场改革发言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_国有林场改革发言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_国有林场改革发言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_国有林场改革发言稿 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国有林场改革发言稿”。 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 摘要:近年来,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在不断探讨和探究中。针对辽宁国有林场实际,本文初步提出浅显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国有林场 深化改革 1 辽宁国有林场发呈现状 全省现有国有林场182个,分布在14个市,57个县(市、区),其中辽东山区99个,辽西北地区69个,辽中南平原沿海地区14个。辽中南地区林场分布特点是一个县(市)只有一个林场。国有林场事权管理以县为主,县属林场164个,占90%,厅直5个,市

2、直13个;副处级以上林场3个,副科级以上129个,股级50个。2022年,全省国有林场资产总额17.6亿元,林木资产6.2亿元;负债总计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营业收入5.4 亿元;林场净利润5032万元;39处国有林场亏损,亏损面达22,亏损额为1296万元。全省国有林场林业用地面积1134万亩,蓄积量4866万立方米。商品林357万亩,公益林776万亩。“石头山”难以绿化的荒山面积33万亩,主要分布在辽西地区。职工总数23669人,其中在职17178人,离退休6491人。在职职工中,60%的职工在管理、技术、护林岗位上,40%的下岗职工承包、经营林场森林资源及自谋职业。大多数大

3、中专生毕业于20年前左右,人数占8。辽东山区平均每个林场人数139人,辽西北地区86人,辽中南地区73人。全省国有林场实行岗位工资,在职职工平均月工资额845元,退休职工1008元。162个林场参与了基本养老保险,88个林场参与了医疗保险,大多数林场没有参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2 当前国有林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债务负担沉重,生产经营艰难。全省国有林场负债总额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主要用于营造林、多种经营项目,每年负担2000余万元的银行利息。 2.2 社保压力巨大,保障体系不完善。全省162个林场欠缴金额10154万元,20个林场未参保需补缴“进门费”7448万元,共计

4、1.7亿元,压力巨大,林场无法解决。同时,保障体系还有不完善方面。 2.3 基础设施落后,自我积累难以建设。集中表现在7个场部不通马路,15个场 部饮水困难;不通马路工区196个,不通电的188个,不通电话的196个,吃水困难的92个。 2.4 人员包袱沉重,职工分流困难。随着国有林场担当任务的转变,造林任务和木材采伐量不断削减,客观上造成人员过多,负担沉重。2022年全省国有林场在职职工17178人,其中在岗的10284人,下岗的6874 人。初步推算,全省林场在岗职工中将又有14%人员下岗分流,分流安置就业困难重重。相当部分家庭有两人甚至全家均为林场职工,他们一旦下岗,生活将难以保障。 3

5、 造成当前国有林场逆境的缘由 3.1 林场定性不精确,身份边缘化。在调研中,新宾县林业局领导说:“当前林场性质不明,是林场开展工作的最大障碍,是改革中首要解决的问题”。表现在,在人事、工资制度上按事业单位管理,但事业费供应无保障;在劳动用工制度上按企业对待,林场职工在加入养老保险、就业等方面都遭受到重重困难,下岗职工难以纳入城镇职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地处农村的国有林场,其国有性质也限制了林场享受国家对农村的扶持政策。 3.2 自然环境条件差,投入严峻不足。辽西北大多数林场位于生态脆弱的高山区和土地贫瘠地区,辽东山区部分林场地处地势险峻的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加之各种冰冻雪压和山洪自然灾难

6、的发生,破损严峻,投入严峻不足。 3.3 结构调整不到位,经营机制不活。近20年,尽管林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兴办 二、三产业,但没有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致使林场产业项目基本失败,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在经营机制创新等方面,虽然林场做了尝试和努力,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始终未能建立健康的经营机制。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也难以担当以生态建设为主的任务,更满意不了安置职工再就业的需求。 3.4 经营困难重重,生存发展举步维艰。全省国有林场经营面积规模不等,最大的24万亩,最小的不足5000亩,设置不尽合理。如桓仁县城郊林场与库区林场的林地隔岭相望,却设置两个林场。城郊林场有林面积只有

7、9千余亩,现有职工115人,与大林场一样有相同的管理机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造成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同时,还有部分“无资源、无产业、无资产”的“三无”林场,即东部山区无可采伐森林的林场,西部地区无间种林下土地的林场,同时两个地区又都没有林业产业项目和可开发利用资产的林场。 4 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对策 4.1 建立新型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是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核心与前提,不解决管理体制问题,林场改革谈不上深化,也就没有突破与进展。依据国有林场担当的主要任务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对我省国有林场实行分类管理,划分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和商品经营型林场。 4.2 调整国有林场规模与布局。对同一地区国

8、有林场数量较多、单个林场经营规模过小的,要削减机构设置,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管理效益。进行重新规划布局。 4.3 妥当安置国有林场富余职工。富余职工安置是深化林场改革最大的难点,林场要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实现再就业,供应生活保障。依据我省国有林场实际,拟以下方式安置:一是利用现有林场经营性项目优先支配富余职工,二是林场可实行现金支付经济补偿的方式或以产权流转多种经营项目和商品林的方式安置富余职工;三是各地制定解除分流人员的补偿标准,对“三无林场”,国家、省、市财政支配资金予以解决。 4.4 切实做好国有林场职工社会保障工作。解决职工养老保险应作为深化林场改革的突破口,存在的问题是欠缴费多、参保“进

9、门费”高、政策不统一。应根据分级负责、政策扶持、区分对待、逐步完善的原则加以解决。一是商品经营型林场实行以资源换资金的方法解决入保问题,生态公益型林场的职工入保所需资金由国家、省、地方三级财政解决。二是鉴于国有林场的特别状况,省社保部门应统一规范全省国有林场入保的补缴形式和程序,降低入保门槛,实现应保尽保;三是规范养老金管理制度,足额发放养老金,确保林场职工养老保险政策落到实处。 4.5 妥当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是债务问题。国有林场利用银行贷款造林,并已划为生态公益林的贷款本息,建议由省政府按程序核销或暂停息挂帐;因林场木材加工等多种经营项目亏损而形成的债务,偿还贷款;二是拖欠工资问题。对改革

10、后重新聘用的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在职时拖欠的岗位工资,应纳入林场的收支预算逐步加以解决。对未聘人员在职时拖欠岗位工资,可实行以各类资源资产作价抵顶等方 式加以解决;三是社会负担问题。根据属地化原则将林场代管的乡镇村以及林场自办的学校、医院等机构逐步移交当地政府。 4.6 改善国有林场的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应将国有林场基础设施等建设投入,纳入省和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安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重点解决道路、水电、通讯“三不通”及职工危房改造等问题,为国有林场发展创建必要条件和良好环境。 抓住契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 抓住契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关于解决庆阳市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护难题的思索摘要:关键词:

11、党中心、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确定提出了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增加林业发展活力. 国有林场改革 1979年6月,福建省仙游县盖尾公社莲井大队的农夫李金耀与大队签订合同,承包了当地马山1200亩的荒山造林,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家庭林场。1987年李金耀病逝,女儿李美和接下了父亲未竟. 我国国有林场改革历程与发展思路 我国国有林场改革历程与发展思路我国的国有林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爱护和改善生态,在重点生态脆弱地区和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国有荒山荒地上,实行国家投资的.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思路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思路国资委人士透露,打造中国版淡马锡的总体思路是在央企层面建立三类国资管理平台:产业投资公司、国资投资控股公司、国资运营公司,数量在几家至十几家之. 浅谈国有林场改革 浅谈国有林场改革以进贤县北岭林场为例周奇1周润根1吴海文1胡云助1刘良源2(1.江西进贤县林业局邮编3317002.江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邮编330038)摘要国有林场在计.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党政司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