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患者的护理精.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235850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终患者的护理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临终患者的护理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终患者的护理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终患者的护理精.ppt(4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临终患者的护理临终患者的护理第1页,本讲稿共41页临终病人的护理临终病人的护理第2页,本讲稿共41页目录目录l临终关怀(了解熟悉)概念概念 内容内容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l临终患者的身心护理(掌握&重点)临终病人的生理反应、心理变化及护理措施;临终病人的生理反应、心理变化及护理措施;临终病人家属的安抚及护理。临终病人家属的安抚及护理。l l死亡后的护理(掌握了解)死亡后的护理(掌握了解)濒死、死亡的概念及死亡标准和分期濒死、死亡的概念及死亡标准和分期 尸体护理的目的及操作程序尸体护理的目的及操作程序 丧亲者的护理丧亲者的护理第3页,本讲稿共41页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态度目标1.

2、解释:临终关怀的概念 2.理解临终病人护理的内容、原则3.掌握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变化及护理内容4.了解临终病人家属的安抚与护理 5.说出濒死 死亡的概念及掌握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6.简述死亡过程的分期 7.阐述尸体护理的目的、注意事项 8.了解丧亲者护理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能正确完成尸体护理体现人道主体现人道主义精义精 神,尊重神,尊重死者,给家属死者,给家属以安慰以安慰第4页,本讲稿共41页第一节第一节 临终关怀临终关怀 l一、临终关怀的概念l二、临终关怀的内容l三、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第5页,本讲稿共41页 是指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完整照顾,以控制患者症状,缓解其

3、痛苦,保护其自尊,提高生存质量,使临终患者平静、安宁、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同时减轻临终患者家属的精神压力。第6页,本讲稿共41页 1.1.对症处理疼痛,减轻患者痛苦对症处理疼痛,减轻患者痛苦 患者的痛苦包括躯体和精神两患者的痛苦包括躯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临终关怀对躯体的处理原则是:以患者无痛苦为目的,个方面。临终关怀对躯体的处理原则是:以患者无痛苦为目的,基本不控制止痛剂的使用。对精神上的痛苦,通过医生、护理人基本不控制止痛剂的使用。对精神上的痛苦,通过医生、护理人员及家属齐心协力,主动倾听患者诉说,根据患者心理状况予以员及家属齐心协力,主动倾听患者诉说,根据患者心理状况予以解脱,使其安

4、度余生。解脱,使其安度余生。2.2.美化生活环境,慰藉患者心灵美化生活环境,慰藉患者心灵 美化生活环境主要包括使生活美化生活环境主要包括使生活环境温暖舒适,整洁明亮,气味宜人等。另外,要对患者进行心环境温暖舒适,整洁明亮,气味宜人等。另外,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适应并接受死亡是生命正常发展过程这一事实,解除理护理,使其适应并接受死亡是生命正常发展过程这一事实,解除心理压力和痛苦,安然祥和地告别人生。心理压力和痛苦,安然祥和地告别人生。第7页,本讲稿共41页3.加强关怀照顾,安抚患者家属加强关怀照顾,安抚患者家属 患者临终前后,其亲属也将承受巨大患者临终前后,其亲属也将承受巨大的痛苦和折磨,

5、因此,安抚患者家属也是临终关怀的工作内容。一方的痛苦和折磨,因此,安抚患者家属也是临终关怀的工作内容。一方面,通过对患者的关怀照顾,是家属心理得以安慰;另一方面要使家属面,通过对患者的关怀照顾,是家属心理得以安慰;另一方面要使家属尽早对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在有充分心理尽早对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在有充分心理准备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完成对患者的临终关怀,准备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完成对患者的临终关怀,使患者使患者“善终善终”,是亲属欣慰。,是亲属欣慰。第8页,本讲稿共41页 现代临终关怀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的临终关怀始

6、于20世纪60年代。1967年,由桑德斯博士首创的现代化的临终关怀医院“圣克里斯多费临终关怀医院”在英国伦敦成立。1974年,美国首家临终关怀医院建立。2004年英国首先提出把2005年10月日作为第一个世界临终关怀及舒缓治疗日。1988年8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死亡的机构天津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之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和临终关怀基金会、上海临终关怀机构也相继成立。知识拓展第9页,本讲稿共41页第10页,本讲稿共41页第11页,本讲稿共41页第二节第二节 临终病人的身心护理临终病人的身心护理 三、临终病人家属的安抚及护理二、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一、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第1

7、2页,本讲稿共41页一、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一、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一)循环与呼吸系统变化及护理(一)循环与呼吸系统变化及护理 病人可出现脉搏减弱或逐渐消失,呼吸困难,点头样或叹气样呼吸、呼吸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等循环及呼吸功能衰退的征象。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和吸痰。(二)消化与泌尿系统变化及护理(二)消化与泌尿系统变化及护理 病人消化和泌尿系统功能紊乱,可表现为呃逆、腹胀、吞咽困难,尿潴留、便秘、大小便失禁等。护士应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调剂好饮食,补充营养;做好排泄护理,尊重和满足病人的需求。(三)(三)皮肤与骨骼的变化及护理皮肤与骨骼的变化及护

8、理 临终病人循环衰竭,皮肤黏膜可表现为苍白、湿冷、发绀;病人不能进行自主活动。护士应协助患者漱口,并密切观察病人情况,注意保暖,保持床褥舒适、整洁,勤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帮助患者保持头发清洁,发型美观。第13页,本讲稿共41页(四)面容与感知觉的变化及护理(四)面容与感知觉的变化及护理 濒死病人常表现为希氏面容,即面肌瘦削、面部呈铅灰色、嘴微张、下颌下垂、眼眶凹陷、双眼半睁呆滞、瞳孔固定。病人视力逐渐减退,视力模糊至丧失。语言逐渐混乱、发音困难。而听觉通常最后消失。护士应提供安静、空气新鲜的环境;注意眼部清洁:因听觉通常最后消失,护理中应注意语言亲切、柔和、清晰。护理中应避免在病人周围窃窃私

9、语。(五)神经系统的变化及护理(五)神经系统的变化及护理 病人常有意识改变,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等。护士应对意识障碍的患者应保障安全,必要时使用保护具。(六)临近死亡的体征(六)临近死亡的体征 各种反射逐渐消失,脉搏快且弱,血压逐渐降低甚至测不到,呼吸困难等,皮肤湿冷,瞳孔散大。通常患者呼吸先停止,随后心跳停止。第14页,本讲稿共41页 三阶梯疗法控制疼痛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用三阶梯疗法控制疼痛:第一阶段:选用非麻醉性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第二阶段:选用弱麻醉药,如可待因、美沙酮等;第三阶段:选用强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哌替啶。知识拓展第15页,本讲稿共4

10、1页美国心理学家库布勒-罗斯通过研究提出了临终患者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1、否认期2、愤怒期3、协议期4、忧郁期5、接受期 否认期否认期 忧郁期忧郁期 协议期协议期 愤怒期愤怒期 接受期接受期二、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第16页,本讲稿共41页(一)否认期心理变化及护理(一)否认期心理变化及护理 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将面临死亡,其心理反应通常是“不,这不会是我,那不是真的!”,以此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他们怀着侥幸的心情四处求医,希望是误诊。否认是病人应对突然降临的不幸的一种正常心理防御机制。此期,护士与病人之间应坦诚沟通,耐心倾听,不必揭穿病人,也不要欺骗病人,注意医护人员对病人的言语一致

11、性,经常陪伴在病人身旁,让病人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不,这不可能!一定是搞错了!第17页,本讲稿共41页(二)愤怒期心理变化及护理(二)愤怒期心理变化及护理 当对疾病事实无法否认时,病人常表现为生气或激怒,产生“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的心理,往往将愤怒的情绪向家属、朋友、医护人员等接近的人发泄,或对医院的制度、治疗等方面表示不满。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病人的痛苦,正确对待病人发怒、抱怨、不合作的行为,给予病人以关爱和宽容,允许病人宣泄他们的情感。同时注意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并取得家属的配合。第18页,本讲稿共41页(三)协议期心理变化及护理(三)协议期心理变化及护理 病人愤怒的心理消失,接受临终的

12、事实。为了延长生命,有些病人会做出许多承诺作为交换条件,出现“请让我好起来,我一定”的心理。此期病人变得和善,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表现合作,能配合治疗。护士应主动关心病人,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并给予指导,加强护理,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使其减轻痛苦。第19页,本讲稿共41页(四)忧郁期心理变化及护理(四)忧郁期心理变化及护理 当病人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无法阻止死亡的来临时,会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出现悲伤、退缩、忧郁等反应,甚至有轻生念头。有的病人要求与亲朋好友见面,希望有喜欢的人陪伴照顾。护理人员应尽可能满足病人的要求,给予同情和照顾,允许其用不同方式宣泄情感,鼓励家属陪伴,并加强安全保护

13、。第20页,本讲稿共41页(五)接受期心理变化及护理(五)接受期心理变化及护理 在一切的努力、挣扎之后,病人变得平静,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情感减退,平静等待死亡的到来。护理人员应帮助病人了却未完成的心愿,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尊重其选择,保持与病人的沟通,并给予适当的支持,使其安详地告别人世。第21页,本讲稿共41页三、临终病人家属的安抚及护理三、临终病人家属的安抚及护理 临终病人的家属面临着多方面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在做好临终临终病人的家属面临着多方面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在做好临终病人护理的同时,也要做好临终病人家属的关怀照顾工作。病人护理的同时,也要做好临终病人

14、家属的关怀照顾工作。(一)满足家属照顾病人的需要(一)满足家属照顾病人的需要 满足家属照顾病人的需要,让家属陪伴在病人身旁,护理人员为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二)鼓励家属表达情感(二)鼓励家属表达情感 护理人员要与家属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家属的信任,鼓励家属表达内心的感受和遇到的困难,容忍和谅解家属的过激言行。(三)指导家属对病人的生活照料(三)指导家属对病人的生活照料 鼓励家属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对病人生活照料,耐心指导家属照料病人的有关护理技术,使家属在此过程中获得心理慰籍,让病人感到亲情温暖。第22页,本讲稿共41页 (四)协助维持家庭的完整性(四)协助维持家庭的完整性 协助

15、家属在医院环境中,营造家庭生活氛围,如共同进餐等,维持家庭完整性。(五)满足家属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五)满足家属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 护理人员要关心理解家属,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合理安排陪伴期间的生活。第23页,本讲稿共41页第24页,本讲稿共41页第25页,本讲稿共41页 安乐死 安乐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无痛苦、幸福的死亡。安乐死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是一种无痛苦的死亡的状态;其二,是一种死亡方法,指为结束不治之症病人的痛苦所采取的无痛致死术。其形式可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主动安乐死指由医务人员或其他人采取措施,以结束病人的痛苦或加速死亡过程;被动安乐死是指停止对病人采用的一

16、切医疗措施,任其自然死亡。知识拓展第26页,本讲稿共41页 目前医学界基本沿用目前医学界基本沿用19681968年世界第年世界第2222次医学大会次医学大会上美国哈佛大学提出的脑死亡诊断标准:上美国哈佛大学提出的脑死亡诊断标准:不可逆的深度昏迷;不可逆的深度昏迷;自发呼吸停止;自发呼吸停止;脑干反射消失;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平坦)。脑电波消失(平坦)。凡符合以上标准,并在凡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h24h内反复测试检查,结果无内反复测试检查,结果无变化,排除体温过低(变化,排除体温过低(3232)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影响,即可宣告死亡。剂的影响,即可宣告死亡。第27页

17、,本讲稿共41页 美国统一死亡判定法案死亡标准 1983年,美国医学会、美国律师协会等通过统一死亡判定法案(UDDA),建议美国各州采纳以下条款:“一个人或循环和呼吸功能不可逆停止,或全脑,包括脑干一切功能不可逆停止,就是死人。死亡的确定必须符合公认的医学标准。”该条款实际上是让传统的死亡概念、标准和脑死亡的概念、标准同时存在,避免了人们对死亡定义可能产生的误会。知识拓展第28页,本讲稿共41页l濒死期: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各系统功能严重障濒死期: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各系统功能严重障碍,脑干以上的中枢神经深度抑制。碍,脑干以上的中枢神经深度抑制。l此期持续时间因人而异,

18、病人生命尚处于可逆阶段l表现为:意识模糊或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肌张力减弱或消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潮式及间断呼吸。第29页,本讲稿共41页l临床死亡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已由大脑皮层扩散至皮层下,延髓处临床死亡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已由大脑皮层扩散至皮层下,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于极度抑制状态。l此期一般持续56min,但在低温下,可延长达1h或更长l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l生物学死亡期:又称全脑死亡、细胞死亡或分子死亡,是死亡过程的最生物学死亡期:又称全脑死亡、细胞死亡或分子死亡,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19、机体新陈代谢停止,机体不可能复活后阶段,机体新陈代谢停止,机体不可能复活。l早期尸体现象(尸冷、尸斑、尸僵)l晚期尸体现象(尸体腐败)第30页,本讲稿共41页 尸体护理是对临终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最后步骤,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尸体护理不仅体现对死者的尊重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也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崇高的职业道德。目的 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第31页,本讲稿共41页目的 1.1.尸体整洁,姿势良好,易于辨认。尸体整洁,姿势良好,易于辨认。2.2.尊重死者,给家属以安慰。尊重死者,给家属以安慰。第32页,本讲稿共41页准备 1.1.护士准备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手套。2.2.

20、用物准备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备:血管钳、剪刀、衣裤、尸单、填好的尸体识别卡3张、别针3枚、不脱 脂棉适量、梳子、绷带、大单。另备:平车、脸盆、毛巾等;有伤口者准备敷 料,必要时备隔离衣和手套、屏风。3.3.环境准备环境准备 安静、肃穆,必要时屏风遮挡。第33页,本讲稿共41页姓名 住院号 年龄 性别 病室 床号 籍贯 死亡诊断 住址 死亡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护士签名 医院尸体识别卡第34页,本讲稿共41页操作说明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操作准备操作准备安置体位安置体位整理遗容整理遗容清洁全身清洁全身填塞孔道填塞孔道包裹尸体包裹尸体尸体运送尸体运送终末消毒终末消毒整理病历整理病历处理遗物处理遗物用

21、物携至床旁,屏风遮挡,尊重死者。劝慰家属暂时离开病室。用物携至床旁,屏风遮挡,尊重死者。劝慰家属暂时离开病室。撤去一切治疗用物。撤去一切治疗用物。尸体仰卧,双臂放于身体两侧,放平支架,头下垫枕,防止头部淤血青紫。撤去尸体仰卧,双臂放于身体两侧,放平支架,头下垫枕,防止头部淤血青紫。撤去被褥,留一大单或被套(撤去棉胎)遮盖尸体被褥,留一大单或被套(撤去棉胎)遮盖尸体.洗脸、闭合眼睑及嘴,可按摩、洗脸、闭合眼睑及嘴,可按摩、热湿敷眼周及下颌关节,如有义齿代为装上,必要时用多头绷带托住下颌,维持热湿敷眼周及下颌关节,如有义齿代为装上,必要时用多头绷带托住下颌,维持良好遗容。良好遗容。脱去衣裤,依次擦

22、洗上肢、胸、腹、背、臀及下肢,并用松节油清除胶布痕迹,脱去衣裤,依次擦洗上肢、胸、腹、背、臀及下肢,并用松节油清除胶布痕迹,有伤口者更换敷料,有引流管拔除后缝合或用蝶形胶布封闭并包扎。有伤口者更换敷料,有引流管拔除后缝合或用蝶形胶布封闭并包扎。用弯血管钳将不脱脂棉花塞入口、鼻、耳、阴道、肛门等孔道,防止体液外流,用弯血管钳将不脱脂棉花塞入口、鼻、耳、阴道、肛门等孔道,防止体液外流,棉花勿外露,保持尸体整洁,无渗液。穿上衣裤、梳理头发,将第一张尸体识别棉花勿外露,保持尸体整洁,无渗液。穿上衣裤、梳理头发,将第一张尸体识别卡系于腕部,撤去大单或被套。卡系于腕部,撤去大单或被套。将尸单斜放在平车上,

23、移尸体于尸单上,先将尸单两端遮盖尸体的头和脚,再将将尸单斜放在平车上,移尸体于尸单上,先将尸单两端遮盖尸体的头和脚,再将尸单左右两边整齐包好,再用绷带将胸、腰、踝部固定,将第二张尸体识别卡别尸单左右两边整齐包好,再用绷带将胸、腰、踝部固定,将第二张尸体识别卡别在尸体胸部的尸单上。在尸体胸部的尸单上。将尸体盖上大单送至太平间,安置于停尸屉内,将第三张尸体识别卡挂在停尸屉外。将尸体盖上大单送至太平间,安置于停尸屉内,将第三张尸体识别卡挂在停尸屉外。按终末消毒原则处理床单位、用物及病室。按终末消毒原则处理床单位、用物及病室。完成记录,将死亡时间填写在当日体温单完成记录,将死亡时间填写在当日体温单40

24、404242之间相应时间栏内,注销各之间相应时间栏内,注销各种卡片,按出院手续办理结帐。种卡片,按出院手续办理结帐。清点遗物交给家属,家属不在需两人核对登记,交护士长保存。清点遗物交给家属,家属不在需两人核对登记,交护士长保存。第35页,本讲稿共41页注意事项 1.1.尸体护理应在医生开出死亡证明、尸体护理应在医生开出死亡证明、家属同意后立即进行,以防尸僵。家属同意后立即进行,以防尸僵。2.2.做尸体护理时,态度要严肃认真,做尸体护理时,态度要严肃认真,尊重死者,维护尸体隐私权,不可尊重死者,维护尸体隐私权,不可 暴露尸体,并安置于自然体位。暴露尸体,并安置于自然体位。3.3.传染病人尸体按隔

25、离原则进行护理。传染病人尸体按隔离原则进行护理。第36页,本讲稿共41页 丧亲者是指死者的直系亲属。对于丧亲者,最亲近的人永远离开,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经历,根据安格乐(Engel)理论,丧亲者的心理反应可分为六个阶段即:冲击与怀疑期;逐渐承认期;恢复常态期;克服失落感期;理想化期;恢复期。影响丧亲者心理调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丧亲者对死者的依赖程度、死者病程的长短、年龄大小、宗教信仰、失去亲人后的生活改变、亲朋好友的支持等。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丧亲者的感受,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安抚。1.1.认真做好尸体护理认真做好尸体护理 体现对死者的尊重,对生者的抚慰。尸体护理要充分体现人道主体现对死者的尊重,对生

26、者的抚慰。尸体护理要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尊重死者,这是对丧亲者的极大安慰。义精神,尊重死者,这是对丧亲者的极大安慰。2.2.心理疏导与精神支持心理疏导与精神支持 鼓励家属宣泄情感,鼓励丧亲者之间互相安慰,认真倾听其诉鼓励家属宣泄情感,鼓励丧亲者之间互相安慰,认真倾听其诉说,及时耐心疏导,使其得到精神上的支持与安抚。说,及时耐心疏导,使其得到精神上的支持与安抚。3.3.尽量满足丧亲者的需要尽量满足丧亲者的需要 提供生活指导、建议,对无法实现的要求,要耐心劝慰。争提供生活指导、建议,对无法实现的要求,要耐心劝慰。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4.4

27、.鼓励多参加社会活动鼓励多参加社会活动 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和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和培养新的兴趣爱好。5.5.对丧亲者进行随访对丧亲者进行随访 临终关怀机构可通过信件、电话、访视对死者家属进行追踪随临终关怀机构可通过信件、电话、访视对死者家属进行追踪随访,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支持。访,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支持。第37页,本讲稿共41页1、如何做好临终病人的护理?2、脑死亡的判断标准?第38页,本讲稿共41页1、死亡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期、()期及生物学死亡期。2、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期、()期、()期、()期和()期。3、临终关怀是从以()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

28、主的()。4、尸体护理的目的是使尸体整洁,()良好的尸体外观以便易于()5、面肌消瘦,面部呈铅灰色,下额下垂,嘴微张,眼眶凹陷,双眼半睁,目光呆滞为()面容。第39页,本讲稿共41页1.1.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2.简述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分期、各期特点及护理措施。简述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分期、各期特点及护理措施。3.3.简述死亡过程分期及各期特点?简述死亡过程分期及各期特点?4.4.尸体护理应注意哪些问题?尸体护理应注意哪些问题?5.5.李某,男,李某,男,7676岁。高血压病史岁。高血压病史2020年,晨起突然摔倒,来院就诊,年,晨起突然摔倒,来院就诊,门诊以高血压、脑出血收入院。查:门诊以高血压、脑出血收入院。查:Bp190/150 mmHgBp190/150 mmHg,P64P64次次/分,分,T38.6 T38.6,R12R12次次/分,右侧肢体偏瘫,瞳孔左侧大于右侧,对光反分,右侧肢体偏瘫,瞳孔左侧大于右侧,对光反 射迟钝,深度昏迷,二便失禁。讨论对该病人及家属应采取哪些射迟钝,深度昏迷,二便失禁。讨论对该病人及家属应采取哪些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复习题复习题 第40页,本讲稿共41页第41页,本讲稿共4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