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三级基础知识精.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235482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3.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三级基础知识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人力资源三级基础知识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三级基础知识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三级基础知识精.ppt(1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力资源三级基础知识第1页,本讲稿共136页基础知识内容分析基础知识内容分析基础知识内容总体分值比重各章分值比重(选择题目数)第一章劳动经济学四级30%/三级20%/二级10%4/2第二章劳动法4/2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4/2第四章管理心里与组织行为4/2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4/2小计20/10第2页,本讲稿共136页基础知识内容分析基础知识内容分析n一般侧重考一般侧重考概念、分类、性质等概念、分类、性质等,图标和数学,图标和数学模型等基本上不会考到模型等基本上不会考到n近两年考试有近两年考试有越来越细越来越细的趋势。的趋势。n越是大家认为可能考的地方近两年越是没有题越是大家认为可能考的地方

2、近两年越是没有题目。目。n要学会要学会放弃放弃。第3页,本讲稿共136页目录n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n第二章 劳动法劳动法n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n第四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n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4页,本讲稿共136页第一章:劳动经济学(22)n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n二、劳动力供给供给和需求需求n三、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工资水平与工资工资结构结构n四、就业就业与失业失业第5页,本讲稿共136页第一章:劳动经济学(4)n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q1 1、劳

3、动资源稀缺性的含义及其属性、劳动资源稀缺性的含义及其属性q2 2、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q3 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q4 4、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含义及比较、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含义及比较第6页,本讲稿共136页1、劳动资源稀缺性的含义及其属性、劳动资源稀缺性的含义及其属性n含义:含义:q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资源的有限性称为稀缺性;n属性(考点属性(考点-多选):多选):P.1P.1q相对的稀缺性q具有普遍与绝对的属性q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的稀缺性第7页,本讲稿共1

4、36页效用的最大化效用的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第8页,本讲稿共136页2、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n市场的基本功能市场的基本功能q有效配置资源q例如:股市n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q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q大学生与民工就业就业量就业量工工资资率率0LSLDEWeLe第9页,本讲稿共136页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n研究对象研究对象q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行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行规律规律的科学的科学n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多选题多选题 P.3)P.3)q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q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n认识客观现象,提供实在、

5、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阐述认识客观现象,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阐述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的问题n试图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揭示,揭示经济本质与规律经济本质与规律n步骤(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步骤(收入与消费的关系)q确定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设条件设定假设条件提出理论假设提出理论假设验证验证第10页,本讲稿共136页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n研究方法研究方法q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n含义含义:以某种以某种价值观价值观判断判断为基础,说明为基础,说明“应该是什应该是什么么”的问题的问题n目的目的:为政府为政府制定经济政制定经济政策策服务服务q

6、两者的两者的关系关系n非对立(前提与目的)非对立(前提与目的)第11页,本讲稿共136页举例举例n1 1、富人的税率比穷人高(实证)、富人的税率比穷人高(实证)n2 2、富人的税率应该比穷人高吗?(规范)、富人的税率应该比穷人高吗?(规范)n3 3、由于收入水平不高,小汽车还不能进入中国家、由于收入水平不高,小汽车还不能进入中国家庭(实证)庭(实证)n4 4、提倡轿车文明是向西方学习,不利于我国的国情况、提倡轿车文明是向西方学习,不利于我国的国情况(规范)(规范)n5 5、技术进步有利于经济发展(实证)、技术进步有利于经济发展(实证)n6 6、经济发展是一件好事(规范)、经济发展是一件好事(规

7、范)2/10/2023第12页,本讲稿共136页例子: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区别n阻碍互惠交易阻碍互惠交易的因素有下述三点:q信息障碍q体制障碍q市场缺陷n为促进互惠交易,政策需要加强宏观调控、避免市场失加强宏观调控、避免市场失灵灵第13页,本讲稿共136页第一章:劳动经济学n二、劳动力二、劳动力供给供给与与需求需求q5 5、劳动力及劳动力参与率的含义、劳动力及劳动力参与率的含义q6 6、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含义、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含义q7 7、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需求弹性的含义需求弹性的含义q8 8、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q9 9、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及其主、客体、劳动力市场的含

8、义及其主、客体q1010、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含义及其意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含义及其意义q1111、人口、资本存量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表现、人口、资本存量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表现第14页,本讲稿共136页5、劳动力及劳动力参与率的含义n劳动力劳动力q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与劳动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与劳动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与失业者括就业者与失业者.q例:小孩?学生?军人?犯人例:小孩?学生?军人?犯人?返聘人员?返聘人员?n劳动力参与率(劳参率)劳动力参与率(劳参率)q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比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

9、内的人口比率q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总人口)人口)100%100%第15页,本讲稿共136页6、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含义n劳动力供给q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愿意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q例如:保姆费用昂贵,英国白领辞职做全职太太n劳动力需求q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且能够雇佣的劳动量,是企业雇佣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雇佣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n注:q两者都是“主观想”且客观“能”的统一q与市场工资率的关系:供给正相关,需求负相关;第16页,本讲稿共136页7、劳动力供给/需求弹性的含义n劳动力供给

10、弹性(单选 P.6)q劳动力供给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称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qEs=(s/s)/(w/w)n劳动力需求弹性(单选 P.8)q劳动力需求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称为劳动力供给的自身工资弹性n弹性的分类nEs=0,无弹性;Es1,富有弹性;Es无穷大,无限弹性第17页,本讲稿共136页市场需求弹性就业就业量量工工资资率率0需求需求无弹无弹性性需求无需求无限弹性限弹性需求单需求单位弹性位弹性需求缺需求缺乏弹性乏弹性需求富需求富有弹性有弹性第18页,本讲稿共136页8、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n含义:q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其

11、他生产要素上,最初的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即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q三个阶段(多选三个阶段(多选 P.9P.9)n边际产量递增阶段n边际产量递减阶段n总产量绝对减少阶段0TPAPMPMPAPL第19页,本讲稿共136页9、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及其主、客体n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多选 P.11)q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q使用劳动力的企业n客体(单选 P.12)q劳动者的劳动力能力劳动力能力: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体力和智力的总和的总和;第20页,本讲稿共136页10、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含义及其意义n均衡:q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

12、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变动的状态;n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多选 P.13)q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最优分配 q使得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获得同样的工资q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第21页,本讲稿共136页11、人口劳动力供给的影响n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多选 P.13)q人口规模(正相关)q人口年龄结构n通过劳动人口年龄结构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人口红利)n通过劳动年龄组内年龄的构成,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q人口城乡结构第22页,本讲稿共136页第一章:劳动经济学n第三节、完全部分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q12、工资的表现及其决定q13、工

13、资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q14、福利的特征及其形式q15、实物支付与延期支付的优点第23页,本讲稿共136页12、工资的表现及其决定n工资含义:q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n工资形式(多选 P.15)q基本工资n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单选)q福利(多选 P.17)n形式:q实物支付实物支付:工作餐、免费停车位等q延期支付延期支付:退休金、失业保险等第24页,本讲稿共136页15、福利的特点及优点n福利的特点(多选 P.17q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利润q法定性;q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n实物支付的优点(多选 P.17)q降低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q变相地提高个人所得税

14、起点q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第25页,本讲稿共136页15、福利的特点及优点n延期支付的优点(多选 P.18)q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养老)q多样性和灵活性,增加企业适应性(要人)q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发挥激励功能q使保险基金实现积累;第26页,本讲稿共136页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n四、就业与失业q16、就业与失业的含义q17、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含义q18、失业的类型(原因)q19、失业的度量(4)q20、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q21、三大宏观调控政策的含义、手段及其作用q22、收入差距的衡量及改进措施第27页,本讲稿共136页16、就业与失业的含

15、义n就业:q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n就业主体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n劳动属于社会劳动,对社会有益(犯罪活动犯罪活动)n有酬劳动或经营收入n失业:q有劳动能力、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第28页,本讲稿共136页17、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关系n总供给q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等同于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q总供给消费储蓄(卖出去之后的用途)(单选(单选 P.19P.19)n总需求q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q总需求消费品需求投资品需求总需求消费品需求投资品需求n

16、关系(多选 P.19)q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q消费储蓄q消费品投资品第29页,本讲稿共136页18、失业的类型n按原因分的失业的类型(多选 P.20)q摩擦性失业:(单选 P.20)n含义:因岗位变换之间所形成的失业n原因:劳动力市场的动态性变化,信息不对称、不充分;n性质:是一种正常性失业正常性失业,是劳动力市场的自然特征q技术性失业:(单选 P.20)n含义(原因):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生产方法或管理改进而造成的失业;(砸机器)n对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职业培训、职业技能开发第30页,本讲稿共136页18、失业的类型n按原因分的失业的类型q结构性失

17、业:(单选 P.20)n含义(原因):由于经济结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q季节性失业:(单选 P.20)n含义(原因):由于气候状况规律性的变化而对生产、消费产生影响所引致的失业;(羽绒服生产)第31页,本讲稿共136页18、失业的类型n需求不足型失业q含义:由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市场现行工资率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而引起的失业q两种表现形式(原因):(多选(多选 P.21P.21)n增长差距性失业n周期性失业q性质:非正常失业;总需要不足是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q对策:n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第32页,本讲稿共136页1

18、9、失业的度量n反映失业程度的两个指标(多选 P.21)q失业率q失业持续时间n失业的负面影响(多选 P.23)q造成家庭经济困难q浪费劳动力资源q影响劳动力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第33页,本讲稿共136页20、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n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多选 P.23)q最低劳动标准(多选 P.23)n最低工资标准维持劳动力再生产n最长时间标准确保休息休假权q最低社会保障n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国民收入再分配配,对劳动者在暂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q工会(单选 P.24)

19、n最基本的功能:集体谈判第34页,本讲稿共136页21、三大宏观调控政策的含义、手段n三大宏观调控政策(多选 P.24)q财政政策(单选(单选 P.24P.24)n是指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经济发展、物价稳定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政策;q货币政策(单选(单选 P.25P.25)n是指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政策q收入政策(单选(单选 P.25P.25)n政府通过控制货币工资与物价的增长,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的经济调控手段第35页,本讲稿共136页21、三大宏观调控政策的含义、手段n财政政策

20、调控手段(见效快)(多选 P.24)q调整政府购买(公共工程)q调整政府转移支付(代金券)q调整税率(降、退、免税)n货币政策调控手段(见效较慢)(多选 P.25)q基本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政府债券)q直接目的:调控利息率(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q最终目标:影响投资、消费与政府支出,使供求平衡n收入政策措施(多选 P.27)q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q收入平等化措施第36页,本讲稿共136页22、收入差距的衡量及改进措施n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多选 P.26)q洛伦茨曲线q基尼系数q库兹涅茨比率(收入份额与人口比例份额差的和与总人数比)q人口(或家庭)人数组分布频率q帕累托定律(二八定律

21、)n基尼系数(单选 P.26)q0.2 高度平等点q0.4 高度不平等点A0.20.20.40.40.60.60.80.81.0B完全平等完全平等EDCF第37页,本讲稿共136页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基尼系数=A/=A/(A+BA+B)如果如果A 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果B B为零则系数为为零则系数为1 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 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

22、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0.2表示收入绝对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平均;0.2-0.30.2-0.3表示比较平均;表示比较平均;0.3-0.40.3-0.4表示相对合理;表示相对合理;0.4-0.4-0.5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第38页

23、,本讲稿共136页资料:资料:中国的基尼系数中国的基尼系数 国际认定的基尼系数警戒线为国际认定的基尼系数警戒线为0.40.4 而中国基尼系数目前已扩大至近而中国基尼系数目前已扩大至近0.50.5。第39页,本讲稿共136页第第 二二 章章第40页,本讲稿共136页第二章:劳动法n第一节: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 n第二节: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 第41页,本讲稿共136页第二章:劳动法n一、劳动法的概念 q1、劳动法的含义q2、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特点、作用q3、基本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的比较q4、社会保险的特点q5、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及其类别q6、劳动法体系的构成第42页,本讲稿共136页1

24、、劳动法的含义n劳动法(广义)劳动法(广义)(P.28)q含义:含义: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法律规范的总和总和;n对劳动法基本原则对劳动法基本原则的认识(多选的认识(多选 P.29)q直接决定了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性质性质q是劳动立法基本精神立法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q体现了国家对劳动关系的本质本质的认识q体现了统治阶段对劳动关系中矛盾与冲突的基本态度基本态度第43页,本讲稿共136页2、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特点、作用n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多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多选 P.30)q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则n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劳保障劳

25、动者的劳动权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动法的首要原则,包括(单选)单选)q平等劳动就业权、自由平等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多选职业培训权(多选 P.30)q其中,其中,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与与自自由择业权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是劳动权的核心核心(单选)(单选)第44页,本讲稿共136页2、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特点、作用n劳动关系民主化的原则劳动关系民主化的原则n参加与组织工会的权利参加与组织工会的权利n平等协商的权利平等协商的权利n集体协商权与共同决定权集体协商权与共同决定权n劳动关系重大调整遵循劳动关系重大调整

26、遵循“三方原则三方原则”n重大处罚应听取工会意见重大处罚应听取工会意见n仲裁委员会组成遵循仲裁委员会组成遵循“三三方原则方原则”n保障工会保障工会“参与权、知情参与权、知情权与咨询权权与咨询权”第45页,本讲稿共136页2、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特点、作用q物质帮助权的原则物质帮助权的原则n是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就业就业机会机会时有从社会获得物质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帮助的权利n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通过社会保险实现社会保险实现第46页,本讲稿共136页2、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特点、作用n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特点(多选 P.29)q具有指导性、纲领性指导性、纲领性

27、,而不是具体规定;q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本质和特点q高度的稳定性稳定性q权威性权威性n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作用(贯穿整个过程)(多选 P.29)q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制定、修改和废止q指导劳动法的实施实施q有助于劳动法的理解、解释理解、解释第47页,本讲稿共136页3、基本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的比较n劳动权保护的具体类型(单选或多选 P.30)q基本保护:最低限度的保护,即基本权益的保障;q全面保护:包括人身权益人身权益和财产财产权益权益、法定权益法定权益和约定权益约定权益q优先保护优先保护:都要保护时,先保先保护弱势地位护弱势地位的劳动者n例:安全重于生产第48页,本讲

28、稿共136页4、社会保险的特点n社会保险的特点特点(多选 P.32)q强制性q社会性q互济性q补偿性第49页,本讲稿共136页5、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及其类别n劳动法律渊源渊源(多选)q就是由国家制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q根据创制机关创制机关的不同,方式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具有不同等级的效力范围;(单选或多选单选或多选 P.33P.33)n宪法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是我国劳动法的首要渊源;n劳动法律劳动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n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国务院n劳动规章劳动规章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n地方性劳动法规地方性劳动法规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府n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国际公约我国立法机关

29、批准的国际公约国际劳工组织等n正式解释正式解释第50页,本讲稿共136页5、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及其类别n劳动法解释的类型(根据解释主体解释主体)(多选 P.34)q任意任意解释:律师、法学家、语文老师等q行政行政解释(为正式解释,有效,如政府)q司法司法解释(为正式解释,有效,如人保部)q立法立法解释(为正式解释,有效,如法院)第51页,本讲稿共136页6、劳动法体系的构成n我国劳动法体系的构成q1 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促进就业法律制度n主要内容:规范国家、各级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职责,对妇女、残疾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退役军人人、少数民族、退役军人的就业促进措施等q2、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30、制度q3、劳动标准制度(劳动标准制度(3636个小时)(单选个小时)(单选 P.37P.37)q4、职业培训制度q5、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q6、劳动争议与处理制度q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q8、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第52页,本讲稿共136页6、劳动法体系的构成n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程序(单选 P.38)q调解程序q仲裁程序q诉讼程序n我国劳动法体系的构成构成(职能结构模式)(多选 P.39)q1、劳动关系法(企业与劳动者;劳动争议处理法)q2、劳动标准法(国家制定的标准)q3、劳动保障法(国家职责与保障)q4、劳动监督检查法(单独)第53页,本讲稿共136页第二章:劳动法n二、劳动法律关系q7、

31、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单选)q8、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及其特征q9、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多选)q10、完全/限制/无劳动行为能力的含义(单选)q11、劳动法律事实的种类第54页,本讲稿共136页7、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n劳动法律关系(P.39)q含义:含义: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权利义务关系(内容)(内容),即雇主与雇员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n例:雇员完成工作,企业支付工资q劳动关系转换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条件(多选多选 P.39P.39)n1、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n2、存在着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n例:大龙请好朋友

32、小虎帮忙搬家q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本质区别本质区别(单选(单选 P.40P.40)n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第55页,本讲稿共136页8、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及其特征n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种类(多选 P.40)q劳动合同关系合同关系n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即一般所说的劳动法律关系q劳动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n例:工商管理部门的检查中工商管理部门与企业q劳动服务法律关系服务法律关系n例:国家就业培训中政府与培训者第56页,本讲稿共136页8、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及其特征n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特征(多选 P.41)q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q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33、是权利和义务q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双务关系q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n劳动法律事实事实(多选 P.44)q劳动法律行为(裁员)q劳动法律事件(破产)第57页,本讲稿共136页9、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n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多选 P.42)q劳动关系的主体主体n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队团队等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即雇主与雇员;工会工会是团队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形式主体;q劳动关系的内容内容权利与义务q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客体n是指主体

34、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即法律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如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工作时间等第58页,本讲稿共136页案例:某幼儿园是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两名女教师因怀孕不能上班,园方遂予以解雇。问:民办非企业其中的劳动者可否享受劳动法给予劳动者的保护?n 答案是肯定的,本案如果发生在新法实施以后,属于劳动仲裁受理的范围。第59页,本讲稿共136页10、完全/限制/无劳动行为能力的主体n完全完全劳动行为能力能力人(单选 P.43)q指身体健康、有完全行为自由、18周岁以上的男性劳动者;n限制限制劳动行为能力能力人(基于保护特定群体或社会利益目的)(多选 P.43)q1618周岁未成年人(繁重体力工种

35、)q女性劳动者(特定职业、特定生理周期)q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只从事特定适合职业)q某些特定的疾病患者(不得从事某些职业)q部分被限制行为自由的人(禁止从事被限制资格的行业)n无劳动行为能力无劳动行为能力人(多选 P.43)q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q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第60页,本讲稿共136页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24)n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n第二节:企业计划与决策n第三节:市场营销第61页,本讲稿共136页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n1、企业战略的含义n2、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n3、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n4、企业资源及资源优势的含义n5、资源开发与利用活动n6、SWOT分析工具n7、企业战略选择n

36、8、战略控制第62页,本讲稿共136页1.企业战略管理n企业战略q含义:企业为适应未来环境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总体性和长远性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q实质:实质:是实现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企业实力企业实力和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单选平衡(单选 P.45P.45)q特征: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第63页,本讲稿共136页2.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n五力模型五力模型(多选 P.47)q1、现有竞争对手现有竞争对手分析q2、潜在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分析q3、替代产品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的分析q4、顾客力量顾客力量的分析q5、供

37、应商力量供应商力量的分析第64页,本讲稿共136页3.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nPEST(害虫分析)(单选 P.49)qP P、政治政治环境(首要外部条件)qE E、经济经济环境qS S、社会文化文化环境qT T、技术技术环境第65页,本讲稿共136页4.企业资源及资源优势的含义n企业资源q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包括机器、资本等实物资产及专利、商标、技术秘密、信誉、顾客忠诚度、知名度和管专利、商标、技术秘密、信誉、顾客忠诚度、知名度和管理理等无形资产n资源优势:(竞争优势)q含义: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所拥有的特殊资源q属性:属性:高收益性高收益性、稀缺性稀缺性(竞争对手没有)、(

38、竞争对手没有)、难模仿性难模仿性、难替难替代性代性;(多选(多选 P.50P.50)q特点:(多选特点:(多选 P.50P.50)n相对性相对性n时间性时间性第66页,本讲稿共136页5.资源开发与利用活动n基本活动基本活动(多选 P.51)q生产加工q成品储运q市场营销q售后服务n支持活动支持活动(多选 P.51)q采购管理q技术开发q人力资源管理q企业基础设施(组织结构、文化等)第67页,本讲稿共136页6.SWOT企业内外环境分析工具nS:企业优势(strength)nW:企业劣势(weakness)nO:外部机会(opportunity)nT:外部威胁(threat)nS-O:增长战略

39、增长战略nW-O:扭转战略扭转战略nW-T:防御战略防御战略nS-T:多种经营战略多种经营战略第68页,本讲稿共136页7.企业战略选择n总体战略总体战略(阶段)(多选 P.54)q进入战略进入战略n购并战略、内部创业战略、合资战略q发展战略发展战略n单一产品或服务战略、横向发展战略、纵向发展战略q稳定战略稳定战略q撤退战略撤退战略n特许经营、分包、卖断、管理层标杆收购、拆产为股/分拆、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第69页,本讲稿共136页7.企业战略选择n一般竞争战略(多选 P.57)q低成本战略(多选低成本战略(多选 P.57P.57)()(春秋航空春秋航空)n原则:领先原则、全过程低成本原则、总成

40、本最低原则、持久原则q差异化战略(多选差异化战略(多选 P.57P.57)(海底捞海底捞)n制定原则:效益原则、适当原则、有效原则q重点战略n着眼于目标市场取得成本优势n着眼于目标市场取得差异化优势第70页,本讲稿共136页8.战略控制n战略控制q是将预先制定的战略目标与反馈回来的战略执行信息进行比较以检查战略计划与实际执行的偏离程度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q战略评价标准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战略评价标准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控制的依据(单选(单选 P.61P.61)第71页,本讲稿共136页第二节 企业计划与决策n9、科学决策的要求n10、确定型决策

41、方法n11、风险型决策方法n12、不确定型决策方法n13、企业经营计划的作用与原则n14、编制企业经营计划的方法第72页,本讲稿共136页9.科学决策的要求n科学决策的要求科学决策的要求(多选 P.62)q合理的决策标准标准q有效的信息信息系统q系统的决策观念观念q科学的决策程序程序q决策方法方法科学化第73页,本讲稿共136页10.确定型决策方法n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骰子)(多选 P.63)q是指事件的各种自然状态是完全肯定的自然状态是完全肯定的,而且经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到各方案的明确结果;其决策方法有:n量本利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q边际收益分析边际收益分析

42、q经营安全状况分析经营安全状况分析n线性规划法(函数法)线性规划法(函数法)n微分法微分法第74页,本讲稿共136页11.风险型决策方法n风险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多选 P.68)q收益矩阵n按收益概率期望收益值比较q决策树决策树n标准:期望收益值n分析程序:(多选分析程序:(多选 P.68P.68)q绘制树形图(从左到右)q计算期望值(从右到左)q剪枝决策(减去期望值小的)q敏感性分析n损益值对概率变动的敏感性第75页,本讲稿共136页12.不确定型决策方法n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概率未知)(多选 P.69)q悲观悲观决策标准n“华德决策准则”小中取大q乐观乐观系数决策准则n

43、“赫威斯准则”乐观概念系数aq中庸中庸决策标准n方案收益期望值(最乐观值最可能值4最保守值)/6q最小后悔最小后悔决策标准n萨凡奇决策标准后悔值大中选小q同行概率同行概率标准n拉普拉斯决策标准设事件同概率第76页,本讲稿共136页13.企业经营计划的作用与原则n企业经营计划的作用作用q使决策目标具体化q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q为控制提供标准n制订企业经营计划的原则原则(多选 P.70)q可行性与创造性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q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相结合的原则q稳定性与灵活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第77页,本讲稿共136页14.编制企业经营计划的方法n编制企业经营计划的方

44、法方法(多选 P.71)q滚动计划法滚动计划法n根据一定时期计划执行情况,通过定期的调整依次将计划时期顺延,再确定计划的内容;qPDCAPDCA循环法循环法nP:Plan;D:Do;C:Check;A:Actionq综合平衡法(资源)综合平衡法(资源)第78页,本讲稿共136页第三节:市场营销n15、市场构成要素n16、消费者市场分析n17、组织市场的类型n18、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含义及步骤n19、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n20、市场营销策略内容n21、投入期营销策略n22、定价策略n23、分销策略n24、促销策略第79页,本讲稿共136页15.市场构成要素n市场构成要素(多选 P.74)q人口人口

45、q购买力购买力q购买欲望购买欲望第80页,本讲稿共136页16.消费者市场分析n消费者市场(单选 P.75)q是指所有为了个人消费个人消费而购买物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n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多选 P.75)q文化因素q社会因素q个人因素q心理因素第81页,本讲稿共136页17.组织市场的类型n组织市场的类型组织市场的类型(多选 P.77)q产业市场(生产者市场或企业市场)n购买用于生产、销售的企业与个人;是主体q转卖者市场n购买以转租/售的个人与组织(批发商、零售商)q政府市场n影响产业购买的决定因素(由大到小)(多选 P.79)q环境因素(组织外);组织因素(组织内)

46、q人际因素(人与人);个人因素(个人)第82页,本讲稿共136页18.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含义及步骤n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含义(P.80)q是指企业为实现目标、完成任务而发现、分析、选发现、分析、选择和利用市场机会择和利用市场机会的管理过程q步骤:n分析市场机会分析市场机会 n选择目标市场选择目标市场n设计市场营销组合设计市场营销组合n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计划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计划第83页,本讲稿共136页19.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n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多选 P.81)q地理细分q人口细分(人口特征)q心理细分q行为细分第84页,本讲稿共136页20.市场营销策略内容n市场营销策略

47、内容市场营销策略内容(多选 P.84)q产品策略产品策略q定价策略定价策略q分销策略分销策略q促销策略促销策略第85页,本讲稿共136页21.市场营销策略内容n产品策略(多选 P.84)q产品组合策略q品牌与商标策略q包装策略q产品生命周期策略q服务策略n包装策略(多选包装策略(多选 P.86P.86)q相似包装策略相似包装策略q差别包装策略差别包装策略q组合包装策略组合包装策略q复用包装策略复用包装策略q附赠品包装策略附赠品包装策略第86页,本讲稿共136页产品投入期营销策略n产品投入期营销策略产品投入期营销策略(多选 P.87)q快速掠取策略:高价格高促销费用(电子产品)q缓慢掠取策略:高

48、价格低促销费用(名牌化妆品)q快速渗透策略:低价格高促销费用q缓慢渗透策略:低价格低促销费用第87页,本讲稿共136页产品成熟期营销策略q产品产品成熟期成熟期营销策略营销策略(多选多选P.88P.88)q市场改良(发现新用途、新客户)市场改良(发现新用途、新客户)n寻求新的细分市场n刺激顾客增加使用率n市场重新定位q产品改良(改变产品)产品改良(改变产品)n品质改良n特色改良n式样改良n附加产品改良q市场营销组合改良(改变市场营销组合)市场营销组合改良(改变市场营销组合)第88页,本讲稿共136页22.定价策略n定价的三种方法定价的三种方法(多选 P.90)q成本导向定价法n成本加成定价法n盈

49、亏平衡定价法n目标收益定价法n边际成本定价法q需求导向定价法q竞争导向定价法n新产品的三种定价方法新产品的三种定价方法q撇油定价策略:高价撇油定价策略:高价q渗透定价策略:低价渗透定价策略:低价q满意定价策略:中间满意定价策略:中间第89页,本讲稿共136页23.销售渠道策略n销售渠道策略销售渠道策略(多选 P.94-95)q独家性分销独家性分销n即企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只选择一家中间商经销或代理其产品q集中性分销(密集性分销)集中性分销(密集性分销)n即在某一市场使用尽可能多的中间商销售产品,以扩大市场覆盖面或快速进入市场;q选择性分销选择性分销n即在同一目标市场上,依据一定的条件标准,

50、选择一家以上的中间商经销其产品,不是允许所有愿意经销本企业产品的中间商参与经销第90页,本讲稿共136页24.促销策略n促销策略的类型促销策略的类型(多选 P.95)q广告q人员推销q营业推广q宣传宣传q公共关系(公益广告)公共关系(公益广告)第91页,本讲稿共136页第四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19)n第一节: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n第二节: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n第三节:领导行为及其理论n第四节:HRM中的心理测量技术第92页,本讲稿共136页第一节 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n一、个体差异一、个体差异n1.(一)员工的能力与人格q能力与绩效成正比能力与绩效成正比q大五人格大五人格指情绪稳定性、外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