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疆域变化(史上最全)图文.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7235417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代疆域变化(史上最全)图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国历代疆域变化(史上最全)图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历代疆域变化(史上最全)图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代疆域变化(史上最全)图文.doc(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历代疆域变化(史上最全)图文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朝开始:夏(公元前2224年前1766年)夏朝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夏的活动地区,大约西起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沿黄河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的地方,南至今湖北省,北至今河北省.都城建于安邑. 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的统治区域,以现在的河南为中心。武丁在位时国势鼎盛,势力达于长江流域。商朝的主要活动区域大致在今山东省、河南省境内的黄河两岸. 在商的周围,还有许多臣服于商的属国,如西北的鬼方,西部的羌方。商纣王昏庸无度,渭河流域周部落的首领武王姬发,联合各部落讨伐殷商。这就是“武王伐纣“的故事。纣王

2、临时组建的奴隶军临阵倒戈,纣王在惊恐中自焚而死。商王朝灭亡了,被周朝所取代。周(前11世纪中期前256年)灭商前,周族活动于黄河上游(今陕西、甘肃一带)。周武王灭纣后,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附近),后迁洛邑。 “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周朝强势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周王分封的诸侯国平王东迁之后的周王室大权旁落,诸侯纷争加剧,进入了列国征战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得名。主要诸侯有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 等。周东迁后,天子的

3、势力越来越小。而诸侯的势力却越来越大.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后称霸的有五个诸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战国时期(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的地区,先后出现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诸侯二十余家.其中以西嬴姓秦国,东妫姓齐国,中原三晋(赵国、魏国、韩国),南芈姓楚国,北姬姓燕国此七国最强。史称“战国七雄”。 秦(前221前207)共15年从前230年开始,秦先后歼灭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后,于前221年一统天下.其疆界西部到今甘肃、四川;西南到云南、广西;北到阴山.南到东南沿海。前209

4、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影响极为深远.前207年11月左右,秦朝被推翻。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西汉初年,由于秦朝的暴政和楚汉之争,当时的国力极为衰弱。北方也一直受到匈奴的威胁。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设西域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南葱岭以东的西域诸国。东蒙古高原为东胡后裔乌桓、鲜卑分布地。大漠南北为匈奴地。青藏高原为诸羌地。云南西南部则为哀牢夷地.我也说一句文景期间的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得到恢复。汉武帝时北据匈奴,将其赶到漠北。西通西域,在今四川、云南、贵州设郡县。国土面积空前巨大。东汉(公元25年220年)两汉之间是王莽建立的新朝(公元9年25

5、年)西汉皇族后裔刘秀灭掉王莽,在洛阳称帝,史称东汉.刘秀定都洛阳后,不断对四方用兵,先后消灭盘踞关中、号称百万的赤眉军,割据陇右立地称王的隗嚣与在西蜀称帝的公孙述等大小数十个割据势力。自此,经历了自新莽末年长达近二十年的纷争混战,古老的中华大地再次归于一统。延光二年 (公元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由于北边匈奴族内部分裂,鲜卑乘机拓展强土,西击乌孙,东却扶余,尽据匈奴故地.其时青藏高原仍为诸羌所居.东北鸭绿江上游两岸则为高句丽国领土.东汉末年,皇帝年幼,宦官专权,朝政日衰。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在外带兵的将领与地方豪强借围剿黄巾军的机会掌握大量武装,揭开了东

6、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大幕。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在洛阳称帝,国号“大魏,东汉灭亡。魏蜀吴三分天下(公元220280年)在军阀割据混战中:曹操经过南征北战,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统一华北。刘备占据益州,孙权占据荆州三足鼎立局势形成。魏仍以西域长史府领护除乌孙之外的西域诸国。魏东北境外为高句丽、挹娄、扶余等,北接羌胡.大漠南北为鲜卑。青藏高原为诸羌地。.西晋(265年316年),通过对吴、蜀的战争,魏国的军事大权,逐渐落入司马氏之手.265年,司马炎夺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中原。西晋仍设西域长史府领护除乌孙之外西域诸国。东北境外为高句丽、挹娄、扶余等,

7、北接羌胡。大漠南北为鲜卑。青藏高原为诸羌地。 晋怀帝永嘉元年的307年到311年五年中连续遭受旱灾、蝗灾等严重自然灾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因素影响,使内迁割据都城附近的匈奴集团占领洛阳,晋怀帝被匈奴军队俘虏,并且在次年遇害,西晋灭亡。“五胡乱华”与东晋(316年420年)偏安:西晋灭亡后,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南京)即位,史称东晋。其统治范围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前秦(351394),都长安(今西安)。盛时疆域东至大海,西抵葱岭,南控江淮,北极大漠,东南以淮、汉与东晋为界。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民族政权。前秦的东北是高句丽、挹娄等国,境外为高车、匈奴等族.西域校尉属国的西北是乌孙国

8、。青藏高原有吐谷浑及宝髻、孙波、女国等羌族聚居。而北方的黄河流域则成为各少数民族的逐鹿之地,此时期为“五胡十六国”。五胡分别为:匈奴、鲜卑、羯、氐、羌他们建立的十六国分别为: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南朝:刘裕篡位,东晋灭亡后,在南方先后建立的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和陈(557589年)四个政权。史称“南朝“。北朝: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完成北方统一,与南朝的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其时,魏之东北为契丹、室韦、勿吉等。漠北为柔然、高车、契骨。西域为乌孙、

9、悦般、于阗等。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党项、女国、象雄等。北方先后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对峙、北齐北周对峙三个时期,并包括隋立国至灭陈时期.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北方为“北朝“南北朝是指自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期间,中原大地上诸多政权的更迭与对立形式。我也说一句 我也说一句 我也说一句南北朝(陈齐周) 公元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建立陈朝.550年,东魏高洋废其主自立,建号齐。557年,宇文氏废西魏帝自立,建号周。 其时,突厥已臣服西域诸国和塞外诸部,控制了南北五六千里、东西万余里的大片土地。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宝髻、女国、象雄等.隋朝(公元581年618年),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

10、盛的时期 。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唯一让日本对中国称臣朝贡的朝代,大隋帝国与倭国(即是日本)是宗主与藩属的关系。公元581年杨坚篡周,建立隋朝;589年灭陈后,统一南北。583年后突厥分为东西二部,分据隋朝北部及西北部。隋朝境外辽东为高丽国地,高丽东北至海为靺鞨诸部.靺鞨之西为室韦诸部。室韦之南至隋边塞为契丹、霫、奚等部。昆明、濮部等则位于隋之西南。青藏高原西部为女国,中部为宝髻、孙波等,东部则为附国等。,隋文帝以大兴城为京师、隋炀帝以洛阳为京师,实行东西两京制: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唐(公元618年907年)隋朝末期,军阀割据,爆发隋末农民起义。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占领

11、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杨侑为帝,即隋恭帝.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宇文化及缢弑。同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隋朝灭亡.唐朝以长安为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唐太宗时将蒙古高原纳为势力范围,唐朝北方的诸民族专称李世民为天可汗.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将领朱全忠(朱温)于907年废哀帝自立,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都于开封.至此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年年)唐亡于公元907年,历后梁、

12、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统治黄河流域一带。淮水以南至广东的地区,先后为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荆南、楚、南汉所分据,北汉则割据太原;合计而成所谓的十国。北宋(年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称帝(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宋朝,至982年才完成统一。传至1127年金兵破京师,徽钦二宗被掳北去,是为北宋。自十世纪后期至十二世纪初为辽、北宋南北对峙时期。除辽、宋、夏三国之外,其时云南为大理国,青藏为吐蕃诸部及黄头回纥,西域为西州回鹘及黑汗王朝。辽之北则为斡朗改和辖戛斯.公元1127年,金军攻打开封,掠去徽、钦二帝及大量财物,史称“靖康之变”。至此,北宋王朝宣告灭亡。靖康之难后徽宗、钦宗

13、二帝被俘,而此时,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被钦宗派在外任河北兵马大元帅,成为侥幸躲过这场劫难而成为皇室唯一幸存的人,在大臣推举下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登基,后迁都于临安(但南宋统治者实际上并不承认临安为首都,称其为“行在),恢复宋国号,史称南宋,赵构便是后来的宋高宗。南宋(1127年1279年)1127年金侵宋军北撤后,康王赵构即帝位于南京,是为高宗,南宋开始。自十二世纪初至十三世纪初为金与南宋南北对峙时期。 西夏、大理、吐蕃诸部,疆界与北宋时相若. 金兵灭辽后,辽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行,仍以辽为国号,史称西辽。其时,蒙古高原为克烈、萌古斯等突厥、鞑靼部族所有。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国号

14、为元,并于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宋恭宗,灭南宋。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元朝,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1280年元朝完成大一统之后,建立四大汗国。阿尔泰山以西阿姆河以东是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阿姆河以西则为伊利(伊儿)汗国,花剌子模以北是钦察汗国.其版图东北抵鲸海(日本海)和朝鲜半岛中部,北至西伯利亚北极圈内,西南接尼波罗(今尼泊尔)、缅甸、越南,东南临海,幅员极为辽阔。大元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东疆、西藏、外蒙古、云南、

15、东北、澎湖及南海诸岛,都在大元统治范围之内,还包括西伯利亚大部分(一说东到白令海)、锡金、不丹、克什米尔东半部、缅甸北部、泰国北部、老挝、朝鲜东北部。领土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一说220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元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的朝代,是前朝的几倍。大元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亚,越过贝加尔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总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千米。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同年,明军攻破大都,元图干铁木耳汗仓皇北逃.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

16、,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即帝位后,即北伐中原,元帝北逃,明继续四出征讨,1386年终完成统一大业。1368年元帝被明军追击而北逃后,传至1402年去国号称鞑靼.鞑靼之西则为瓦刺。 十四世纪四十年代察合台汗国陷于分裂。永乐十六年(1418年), 东察合台汗西迁至亦力把里(新疆伊宁).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盛世(黄金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当为后世子孙所敬仰.清代(公元1636年1911年),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

17、后金天命元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即帝位,改国号为清。先后统一东北诸部族,吞并漠南、蒙古,于1644年灭明朝,并不断拓展疆土,于1759年完成统一大业.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及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先后订立条约,划定黑龙江、吉林与俄国远东地区间边界,并划定外蒙古与俄国西伯利亚间边界。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又定盛京与朝鲜之间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清朝鼎盛时领土达1300万平方公里。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