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7226908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文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文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文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课文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 课文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对汉语的热爱。 教学重点: 1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2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此文的背景和对热爱祖国语言是一种爱国的理解。 教学设想:首先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正确区分故事情节的层次和人物思想感情发展的阶段,从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分析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表现,最后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以及人物的社会意义

2、。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字词、理清小说的基本情节、训练复述能力、小说的结构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由奥运会引入爱国主义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爱国主义包含着荣誉感、自豪感、捍卫民族尊严,领土完整等情感) 二简介背景及。(见书43页) 这篇小说是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选材别出心裁,既没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反映沦陷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这“最后一课”中,使小说更具社会意义。都德,法国19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其小说多以反映普法战争为

3、主。 三正字音 祈祷 哽咽 郝叟 懊悔 喧闹 惨白 四小说常识 1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人物形象刻画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 2分类: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按内容特点分历史、科幻、爱情、讽刺小说。 3小说要素: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五分析 1解题: 最后一课,是指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沦陷区阿尔萨斯一所小学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法语教师

4、韩麦尔先生和一名小学生小弗郎士。 2本文线索:“我”的见闻感受。 3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划分结构。(练习一) 一(1-6)上学路上(开端)表现小弗郎士贪玩,幼稚。 二(7-23)认真上课(发展)表现小弗郎士的吃惊,诧异,到恍然大悟,心里万分难受,感情发生变化 三(24-末)宣布散学(高潮、结局)师生心相通,忠于祖国,绝不屈服。 4分析第一部分:朗读、划出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天气”“画眉”等反映出小弗郎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 社会环境描写“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普法战争中法国沦陷,并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

5、垫。 5分析第二部分:对课堂气氛的描写的作用。 课堂气氛与往日的不同 课堂气氛:(往日)喧闹(今日)偏安安静静的老师态度:骂态度温和 老师衣着:穿礼服,衣着隆重。人们:神色忧虑,少见的人也都来了。 渲染了一种严肃、庄严、悲愤的气氛。 六、作业:将本文缩写成一篇两百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第二课时 要点: 1分析小弗郎士,通过理解小说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一、复述基本情节,要求能体现情节发展的脉胳。 二、阅读前10段 1、小弗郎士上课途中见到、听到、想到了什么?文中为什么不直接从上课写起? 独白式的心理描写,写出小弗郎士天真好玩、不爱学习、的稚气性格,

6、但他还能管住自己,战胜了想逃学的念头,突出他还有一定的意志力,为下文的转变埋下伏笔。同时也展现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一切坏消息”“又出了什么事了”,看来稚气,内心爱憎分明,对敌人还是有一点恨。铁匠开玩笑,他以为是讽刺自己,所以气急败坏地跑进先生的院子里,说明他有很强的自尊心。 直接描写小弗郎士的同时,也间接表现了先生的严厉,对下文写老师态度的变化,突出主题,有烘托作用。同时,看布告牌的细节,也巧妙的交代了故事的背景。 不直接从上课写起,而是着意渲染一种和平、明朗、轻快的景色,跟下文的悲剧气氛形成鲜明对比,使人们的心情反而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学生、压抑的感觉。 2、这最后一课的上课前与

7、往日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课有什么特别含义? 通过先生的话点明这最后一课的含义,普鲁士统治者禁止阿尔萨斯大林、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方式奴役法国人民,韩麦尔先生在这种情况下,连连强调这一课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装来说,都是“最后一课”,这样,“最后一课”本身就是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小弗郎士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齐迸发出来。“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 老师的话,在小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 3、听到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小弗郎士明白了什么?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刚

8、才迷惑不解的现象豁然明白了。小弗郎士本来是很贪玩幼稚,现在对再也不能学法语感到惋惜,为贪玩面悔恨,讨厌的书变成老友。本来是害怕老师,现在老师的责罚也忘了,对老师充满怜悯、尊敬、爱戴之情。本来还觉得好玩的操练,现在也从心底里憎恨起来,“这些坏家伙”。这段心理活动,表明老师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也通过小弗郎士对老师的感情变化从害怕到,表明了孩子心灵上爱国意识正在成长。 4、为什么小弗郎士这一节课特别用心听?而且都能听明白? 法国侵略者强行剥夺法国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所有人的悲愤和爱国热情。他们把法语和祖国视为同义词不达意,爱法语就是热爱法兰西祖国,因此他们对统治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

9、都凝聚在这最后一课,小弗郎士珍视这最后一课,并把学好祖国语言作为爱国的神圣职责,因面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当老师提问时不会,而感到难受,说明有了羞耻感。学习文法易懂,说明学习态端正了。他特别用心去听,老师也特别用心教,因而能听懂。 5、小弗郎士以怎样的心情观察老师,联想到了什么? 小弗郎士对老师充满怜悯、尊敬、爱戴之情,因为热爱法语的老师将不能再教法语了。他由字帖想到国旗,表明了他对祖国及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由鸽子想到普鲁士兵该不会也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语唱歌吧,写出了他心中的爱国情感正在萌发,对侵略者的禁教法语的卑鄙行为的轻蔑和仇恨正在迸发。 6、为什么小弗郎士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总

10、结) 1小弗郎士本质不坏。 2受到老师的影响。 3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中的爱国情感。 三、作业: 小弗郎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请就此发表你的意见,写一段话。注意要从文章中找根据。 第三课时 要点: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一复习简述小弗郎士的感情变化 二分析: 韩麦尔先生不仅是一们法语教师,更是一们对祖国充满热爱的爱国志士,请找出具体表现。 1、韩麦尔先生穿上礼服上课,体现了他对这节课的重视与纪念,来表现他对将要失去国土的敬意。 2小弗郎士没能答出分词的用法,老师说了什么?由此可看出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他出于民族责任感,沉痛地总结了教训:1学生不努力2父母不关心3教师不尽责。总结过去的目

11、的,在于让学生珍视这最后一课。说学生可怜,是说老师没教好,学生没学好,快要做亡国奴时,还学不好祖国语言,只会给敌人轻蔑。失去民族尊严。 3、老师讲到法语是对法语有什么评价?用了什么比喻?这个比喻的深刻意义是什么? 高度赞美法国语言,强调掌握法语的重要意义。用监狱的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与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 4、上习字课时,老师是怎样安排的?有什么用意,产生什么效果? 忍受着离开服务了40多年的本乡的痛苦,用心教学,写“法兰西”“阿尔萨斯”等别出心裁的字帖,象征着阿尔萨斯大林和法兰西祖国永远在一起

1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5、重点分析最后一部分: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有神态、语言、动作描写。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而我从先生的脸色中感到他对祖国的爱,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他的爱国精神,使我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我认识到他不仅仅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惨白”不能换“苍白”,因为惨白带感情色彩,多指白得厉害,可怕,而苍白多指病容。 6、文中有哪些动词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 转、拿、使、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的痛苦心理,倾注了他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7

13、出表现他内心极度悲痛的词语,简要分析它的表达作用? “写大字”“呆住”“做手势”,“脸色惨白”、“他哽住了”。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感情。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心,另一方面表现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痛苦之中。因为内心激动,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因而“哽住了”。 7、“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法兰西万岁”几个光彩大字,表达了韩麦尔先生的心声,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也是法国人民爱国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这样收尾,深化了主题,同时意境深远,给读者以丰富想象的余地。 8、小结人

14、物形象: 韩麦尔先生既是一位严师,也是一位有40多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受人尊敬的老师,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热爱祖国语言,有崇高的爱国情,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有战胜敌人的执着信念。 9、小结写人的几种方法 (1)把人物放在一个大环境里写,表现出特定的环境下人物特有的感情。 (2)把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使所见所闻所感融为一体。把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把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 (3)注意细节描写(极细微的动作,表情,衣饰,等叫细节),本文如小黑丝帽,郝叟的书和大眼镜,操练军号声,金龟子,(用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提示主题) (4)注意场景描写

15、 四板书 最后一课(短篇小说)法国都德 线索:“我”的见闻感受。 故事情节:(1-6)上学路上(开端)二(7-23)认真上课(发展)三(24-末)宣布散学(高潮、结局) 小说环境:自然环境:风和日丽社会环境:普法战争,法国沦陷课堂气氛:严肃、庄严、悲愤 人物形象: 小弗郎士:贪玩、不爱学习热爱学习,认真听课,懊悔过去 幼稚不懂事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痛恨敌人 怕老师同情、理解、敬爱老师。 (抓住心理变化过程来描写) 韩麦尔先生: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受人尊敬的老师,关心祖国命运的爱国者,有崇高的爱国感情。 (穿礼服,批评自责、赞美法语、必胜信念、悲愤散学) (抓住语言、神态、行动描写)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