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学重点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23013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教育学重点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3年教育学重点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教育学重点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育学重点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最新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a一章(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概念界说?(1)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联系在一起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对教育的理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对教育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3)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才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42、教育定义?广义:指增进人们的知训、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广义涉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 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规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们们培养成为一定 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学校教育的

2、构成要素有哪些?学校教育: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涉及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小、简述各构成要 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涉及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别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 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是教育实践活 动的对象。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 系得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的中介。45、为什么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 用?(

3、1)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2)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3)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6、简述学校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影响并向受教育者施加教育教育影响的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 的过程是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主观愿望选择教育影响,并将教育影响内化为自己的身心发展内容的过程。7、学校教育制度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 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8、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历史发展(基本类型)?(1)双轨制学制(19世纪

4、欧洲|) ; (2)单轨制学制(19末20初世纪美国);(3)分支制学制(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4)我国: 1920 2 3“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第一个近代学制;1 92 0 23 “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正式实行的学制;1 92 0 23 “壬戌学制”就是“六三三”学制。9、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互 一般角色:(1)传道者;(2)授业解惑者;(3)楷模;(4)管理者;(5)朋友。新课程下角色:(1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一表现在学 生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者,二表现

5、在是学生的引路人。);(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研究者心态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用研 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育教学跌各种问题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3)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一具有强烈的课程 开发意识;二了解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内容及其关系;三提高增强课程建设能力;四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心、简述教师 劳动的特点? 19)复杂性和发明性;(2)示范性;(3)系统性。外、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是什么?(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1)依法执教,严谨治教;(2)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二)热爱学生:(1)全面关心学生;(2)尊 重和信任学生;(3)严格规定学生;(4)理解和宽容

6、学生;(5)解放和放飞学生;(三)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1)善于与同事合作;(2 )善于与家长和社会合作;(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1 )加强修炼(2)言行一致。8、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有哪些专业 知识素养?(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2) 精深的学科知识;(3)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74、教师应具有哪些专业能力素养?(1)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能力;(2)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3)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4)运用现 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5)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6)较高的教育机智;(7)教育科研能力依、 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有 哪些? a从客观上来看,需要

7、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资金支持;从主观上来看,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外、国家和政府对教 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1 )加强教师教育;(2)制定法律法规;(3)提供经济保障10、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1)善于学习;(2)恒于研究;(3)勤于反思;(4)敢于实践五章(二节)学生A 1、试分析学生的本质属性? A(一)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1)学生是人:一学生是具有能动 性的个体;二学生是具有思想情感的个体;三学生具有独特的发明性。(2)学生是具有发展的也许性和发展需要的人:一学生 是发展中的人;二学生具有发展的也许性与可塑性;三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二)学生既是教育

8、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的主 体:(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3)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2、试分析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a (1)学生以学习为重要任务;(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3)学生所参与的是一种规范化的 学习加、学生的社会地位、权利与义务?(一)学生的社会地位及其保障:(1 )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2 )学生的身份法律地位:第一是国家公民;第二是国家和社会未 成年的公民;第三是接受教育的示成年公民。(二)学生的合法权利:(1)受教育权;(2)人身权。(三)学生的义务:中华人民 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

9、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2)努力学习,完毕规定的学习任务;(3)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4、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5、为保障学生的人身权,学校和教师应履行的职责是什么?特殊的保护责任: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7、试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积极因素:(1)智力发展水平较高;(2)进取心较强;(3)求知欲强,爱好广泛;(4)思想活跃;(二)悲观因素:(5)自我中 心;(6)依赖性强;(7)心理承受能力差;(8)娇气十足。五章(三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0、试分析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观点:学生的成长完全依仗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是教 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泠儿童中心论:杜威;观点: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所以教育要从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出发,整个 教育过程都要围绕着儿童转。两者局限性:教师中心论仅仅看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实践 中使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以致难以到达预期的效果。儿童中心论则过度夸大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是教育 对象这一基本领实,结果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试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

11、学生主体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 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 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真正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和谐与帮助的关系。(三)社会道德上的互相 促进关系:(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一人”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感化的社会互助关系;(2)教师 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并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第六章课程六章(一节)课程概述1、什么是课程?简述课程的内涵?a含义:广义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课程指学校开展的教学 科目的

12、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内涵:(1)课程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所有教育内容的总和。(2)课程不仅涉及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涉及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3)课程规定了各门学科的顺序和课 时分派、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42、课程的类型有哪些? a(1)按设计形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2)按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3)按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4)按课程的制定者:国家课 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3、制约课程的重要因素是什么(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规定与提供的也许;(2) 一定期代人类文化及其科学技术发展 水平;(3)学

13、生的年龄特性和知识、能力基础。4、简述课程理论的发展情况?(一)萌芽:(1 )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小立 课程,大作工夫” ;(2)西方是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具有:引导学生继续前进并达成预期培养目的的意思;(二)产生 与发展:(1)美国学者博比特”活动分析法”;(2)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编制课程四环 节:拟定目的、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现代课程理论:学科中心、学生中心、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六章(二节)课程设计1、课程计划的含义、意义?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含义: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立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

14、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习应设立的学科、 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派,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意义: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 作的指导性文献,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规定,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大纲和重要依据。构成要素:培养目的、课程设立、学 科设立、课时分派、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编制课程计划的重要原则是什么?(1)以教育目的与任务为前提,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2)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依据,体现基础性与多样性。(3)以学生的发展 水平为基础,体现知识的衔接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4)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3、课程计划对中学教师的指导意义

15、与规定有哪些?(1)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中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规定;(2) 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 学时数,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3 )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4 )综观学 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规定,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4、什么是课程标准? a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规定,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 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献。外、课程标准结构涉及哪些内容?前言、课程目的、内容标准、实行建议、附录 6、如何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1)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

16、准;(2)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4)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 的依据。7,、什么是教材?试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重要 的载体。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2新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编写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 次再发明、再组织;4教材编写和实验可以检查课程标准的合理性。型、什么是教科书?其作用有哪些? a教科书是:根据课程 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作用:(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进行教学的重要材料;(2)教科

17、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3)教科书是统筹教学 与各种活动的根据。外、教师如何才干做到对的使用教科书?整体把握教科书;(2)重点设计教科书;(3)充足运用教科书;(4)及时引进新知识;(5)适当补充乡土材料;(6)指导学生充足运用好教科书。alO、什么是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和狭义的课程资源的区别是什么? a课程资源含义是: 课程建设的基础,它涉及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 重要组成部分;狭义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广义的课程资源:涉及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素材性课程资源)和 实行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条件性课程资

18、源)。区别:前者作用于课程,并且可以成为课程的素材来源;后者是直接决定课 程实行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和环境等,因而这类要素也叫条件性课程资源。11、如何开发和运用课程资源、开发途径和方法? A (1)进行社会调查;(2)审查学生活动;(3)开发实行条件;(4)研究学生情况; (5)鉴别校外资源;(6)建立资源数据库。12、如何理解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并且他自身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运用,是素材 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并且自身就是课程实行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学生有

19、着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多 彩的想法,这些应当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的,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态度都是可以成为教 育学生的素材,同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六章(三节)课程实行与课程评价M、什么是课程实行?影响课程实行因素有哪些? A含义:课程实行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 的过程,它是达成预期的课程目的的基本途径。影响影响因素:(1)课程计划自身的特性;(2)交流与合作;(3)课程实行的组织 和领导;(4)教师的培训;(5)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42、试述我国中学课程实行的结构? a (1)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 的开设

20、顺序和课时分派;(2)拟定并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点,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4)选择并 拟定与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5)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6)组织并开展教学 活动。3、什么是课程评价?如何理解课程评价的内涵?含义: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行实际达成教育目的的限度的价值判断活动。内涵: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2) 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3)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奉献;(4)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 并为改善课程指明方向。4、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a (1)目的评价模式、(2)目的游

21、离评价模式、(3) CIPP评价模式(背景评价、输入评 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4) CSE评价模式。六章(四节)我国当前中学课程改革1、新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什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以加德纳为代表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能多元化9种:(1)言语或语言;(2)逻辑或数理;(3) 视觉或空间关系;(4)音乐或节奏;(5)身体或运动;(6)人际交往;(7)自我反省;(8)自然观测者;(9)存在。、谈谈你对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的理解?(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积极学习态度;(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 少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

22、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现状, 关注学生的学习爱好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过程实行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 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度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 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善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 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3、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规定是什么?(1)遵循代性、基础性、选择原则;(2)增设适应时代需耍的新的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构建重基础

23、、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 的课程结构;(3)建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4)建立样本教学研究制度;完善校本评价,优化外部评价;(6)赋予一所学校合 理而充足的课程自主权。总4、试述我国中学课程设立的规定?18)符合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2)体现均衡性、综合性 和选择性;(3)整体设立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4)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5、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包含哪几部分? a定义: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的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内容:指定性内容与非制定性内 容。指定性内容涉及:研究性学习

24、、社区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四大领域。6、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为学生的个性充足发展发明空间,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动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结识与体 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七章教学七章(一节)教学概述1、什么是教学概念?教学的含义有哪些?定义: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涉及:(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主线 目的的活动;(2)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教学与教育、智育有什 么联系和区别?(一)、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涉及教学

25、,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学校还通过课外 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教育。(二)、教学与智育: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重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 来实践,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干全面实现。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行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 育的实行途径。3、教学的意义有哪些? 18)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2)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的的基本 途径;(3 )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4、中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18)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发明能力;(3)发展 学

26、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 质。七章(二节)教学过程口、什么是教学过程?历史上关于教学过程的观点有哪些?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规定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2、历史上教学观点?(1)孔子 学”思”行”;(2 )孟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子(3)赫尔巴特“预备、提醒、联想、系 统、方法”五段教学法;(4)杜威 “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教学法。3、如何结识教学过程的本质?

27、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结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1)重要是一种结识过程; (2)是一种特殊的结识过程。特殊性:1间接性和简捷性;2交往性与实践;3教育性与发展性;4引导性与指导性。4、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a(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1学生结识的重要任务就是掌握简接经验;2学生学习间接 经验以直接经验为主。(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规 定:在教学中对的解决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既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又要探索掌握知识与发 展智力互相转化的内在机制。)(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

28、品德相结合: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2学生思想品 德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规定:在教学中对的解决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的关系,既要避免单纯传授知识、忽 视思想教育的偏向,又要避免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大套思想教育的偏向。);(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作用相结合:1 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一教师主导着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二教 师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性的发挥;三教师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2学生 具有积极作用。以、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引发学习动机;(2)领略知识;(3)巩固知

29、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七章(三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上、什么是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规定、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 些(一)直观性原则:基本规定:1对的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二) 启发性原则:基本规定:1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思维能力;3鼓励学生将知识发明性地用于实 际。(三)巩固性原则:基本规定: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四)循序 渐进原则:基本规定: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重要矛

30、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潜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五)因材施教原则:基本规定: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用有效措施使有才干的学生得到充足的发挥。(六)理 论联系实际原则:基本规定: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对的解决知识教学与 技能训练的关系。4、什么是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含义:教学方法是为完毕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规定;(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年龄特性;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5、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运用这些

31、方法的基本规定是什么?(1)讲授法(1注意启发诱导;2认真组织教学内容;3讲究语言艺术;4要组织学生听课)。(2)谈话法(1做好提问准备;2善 于启发诱导;3做好归纳小结)。(3)讨论法(1充足准备;2对生启发引导;3结束做好小结)。(4)读书指导法(1明确目的、 规定和思考题;2给生读书方法;3加强评价和辅导;4组织交流读书心得)。(5)演示法(1做好准备;2明确目的、规定与过程;3讲 究演示方法;)。(6)参观法(1做参观前准备;2参观时及时具体指导;3参观后及时总结)。(7)练习法(1精心设计实践活动;2及时指导学生的练习;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秩序渐进逐步提高)。(8)实验法(1做好前

32、准备;2做好实验组织和指导;3 做好小结)。(9)实习法(1做好实习准备;2做好实习指导;3做好实习总结)。七章(四节)教学的组织形式与基本环节1、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较有影响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简述各自的优缺陷?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毕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规定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组织形式:(1)个别教学制: 优点: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2)班级授课制:优点:教学效率高,能 同时教几十个学生,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作用;(3 )分组教学制:优点:比班级授课制更切合 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

33、施教,有助于人才的培养;缺陷是不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4)道尔顿制:优点: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发明才干:缺陷是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规定较高;(5)特朗 普制:、教学基本组织形式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其优缺陷分别是什么?含义: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或掌握知识能力发展的限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表课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 为全班学生集体上课。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成一定质量;(2)有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3)可以充足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局限性:(1)难以因材施教;(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

34、精神、发明能力和实 践能力;(3)缺少灵活性。A3、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和辅助形式是什么特殊形式:复式教学。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和个别教 学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每个环节的基本规定是什么?(一)备课:充足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规定:(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钻研教材2 了解学生3设计教法。(2)写好三种计 划:1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即教案。(二)上课: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规定:(1)目的准确;(2)内容对的;(3)方法 得当;(4)组织有效;(5)体验积极。(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1 )课外作业的形式;(2)布置

35、课外作业的规定;(3)及时批 改课外作业。(四)课外辅导:规定:(1)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的因材施教;(2)有目的明确,采用启发式,充足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3)注意态度,师生平等相处,共同讨论,使学生有问题可问;(4)加强思 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辅导效果。(五)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5、什么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含义: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类型:(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2)根据评价对象,可分

36、为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3)根据评价所用的方 法和标准,分为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目的参照性评价)。3、什么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学生学业成绩 评价有哪些基本方法和方式以含义:学习学业成绩评价是教学评价中的基本内容,它是以教育教学目的为依据,运用恰当的、 有效的工具和途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方法:测验法、观测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方 式:考察和考试第八章:德育 八章(一节)德育概述德育的概念、特点与意义?含义:广义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德育涉及:社会德育、社区德 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

37、育;狭义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规定,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 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结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 育活动。德育特点:(1 )社会性;(2)历史性。德育意义:(1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2 )德育是青少年健 康成长的基本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2、德育的构成?(1 )道德教育;(2)政治教育;(3)思想教育;(4)法制教育;(5)心理健康教育。八章(二节)德育过程与德育原则1、德育过程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A概念:德育过程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规定和受教育者的品德

38、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也施 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构成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德育 内容;(4)德育方法。况德育过程的规律?(1)是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2)是组织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的过程(3)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各级 转化的过程。(4)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3、德育原则概念?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的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定。4、我国中学德育的重要原则有哪些?基本规定是什么?(一)导向性原则:(1)坚持对的的政治方向;德育目的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规定;(3)要

39、把德育的抱负 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二)疏导原则:(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 教育。(三)尊重与严格要示相结合原则:(1)爱惜、尊重和信赖学生;(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规定,要做到合理对的、明确 具体和严宽适度;(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规定,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 贯性原则:(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 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以保证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五)因材施教原则:(1)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

40、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性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八章(三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德育的重要途径?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2、德育的方法?(1)说服教育法;(2)情感陶冶法;(3)实际锻炼法;(4)楷模示范法;(5)评选竞赛法;(6)奖励与处罚法。八章(四节)德育模式当代影响较大的德育模式有哪些?(1)认知模式;(2)体谅模式;(3)社会模仿模式。八章(五节)我国中学德育改革1、当前我国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中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仍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

41、贯彻;(2)德育目的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3) 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4)知与行分离,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轻轻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 成;(5)形式主义和简朴化盛行,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2、我国中学德育改革的重要趋势?(1 )贯彻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2)确立符合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的;(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 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善丢弃内容;(4)积极改善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形式;(5)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积极探索实 践教学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6)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第九

42、章班级管理九章(一节)班级管理概述1班级管理的含义、功能(作用)?A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规定,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 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各种共同目的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主线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充足的、全面的发展。 功能(作用):(1)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的;(2)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锻炼学生能力,提高自治水平。42、班 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组织者和灵魂;(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 调一致的协调员;(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的、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43、。九章(二节)班级管理的过程和原则1、制定班级管理计划的一般环节?(1 )明确教育目的的规定,结识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2)分析班级情况,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性,了解学生的需求;(3 ) 构思班级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4)就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交全体学生或班干部讨论,由学生参与制定计划,拟定班级活动计 划的思绪;(5)将比较完善的活动计划写成文字,并予以公布。2、班级管理的概念及其原则?含义:是根据班级管理规律和实践经验制定的,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应遵循的基本规定。原则:(1)科学性原则;(2) 民主性原则;(3)自觉性原则;(4)整体性原则;九章(三节)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集体的特性与作用

44、特性:是由班主任带领学生故意识创建的并具有积极作用的集体。(1)坚定对的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的;(2)健全的组 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4)对的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作用:(1)形成学 生的集体意识;(2)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2、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各部分的基本规定?如何培养和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一)确立明确的奋斗目的;班集体的奋斗目的是班集体前进的导向和动力。是班主任及班级相关成员根据教育目的、学校 工作计划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共同制定的班集体通过努力而实现的预期发展结果。基本规定:(1)要将近期目的、中期目的

45、和 远期目的结合起来;(2)要把“明天的快乐”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3)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商议来拟 定班集体的发展目的;(4)班集体的奋斗目的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性和班级实际情况。(二)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主任及班集 体核心;基本规定:(1)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2)班主任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三)形成良好 班风;基本规定:(1)确立班风目的;(2)培养对的舆论;(3)强化行为训练;(4)加强楷模示范。(四)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基本 规定:(1)认真讨论,科学合理;(2)严厉慎重,相对稳定;(3)反复学习,坚决执行;(4)教育为主,不断完善。(五)加

46、强班级 常规管理;基本规定:(1)健全班级规章制度;(2)建立组织体系;(3)坚持一贯。(六)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基本规定:(1) 班主任要了解非正式组织的特点;(2)结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3)加强教育和引导。(七)组织形式多样教育活动;规定:(1) 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规定;(2)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3)注意形式的适龄化;(4)力争把活动的开展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过程。 3、主题班会的形式与组织?主题班会的重要形式:主题报告会、主题报告会、主题讨论会、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主题竞赛、主题晚会。(2)主题 班会的组织。一般涉及拟定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行、效果深化等几个阶段。(3)组织主题班会应

47、注意的几个问题。注意: 主题不能过杂,要有的放矢;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4、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班主任对班级实行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少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限度较低。5班集体必须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性? a (1)明确的目的;(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 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6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1)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十章教育科学研究 相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线逐渐淡化;(6

48、)教育制度有助于国际交 流。10、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古代教育:(1)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 内容简朴,教育方法单一。(2)古代学校教育(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 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辨和死记硬背。(二)现代教育:(1)现代学校教育(特点):教育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2)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3)教育的科学化限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2)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特点):(1) 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2)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11、资产阶级采用哪些措施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1(4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2)普遍实行义务教育; (3)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12、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a (1)教育终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现 代化。一章(二节)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概念、构成要素?含义: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构成要素:教育现象:是对教育活动的基本概括,是各种各样教育 活动的外在表现。教育问题:是具有矛盾与冲突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