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23008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百年震柳梁衡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 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 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 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 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 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

2、”。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 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 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 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僻僻啪啪,一路撕 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 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 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 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

3、而每一半也都有 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 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 壑。这棵树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 100 岁。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 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 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 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嚼嘲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 撕剥树皮,然后

4、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这棵树并没有一九三二年三月作(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A.天上的风筝和小河周围的景色共同表现出盎然的春意,这与小说内在的感情基调是一 致的。B.作者对渡船和守船人的描写意在表现河上环境的安静,岳琅也受到这种景象的感染, 心绪平静。C.之所以不让大姐和岳琅看痰盂,主要是因为母亲深陷自己沉重病情带来的痛苦和焦虑 之中。D.岳琅听到隔壁有人说话时后的心理和动作,表现他急切盼望父亲和哥哥回来的心情。5 .小说末尾写到,“日影斜斜的,把屋角同晒楼柱头的影子,映到天井角上,恰恰如另 外一个地方,竖立在她们所等候

5、的那个爸爸坟上一面纸制的旗帜。”这样写有何作用?请 简要分析。6 .小说以“静”为标题体现了作者构思中哪些精妙之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参考答案:4 . D.揭示了故事的结局。父亲已经不在人世,岳琅等人等不到他的消息。增强了小说 的悲剧色彩。父亲的死使残酷的现实与充满希望的等待形成强烈的对比,由此表现了岳琅 等人的等待是徒劳的。暗含了作品的反战主旨。父亲的死亡与岳琅等家人希望的破灭, 都是战争导致的,在悲剧的结局中激起人们对战争的反感。5 .“静”是小说描写的环境特征和营造的整体氛围。“静”是身处乱世、遭遇不幸 的小说中的人物的言行特征“静”是小说的情节特征,小说情节平淡,没有激烈的矛盾 冲突

6、。“静”构成小说的艺术张力,表现小说的悲剧主题。在寂静的氛围、平淡的情节 和娴静的言行下,隐藏着时局的动荡、人物命运的艰难、人物内心的焦虑等不安静因素。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项,”这与小说内 在的感情基调是一致的”错误,盎然的春意”使用了反衬的手法,岳琅始终处于焦虑和担 忧之中。B项,“岳琅也受到这种景象的感染,心绪平静”错误,她的心绪是不平静的。C 项,“主要是因为母亲深陷自己沉重病情带来的焦虑和痛苦之中”错误,是因为不想让她 们得知自己的病情而更加担心。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作用分析。“日影斜斜的竖立在她们所等候的那个爸爸 坟上一面纸制的旗

7、帜”的作用,主要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语句位于文章的结尾,“那 个爸爸坟上一面纸制的旗帜”,揭示爸爸已经不在人世,显示了小说的结局。“莫非爸爸 同哥哥来了,在门前问门牌号数罢”等内容可知,之前的等待都落空了,充满希望的生活 和残酷的现实形成对比,增强小说的悲剧性。结合文本内容“打发随来的兵士过宜昌,去 信给北京同上海,等候各方面的回信。爸爸是军部的一个军事代表。哥哥也是个军官”分 析可知,父亲的死亡与岳琅等家人希望的破灭,都是战争导致的,在悲剧的结局中激起人 们对战争的反感。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题。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标题的精妙之处,主要结合人物形 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

8、结合文本内容“日头十分温暖,景象极其沉 静”“为什么这样清静”“正因为这些声音,人反而觉得分外寂静”“分析可知,是小说 描写的环境特征;结合相关内容“两个人一句话不说,望着远处”“静静的如一个死人, 很柔弱很安静的呼吸着”“病人不说什么,微微的笑着”分析可知,身处乱世、遭遇不幸 的小说中的人物的言行特征;小说的情节平缓,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以标题“静”来反 映时局的动荡不安,人们内容的不宁静,对战争的厌恶等。点睛:文章标题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 化主题;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

9、刺,强化效果。答题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对照选 取,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释即可。如本题“静”是小说描写的环境特征和营造的整体氛 围。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8题。真州东园记欧阳修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 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 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 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 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

10、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 渠美荷之的砺,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 而荆棘也;高薨巨桶,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 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 风雨、龄皓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 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 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又日:“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 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

11、来。而吾三人者, 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 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土大夫共乐于此。是皆 可嘉也,乃为之书。庐陵欧阳修记。注:的砺:明亮鲜明。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乐其相得之欢得:投合B.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走:离开C.天下之冲也冲:交通要道D.而又协于其职协:配合协调6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3分)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芙渠菱荷之的历苍烟白露而荆棘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嬉于水以逐鱼鸟

12、之浮沉晦冥风雨、融皓鸟兽之嗥音A.B. C.D.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子春的陈述流露了其三人建造东园的自豪感,让人从中强烈感受到了东 园无法言说的美丽。8 .欧阳修面对东园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景象,激动不已,欣然命 笔,为园作记。C.许子春认为,四方人士天天前来东园游览,他们三人总会离开,也为让后 人知道东园的来历,有必要作文留念。D.许子春从昔日的废营地变为美丽的东园这事实中认识到有能力可以改变环 境。8.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3分)(2)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

13、其后以为射宾之圃。(3分)(3)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 (4分)参考答案:5. C (“走”应为“到”之义。)A (建园前的荒凉;想象中的行为。)6. B (作者并未亲到东园,为园作记只是根据一幅图和许子春的介绍。)(1)找到州里监军荒废了的营地建造了一座东园,天天去那儿游览玩。(大意1分,“作”、“焉”,各1分)(2)扩建东园中心,把它作为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它的后园,作为宾客戏射 的园子。(大意1分,“敞”使宽敞、扩建1分,“辟” 1分,“圃” 1 分。)(3)四方往来的宾客,我们在这里与他们同享欢乐,难道仅仅是偏爱我们三个 人吗?(大意1分,“宾客往来者”定

14、语后置1分,“私” 1分,岂哉1 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真州正处于东南各路水上交通的交会之处,所以成了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 衙门的所在地。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许子春两君担任正副发运使的时候, 监察御史里行马仲涂君做他们的判官。三人为他们能合作共事而感到很高兴,因而 趁着闲暇时间找到州里监军荒废了的营地建造了一座东园,天天去那儿游览玩。今年秋天八月,子春因为公事来到京城,画了他们称作“东园”的图给我看, 说:“东园的面积约有一百亩,前面有一条小河流过,右边有一泓清池,北面筑起 了一座高台。在台上修一座拂云亭,我们可以眺望远方;在池边建一座澄虚阁,我 们可以俯瞰池水;在水上我们可以泛着华

15、丽的游船;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的 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水面上荷花艳丽鲜美,岸边幽兰, 白芷放出芳香,还有那些佳花美树成行排列,阴影交迭。这是过去苍烟白露和长满 荆棘的地方;高高的屋脊、巨大的飞檐,在日影水光里上下摇动,宽敞而幽静,可 以产生回声与阵阵清风,这便是过去断墙破壁十分荒凉的地方;现在,每逢良辰住 节,真州的男女,聚集一起吹弹歌唱,这便是过去天色昏暗如黑夜、风风雨雨,鼬 鼠蝙蝠以及飞禽走兽吼叫的场所。我因此相信有力量可以改变环境。图画中所画 的,不过是其中一点概貌。假如登上高处眺望远近的山河,在水中游玩跟踪游动的 鱼儿,那景象的情趣登临的欢乐,只有游览的人自己

16、去体味感受。凡是画工所不能 画出的一切,我也无法用言语表达。请你为我们写一篇介绍大体面貌的文章吧!”他又说:“真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 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然而池台亭阁一天天地修 饰更新,花草树木一天天生长茂盛,四方人士没有哪天不前来游览,而我们三人总 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不为此事写篇文章,后人谁会知道这园子 是我们三人修建的呢? ”我认为他们三人的才能道德可以互相得益,而且又在工作上协调配合知道应该 先做什么,(指关心国计民生)后做什么(指修建园林),使官府百姓都富裕充 足,东南六路的人都没有辛苦、忧愁的埋怨;然

17、后在空暇休息时,又与各地来的贤 明之人在东园同乐。这都是值得嘉扬的啊!于是为他们写下了这篇文章。庐陵人欧 阳修作记。略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张汝明,字舜文,世为庐陵人,徙居真州。汝明少嗜学,刻意属文,下笔辄千百 言。入太学,有声一时。国子司业黄隐将以子妻之,汝明约无饰华侈,协力承亲欢,然后 受室。登进士第,历卫真、江阴、宜黄、华阴四县主簿,杭州司理参军,亳州鹿邑丞。母 病疽,更数医不效,汝明刺血调药,傅之而愈。江阴尉贫且病,市物不时予直,部使者欲 绳以法。汝明为鬻橐中装,代偿之。华阴修岳庙费银财窘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 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他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则毁而

18、惩其人。滞州县二十年,未尝出一语干进,故无荐者。大观中,或言其名,召置学制局, 预考贡士,去取皆有题品。值不悦者诬以背王氏学,诏究其事,得所谓去取录,徽宗 览之日:”考校尽心,宁复有此? ”特改宣教郎。耀监察御史。尝摄殿中侍御史,即日具 疏劾政府市恩招权,以蔡京为首。帝奖其介直。京颇惮之,徙司门员外郎,犹虞其复用, 力排之,出通判宁化军。地界辽,文移数往来,汝明名触其讳,辽以檄暴于朝。安抚使问 故,众欲委罪于吏,汝明曰:“诡辞欺君,吾不为也。”田法行,受牒按境内。时主者多 不亲行,汝明使四隅日具官吏所至,而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以敌吏不得通贿谢。晚 知岳州,属邑得古编钟,求上献。汝明日:“天

19、子命我以千里,惧不能仰承德意,敢越职 以幸赏乎? ”汝明事亲孝,执丧,水浆不入口三日,日饭脱粟,饮水,无醯盐草木之滋。 浸病赢,行辄踣。汝明学精微,研象数,贯穿经史百家,所著书不蹈袭前人语,有易索 书张子卮言大究经传于世。(节选自宋史张汝明传)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入太学,有声一时声:声望。B.更数医不效效:见效。C.犹虞其复用虞:担忧。D.田法行,受牒按境内按:根据。5 .下列对画波浪线处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华阴修岳庙/费银财窘/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 佐役/如期而成/他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则毁而惩其人B、华阴修/岳庙

20、费银/财窘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 /佐役如期而成/他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则毁而惩其人C、华阴修岳庙/费银财窘/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 /佐役如期而成/他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则毁而惩其人D、华阴修/岳庙费银财窘/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 佐役/如期而成/他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则毁而惩其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汝明勤奋好学,学问精深。写文章时动不动就下笔千百言,对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书立说有自己独到的思想,有很多文章流传后世。B.张汝明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当上殿中侍御史不久,

21、就弹劾以蔡京为首的卖恩 揽权行为,最终受到排挤,出任宁化军通判。C.张汝明为官清廉。主政岳州时,属地有人请求把得到的古代编钟献给他,他断 然拒绝,认为自己应该恪守职分对得起皇上的恩德。D.张汝明非常孝顺。母亲生了毒疮,他用自己的血亲自调药,治好了母亲的病。 为亲人服丧时,三天不吃不喝,后来也仅吃点糙米。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江阴尉贫且病,市物不时予直,部使者欲绳以法。(5分)译文:(2)安抚使问故,众欲委罪于吏,汝明曰:“诡辞欺君,吾不为也。”(5分) 译文:参考答案:4 .D (按:巡视。). A5 .C (“献给他”应为“献给皇上”。). (1) (5分)

22、江阴尉贫穷而且有病,买东西时不能及时给钱,掌管督察郡国的官员要用 法律制裁他。(“不时”、“直”、“绳”各1分,句意2分)(2) (5分)安抚使询问缘故,众人想把责任推到下属官吏身上,张汝明说:“用虚假的 话欺骗皇上,我不做这样的事。”(“故”“委”“诡辞”各1分,句意2分)6. (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完成8?12题。吕祖泰,字泰然,吕夷简六世孙,吕祖俭从弟,寓常之宜兴。性疏达,尚气谊,学问 该洽。遍游江、淮,交当世知名士,得钱或分挈以去,无吝色。饮酒至数斗不醉,论世事 无所忌讳,闻者或掩耳而走。庆元初,祖俭以言事安置韶州。既移瑞州,祖泰徒步往省之,留月余,语其友王深厚 日:“

23、自吾兄之贬,诸人箝口。我虽无位,义必以言报国,当少须之,今未敢以累吾兄 也。”及祖俭没贬所,嘉泰元年,周必大降少保致仕,祖泰愤之,乃诣登闻鼓院上书,论 韩倔胄有无君之心,请诛之以防祸乱。其略曰:“愿亟诛倔胄及师旦、周筠,而罢逐自强 之徒。独周必大可用,宜以代之,不然,事将不测。”书出,中外大骇。有旨:“吕祖泰 挟私上书,语言狂妄,拘管连州。”右谏议大夫程松与祖泰狎友,惧曰:“人知我素与游,其谓预闻乎? ”乃独奏言:“祖泰有当诛之罪,且其上书必有教之者,今纵不杀,犹 当杖鲸窜远方。”殿中侍御史陈说亦以为言。乃杖之百,配钦州牢城收管。初,监察御史林采言伪习之成,造端自必大,故有少保之命。祖泰知必死

24、,冀以身悟 朝廷,无惧色。既至府廷,尹为好语诱之曰:“谁教汝共为章?汝试言之,吾且宽汝。” 祖泰笑曰:“公何问之愚也。吾固知必死,而可受教于人,且与人议之乎? ”尹曰:“汝 病风丧心邪? ”祖泰曰:“以吾观之,若今之附韩氏得美官者,乃病风丧心耳。”祖泰既贬,道出潭州,钱文子为醴陵令,私熙其行。倔胄使人迹其所在,祖泰乃匿 襄、郢间。倔胄诛,朝廷访得祖泰所在,诏雪其冤,特补上州文学,改授迪功郎、监南岳 庙。(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 百一十四回忠义十有删改)8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寓:居住没:通A.寓常之宜兴B.及祖俭没贬所“殁”,死亡C.犹当杖鲸窜远方窜:放逐D.倔

25、胄使人迹其所在迹:踪迹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B.请诛之以防祸乱C.吾且宽汝A.不然,事将不测其声呜呜然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见凌乃死D.乃病风丧心耳.把第I卷文言文语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固知必死,而可受教于人,且与人议之乎。(4分)译文:(2)祖泰既贬,道出潭州,钱文子为醴陵令,私熙其行。(4分) 译 文:10 .第I卷文言文中,传主吕祖泰有什么性格特点?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5分)答:11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划10处)(5分)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 斯可

26、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参考答案:8. D (D项“迹+宾语”:所以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寻找踪迹”。)D (A.然:代词,这样/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之:代词,他(指韩傀 胄)/动词,往、至U。C.且:副词,将要/连词,表让步,尚且。D.乃:均作副词, 才。)9. (1)我本来知道一定会死,却会接受别人的教唆,而且与人一起讨论这件事吗? (固、而,各1分,句意2分)(固:本来;而,连词,表转折,但是。)(2)吕祖泰已被贬斥,经过潭州,钱文子任醴陵县令,私下赠送给祖泰路费。(道, 贝尽,句意2分)(道:取道,名词用作动词;W: jin,临别时赠送的路费或财物。)

27、 11.粗犷豁达;崇尚义气友谊;好结交名士;不吝啬(慷慨大方、仗义疏财);议事情无 忌讳(刚直耿介);宁死不屈。(任答5点)12.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5分,每断对两处1分)译文:“圣人,我是没能看到,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善人,我是没能看到,能见到始 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 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附:文言译文吕祖泰,字泰然,是吕夷简的第六代孙子,居住在常州的宜兴。性格粗犷豁达,崇尚 义气友谊,学问广博(该洽

28、:广博)。游遍长江、淮河地区,结交当代知名人士,得到钱 物有时分给他们携带离去,没有显现吝啬的神色。酒喝到儿斗也不醉,议论社会上的事情 没有任何忌讳,听说的人有的掩住耳朵跑走了。庆元初年,吕祖俭因谈论世事(被贬谪)安顿在韶州居住,不久迁徙到瑞州。吕祖泰 步行前往探望他,逗留了一个多月,告诉自己的朋友王深厚说:“自从我兄长被贬,各人 死。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灾难 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 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百 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

29、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 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柳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 边。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 舍。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 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 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 是春天发芽最早、秋天落叶最迟的树,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 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行。“新栽杨柳三千里

30、,引得春风度玉关。”柳树 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 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 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 旁,风吹而不折。我想,海原大地震的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了 28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 裂而不死的古柳却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 么。(有改动).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一段,不仅概述了一百年前海原地震的发生过程,而且还详细描述地震所造 成的巨大破坏,主要是为了表现“震柳

31、”生存环境的恶劣。B.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图案的美与震柳“惨不忍睹”的丑进行对 比,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C.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详实的数据,比如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大地裂缝的长度、古 柳的树龄、遇难的人数等,增强了文章叙事的真实性。D.本文格调昂扬,文笔凝练,第一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地震发生时的情状,第三段 “阳光暖暖抚慰”“细雨轻轻冲洗”则充满了生命的温暖。4 .文章第四段插入关于柳树的介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文章结尾说“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 “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你认为它会对 紧闭嘴巴(箝qian:通“钳”),我虽然没有官位,但按道

32、义一定要用语言报答国家, (但现在我)应当稍稍等待,现在不敢因为我连累我的兄长。”等到吕祖俭在被贬的地方 去世,嘉泰元年,周必大被降职少保(官职名)并要求退休回家,吕祖泰对此愤恨,就到 登闻鼓院呈上奏书,讲述韩倔(tuo)胄有目无君王的野心,请求诛杀他来防止祸乱。奏 书中大致说:“希望快快地诛杀韩倔胄以及苏师旦、周筠,而且罢免贬逐陈自强这类人。 只有周必大可以重用,应该让周必大取代韩僻胄,不然的话,情况将会不可预测。”奏书 发出后,朝廷内外的人大为惊骇。皇上传下圣旨:“吕祖泰怀私怨呈上奏书,语言狂妄不 羁,发送到连州拘禁管制。”右谏议大夫程松和吕祖泰亲近友好,恐惧地说:“人家知道 我一向与吕祖

33、泰交往,大概会认为我预先就听说了(这篇奏书的内容)吧。”于是独自上 奏说:“吕祖泰有应当诛杀的罪过,而且他上书一定是有人教唆他。现在纵然不杀他,也 应当施以杖刑,脸上刺字,流放到偏远的地方。”殿中侍御史陈说也这样说。于是杖脊一 百下,发配到钦州的牢房收押管制。开始,监察御史林采说诡诈风气的形成,从周必大开始,所以有了把他降为少保的诏 命。吕祖泰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希望用自身唤醒朝廷,他没有畏惧的神色。到了州府的堂 上之后,府尹用好话劝诱他说:“是谁教你一起写奏章?你试着说出来,我将会宽恕 你。”吕祖泰笑着说:“你怎么这样愚蠢地问呢?我本来知道一定会死,却会接受别人的 教唆,而且与人一起讨论吗?

34、”府尹说:“你丧心病狂了吗? ”吕祖泰说:“依我看,你 们现在依附韩倔胄而获得美官,才是丧心病狂啊。”吕祖泰被贬斥之后,途经潭州出京城。钱文子担任醴陵县令,私下赠送给吕祖泰路费 礼物(贬jin:临别时赠送给远行人的路费、礼物)。韩件胄派人探寻吕祖泰停留的地方 (迹:踪迹。这里作动词,探寻踪迹)。吕祖泰于是躲藏在襄阳、郢州之间。韩倔胄被 杀,朝廷探访后找到吕祖泰藏匿的地方,下诏令洗雪他的冤屈,特别下令让他补任上州文 学,后来改而授予他迪功郎、监南岳庙。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35、6分)汉式婚礼以周礼为蓝本,以典雅、尊贵、庄敬为气韵,追本溯 源,0在华夏民族的传统中,汉式婚礼被视为礼乐文明的根 本所在,被视为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起点,O 汉式婚 礼”因、喜气高雅和节省仪式时间、节约车辆等财力物力,愈来 愈受到川东民间的欢迎。参考答案:是体现华夏经典文化传统的民族婚礼被视为人与自然阴阳相和谐而化生万物的本源文化气息浓郁(每条2分,共6分)7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简要的文字概括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5字)(3 分)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 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 习结果;第二组

36、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结果第一 组的学习成绩最好,第三组最差。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 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 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这则实验得出的结论是:O参考答案:学习者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或者: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 及时了解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意思基本正确就可酌情给分)(3分).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退休金双轨制”下定义。85个字以内。(5分)在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的退休养老金制度有两种:一种是企业职 工实行由企

37、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退休养老金,另一种是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养 老金由国家财政统一缴纳。这就是所谓的退休金双轨制。参考答案:(5分。单句2分,内容组合3分;未写成单句的减半后给分)退休金双轨制是指我国在 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执行的、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 纳、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由国家财政统一缴纳的不同退休养老金制度。8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他是我大伯的老邻居,大伯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样,他 都 O李警官在办案过程中十分细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真可谓 O墨尔本电影节组委会不顾中国民意的反对,执意为疆独分子做宣传,中方对这种

38、险 恶用心 OA. 了如指掌洞若观火明察秋毫B. 了如指掌明察秋毫洞若观火C.洞若观火了如指掌明察秋毫D.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了如指掌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了如指掌”的“了”是“明了”; “指掌”是“指着手掌”。形容对人或事 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好象指着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洞若观火”偏重在观察彻底,“了如指掌”偏重在了解清楚。“明察秋毫”极言能敏锐辨别是非,观察细微,不受蒙 蔽。“洞若观火”的“洞”是“彻底”的意思,比喻对事情看得十分清楚透彻。此类词语 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对 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

39、重、词义范围的大小 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 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六、写作(60分,共1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有一位禅师很喜欢养兰花。有一次他外出云游,就把兰花交代给徒弟照 料。徒弟知道这是师父的爱物,于是也很小心照顾,兰花一直生长得很好。可是就 在禅师回来的前一天,他不小心把兰花掉坏了。徒弟非常伤心,他自己受罚倒不要紧,他害怕师父会生气伤心。禅师回来以后知道了,他没有生气,也没有惩罚徒弟。他告诉徒弟:“我 当初种兰花,不是为了今天生气。”故事中的禅师无疑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明白,不管外界

40、怎么样,下一步的 生活都是他自己的!而你有什么启发和想法呢?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略后人说些什么呢?请根据文本分析探究。参考答案:4.C.说明原因。第四段介绍柳树的习性和特质,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原 因作进一步补充交代。照应上文。上文集中写震柳,第四段则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 文点面结合,相互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丰富内涵。文章引述与柳树相关的习 俗、诗句、传说等,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文学性更强。5 .震柳作为“活化石”,向后人诉说一百年前那场巨大的悲剧和不能忘怀的历史。 告诉后人,面对灾难

41、不要灰心丧气,而应坚韧不拔,顽强坚守。启示后人,生命具有惊 人的力量,她可以创造奇迹,拥有生命就会拥有希望和未来。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 项”,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 “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本题中,A项,“主要是为了表现 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有误;第一段写到“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 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 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可见前面介绍地震的发生过程及巨大的 破坏力是为了

42、反衬震柳生命力的顽强。B项,“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 的同情”不当;文章第二段写到“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 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 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 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可见此处的对比是为了突出柳树 生命力的顽强。D项,“第一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地震发生时的情状”有误,“简洁” 不妥;第一段对海源地震的介绍还是比较详细的,如写到盐湖的北移,地标的扭曲,大地 的瞬裂等。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第四段插入关于

43、柳树的介绍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插 入材料的作用。第四段插入关于柳树的介绍的作用,主要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首先要 概括第四段插入的具体内容,如第四段介绍了柳树的习性和特质,“论性格,它是偏于柔 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 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 “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 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 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 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而不折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 了,它却能常年

44、扎根于此”,震柳“柔能克刚”“根系庞大”“木性柔软”等,这些内容 是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原因作进一步补充交代。并且此处内容照应上文。 上文集中写震柳,第四段则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点面结合,相互呼应,使文章内容 更加完整。点睛:对于句段的作用题,考生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一是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 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二是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 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四是掌握常见答题模 式。答题方向如下: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感情,进一步写出 7(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作为开头与标题的关系一一

45、点题(照应标题),与 下文的关系一一为下文写埋下伏笔(张本、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照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本文主要是展示震柳面对灾难时的态度,呈 现出生命力的顽强,而第四段对于柳树特性的介绍其实的对震柳能战胜地震原因的补充,“震柳”是点,此处的“柳”是面,点面结合让文章的内容更加完整。6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文章结尾说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 什么。你认为它会对后人说些什么呢?请根据文本分析探究”,这是考查对文本内涵的 探究。既为探究题,答题的时候要涉及到文章的内容,还要进行拓展。首先立足文本,分 析它会对后人说些什么,“化石”,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

46、体、遗物或遗迹,而 震柳作为“活化石”,它记录了海源地震那场灾难,它的存在向后人诉说一百年前那场巨 大的悲剧和不能忘怀的历史;它从海源地震中存活下来,告诉后人,面对灾难不要灰心丧 气;而震柳的遭遇启示我们,生命具有惊人的力量,只要不放弃,生命会焕发生机。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房玄龄,生而为宰相水鹿初唐的天空,星光灿烂。在后人看来,这些光芒属于魏征、王珪、尉迟敬德、李世勃一个个激情张扬的 人。他们思考、磋商、争辩,挺直了脊梁建功立业,做人成事。然而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问题是:这么多个性鲜明的人,最容易骄傲不服气,碰撞成 灾难性的内斗和党争。他们太需要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激情的人,来做稳压器

47、。这个人,就是房玄龄。他总是笑眯眯地洞明世事,又总是不吭声地隐忍委屈。皇亲李 神通攻击过他,重臣萧瑞攻击过他,“第一宠将”尉迟敬德也攻击过他,眼看都要变成朝里的“出气 筒” 了,可他还是和没事人一样。他简直天生是给李世民做宰相的。有一次房玄龄得了重病,一个口齿轻佻的小官吏开玩笑道:“宰相小病去探访有好 处,如果病得快要死了,去探访也就没什么用了。”有人将这话挑唆到房玄龄那里,房玄 龄对此的反应是一一见到那个随众来探访自己的小官吏时,笑着调侃一句:“你都肯来看 我,那我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啊”房玄龄还是出名的“怕皇帝”者。急躁任性的李世民,也和大臣们一样,经常拿房玄 龄当“出气筒,越用越顺手。房玄

48、龄照例不争辩、不顶撞,逆来顺受,道歉了事。有人 因此讥讽老房“没骨气”,尤其是他身边还有傲骨铮铮的魏征作对比。其实房玄龄心里很 明白,李世民是个多么骄傲的人,成天被魏征骂来骂去又不能还嘴,难免心理不平衡。那 我老房做做自我牺牲吧,皇帝把气撒在我身上,总比他攒多了委屈以致决策失常要好。于 是我们就看到了一次又一次心照不宣的表演:皇帝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雷霆痛骂宰相, 剥官落爵叫他回家待罪。房玄龄也就乖乖回家,平静地告诉家人“把房子打扫打扫,待会 儿皇帝要过来接我回去”。而李世民果真就来接了,两人携手上车回宫,谁都不多说什 么,好像发脾气那一幕从来就没发生过。那些君臣的脾气,终于在性情温和、通达睿智的房玄龄手里,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 共济的“合力” 了。但“老好人”房玄龄的本事绝不止于此,他有着令人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李 世民和魏征等人通过争辩讨论定下了大政方针,房玄龄就和他选拔的一批实用性人才一起 埋头苦干,去实现贞观的宏图大卷。贞观时代,朝廷全部官员只有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