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5.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21569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5.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第25练)【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 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苏轼的作品黄州寒食帖写得如 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 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 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 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 又

2、自由不拘,(),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那么多以中 锋行笔,优雅沉着,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 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妖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 中也每每可见其妙;而兰亭集序那么不仅全篇内容显得,只有篇末一点淡 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 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那么显得“无为而治二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 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1 .依次填入文中横

3、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行云流水 B .行云流水 C .天衣无缝 D .天衣无缝A .行云流水 B .行云流水 C .天衣无缝 D .天衣无缝挥洒自如 信马由缰 挥洒自如 信马由缰浑然天成 浑然一体 浑然一体 浑然天成悠然自得悠然自得泰然自假设泰然自假设2 .以下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B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D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这不仅诗

4、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其章法的多处 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B .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其章法的多处促 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其妙。C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其章法的多 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其章法的多 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其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一九三六年夏天,我在青岛住了一个星期。刚到青岛那天,我便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黄昏时候,火车渐渐地走得缓慢起来,浩瀚的大海便展开在我们的眼前了。参差不齐的帆 橘严密

5、地排在海边。太阳不见了,天上灰絮似的云影移动着。天连水,水连天。云翳在辽阔 的天空中变幻成各式各样的形体:有的像飞禽,有的像走兽,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山峰” 这是青岛海景给我的第一印象。次日早晨,我迫不及待地去海边散步。空气异常潮湿,在细 雨蒙蒙的飘飞中,出来,我的眼镜便被雨打湿了,简直分辨不出路径来。终于走到海滨公 园。海上左岸的轮廓,比拟清楚,迤迎着一行行房舍,红顶黄墙堆积在绿树丛中,由海边曼 延到高坡上。山峦起伏在灰色雾毂里面,景象极其迷蒙。对面是一片镶嵌着绿林的小岛,左 边海水茫茫,望不到涯根。有两三点帆影在海上起伏;远的模糊,近影清晰。海水的呼啸, 像深山里万道瀑布的声音。海面有一碧万顷

6、的波澜在摇动。靠岸是一簇一簇的白沫似的巨浪, 变化迅速,不可捉摸。有时像充满不愤怒哗哗地抨击着海岸:食时一小股一小股地跳上岩 石来,又跳回去,比小孩子还活泼。我沉醉了。4 .以下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他轻轻哼起了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B .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你一定是认错了。”C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一下、两下夜己深了,丈夫依旧没有回来。D .听了老师的解答,他陷入了深思:“原来如此”5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有时抨击着海岸;有时涌上岩石,又退回去。”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

7、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临高台王融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 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还看云栋影,含月共徘徊。临高台谢眺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注】绮翼,这里指窗帘。6 .以下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王诗和谢诗都属于登高诗,开头均紧扣题目,直截了当交代登台原因。B .王诗登台见到了莲桂花开的盛景,谢诗登台映入眼帘的是归巢的孤鸟。 C .王诗中的“含月”和谢诗中的“朝夜”都说明诗人登高望远直至深夜。 D .王诗和谢诗虽然所写之景不同,但都能够表达出“诗以言志”的特点。 7

8、 .两首诗抒发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综合训练】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一针一线皆关情蔡勋建(1)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 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 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2)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 学缝扣眼、绞褛子、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桁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 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父亲 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

9、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 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3)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4)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沉着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 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 比方给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 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弹,不偏不倚完成 一条白线。如此反更,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给棉。(5)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 扣(也叫一字扣),

10、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一个个蜻 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 扣子,着实漂亮。(6)父嘉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 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 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 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7)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IB箍,再就是熨斗。 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一咔哧,咔

11、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 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 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8)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 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匕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 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 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方打褶、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 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9)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按 天计收工钱

12、,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 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10)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 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小 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二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 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11)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胃裆裤。”少时我不解,便 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

13、着个没有 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模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 交给东家;假设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缗,塞进衣主的新衣 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12)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开展,亲自 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父亲就像一枚绐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 缝美了生活。注:襟(p6n)子: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给(ha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 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1 .以下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做出衣裳的是针

14、线“,从父亲常说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一位传统手工裁缝对自己职 业的尊重,表现了父亲质朴的品性。B.文中父亲年少便拜师学艺,饱尝生活的艰辛,“师带徒”这种方式对传统手工艺的传 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父亲最终得益于师父的严格要求。C.父亲手艺有绝活,做得一手漂亮盘扣;但“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 子”,作者的目的是表现传统手工艺人保守、不能与时俱进的一面。D.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裁缝生活不易,但父亲不贪他人之物,朴实厚道,手艺精湛,这 是他深受乡人敬重的主要原因。2 .以下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文章第段在内容上交代了父亲练就好手艺的原因,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

15、的过渡作用, 使文章叙事清晰,内容连贯。8 .描写父亲用画粉画线的“绝活”时,文章运用“捏”“拉”“压”“拈”“弹”等动词, 彰显了父亲的高超技艺,富有立体感。C. “父亲就像一枚绮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一句,运用借代的手法,表达了 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敬重之情。1) . 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父母“白头偕老”,作者选取独具时代特色的生活画面来见 证时代变迁,以小见大,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3 .请结合文本分析题目“一针一线皆关情”的丰富意蕴。(6分)4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后唐庄宗同光元年春三月,晋王篁年于

16、魏州牙城之南,夏四月弓目,升坛祭告上帝,遂 即皇帝位,国号大唐。大赦,政不。.时契丹屡入寇,抄掠馈运,幽州食不支半年,卫州为梁所取,潞州内叛,人情岌岌,以 为梁未可取,帝患之。会郛州将卢顺密来奔。先是,梁天平节度使戴思远屯杨村,留顺密与 巡检使刘遂严、都指挥使燕瞅守郛州。顺密言于帝日:“郸州守兵不满千人,遂严、瞅皆失 众心,可袭取也。”郭崇韬等皆以为悬军远袭,万一不利,虚弃数千人,顺密不可从。帝密 召李嗣源于帐中谋之,日:“梁人志在吞泽潞,不备东方,假设得东平,那么溃其心腹。东平果 可取乎? ”嗣源自胡柳五渡河之惭常欲立奇功以补过对日今用兵岁久生民疲弊苟非出奇取胜 大功何由回成臣愿独当此役必有

17、以报帝悦壬寅,遣嗣源将所部精兵五千自德胜趣郛州。夜, 渡河至城下,郛人不知。李从珂先登,杀守卒,启关纳外兵,进攻牙城,城中大扰。癸卯旦, 嗣源兵尽入,遂拔牙城,刘遂严、燕颛奔大梁,帝大喜,日:“总管真奇才,吾事集矣梁主以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帝闻之,自将亲军屯澧州,命蕃汉马步都虞候朱守殷守德 胜,戒之Lh ”王彦章勇决,乘愤激之气,必来唐突,宜谨备之梁主召问王彦章以破敌之 期,彦章对曰:“三日。”左右皆失笑。彦章出,两日,驰至滑州。辛酉,置酒大会,阴遣人 具舟于杨村。夜,命甲士六百持巨斧,载冶者,具精炭,乘流而下。会饮尚未散,彦章阳更 衣,引精兵数千循河南岸趋南城。天微雨,朱守殷不为备,舟中兵举

18、锁烧断之,因以巨斧斩 浮桥,而彦章引兵急击南城。浮桥断,南城遂破,斩首数千级,时受命适三日矣。彦章进攻 潘张、麻家口、景店诸寨,皆拔之,声势大振。(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后唐灭梁)5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嗣源自胡柳有渡河之惭/常欲立奇功以补过/对日/今用兵岁久/生民疲弊/苟非出奇 取胜/大功何由可成臣愿/独当此役/必有以报/帝悦/B .嗣源臼胡柳有渡河之惭/常欲立奇功以补过/对L1/今用兵岁久/生民疲弊/苟非出奇 取胜/大功何由可成/臣愿独当此役/必有以报/帝悦/C .嗣源自胡柳有渡河之惭/常欲立奇功以补过/对口/今用兵/岁久生民疲弊/苟非出奇 取胜/大功何

19、由可成/臣愿独当此役/必有以报/帝悦/D .嗣源自胡柳有渡河之惭/常欲立奇功以补过/对日/今用兵/岁久生民疲弊/苟非出奇 取胜/大功何由可成臣愿/独当此役/必有以报/帝悦/6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筑坛,即建筑祭祀的坛场,坛,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台,多用土石等建 成。B .己巳,属干支纪日,即由十二天干与十地支按固定顺序互相配对,组成干支纪录日 序。C .改元,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改元”在文中指后唐庄宗即位后改变纪年的 年号。D .契丹,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称帝,立国号为契 丹。7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

20、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面对内忧外困的危急局面,庄宗万分忧虑,郛州将领卢顺密前来投奔唐国,建议庄 宗偷袭郸州,郭崇韬认为孤军远袭,风险太大。8 .李嗣源率领五千精兵从德胜急奔郛州,在夜里渡过黄河,后来攻克郛州牙城,刘遂 严、燕颗逃跑,他也因此被庄宗称赞为“奇才”。C .王彦章承诺三天打败敌人,遭到讥笑,他赶到滑州,大宴宾客,暗中准备船只,夜 里派遣士兵持巨斧,带着铁匠、冶具,顺流而下。D .王彦章借口更衣离开宴会,亲自率领几千精兵烧断铁锁,砍断浮桥,攻破南城:后 来又率兵攻克潘张、麻家口等营寨,声势大振。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梁人志在吞泽潞,不备东方,假设

21、得东平,那么溃其心腹。东平果可取乎?(2 )戒之曰:“王彦章勇决,乘愤激之气,必来唐突,宜谨备之。”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答案与解析(第25练)【基础训练】1 . 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 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语境形容黄州寒食帖写的自然流畅,选择“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也用来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信马由缰:比喻漫无 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走动。语境形容“亳无做作之态”,强调自如,选择“挥洒自如”。浑然天成:形容诗作、文章的结构严谨自然,或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

22、 能、品德完美自然。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语境形容书法作品自然完美, 选择“浑然天成二悠然自得:形容悠闲沉着、心情舒畅。泰然自假设:形容镇定、亳不在意的样子。语境形 容兰亭集序全篇内容让人感觉心情舒畅,没有“情况紧急”的意思,选择“悠然自得北应选A o2 . 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此题中,从逻辑关系上看,括号中的内容与上文应是因果关系,而“进而”表递进;“因 此”才表因果,据此可以排除AB两项。再从上下文逻辑意脉贯通上看,上文说“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下 文说“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可见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排

23、除D。应选C O3 . 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的语病有两处: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在”,应在“不仅”后加上“在”,与后文的“而且在其笔法的变 换”构成完整句意。成分赘余,“这也每每可见其妙”,“这”指代的是“可见”的内容,“其妙”多余。只有C项修改正确。应选C。4 . 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此题中,文中的省略号出现在“有的像匕禽,有的像走兽,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山峰” 中,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A.表示引述有所省略。8 .表示说话的断续。C.表不列举的省略。D.表示语意未尽。应选C O5 .原文修饰词丰富,描写细腻,表达更加形象生动:摹形拟声

24、,描写海浪,如临其境; 拟人化的动作性情,形象传神,引人共鸣。【解析】此题考杳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此题中,原句和“有时抨击着海岸;有时涌上岩石,又退回去”语意相同,但从艺术手 法上来看,首先,画线句是描写海浪的特点,原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充满了愤怒” “跳上”“跳|可去”“活泼”等词,将巨浪拟人化,写出了海浪时而惊卷拍岸、时而轻柔起伏 的状态,让海浪有了人的生命力,形象传神,引人共鸣。其次,原句使用了拟声词“哗哗”来传递海浪拍岸的声响,使用了 “一小股”来摹形,*5 lb T海q启q而k -去右仅用?太一 最后,原句的修饰词骨蚩丰富,“充满了 ”“抨击”写出了海浪的力度;“跳”

25、“比小孩子 还活泼”写出了海浪上涌又退回时的场景,形象生动,描写细腻。相比之下,”有时抨击着 海岸;有时涌上岩石,又退回去”那么显得过于平淡,不够生动,不如原文的表达效果好。6 . B【解析】此题考杳学生分析理解占诗内容的能力。B. “见到了莲桂花开的盛景”错。“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是说那高洁雅丽的莲花 只有盛夏时节才吐蕊,那清香疏淡的桂花却要随着秋天的来临才能开花。可见,诗人并未见 到盛开的莲花和桂花。应选B o7 .王诗生动描摹登高所见之景,又融入虚写想象,流露出了诗人纵目游览的惬意与 自在。谢诗描写了登高所见的肃杀景象,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苦闷,表达了诗人对宦游 生活的厌倦和思归不

26、得的愁苦。【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王诗写登高所见,采用了地域上由远及近、空间上由上而下、时间上由先及后的写法, 写得很有层次和条理。诗的开篇紧扣题面,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游人”之所以要“临高 台”的原因。接下来就开始写登高所见了,纵然夏未至秋未到,莲花桂葩的神采风韵眼下游 人”确实无从领略,可是此时他心中却想象到了。当“游人”从夏莲秋桂的遐想中回到现实 中时,他的目光已向稍远的地方投去。园外,那杨花柳絮在低空轻飘飘地飞扬。而清晨早已 散去的鸟儿,此刻已然到归巢时候,它们正陆陆续续地动远方回来。诗人在摹写登高所见的 同时,又将未见景象融入其中的写法,是一种艺术上的创新,流露

27、出了诗人纵目游览的惬意 与自在。谢诗首两句写游子登高而思乡,首句点明一篇主旨一一“思归”。“才见孤鸟还,未辨连 山极”,写登台所见。接着“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二句写身所感受。“谁知倦游者”句, 与首句照应,揭示“思归”之意。全诗八句,从“思归”起,到“故乡忆”结。明写“思归” 之情,实写“倦游”之意。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登高所见的肃杀景象,烘托了诗人内心 的惆怅和苦闷,表达了诗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和思归不得的愁苦。如走珠流玉,读来意味深 沉,凄楚动人。【综合训I练】1 . C【解析】C项,”作者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传统手工艺人保守、不能与时俱进的一面” 错误。这里表达的是老手艺人对品质以及传统

28、的坚持,并不是否认。2 . C【解析】C项,运用借代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敬重之情”错误。并 将“父亲”比作“针”,运用了比喻修辞,并不是借代。3 .“一针一线”的绝活,表现了父亲的技艺高超和高尚的人格。“一针一线”的劳动不仅是劳动,更关乎亲情、乡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这种表达充满着诗情画意,又突出了文章主题。(每条2分)4 .语言质朴、口语化,通俗易懂,如“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生 活气息浓厚。文中描写父亲手艺时大量运用拟声词;如“一一咔哧” “咚咚咚”,再现了生活场景,语 言生活化。地方色彩浓厚,如“乡工”“上门工” “贪墨”等词语。运用比喻,把父亲的裁剪比作农夫

29、耕地,充满乡村的泥土气息;运用乡村俗语,如“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风格明快幽默。(每条2分,答出任意三条即得总分值)5 . 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李嗣源自上次在胡柳有过擅自渡过黄河的羞惭以后,经常想立一次奇功来补偿过 失,于是回答说:“如今出兵打仗时间很长,百姓们非常疲惫困乏,假如不出奇兵去夺取胜 利,大功又从哪里去完成!微臣愿意单独担当这次攻取东平的战事,必定会有好消息报告给岁公是然%薪明“用兵”情况,不能拆开,排除CD;“臣”是“独当此役”的主语,不能拆开,排除A。应选B o6 . 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 “十二天干与十地

30、支”错误,应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应选B。7 . 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 “王彦章借口更衣离开宴会,亲自率领几千精兵烧断铁锁,砍断浮桥”错,原 文说“天微雨,朱守殷不为备,舟中兵举锁烧断之,因以巨斧斩浮桥,而彦章引兵急击南城”, 由此可知,“烧断铁锁,砍断浮桥”的并非王彦章亲自率领的精兵,而是先行乘船顺流而卜 的士兵。应选D o8 . (1)(后)梁人的志向在于吞并泽潞,对东面没有什么防范,如果得到东平,就能 使(后)梁的心腹要地发生溃乱。东平果真可以攻取吗?(2 )(庄宗)告诫他说:“王彦章勇敢果断,乘着愤怒激动的气势,必定前来冲犯,应 该谨慎地防范他。”【解析

3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备”,防范;“溃”,使溃乱;“心腹”,重要的地方,心腹要地。(2 ) “戒”,告诫;“愤激”,愤怒激动;“唐突”,冲犯。参考译文:后唐庄宗同光元年春季三月,晋王在魏州牙城的南面修筑了一座高坛,夏季四月己巳, 登坛祭告天帝,接着就登上了皇帝宝座,国号大唐。大赦天下,改换了年号。当时,契丹人屡次入侵,掠夺运送粮草的人马,幽州的粮食支持不到半年,卫州被后梁 夺取,潞州又发生内乱,人心浮动,情势危急,大家认为后梁不能攻取,庄宗对此万分忧虑。 适逢郛州将领卢顺密前来投奔唐国。在这之前,后梁天平节度使戴思远驻守杨村,留下卢顺 密和巡检使刘遂严、都指

32、挥使燕顺戍守郛州。卢顺密告诉庄宗说:“郛州守城上兵不满千人, 刘遂严、燕瞅都失去了部下的信任,完全可以用偷袭的方法夺取。”郭崇韬等都认为孤军深 入,到很远的地方去偷袭敌人,万一不顺利,就会白白丢弃几千人马,卢顺密的建议不能采 纳。庄宗秘密宣召李嗣源到大帐中谋划这件事,对李嗣源说:“后梁人的志向在于吞并泽潞, 东面没有什么防范,如果得到东平,就能使后梁的心腹要地发生溃乱。东平果真可以攻取 吗? ”李嗣源自上次在胡柳有过擅自渡过黄河的羞惭以后,经常想立一次奇功来补偿过失, 于是回答说:“如今出兵打仗时间很长,百姓们非常疲惫困乏,假如不出奇兵去夺取胜利, 大功又从哪里去完成!微臣愿意单独担当这次攻取

33、东平的战事,必定会有好消息报告给陛下。” 庄宗非常高兴。壬寅,派遣李嗣源率领手卜.五千精兵从德胜急奔郛州。夜里,李嗣源渡过黄 河来到城下,郛州人亳无发觉。李从珂率先登上城,杀死了守城的士卒,翻开城门使外面的 军队进来,然后就进攻牙城,城中非常混乱。癸卯天刚亮,李嗣源的人马全部进城来,接着 又攻克了牙城,刘遂严、燕蹶逃奔回大梁。庄宗极为高兴,他赞许说:“总管真是奇才,我 的大事成功了!梁主任命王彦章做北面招讨使。庄宗听到这个消息,亲自率领亲军驻守澄州,命令蕃汉 马步都虞侯朱守殷戍守德胜城,并且告诫他说:“王彦章勇敢果断,乘着愤怒激动的气势, 必定会前来冲犯,应该诬慎地防范他。”梁主宣召王彦章前来

34、,询问他大致在什么时候打败 敌人,王彦章回答说:“只要三天。”左右官员都忍不住笑出声来。王彦章从京城出来,只用 了两天,骑着快马赶到滑州。辛酉,王彦章命人安排酒席,招待文武将官都来聚会饮酒,暗 中却派人在杨村准备船只。到了夜间,王彦章命令六百名身穿战甲的士兵都拿着巨斧,载着 铁匠,准备好风箱和木炭,顺流而下。适逢饮酒聚会还未解散,王彦章起身更衣,出来就率 领儿干精兵沿着黄河岸急速赶往德胜。天下着小雨,朱守殷没有做好防范,船上的士兵举着 铁锁烧断了它,接着又用巨斧猛砍浮桥,同时王彦章却率兵猛攻南城。浮桥被砍断,南城接 着就被梁军攻破,被斩首的士兵有好几千名,而当时正是王彦章接受梁主命令的第三天。王 彦章又率兵进攻潘张、麻家口、景店各营寨,都攻克了它们,梁军因此而声势大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