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X线体层摄影技术操作规范.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21278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科X线体层摄影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放射科X线体层摄影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科X线体层摄影技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X线体层摄影技术操作规范.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放射科X线体层摄影技术操作规范【检查前准备】1 .认真核对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 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2 .使用专用体层摄影机。3 .杳看病人原有的X线照片影像,确定病灶部位和中心层面。4 .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记、层深 等),要齐全、核准无误。5 .清除病人检查部位可能造成伪影的衣物、饰品等。一、蝶鞍侧位体层摄影【适应证】颅脑外伤累及鞍区、鞍区肿瘤、先天性发育异常、鞍区肿瘤术后复查、鞍区 血管性疾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 .槎影体位取头颅标准侧位。将蝶鞍置于暗盒中心。2 .体表定位点外耳孔与外毗联线中、后

2、1/3交点向上2. 5cm处为蝶鞍中心。3 .层面选择以头部正中矢状面至台面距离为中心层,并取上、下间隔0.5cm 各一层。4 .体层方式取大角度的直线轨迹。5 .记录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体位设计口寸,病人应面向摄影技师,便于层面的测量。二、喉室正位体层摄影【适应钮】声门上、下区、咽喉及喉室的病变、用于鉴别因炎症或肿瘤引起的声音嘶哑、 失语。【操作方法及程序】1 .摄影体位病人仰卧摄影台上,下颌前伸,颈椎正中矢状面置于台面中线, 颈椎长轴与台面平行。2 .体表定位点对准喉结节中点。3 .层面选择喉结节前缘至摄影台面高度减去1.5、2、2. 5c

3、m各取一层, 层间距为0.5cm。深吸气后屏气曝光。待照片处理后,选择喉室显示最清晰的一 层,再摄取发“咿”及平静呼吸下的各一张体层影像。4 .体层方式圆轨迹或直线轨迹。5 .记录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 .应预先对病人进行发“咿”的训练。2 .保持体层位置的稳定。3 .气管插管病人,宜采取多轨迹体层摄影。三、胸部体层摄影(一)胸部病灶体层摄影【适应证】胸部结节性和肿块性病变、空洞和空腔性病变6 了解胸部病灶的性质,用 于鉴别诊断。病灶正位体层摄影【操作方法及程序】1 .摄影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身旁,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台面 垂直。2 .

4、体表定位点从胸部正位平片上,确定病灶中心对应于体表的相应点为“体 表定位点”。3 .层面选择从侧位片中测量病灶中心至后胸壁皮肤面的距离,减去放大率即 力欲断中心层。然后上、下分别加或减0.52 0cm (根据病灶大小决定)断取数 张。4 .体层方式直线轨迹或弧线轨迹3 0 40。,当病灶密度较低,且直径在2cm左右的小病灶,可选用直线轨迹10。-155 .记录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 .熟悉体表解剖及组织间的毗邻关系,正确选择体层面深度。2 .胸部球形病灶,禁用圆轨迹,以防干扰影的形成。3 .病灶体层,应利用直线轨迹的方向依赖性,使轨迹运行方向尽

5、量与肋骨垂 直或成最大角度相交。4 .层间距离一般为病灶厚度的1/2 o5 .曝光时,其呼吸程度应与定位照片相一致,以保证病灶摄入胶片中心。6 .一般应在深吸气后屏气曝光。病灶侧位体层摄影。【操作方法及程序】1 .摄影体位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欲断病灶侧贴近台面。两臂上举抱头。 身体冠状面与台面垂直。2 .体表定位点从胸部侧位平片上,确定病灶中心对应于体表的相应点为“体 表定位点”。3 .层面选择先从正位片中测量病灶中心至胸椎中轴线的距离。再从摆好的 体位中,直接测量对应胸椎棘突至台面的高度。该高度减去片中所测量的距离, 即为欲断中心层。然后上、下分别加或减0.52.0cm (根据病灶大小决定)

6、断取 数张。4 .体层方式直线轨迹或弧线轨迹30 40。当病灶密度较低,且直径 在2cm左右的小病灶,可选用直线轨迹10。-15 o5 .记录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同本节“病灶正位体层摄影”注意事项16。(二)气管、支气管体层摄影气管、支气管正位体层摄影【适应证】气管、支气管病变。【操作方法及程序】1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上肢放于身旁。人体正中矢状面与台 面中线垂直。臀部垫高,使身体冠状面与台面成15 -202 .体表定位点以胸骨角(相当于主支气管分叉处)为“体表定位点”。3 .层面选择从病人摆好的体位中,通过气管分叉水平直接测量胸部

7、前后径。 该测量值的1/2减去1cm为中心层面,上下间隔0. 5cm再各断一层。4 .体层方式直线轨迹30度或小圆轨迹8-10度。5 .记录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 .因肺野与纵隔密度反差较大,为减少密度差别,可采取相应措施,如平静 呼吸下屏气曝光、提高电压(kV)减少电流(mAs)、使用狭缝楔彤滤过板等。2 .左右两侧支气管未处于同一平面,左主支气管等于胸部前后径的1/2减 1.5 cm;右主支气管等于胸部前后经的1 / 2减0.5 cm;结合已断层面影像分 析决定增加的层面。3 .也可以采用平卧位体层体位。气管、支气管侧位体层摄影【适应证】气

8、管、支气管病变。【操作方法及程序】1 .摄影体位 病人患侧在下,侧卧于摄影台上,头部垫高,上肢屈曲上举, 下肢向前屈曲,人体矢状面与摄影台平行,背侧与摄影台垂直。2 .体表定位点肩胛骨下角与腋中线相交点为“体表定位点:3 .层面选择患侧支气管高度(f)等于第6胸椎棘突到台面距离幼)减欲摄 支气管分支开口距到人体正中线的距离(即f=h-d/k)。4 .层间距离间隔0.5cm。5 .体层方式 直线轨迹30或小圆轨迹8-10度。6 .记录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 .观察主气管时,体层深度取棘-台距。2 .观察右侧支气管取右侧位;观察左侧取左侧位。支气

9、管斜位体层摄影【适应证】气管、支气管病变【操作方法及程序】1.1. 影体位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头部垫平,上肢屈曲上举,下肢屈曲 向前,身体矢状面与摄影台平行。背侧与摄影台垂直,深吸气屏气后,测量第6 胸椎棘突到摄影台面的距离。再嘱病人双上肢屈曲前伸上举。健侧下肢伸直,患侧下肢屈曲向前放于健侧 下肢上,躯干部向前倾斜,用体层尺校正人体冠状面与台面构成的角度,左侧(前 斜位)35。、右侧(前斜位)30 o2 .体表定位点患侧肩胛骨下角后1cm处为体表定位点。3 .层面选择首先从正位体层片上,测量患侧支气管的开口处U/A)到人体 正中线的距离。4 .取居公式 F= (h + d/k) cosa。F为起始层面深度,h为第6胸椎棘突到台面的距离,为支气管的开口距, a为前斜角度4为放大率。5 .层间距离间隔0. 5cmo6 .体层方式 直线轨迹30或小圆轨迹8 -10 o.记录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根据病人情况,也可以采取后倾斜位或双倾斜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