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6 辛弃疾词三首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21834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6 辛弃疾词三首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6 辛弃疾词三首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6 辛弃疾词三首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6 辛弃疾词三首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616 辛弃疾词三首辛弃疾词三首他才干出众,但他刚正不阿,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受到权臣排挤而遭贬,但他仍继续写文宣传抗金主张。他写的九议 美芹十论等奏疏,字字珠玑,提出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具体策略,并阐述了内修德政、广开言路等治国安民之道,却未被腐败而畏缩的南宋当权者采纳。 他是非分明,与朋友肝胆相照。他很佩服弘扬德政的理学家朱熹,朱熹死后,朝廷严令禁止其朋友、门人到考亭会葬,辛弃疾义无反顾,不怕株连,亲去祭奠并作祭文,他用杜甫的诗称颂朱熹“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表现出他在是非面前的明确选择和做人原则。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美字体赏美文把栏杆拍遍(节选)梁 衡中

2、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的。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辛弃疾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

3、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样子。2说到辛弃疾的笔力有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 ,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 ,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

4、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之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

5、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有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 ;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 ,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课内挖掘】辛弃疾活捉叛徒:公元 1161 年,金国的海陵王完颜亮率兵大举南下,想灭亡南宋,统一江南。但这

6、时中原地区的百姓因不堪金朝的压迫,纷纷起义。当时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毅然率众起义,组织了有两千多人的队伍。后来他又带领起义部队,投奔了在山东影响最大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耿京,受到耿京的器重,让他掌管全军的文件和大印。1162 年,完颜亮被杀,金世宗完颜雍即位。辛弃疾力劝耿京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与宋军配合作战。耿京即派辛弃疾等十一人为代表,去和南宋朝廷联系。宋高宗在建康接见了他们,并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天平军掌书记。辛弃疾等人回山东复命,走到海州(今江苏东海附近)却听到了一个坏消息:耿京的部下张安国、邵进等人在金朝的收买下,杀死了耿京。辛弃疾既愤怒又悲伤,他立即约海州

7、统制王世隆,带了五十名精锐人马直奔济州,捉拿张安国。到达济州的那天晚上,张安国正和金朝的将领在中军帐中喝3酒。辛弃疾率众出其不意地闯进有五万金兵的大营,活捉了张安国。辛弃疾的壮举在南宋朝野引起极大震动,不仅军民们非常敬佩,连宋高宗也连声赞叹。辛弃疾美芹十论: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课外运用】不休人生(节选)说他豪放,但是那一首丑奴儿确实在每个读过的人心中留下了一丝游走不

8、停的凉风,在秋的季节感怀一个悲情的他,一个“好”字说得人心中寒意四起啊!试想那个两次跟随谋臣到达燕山,仔细观察那里的地形地势,共谋杀敌之事的翩翩少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是何等的壮志,试想那个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洋洋洒洒、仔仔细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军事韬略、兵家涵养都不逊的他,是何等的以杀敌报国为己任,但是一颗拳拳的心却在世道的炎凉、官道的沦丧、国道的黑暗中被无情而又悲剧性地泯灭了,当时的意气,到头来只能是自己在清灯前执笔书写豪情时的阵阵隐痛,这是必然也是他自己命运中的偶然,必然中的他意气全无却又苦苦坚持着一个民族信仰,壮志难酬了余生;偶然中的他

9、却希冀着自己的壮志能够有朝一日唤起王室的奋起之心。当然若仅仅凭着这些就把他划入哀婉便也太过于掩盖其男儿本性,执笔写词的手也是沾满了敌人的血,刀剑上也发过慑人的寒光,但是他几乎已经是个悲情英雄了,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吴钩宝剑看遍了,栏杆拍遍了,都昭示着一个无用武之地的生生灵魂,他就是这样了,他在历史上以偏离初衷的方式被后人记下不是英勇杀敌而是不能杀敌的失意被久久地不可忘记地铭记着!铭记着!他的一曲意气歌唱在自己的空间里,无人理会,有也是不安的慰藉。读他的词是经常了,体味他的人生也是

10、经常了,然一种惋惜和悲愤却让我把他的词读进心中。“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4A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B宝马雕车香满路C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D蛾儿雪柳黄金缕解析:A 项,用江水比喻“行人泪” ;B 项,把抽象的“香”比喻为可知可看的具体的事物,隐含比喻,也运用了通感;C 项,把满天的烟花比喻为星、雨;D 项,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当时女性头上的名贵装饰品,此处代指女性。前三项都用到了比喻,D 项是借代。答案:D2下列各项都写到“泪” ,从情绪和心境的角度来看,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郁孤台下清江水,

11、中间多少行人泪。B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D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解析:B 项,结合诗句作者的身世经历可知,为喜悦之泪;A、C、D 三项均为伤心之泪。答案:B二、迁移发散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1)首句“醉里且贪欢笑”中的“欢笑”前加一“且”字,请分析其好处。答:_(2)全词三见“醉”字,这“醉”中隐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答:_答案:(1)“且”有“暂且”之意,暂且欢笑,实则流露出“欢笑”背后的愁

12、苦。(2)显然是借酒浇愁,醉中隐含着太多的悲愤、辛酸和无奈。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辛弃疾5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注:畹:古代称 30 亩为一畹。湘累:指屈原。冤屈而死,叫“累”(li),屈原是投湖南汨罗江而死的,所以前人称他为湘累。(1)词中上阕中的意象表明了词人怎样的境遇?答:_(2)该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下阕词句进行分析。答:_答案:(1)以“芳菲兰佩,蛾眉空好,宝瑟弦断”这三个意象来表明虽有高尚品质和过人的才干,却备受南宋朝廷当

13、权的主和派嫉妒和排挤,长期不被重用,无用武之地,而且知音寥寥,无人理解自己的悲剧性境遇。(2)全词抒发了词人自感虚度年华、政治失意、理想难以实现而又知音难觅的痛楚之情。 “冉冉”句感慨年华已逝,虚度此生。 “水满” “何处”两句,用汀洲水涨、芳草难觅喻示理想难以实现的可悲处境。结尾两句,再次诉说在人世难寻知音的苦恼,于是只得在大醉之后唤起屈原同唱失意之歌。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上片勾画出的农村夏夜图具有怎样的特点?词人运用的主要艺术

14、手法是什么?答:_(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两句词正常的语序是怎样的?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_答案:(1)月色皎洁,稻花飘香,农村的夏夜是优美的;月光惊动了乌鹊,清风惊醒了鸣蝉,6农村的夏夜是宁静的;一片片蛙声像是在诉说丰收年景,夏夜的气氛又是热闹的、欢乐的。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衬托,用鹊声、蝉声、蛙声衬托夏夜的静谧。(2)应为“溪桥路转,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 。在山前骤雨将来时, “忽见”从前歇过的那家茅店,心情是惊喜的。用倒装句除了韵律的需要外,将“忽见”后移也可强调惊喜之情。三、创新语用6请补写出空缺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答案:(示例)与屈原上下求索 与李商隐灵犀相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