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全册合集】.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17940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3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全册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全册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全册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全册合集】.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学习植物单元的第一课。作为单元起始课,本课重点在于调 查学生对植物认识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对植物的知识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了解 什么,这些都将通过“班级记录表”的形式展示出来。教材通过让学生交流自己 已经认识的植物、辨识教材图片中的植物、讨论塑料花是否是属于植物的三个活 动,暴露学生对植物认识的前概念,感受植物多样性的同时,认识到植物与非植 物的一些区别。此外,教材还安排了种植并照顾一棵植物的活动,是本单元的一 条重要线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为后续学习,特别是第5课植 物是“活”的吗做好铺垫。学生分析学生身边的植物,每天都能看的。探索千奇

2、百怪的植物世界对学生来说,有 着极大的兴趣,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学习基础。在知识基础上,一 年级的学生能指认一些常见的植物,也能说出它们的名字,甚至知道根、花、果 子等器官。但这些概念的认识是零碎的,不系统的,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和总结。 在能力方面,一年级的学生,书写、交流的能力都也比拟缺乏,刚刚接触科学, 更没有倾听他人、记录、分析的学习能力,这些都需要老师在第一课的教学中做 好引导和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到我们的身边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植物。2、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科学探究】1 .比拟塑料花和盆栽植物,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2 .播种植物,能用简单的方式坚持记录植物

3、的生长变化。【科学态度】在活动中能认真观察、倾听他人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通过观察、比拟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学准备教师:小盒子(装叶片),8种不同的叶片(械树叶、柳树叶、木兰叶、雪 松叶、石楠叶、樟树叶),一根树枝(含嫩叶,老叶,枯萎的叶)学生记录单, 笑脸,糖果。学生:水彩笔。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我听其他的老师说啊,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最近进步非常大,表现也是越来 越好了,所以我特别想给我们的一年级小朋友上一节科学课!今天老师还带来了 奖励笑脸和糖果,谁得到的笑脸越多,糖果就越多。上课之前老师对小朋友们有 几点要

4、求:当我说小小手你们就一一放放好。当我是说小嘴巴一一不讲话。当我 说小眼睛一一看老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太聪明了 ! !(-)创设情景一一森林生日派对(3min)1 .师:上课之前,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PPT出示森林聚会图)。有6个 小朋友,他们的小名分别叫小叶、小青、小宝、小林、小西、小绿。今天是小宝 的生日,他们在森林里举行了一场生日派对,大家都为小宝准备了生日礼物,唯 独小西,他竟然忘记了 !怎么办呢?2 .师:这时候小西灵机一动,他想到了一个好方法,他抓起书包,往草丛里 跑去。他拿出书包里的胶水、剪刀还有纸(PPT出示工具图片)。不一会儿的功 夫就作出了两幅一一“叶画”(PPT出示叶画

5、,简要介绍)。小西找来了许多完整 的叶子,经过巧妙组合完成了这两幅叶画,这下小宝的生日礼物有着落了!3 .师:你想知道小西是怎么做到的吗?(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子(lOmin)1 .师:其实生活中,小西是一个特别爱观察的孩子。他最喜欢观察各种各样 的叶板书:观察叶(简笔画)L他认识很多叶子,对它们的特点也是了如指掌, 他知道什么样的叶子适合做孔雀的尾巴,知道什么样的叶子适合做老虎的头。板 书:特点2 .师:同学们,你都知道哪些叶子?它有什么特点?(他们都长什么样?)能跟我们大家说说吗?3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叶子,他们奇形怪状各不相同,想跟 我去瞧一瞧吗?(PPT出示一组叶的图片

6、:杨树-杨树叶、林树一栋树叶、桃树- 桃树叶、芭蕉叶、雪松-雪松叶、械树-植树)边提问:你发现这片叶子有什么特点?板书:特点你们觉得这片叶子像什么?(形状方面的特点)这片叶子哪里特别吸引你?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绿色的(颜色方面的特点),叶片很大(大小方面的特点)板书归纳:方法:看。哪方面的特点:形状、颜色4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这6片叶子都有他们自己特点。每片都 不同,你发现了它们之间有哪些不同?(PPT出示所有叶的图片,学生比拟观察)(学生:大小、形状、颜色、叶的边边)板书归纳:特点:大小、叶缘5 .师:我发现刚才这些叶的特点都是小朋友们“看”到的,除了 “看”一一 我们还

7、有什么方法去观察呢?(学生:摸一摸、闻一闻)想摸一摸闻一闻吗?(弓I导学生还可以用摸一摸、闻一闻的方法观察叶子)板书:用手摸,鼻 子问(简笔画形式)(三)观察一片叶子(20min)1 .师:我今天给每个小组都带来了一个百宝盒。每个百宝盒里都有6片不同 的叶子,还有一张小纸条,我分别给他们标上了序号你可以在纸条上找到它们的 名字,动手之前我有几个要求:(1)每位小朋友只能选一片叶子观察,如果你们都看中了一片叶子,不能 抢,可以等别人观察完了再交换。(2)观察之前先思考:怎么观察?(提示:用眼睛看看、用受摸、用鼻子闻。) 观察什么?(提示: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叶缘、厚度等等,比一比哪位小 朋友

8、发现的最多!)(发记录单:每人一张)(3)画一画你观察的叶子,画完比一比,你的叶子和别人的叶子有什么不 同?可以互相交流。(教师指导画法)(4)听到音乐声响起后停止观察。端正做好,举手示意。小纸条:123456xue song ye qi shu ye shi nan ye liu shu ye mu Ian ye zhang shu ye 雪松叶植树叶石楠叶柳树叶 木兰叶樟树叶xue song ye qi shu ye shi nan ye liu shu ye mu Ian ye zhang shu ye 雪松叶植树叶石楠叶柳树叶 木兰叶樟树叶2 .小组分发材料,学生观察,老师指导3 .师

9、:都观察好了吗?请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有什么重大发现?学生回答:我观察的是 号 叶子,我发现(学生上台说明,记录单投影展示)4 .师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太了不起了 !在你们的介绍下,我发现每一片叶 子都是那么独特,你们太会观察了 !(四)叶子的生长它是有生命的! (8min)1 .师:经过这节课的观察,相信小朋友一定记住了不少植物的叶子,我们发 现它们各不相同!我今天还带来了一根树枝,请你们仔细瞧一瞧:树枝上的叶子 都一样吗?(PPT出示一棵植物的叶)2 .师:叶是从哪里长出来的?它会怎样变化?3 .小结: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

10、获?你学会了哪些观察方法?你还 是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叶?或者这节课上你还有什么疑惑?七、板书设计t6 din语宣x(ng Zhuang dd xiao ydn s6 hdu du形状、大小、颜色、厚度fang fa 方法9shdu gdn 手感qi w6i气味八、作业布置动手做一副“叶画”活动记录表/ zhi wu de ye/植物的叶ri qi日期1.4这是谁的叶教学设计瑞安市塘下镇鲍七小学吴文国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第三课观察叶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叶子,到室外去找到这些 植物,让学生了解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的地方,同一种植物的叶子,不完全相 同。本节课一共三局部内容:一是分一分这是谁的叶,二

11、是找一找这些植物,三 是研讨怎么找到的。本节课是第一次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所以要考虑区域,组 织活动前非常明确的要求去哪里,做什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2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科学探究】1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2 .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3 .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科学态度】1 .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2 .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3 .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

12、述、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教学重点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教学难点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教学准备枫树叶、爬山虎叶、绿萝、香樟叶、红花檀木叶,记录单教学过程一、猜一猜1 .“猜叶”游戏。教师把课前提供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展示在实物投影 仪下,请同学们猜。2 .“我说你猜”:由学生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邀请其他同学来猜。3 .你是怎么猜到的?二、国一国找出两片你最喜欢的叶子,根据实际把它画下来。三、找一找1 .“小叶子,找妈妈”。在校园中找到这种植物。2 .讨论:(1)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2)怎样才算是找到了?(3)活动时要注意什么问

13、题?3 .学生活动四、研讨1 .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2 .在哪里找到的?3 .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也发现了这种植物?zhi w ii y 植物的叶1.5植物是“活”的吗设计者: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 朱启跑教材分析本课将引领学生概括前4课的学习收获,结合自己种养植物过程中的发现, 证据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这是本单元的核心目标。通过第1课到第4课的 学习,学生积累了一些观察、描述的方法,对植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一年级 的学生表达能力还比拟弱,对于植物是一个生命体的认识也比拟零散、粗浅,需 要教师帮助他们回顾和梳理,因此,教科书安排了 “把我们自己种养的植物带来 观察”和“

14、展示我们的观察记录”两项活动,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再次观察、对 记录表的回顾,以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启发,归纳植物作为生命体“活”的证 据,教科书还安排了“我们收集到的其他资料”这一活动,以樱花一年四季的生 长变化为例,把学生的视野从对静态现象、短期现象的观察,引向对更为广阔的、 长期的,动态的植物生命现象的观察,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植物是“活”的 的证据。最后,通过塑料花和前面的学习进行正反论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2 .植物是“活”的,它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科学探究】1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拟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15、;2 .通过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科学态度】1 .愿意倾听、提供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2 .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植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塑料花、植物、课件学生准备:学生自己种养的植物、学生活动手册、以及有关植物是“活”的 证据、图画等相关资料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展示一副图片: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你能来描述一下这幅图上的内容吗?L假设学生描述道“活”的小动物,那么直接追问(为什么你觉得它是“活”的)2.假设学生没有描述到“活”的小动物,那么提问:(-)问题1 :你觉得图中的小动物是“活”的

16、吗?为什么这么认为呢?二、问题聚焦:动物是“活”的,植物也是“活”的吗?你是怎么想的呢?你的想法是(引导孩子提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三、观点提供:我认为:植物是“活”的,我的依据是我认为:植物不是“活”的,我的依据是我不确定:(引导孩子,在交流提供观点和想法过程中,逐渐地把依据和观点联系在一起, 学会面向全班同学交流)四、继续寻找支持我观点的依据:1 .我种植的植物,出现的变化;(可以先请孩子说说自己的种植经验,发现在不端生长)2 .我的观察记录表:(在说说的基础上,再出示孩子的活动记录表,用孩子的记录,证实植物的 生长)3 .其他依据:身边的证据、网络资料、科普资料给你的植物排排序我这样排序的

17、理由是什么呢?其他同学认同吗?五、研讨交流:1 .说说支持我观点的依据;2 .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现在在活动手册上,把你认为植物是“活”的理 由圈起来,再全班交流;展示班级记录表,将学生的回报,形成班级共识:班级记录表六、活动你觉得塑料花是“活”的吗?说说你的理由七、课后延伸:种植萝卜盆景预测植物的变化、并记录板书设计1.5植物是“活”的吗活的会生长、会死亡 需要水塑料花塑料花不是活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植物的多样性,认识植物的一般特征。教学难点:认识到植物与非植物的一些区别。器材准备教师:一盆植物(刺梅)、班级记录表、板贴学生:刺梅盆栽、每组一盆塑料花、绿豆种子、大蒜教学过程一、谈话导

18、入,引出课题1 . (ppt多种植物照片)这么照片里的东西大家都认识吗?请学生说一说植 物的名字。玉米、仙人掌、大白菜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板书课题:我 们知道的植物。)全班齐读植物2 .除了老师照片里的植物,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呢?(预设,老师追问:你能描述下XX植物的样子吗?生活在哪里?你是如何 养XX植物的?需要浇水吗?需要阳光吗?)老师及时将有关植物的信息记录在 班级记录表中,如有根、茎、叶、花、绿色的、长在土里等。二、观察描述,寻找共识1 .大家说的都很好,公园里有植物,山上有植物,有些同学的家里都有植物, 看来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都有植物的身影。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大家的眼力,请大

19、 家看这幅图片。找一找这幅图片中哪些是植物?把你能找到的植物圈出来,看看 谁找的植物种类最多。2 .请学生先观察一段时间,让学生在图中圈出找到的植物,追问这种植物的 特点,并将理由记入班级记录单中。(预设:长在土里、水里、会长大、石头缝 中有)3 .刚才同学们指出了很多植物,这里有一只会动的蝴蝶,它是植物吗?为什 么它不是?(预设:植物不会自己移动,有生命)4 .出示一份刺梅盆栽。同学们找的真准确。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决定给大家 发一份礼物,这个礼物是一盆植物,它叫名字叫刺梅。5 .谁能说一说你看到的刺梅是怎样的?还能看到什么?除了用眼睛看,还能 用手摸,摸什么?还能用鼻子闻,闻什么?指导学生观

20、察的方法。6 .请同学用看、摸、闻的方法观察下刺梅,看看哪个组发现的最多。分发每1.6校园的植物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她们有各自的特征 和名称。2 .再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科学探究】.通过实地观察,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征。1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2 .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新发现和研讨遇到的新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1 .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保护植物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21、.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1 .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二、教学重点:运用这单元的观察方法对校园其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三、教学难点:四、交流观察新发现和研讨遇到的新问题。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场地选择:多种多样的植物(最好是灌木丛,适合学生的观 察高度,降低画画要求)、教师视野之内、教师踩点、认识植物;教具:香樟树挂图(可彩色打印);眼、耳、鼻(图画贴)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双面胶.五、教学过程:(-)活动前指导:集体观察、记录方法:学生上台示范,其余学生纠错或补充1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植物宝宝并且学会了如何做记录。这 节课老师将带小朋友们一

22、起到校园里认识更多的植物朋友,大家想不想?2 .不过老师要先考考小朋友是不是已经学会了怎么观察一棵植物并学 会记录了。3 . PPT呈现一张大的香樟树图.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4 .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5 .在哪里见过它?6 .教师介绍:这是校园里的一棵香樟树,这是树干,这是树枝,这是 大树的叶,还有埋在土壤里的根。哪位小朋友来示范一下你会怎么观察这棵 大树?可以边说变动作示范。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前一个小朋友说完,可以纠 错或上台示范补充。预设:可以先远远地站着观察,然后把高度和形状画下来,再走近观察 树干和树叶。追问:怎么把这棵树的这些局部画下来呢?学生说明,老师适时出示PPT示范板画。追问:怎

23、么观察树干和树叶?预设:摸摸树干、比划树干大小;再看叶子的形状、摸摸叶子。教师板书(黑色加粗局部):观察顺序:远近观察内容:远:形状 高度近:树干 叶观察方法:看摸 闻(用图画贴)记录方法:三步骤分解(远看树的形状、近看填充树枝、 填充叶子)7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观察那我们在校园中观察植物,可能会遇到很多 小动物,我们要怎么做呢?8 .温馨提醒:1.安全、不伤害植物;2.携带科学记录单和铅笔.3.在老师指定的区域内观察植物;4.选定一棵植物,并把它画在记录单里。5.用图 画表示。(-)活动中:分组观察、记录方法:教师通过关键问题来引导观察和记录教师巡视:L安全保障2.纪律约束3.进程调控全班分

24、组观察要求:1 .四人小组,每个小组跟随组长一起行动,观察完一种植物再观察另一 种植物。(课前和小组长进行沟通,激励他带着好其他小朋友).约定集合时间和集合地点。观察时间20分钟。关键问题:1 .如果小组观察完一棵树,可以再观察其他植物,也用画图的方法记录。2 .取一片你观察的树木的叶子贴在你的记录单上,与其他小伙伴一起交 流。3 .遇到不知道植物名称的举手示意老师。4 .说说有什么其他发现,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引导:比方看到会掉, 黄了;树上有果子;有些花枯萎了;树叶被虫子咬了;树的茎有的硬有的软; 仙人掌的肉是不是叶子,刺有什么作用?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根?等)(三)活动后:组织全班研讨

25、,关注激励评价1 .场地:教师组织学生排队有序地回教室.形式:取样展示交流、实物与图样结合2 .汇报顺序:A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幻灯片下请学生描述画下来的植物特征,说说在 哪里发现的。B其他同学对同一种植物的观察发现进行补充。C说说有什么其他发现,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尝试让学生相互解答。3 .汇报中针对学生语言表达缺乏时,适时追问和引导的问题:A这棵植物长在校园的什么地方?B这棵植物长了些什么?C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局部,能具体描述一下吗?(让学生将自己 取的样本进行展示交流:比方叶子)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姜关键内容记入班级记录表中。4 .汇报中的新发现、新问题:鼓励其他学生对这些疑问展开交

26、流预设新发现:树叶掉了,黄了;树上有果子;树叶被虫子咬了;树的茎有的 硬有的软;有的树有很多茎,有的只有一根主要的树干;有的树上有花(调查个别现象有多少同学都发现了,为了初步引发学生在科学课上学会认 真观察和思考)预设新问题:1.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根?2 .小草很软,是不是没有茎?3 .植物生长都需要土壤吗?4 .植物开的花有什么用?5 .这棵植物开花了,以后会怎样变化呢?6 .班级记录表再次拿出本单元起始课学习制作的班级记录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 习前的哪些疑问已经解决,将不能解决的问题继续补充到记录表中,并挂在 教室里。六、教师板书远:形状 高度近:树干 叶看 摸 闻(用图画贴)记录(

27、香樟树为例示范)六、活动手册记录单校园里的植物己录入: 曰期:这节课我在校园里一共认识了种植物。1.7s我们离不开植物瑞安东山小学 王假设雷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植物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对植物单元的拓展和 补充。它补充了人类和植物之间密切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植物为我们的生活带 来了许多便利和美的感受,同时材料阅读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和途径。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地球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植物,了解到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不开植物。【科学探究】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表达。【科学态度】在活动中倾听、提供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与环境】了解植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植物

28、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课时安排:一节课材料准备:PPt,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们,这是谁呀?生:光头强,熊大,熊二。师:对啦,最近,光头强和森林保护者熊大熊二兄弟达成了共识,不再破坏 森林。于是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就举办了一个庆祝晚会,准备了许多奖品,但只有 完成智勇大冲关并且分数最高的小组才可以得到特等奖。你们想得到特等奖吗?生:想师:好,那接下来我们就四人一小组一起接受挑战,看看哪个小组表现地最 棒,得分最高,有没有信心?生:有二、活动师:晚会在森林的魔法屋进行。晚会举办者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食物。挑战 的第一关就跟食物有关。战帖:谁是火眼金睛L森林晚会的食物中,哪些来自植

29、物,请圈出来。2.圈对一个得一分,圈的越多,越准确得分越高。生汇报交流,师积分,总结,森林晚会的食物中好多来自植物,那平时我们 吃的食物中来自植物的多吗?生:多。举例师:第一关,同学们表现地都很棒,那么第二个挑战又是什么呢?这是光头强的家。战帖:说一说光头强的家哪些是植物做的,说的越多,得分越高。生汇报交流,举例,师积分,总结,看来,我们住的地方很多都来自植物。战帖:分类任务1.给参加森林晚会的小动物的穿着分分类,看看哪些来自植物。2分的越准确,得分越高。生上台分类,贴图,展示,汇报,师积分,总结,看来,我们穿的很多也来 自植物。三、总结看来,日常生活中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植物对我

30、们的生活很 重要,所以光头强不再砍伐树木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小朋友生活中能伤害植物吗? 评比最优小组,给予奖励。在观察中比拟教学设计教学背景: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 观察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对观察的事物进行比拟。这种比拟常常是事物之间互 为参照物比照。比拟结果也是相对的结果,不是标准化测量的结果。刚入一年级的孩子在观察和比拟中通常会集中在物体外观的相似之处和不 同之处上,例如物体的颜色、形状等。生活中,它已有丰富的比拟经验,例如比 身高和体重,但对于多个物体之间的比拟结果的描述是有困难的!本课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将从观察恐龙开始,比一比恐龙模型的大

31、 小,我们也许发现学生对恐龙模型的大小仅仅是“一看”便有了定论,这个定论 的潜在依据可能是比拟恐龙的胖瘦,也可能是比拟恐龙的长短,也可能是比拟恐 龙的高矮。对学生具有挑战的是,通过活动,他们会意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比 较方法,比拟方法的不同结果可能也有所不同。另外他们还会学习排序的方法来 描述比拟的结果,在活动的最后,需要展示所有组的比拟结果,是学生养成关注 他人信息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结果描述恐龙的大小。如果,学生在比拟的过程中会有意识的把恐龙对齐后比长短或把他们放在 同一桌面上比高矮,这是“公平比拟”的行为表现,也说明学生已经意识到,只 有公平的比拟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果。在研讨环

32、节,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 比拟过程,引出公平比拟的话题。比拟需要公平和准确的话题也将贯穿整个单元 的始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观察物体的相似之处就是在进行比拟。2 .不同观察和比拟方法可能有不同的结果。【科学探究】1 .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拟物体。2 .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3 .具有对探索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科学态度】1 .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描述自己观点。2 .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了解观察和比拟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拇指糖果课件汇报图片假设干两根长短差异很小的吸

33、管手机电脑同步软件大小恐龙模型4组(每组四只,长短、高矮、胖瘦等不 同)学生准备:大小恐龙模型12组(每组四只,长短、高矮、胖瘦等不同) 记录单教学导语:1 .谁比谁大?(有比照)2 .你怎么知道的?(激发前概念,引出比拟标准)3 .你怎么比拟的?(引出公平的比照)4 .从整体上观察,谁比谁大?(讲究整体性)教学过程设计:5 、课前交流一一比身高、比体重(5分钟)6 .两位授教教师并排站在一起,提问:同学们,梨子老师与大海老师谁大谁小?生:大海老师大。追问:大海老师比谁大?生:大海老师比梨子老师大。再追问:你怎么知道?生1 :大海老师比梨子老师高!追问:你怎么比拟的?生:梨子老师只有到大海老师

34、的肩膀。再追问:你们真的好棒,可以公平的从身高观察比拟我们的大小。设计目的:初步引出比拟是需要参照物进行比照的。7 .梨子老师指一指自己的长头发,那我的头发比大海哥哥的长,所以我比大 海哥哥答?生:不可以这样比!追问:那怎么比拟?生:要看整个人的(生上台示范比拟的方法。)所以我们比拟的时候要完整、公平。设计目的:引出比拟公平比照,而且比拟要完整。剖析孩子的前概念。二、情景导入(2分钟)1 .出示课件1侏罗纪公园。提问:小朋友们,这是哪里?生:侏罗纪公园。提问:侏罗纪公园里有什么?生:恐龙2 .出示课件2小翼龙被坏龙抓走了讲故事:可是,你们知道吗?有一天小翼龙才刚出生,出去玩,就被坏龙抓 走了

35、!恐龙王国里的恐龙们都很勇敢,奋不顾身想站在第一位去营救小翼龙。最 后他们决定分成四人一组,只有四只里最大的才可以站在第一个,第二大站在第 二个,第三大站在第三个,最小的站在最后面。可是他们都说自己是最大的,小 朋友们,你们能帮帮他们吗?生:好!设计目的:用情景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将问题直接聚焦在谁大谁小,并引导 用排序的方法记录。3 、照片比照(5分钟)1 .出示课件3四只恐龙的照片提问:孩子们,观察图片中恐龙模型大小,你们觉得四只里哪一号恐龙最大? 你怎么想的?生1 :三号最大!因为他最长组一盆刺梅,给学生小组内交流几分钟,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发现。(介绍过 程中要及时记录学生对植物

36、的描述信息)(介绍之后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 如这位同学介绍的很详细,很完整,说话的声音很响亮等。)6、同学们说的都不错,原来关于植物,大家都有这么多的知识。指向班级 记录表,小结对植物的已有认识。三、迁移比照,思维提升1、出示塑料花,老师这里还有一种花,它的名字叫塑料花。同学们,这盘 塑料花是植物吗?2 .分别请一位认为是和不是的同学,说一说理由,追问与刺梅的区别。3 .想判断是不是植物,要和真的植物刺梅比一比(ppt出示要求)(1)将小组内的一盆植物与塑料花放在一起,仔细观察、比照。(2)小组内说一说。你认为塑料花是植物吗?理由是什么。4 .请每个小组领取一份塑料花,仔细观察,和刺梅比一

37、比。找一找、想一想 塑料花到底是不是植物。5 .分组观察比拟,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6 .汇报展示,全班交流。请认为不是植物的小组,说说他们找到的新证据。 请认为是植物的小组也说说理由。(教师对班级记录表中植物的特点进行补充和 修正,有疑问的不能达成共识的用问号标记)7 .同学们刚才的讨论很精彩,相信对如何判断植物有了更多的认识。但还有 一些存在疑问,大家争论不下来。没关系,在接下来的科学课上,我们还将继续 学习有关植物的知识,到时大家会知道的更多。四、播种养植,拓展延伸1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植物。但是你们养过植物吗?(PPt向日葵 的一生图)如果种的好,植物会慢慢的长大长高。老师

38、这里就有几颗绿豆的种子, 想不想自己来种棵植物?应该怎么种呢?2 .结合ppt演示介绍绿豆种子的种植。在透明纸杯中放入湿纸巾,在纸巾上 均匀的放上几粒种子。一到两天加水,保持种子潮湿,但不要淹没种子。期间观 察种子的变化,画画或者拍照等方式进行对植物生长变化的记录。3 .下发绿豆种子,并指导学生将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到活动手册上。生2:三号恐龙最大,因为他最高。生3:三号恐龙最大,因为他最胖。设计目的:这个环节孩子可能有很多想法,只要公平比拟四只恐龙的都可 以。2.教师拿出3号恐龙模型,你们是说它吗?生4:我觉得1号最大,因为他是霸王龙。追问:对,它是霸王龙!那小朋友,霸王龙哪里比其他三只大?生

39、4 :他也很高。3.教师拿出1号恐龙模型,师:我们也请出一号恐龙模型来,和刚才你们认为的三号恐龙模型比一比, 谁比谁大?好不好?生:好追问:现在比一比,谁比谁大?你是怎么知道?生:一号恐龙大,因为它比3号恐龙高!长!胖!设计目的:质疑学生从而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比照过程。从而意识到从过“看”比照恐 龙大小是不科学的,因为近大远小。4.再追问:你是怎么比拟的?请学生上讲台比划下方法!设计目的:强调公平比照。四、实物比照(20分钟)1 .教师拿出2号4号恐龙恐龙:现在我们把这队的四只恐龙模型都请出来,你们觉得他们从大到小排队去救 小翼龙该怎么排?谁第一?谁排第二?谁排第三?谁排第四?并追问:你们为什

40、么这么排?鼓励:你们好棒啊,会根据()的标准去比拟它们的大小,其他聪明的 小朋友有没有其他的从大到小的排队方法呢?请一组小朋友上讲台试着排一排,设计目的:让孩子们说想法,肯定想法,并引导孩子们统一标准去排序。并鼓励,有 没有其他排法?2 .发放记录单(出示课件4指导记录单)3 .等会大家一起都给各个小队的恐龙排排队,并把他们的排队顺序记录下来。 大家请看这张记录单,恐龙身上都有序号的,从高到矮你认为第一大的记录在第 一个,第二大记录在横着的第二格,第三大记录在横着第三格,第四大的记录在 横着的第四格,比方刚才小朋友排序的,我们让这组小朋友记录下,你们的标准 是第一大是4 .刚才小组的小朋友记录

41、刚才的比拟结果!(你们还有没有其他从大到小排队的方法?那你们继续研究!)5 .发放恐龙模型!老师:“小朋友你们都会记录了吗?那就让我们帮助恐龙们从大到小排好队 去营救小翼龙吧!但是请大家注意安静观察比拟,注意公平!别忘记记录哦!音 乐响起,请立刻将恐龙放回袋子,送到讲台前! ”孩子们给恐龙从各个方面从大到小给恐龙排序,并记录。6 .教师巡逻指导,并将记录好的拍照。方便汇报。并发放恐龙卡片让排的最 快孩子们上讲台贴一贴。7 、汇报交流(10分钟)1.老师:表扬第一组的小朋友,整理的最快。表扬第三组的小朋友,坐得最 端正。表扬(一直到全部同学都坐好了 !)现在来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听?请这一组的小

42、朋友带上你们恐龙上讲台, 排排队,我们小组按照从高到矮是这么排的,因为(手机与屏幕同步软件进 行汇报)如果有不同意见的,请小朋友直接上台摆一摆说一说!以此类推!学生活动:每个模型都清一组上讲台演示汇报比拟方法和结果,其他小组有 不同意见直接上台纠正。设计目的:用手机电脑同步,可以帮助更清晰直观的观察到实验结果,并可以更好的 鼓励孩子懂得听别人的发现,讲自己的观点。六、总结老师:同学们,我们看黑板,不同的比拟方法,出来的比拟结果是生:不一样的。提问:那怎么办?他们恐龙该怎么排队去救小翼龙呢?看来我们还得更科学 更公平的标准,让我们下节课再来探究吧!设计目的:引入第二课做铺垫。板书设计:在观察中比

43、拟高一矮长一短胖一瘦贴图贴图贴图公平2. 2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拟与测量第2节课。通 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较为科学的比拟方法并意识到科学测量的重 要意义。经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可以比拟物体的高矮、长短来比拟大 小。起点和终点这节课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纸带 的使用为后续卷尺的引出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的核心活动是纸蛙跳远比赛,通过在纸带上标出起点和终点来比拟哪 只纸蛙跳得更远,从而让学生掌握比拟长度的简单方法。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刚 接触科学学科,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实验纪律的管理,在交流汇报过 程中尽

44、量让学生多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拟的基础2 .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3 .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科学探究】1 .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2 .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科学态度】1 .开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2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3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4 .认同客观地记录纸蛙跳远距离比获得比赛胜利更重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意识到比拟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2 .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

45、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师准备:每组3只小纸蛙(A蛙、B蛙、C蛙)、3条纸带学生准备:铅笔教学过程设计:一、问题聚焦(情境导入):1、师:我们班哪位同学跳远跳得最远?2、师:要比拟谁跳得远,大家的起点要一样,看谁的终点远(板书课题)。二、探究:(-)让小纸蛙向前跳1、师:由于场地的限制,我们用小纸蛙代替我们跳远吧。试试看,你能让 小纸蛙向前跳吗?2、学生尝试,练习让纸蛙向前跳。3、交流演示:(1)请学生演示让纸蛙向前跳,说说怎么才能让纸蛙向前跳的更远。(2)表扬奖励纪律、发言、操作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落实课堂常规。(二)比一比哪只小纸蛙跳得远1、师:接下来,我们比一比哪只纸蛙跳得最远。2、思考

46、讨论:(1)为了比赛公平需要怎么做?(2)怎么标记起点和终点,以哪里为准?(3)一次比赛结果可靠吗,要多比几次吗?3、学生发言、探讨,教师小结提出要点:(1)为了比赛公平,尽量用一样大的力按纸蛙,让它们向一个方向跳跃。(2)划一条直线作为纸蛙的起跳线,让纸蛙头最尖的地方贴着直线开始起跳。(3)标记出纸蛙停下后最前端的为准作为终点,并在纸带上标出3只纸蛙分 别跳了多远。(4)为了让比赛结果更可靠,可以比三次看看谁跳得更远。(5)一条纸带只记录一次比赛结果,看看结果怎样。4、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维持课堂纪律。5、汇报交流:在黑白展示各小组的纸带,请学生说说比赛结果和比赛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尽量让每个小组都多说说。三、课堂检验与总结:1、师:哪只纸蛙跳得更远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总结: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叫做长度(板书)。我们可以借助纸带测量长度来比拟谁跳得更远。 四、课后延伸: 你还想比拟哪些物体的长度呢,也可以用纸带测量、雄鼻绘折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