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编制说明.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17657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编制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编制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编制说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省地方标准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编制说明标准编写组2022年9月式中:Ei为预警发布及时性,E2为预警信号发布及时性。具体评分规那么见表4和表5。表4预警发布及时性(EQ评分规那么预警发布提前时间t (单位:h)Ei得分t=000t30.63t60.76WtV120.812t240.9tN241.0表5预警信号发布及时性(E2)评分规那么预警信号发布提前时间t (单位:h)E2得分t=000t0.50.60.5tl0.7lt30.83t60.9tN61.0预警覆盖率C计算见式(5):C = J x 0.7 + C2 x 0.3(5)式中:C1为预警信息发布防汛责任人覆盖率,C

2、2为预警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可从每 年度湖南省气象现代化指标评估结果中获取。预报时效性L评分规那么见表6o表6预报时效性(L)评分规那么预报时效t (单位:h)L得分t=00预报时效t (单位:h)L得分0t120.4124V240.524t360.636t480.748t600.860t720.9E21.0社会服务效益Q3社会服务效益Q3计算见式(6):(6)Q3 = R x 0.48 + S x 0.52式中:R为灾情经济稳健率,S为社会满意度。社会满意度S计算见式(7):S = Si x 0.25 + S2 x 0.25 + S3 x 0.5(7)式中:S为社会满意度,S1是公众评价得分

3、,S2是媒体评价得分,S3为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 获取结果。公众评价和媒体评价的评价原那么为:有重大负面评价得分为0,无负面评价时 得分为06有正面评价得分为1。灾情经济稳健率R计算见式(8):GxV065一(1.O5XZ)0-2,(8)式中:G为受灾区域内上年度的GDP生产总值,V为暴雨灾害强度指数,Z为暴雨灾害直 接经济损失。暴雨灾害强度指数计算见附录A.综合服务效益Q综合服务效益Q计算见式(9):Q = Qi x 0.44 + Q2 X 0.20 + Q3 x 0.36(9)式中:Qi为决策服务效益,Q2为公众服务效益,Q3为社会服务效益。5与现行法律法规及同类标准的比照情况经查新,目前国

4、内外还没有相关的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 标,本标准创新性和技术含量相对较高。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尽量直接引用的方式或修改引用相关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确保与相关确保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协调、相衔接。 不与其它法律、法规、标准相违背。6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无。7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起草小组在本标准编制前对国际和国外标准进行了查阅,没有国际标准和国 外先进标准可采用。8作为推荐性标准的建议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湖南省开展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工 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定量评估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科学指导我省 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高质量开展

5、。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效益定量化评估工作。9贯彻本标准的措施建议本标准为湖南省地方行业标准,建议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与实施该标 准时,及时组织有关市(县)气象局、应急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行业、单位等宣 传、落实该标准;通过标准的贯彻实施,为相关部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对提 升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工程来源、背景及意义12工作简况13编制原那么和依据34标准制定的主要内容45与现行法律法规及同类标准的比照情况116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117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118作为推荐性标准的建议119贯彻本标准的措施建议11湖南省地方

6、标准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编制说明1工程来源、背景及意义工程来源本工程于2022年获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列入了 2022年度第一批地方标 准制修订工程计划表(湘市监标函2022 4号),由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承当标准的起 草工作。1.1 工程背景及意义暴雨是中国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也是湖南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据统计,湖南省 平均每年因暴雨洪涝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 2%0为应对日益增长的暴雨灾害 风险,各级气象部门通过不断提高预报预测服务能力尽可能地为各级政府提供准确及时的 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在信息应用基础上,预警系统和防灾减灾措施的改进和完善使得灾害 造成

7、的损失得以控制。气象部门需要以科学全面的方法证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远高于 服务生产和传播本钱。构建科学合理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是客观有效地 评估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的关键。针对暴雨灾害,研究制定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 指标,形成相关标准,为开展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工作提供客观评价依据,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标准明确了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的组成及指标权重,以及各单 项评估指标的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估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开展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效益评 估工作提供了客观评价依据,有利于规范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工作,有助 于提升暴雨灾害气象防灾

8、减灾服务效益,助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高质量开展。2工作简况主要编制过程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成立工程组,工程组成员是从事多年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 务、预警信息发布服务、气象科普宣传服务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对湖南暴雨灾害气 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内部讨论、专家咨询,经反复讨论、 修改,形成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本标准的主要编制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2021年1012月,对湖南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现状开展调研,并查 阅国内相关标准制定情况。提出本标准的框架和主要内容,组织申报地方标准工程,2022 年1月获得省质监局地方标准制修定工程立项。(2)标

9、准研制工作2022年16月,开展标准起草的资料收集与调研,确定了标准基框架和主要内容,开 展暴雨灾害防气象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各单项评估指标的评价方法等的研究工作。(3)初稿编写阶段2022年7月,标准起草小组各成员按照分工编写各章节,最后由工程负责人统稿完 成标准工作组讨论稿。(4)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阶段2022年8月,工程组开展相关调研并召开专家讨论会,充分讨论提出了完善意见。根 据调研和会议研讨结果,展开小组讨论,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5)形成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2022年9月,工程组完成了正式的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2.1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所做的工作(1)本标准提出单位:湖南省气象

10、局。(2)本标准归口单位:湖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4)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玲、李学敏、江涤非、贾海鹰、陈玉贵、罗丹、梁潇、罗红梅。起草人及具体分工如下表: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及分工姓名单位职称工作分工邓玲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工程负责人,负责标准总体方案设计,编写标 准征集意见稿、编制说明的起草和审定工作。李学敏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参与人,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分析、标准 研制,参与标准文本起草。江涤非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工程师主要参与人,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分析、标准 研制,参与标准文本起草。贾海鹰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参与人,

11、标准技术指导,参与标准完善陈玉贵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参与人,标准技术指导罗丹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参与人,参与资料收集、标准完善梁潇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参与人,参与资料,征集修改意 见,完善标准。罗红梅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参与标准完善、编制说明编写3编制原那么和依据3.1 编制原那么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湖南省地方标准管理方法(试行)HNPR-2019-26001及 有关法规、规章进行编写。(1)规范性本标准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那么第1局部: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

12、出的规 那么起草。(2)可行性本标准根据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特点,充分借鉴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 行业标准,对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技术要求进行充分论证,注重标准的科 学性。(3)可操作性本标准根据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的要求,确定了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 灾效益评估具体指标及指标权重、各单项评估指标具体的评价方法以及综合评估指数的计 算方法,适用于湖南开展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工作,其他气象灾害的防灾 减灾服务效益评估也可参照使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3.2 编制依据本标准规定了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的组成及指标权重,以及各单 项评估指标的评价方

13、法和综合评估指数的计算方法。本标准主要条款的依据如下:GB/T 336802017暴雨灾害等级GB/T 355632017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DB44/T 23122021重大气象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技术规范4标准制定的主要内容4.1 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的组成及指标权重,以及各单 项评估指标的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估指数的计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暴雨灾害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工作,其他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 服务效益评估可参照使用。4.2 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现行暴雨灾害等级、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重大气象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技术 规范等相关规范和评价标准GB/T

14、 336802017暴雨灾害等级GB/T 355632017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DB44/T 23122021重大气象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技术规范关于术语和定义的说明本标准定义了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气象服务效益、决策服务效益、公众服 务效益、社会服务效益、气象服务满意度、灾情稳健率等相关概念和术语。(1) 暴雨灾害 rainstorm disaster暴雨导致江河泛滥淹没田地和城乡,造成农业或其他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灾害。(2) 气象防灾减灾月艮务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services以防灾减灾为目的,为政府

15、、部门和公众提供的气象信息服务。(3)气象服务效益 benefit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s气象信息的使用效益。(4)决策服务效益 decision service benefit决策气象信息的使用效益。(5)公众服务效益 public service benefit公众使用气象信息的效益。(6)社会服务效益 social service benefit社会各行业使用气象信息的效益。(7) 气象月艮务满意度 meteorological service satisfaction用户使用气象服务产品或接受气象服务后,对服务内容、方式和效果的评价。(8)灾情经济稳健率

16、disaster economic health rate衡量一个地区在某次灾害情况下,经济损失对于灾害强度的稳健程度。4.3 标准的主要技术路线及内容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评价指标系由3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组成, 通过对决策服务效益、公众服务效益和社会服务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计算出综合服务效 益,对一次暴雨灾害过程进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的定量评估。4.3.1 主要技术路线气象防灾减灾效益评估是一个复杂多属性决策问题。本工程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 尔菲法构建了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通过二轮专家调查,最终形成了 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

17、评价指标的权重C图1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然后根据湖南多年暴雨灾害气象服务典型案例分析评价数据,遵循可量化易获取原 那么,研究确定了各单项评估指标的具体的评价方法。最后给出了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 务效益综合评估指数的计算方法。4. 4. 2主要技术内容(1)评估指标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评价指标系由决策服务效益、公众服务效益和社 会服务效益3个一级指标和决策材料及时性、政府响应反应率、预报准确率、预警发布及 时性、预警覆盖率、预报时效性、社会满意度、灾情经济稳健率8个二级指标组成。每项 指标设立分值,总分值为lo评估指标及权重见表1。表1暴雨灾害气象防灾

18、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决策服务效益00. 44决策材料及时性T0. 57政府响应反应率F0. 43公众服务效益Q20. 20预报准确性A0. 26预警发布及时性E0. 30预警覆盖率C0.21预报时效性L0. 23社会服务效益Q30. 36灾情经济稳健率R0. 48社会满意度S0. 52(2)评价方法决策服务效益Qi决策服务效益Qi计算见式(1):Qi = Tx 0.57+ Fx 0.43 (1)式中:T为决策材料及时性,F为政府响应反应率。决策材料及时性具体评分规那么见表2,政府响应反应率见表3。表2决策材料及时性(T)评分规那么提前时间t (单位:h)T得分t=000

19、t120.412t240.524t360.636t480.748t600.860t720.9tN1.0表3政府响应反应率(F)评分规那么反应信息F得分未提供决策服务材料0提供决策服务材料0.5领导批示0.6召开专题会议(视频会商)0.7政府发文0.8领导亲临前线指导0.9领导到气象服务前线指导慰问1.0公众服务效益Q2公众服务效益Q2计算见式(2):Q2 = Ax 0.26 + E x 0.30 + C x 0.21 + Lx 0.23(2)式中:A为预报准确率,E为预警发布及时性,C为预警覆盖率,L为预报时效性。预报准确率A计算见式(3):A = x 0.4 + A2 x 0.6(3)式中:Ai为落区预报准确率,A2为落区强度准确率预警发布及时性A计算见式(4):E = Ei x 0.4 + E2 x 0.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