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国民经济核算.pdf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216503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DF 页数:83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国民经济核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第八章 国民经济核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 国民经济核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国民经济核算.pdf(8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八章第八章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应该了解国民经济核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应该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形成和发展;掌握国民经济常用的统计指;算的形成和发展;掌握国民经济常用的统计指;标熟练掌握主要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的计算。标熟练掌握主要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的计算。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的计算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的计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的计算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的计算教学课时:教学课时:6 6 6 6 学时学时导言:导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部门、企业在一定时期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部门、企业在一定时期拥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怎样利

2、用它们进行经济、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怎样利用它们进行经济、科技、社会活动;取得多少成果、形成多少收入;国科技、社会活动;取得多少成果、形成多少收入;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如何进行分配;积累与消费比例如家集体、个人之间如何进行分配;积累与消费比例如何;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部门与部门、环节与何;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部门与部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纵向、横向比较,发展变环节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纵向、横向比较,发展变化如何,等等,都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和计化如何,等等,都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和计算。算。这种测量和计算,就叫国民经济核算。这种测量和计算,就叫国民经济核算。它

3、是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而它是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而 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第八章第八章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第一节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第二节第二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第三节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主要统计指标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主要统计指标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测定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测定第一节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一、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核算一、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核算1 1 1 1、什么是国民经济?、什么是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经济活动的总和,

4、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经济活动的总和,是一个纵横交错、及其复杂的网络般经济活动的有机整是一个纵横交错、及其复杂的网络般经济活动的有机整体。体。2 2 2 2、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就像一个家庭要算账、一个企业要算账一样,一个就像一个家庭要算账、一个企业要算账一样,一个国家也要算账。企业算账主要是会计的职责,而对一个国家也要算账。企业算账主要是会计的职责,而对一个国家算账,就是国民经济核算。所谓国民经济核算国家算账,就是国民经济核算。所谓国民经济核算(National AccountingNational AccountingNational AccountingNat

5、ional Accounting),就是关于国家),就是关于国家(NationalNationalNationalNational)的会计()的会计(AccountingAccountingAccountingAccounting)。)。3 3 3 3、国民经济核算重要吗?、国民经济核算重要吗?现代经济是高度依赖信息的经济,国民经济核算现代经济是高度依赖信息的经济,国民经济核算既针对国内经济算账,又针对一国对外经济算账,其既针对国内经济算账,又针对一国对外经济算账,其重要性伴随宏观经济管理的兴起而日益彰显,所提供重要性伴随宏观经济管理的兴起而日益彰显,所提供的信息成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不可缺少的

6、基础。的信息成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概因如此,政府部门首脑、著名经济学家和实业概因如此,政府部门首脑、著名经济学家和实业家才将其称为是家才将其称为是“世纪性的杰作世纪性的杰作”,视为,视为20202020世纪世纪“影响影响最大的和最伟大的发明最大的和最伟大的发明”。可以说,国民经济核算是我们进行宏观经济观察可以说,国民经济核算是我们进行宏观经济观察的的“眼睛眼睛”,掌握了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就相当于装备,掌握了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就相当于装备了一双了一双“慧眼慧眼”,可以洞悉宏观经济中的经济关系,而,可以洞悉宏观经济中的经济关系,而不致被纷繁复杂的表象所迷惑。不致被纷繁复杂的表象所迷惑

7、。4 4 4 4、世界各国都要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吗?、世界各国都要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吗?是的,在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是的,在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要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而且要按照大体统一的框都要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而且要按照大体统一的框架体系提供国民经济的宏观信息。架体系提供国民经济的宏观信息。这样的框架来自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统一制订的这样的框架来自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统一制订的国际规范,目前应用的是国际规范,目前应用的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199319931993)(中译本,中国统计出版社)(中译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199519951995年年版),各国

8、在具体实施时可能有所侧重或有所变版),各国在具体实施时可能有所侧重或有所变化,但所遵循的基本概念和模式则是全球统一的。化,但所遵循的基本概念和模式则是全球统一的。5 5 5 5、国民经济核算是如何算账的?、国民经济核算是如何算账的?简言之,一个国家经济在整体上由两个要素组成:谁?做了什简言之,一个国家经济在整体上由两个要素组成:谁?做了什么?么?沿此思路,国民经济核算首先要对参与经济的各个经济单位予以沿此思路,国民经济核算首先要对参与经济的各个经济单位予以分类,将经济总体划分为不同部门,其中最常用的就是产业部门分类和分类,将经济总体划分为不同部门,其中最常用的就是产业部门分类和机构部门分类;同

9、时要对各类经济活动予以区分,按照经济运行过程排机构部门分类;同时要对各类经济活动予以区分,按照经济运行过程排列起来,包括生产、分配、消费、积累等。列起来,包括生产、分配、消费、积累等。然后将然后将“谁谁”和和“做了什么做了什么”结合起来进行核算,系统反映各个经济结合起来进行核算,系统反映各个经济部门在各个经济环节上的活动规模和相互关系,最终形成经济管理中常部门在各个经济环节上的活动规模和相互关系,最终形成经济管理中常用的若干经济总量指标,并据此计算常用的动态指标,比如国内生产总用的若干经济总量指标,并据此计算常用的动态指标,比如国内生产总值(值(GDPGDPGDPGDP)及经济增长率,国民收入

10、、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率,最终)及经济增长率,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率,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及其结构,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其差额。为实现科学消费、资本形成及其结构,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其差额。为实现科学核算并发布统一的核算数据,需要定义核算概念、确定核算规则、设计核算并发布统一的核算数据,需要定义核算概念、确定核算规则、设计核算表,这些方面的一系列规范构成了一套核算制度,即所谓国民经济核算表,这些方面的一系列规范构成了一套核算制度,即所谓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算体系。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由国家统计局制订,目前应用的是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由国家统计局制订,目前应用的是中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

11、系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200220022002)。)。6 6 6 6、国民经济核算和我们有什么联系?、国民经济核算和我们有什么联系?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信息,它与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信息,它与我们实际生活有方方面面的联系。我们实际生活有方方面面的联系。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需要了解整个经济状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需要了解整个经济状况,经济是上升,还是下降,收入水平如何,金融如况,经济是上升,还是下降,收入水平如何,金融如何,投资如何,国际贸易如何,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何,投资如何,国际贸易如何,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都可以帮助你判断与你相关的方面,为你的决策提

12、供都可以帮助你判断与你相关的方面,为你的决策提供依据。依据。例如:例如:你想股票投资,那么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状况及其你想股票投资,那么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状况及其走势可能对于你的投资收益有重要的影响。走势可能对于你的投资收益有重要的影响。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 (National Accounting)(National Accounting)(National Accounting)(National Accounting),简称国民,简称国民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

13、过程的系统描述。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国民经济核算是国民收入统计的演化结果。国民收入国民经济核算是国民收入统计的演化结果。国民收入统计的产生可追溯到统计的产生可追溯到1665166516651665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 配弟对英配弟对英国当时国民收入的估算工作。国当时国民收入的估算工作。英国经济学家英国经济学家 R R R R 斯通斯通 和美国经济学家和美国经济学家 S S S S 库兹涅茨库兹涅茨 在在国民经济核算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前者主要领导了国民经济核算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前者主要领导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和统计制度制定工作;后者以联合国国

14、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和统计制度制定工作;后者以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NBER)(NBER)(NBER)(NBER)为基础创立和发展了美国国为基础创立和发展了美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方法和实际统计工作。民经济核算理论方法和实际统计工作。国民经济帐户体系国民经济帐户体系(SNA)(SNA)(SNA)(SNA)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MPS)(MPS)(MPS)联合国联合国1968196819681968年公布了年公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

15、ounts(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缩写;缩写SNASNASNASNA。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与之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与之平行存在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或称物质产品平衡表平行存在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或称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体系(英文缩写英文缩写MPS)MPS)MPS)MPS)。当时称为世界两大核算体系即当时称为世界两大核算体系即SNASNASNASNA和和MPSMPSMPSMPS。MPSMPSMPSMPS与与SNASNASNASNA相比较,主要区别是生产理论不同

16、、指相比较,主要区别是生产理论不同、指标体系不同、统计反映方式也不同标体系不同、统计反映方式也不同(一)、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回顾(一)、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回顾 SNASNASNASNA的发展:的发展:1665166516651665年年 威廉威廉 配第配第政治算术政治算术 1953 1953 1953 1953年年 联合国联合国国民经济帐户体系及辅助表国民经济帐户体系及辅助表 1968 1968 1968 1968年年 联合国联合国国民经济帐户体系(国民经济帐户体系(SNASNASNASNA)1993 1993 1993 1993年年 重新修订重新修订SNASNASNASNA,全面取代

17、,全面取代MPSMPSMPSMPS 我国改革开发之前,采用我国改革开发之前,采用MPSMPSMPSMPS,到,到1995199519951995年已基本完成年已基本完成 向新的国民经核算体系(向新的国民经核算体系(SNASNASNASNA)全面过渡。)全面过渡。国民经济帐户体系国民经济帐户体系(SNA)(SNA)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MPS)1 1 1 1、两大核算、两大核算 体系体系2 2 2 2、两大核算体系的区别:、两大核算体系的区别:核算范围核算范围不同不同核算内容核算内容不同不同核算方法核算方法不同不同(二)、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沿革(二)、我国国民经济核

18、算体系的沿革1 1 1 1、19521952195219521984198419841984年年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民经济核算采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是用的是MPSMPSMPSMPS体系。体系。2 2 2 2、19851985198519851992199219921992年年 为为MPSMPSMPSMPS和和SNASNASNASNA两种核算体系共存阶段。两种核算体系共存阶段。3 3 3 3、1993199319931993年至今年至今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取消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取消MPSMPSMPSMPS,建立与联合国新建

19、立与联合国新SNASNASNASNA接轨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接轨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版本。新版本。三、国民经济核算三、国民经济核算主要主要的对象和内容的对象和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以国民经济为对象的核算是以国民经济为对象的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是对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产过程 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它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经济信息系统,它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四、国民经济

20、核算的基本概念四、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概念:概念:常住单位常住单位生产范围生产范围消费范围消费范围资产范围资产范围市场价格市场价格 常住机构单位简称常住机构单位简称常住单位常住单位,指在,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土内具有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的经济单位。1 1、常住机构单位的涵义、常住机构单位的涵义什么是一国或什么是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地区经济领土?一国或地区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经济领土指由该国指由该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什么是经济什么是经济利益中心?利益中心?一个经济单位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之内拥有一个经济单位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之内拥

21、有一定的一定的活动场所活动场所(住宅、厂房或其他建筑物等)(住宅、厂房或其他建筑物等),从事一定规模的,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的时并超过一定的时期期(一年以上),那么,这个单位就是在该国(一年以上),那么,这个单位就是在该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2 2 2 2、生产范围、生产范围 图示:货物或服务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生产所有货物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自给性生产家庭服务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自给性生产3 3 3 3、消费范围、消费范围 图示:生产范围生产范围消费范围消费范围用于最终消费的货物和服务只能是用于最终消费的货物和服务只能是生产范围内所

22、包括的货物和服务生产范围内所包括的货物和服务决定决定4 4 4 4、资产范围:、资产范围:图示:资产资产为某个或某些单位为某个或某些单位所拥有所拥有获得经济利益获得经济利益因持有因持有必须必须5 5 5 5、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图示:买卖双方买卖双方市场价格市场价格生产者购买者生产者购买者认定认定都是都是第二节第二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 基本内容基本内容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国民经济账户国民经济账户附属表附属表基本核算表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体系社会再生社会再生 产产核算表核算表经济循环经济循环帐户帐户基本表基本

23、表补充表补充表国民经济帐户国民经济帐户机构部门帐户机构部门帐户 产业部门帐户产业部门帐户国内生产国内生产 总值表总值表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资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人口平衡表人口平衡表劳动力平衡表劳动力平衡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平衡表平衡表主要商品资源主要商品资源平衡表平衡表国际收支表国际收支表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分类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分类国国民民经经济济分分类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民经济部门分类国民经济部门分类机构部门机构部门分类分类活动部门活动部门分类分类三次产业分类三次产业分类什么是机构部门分类什么是机构部门分类?什么是活动部门分类什么是活动部门分类?对国

24、民经济各常住单位,按其取对国民经济各常住单位,按其取对国民经济各常住单位,按其取对国民经济各常住单位,按其取得收入和支配收入、筹集资金和得收入和支配收入、筹集资金和得收入和支配收入、筹集资金和得收入和支配收入、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的财务决策权同一性的运用资金的财务决策权同一性的运用资金的财务决策权同一性的运用资金的财务决策权同一性的标准进行的分类。标准进行的分类。标准进行的分类。标准进行的分类。从生产的角度按各基层单位活从生产的角度按各基层单位活从生产的角度按各基层单位活从生产的角度按各基层单位活动性质的同类性对常作单位的分动性质的同类性对常作单位的分动性质的同类性对常作单位的分动性质的同类性对

25、常作单位的分类。类。类。类。(一)、机构部门分类(一)、机构部门分类 SNASNASNASNA中的机构部门中的机构部门 (1)1)1)1)、非金融公司部门、非金融公司部门 (2)2)2)2)2)2)2)2)、金融公司部门、金融公司部门、金融公司部门、金融公司部门(3 3 3 3 3 3 3 3)、一般政府)、一般政府)、一般政府)、一般政府(4 4 4 4 4 4 4 4)、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 (5)5)5)5)5)5)5)5)、住户、住户、住户、住户注:我国机构部门分类注:我国机构部门分类 :非金融企业、金融企

26、业、政府部门非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政府部门 、住户部门、非常住单位与、住户部门、非常住单位与国外部门。国外部门。(二)、产业部门分类(二)、产业部门分类三次产业分类三次产业分类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农业农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工业和建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其他各业其他各业第一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流通部门第四层次: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服务的部门第三层次: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务的部门第二层次: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的部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国民经

27、济的主要部门农业、狩猎业、林业;农业、狩猎业、林业;渔业;渔业;矿业和采矿业;矿业和采矿业;制造业;制造业;电力、煤气、自来水供应;电力、煤气、自来水供应;建筑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商业,汽车、摩托批发和零售商业,汽车、摩托车修理及个人家庭财产修理车修理及个人家庭财产修理业;业;饭店旅馆业;饭店旅馆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租赁业;房地产业和租赁业;公共行政、国防、社会治安部公共行政、国防、社会治安部门;门;教育;教育;卫生;卫生;社会团体、其他社会和个人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和个人服务;务;受雇佣私人家庭服务;受雇佣私人家庭服务;

28、跨地区的团体和实体。跨地区的团体和实体。注:联合国注:联合国注:联合国注:联合国19891989198919891989198919891989年颁布的年颁布的年颁布的年颁布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将国民经济将国民经济将国民经济将国民经济分为分为分为分为1717171717171717个主要部门,个主要部门,个主要部门,个主要部门,6060606060606060个大类,个大类,个大类,个大类,173173173173173173173173个中类,个中类,个中类,个中类,301301301301301301301301个小类。个小类。个小类。个小类。

29、三、国民经济核算三、国民经济核算主要主要的内容的内容国内生产总值及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核算使用核算投入产出核算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资金流量资金流量资金流量核算核算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核算核算资产负债核算资产负债核算资产负债核算资产负债核算五大核算五大核算核算一定时点上的核算一定时点上的核算一定时点上的核算一定时点上的国民经济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国民经济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国民经济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国民经济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核算一国核算一国核算一国核算一国与其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非贸易往来和资本往来。贸易、非贸易往来和资

30、本往来。贸易、非贸易往来和资本往来。贸易、非贸易往来和资本往来。核算各部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反映核算各部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反映核算各部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反映核算各部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反映全社会全社会各种资金在各部门间的流量、各种资金在各部门间的流量、各种资金在各部门间的流量、各种资金在各部门间的流量、流向。流向。流向。流向。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之间部门之间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之间部门之间互相依存的技术经济联系互相依存的技术经济联系。核算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消费、核算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消费、投资和进出口等基本经济总量投资和进出口等基本经济总量.(一)、(一)、(一)、(一)、基基 本本

31、核核 算算 表表国内国内生产生产总值总值表表投入投入产出产出表表资金资金流量流量表表国际国际收支收支平衡平衡表表资产资产负债负债表表附附 属属 表表自然资源实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物量核算表 人口资源与人力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资本实物量核算表1 1 1 1、国内生产总值表:、国内生产总值表:(1 1 1 1)、概念及包括的内容)、概念及包括的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总表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生产法国

32、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和和支出法国内生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产总值表。国内生产总值表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对国民经国内生产总值表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对国民经济生产与使用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综合反映国民济生产与使用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生产法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和国内生产总值表和支出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分别从价值构成、收入形式和使国内生产总值表分别从价值构成、收入形式和使用去向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成过程。用去向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

33、的形成过程。(2 2 2 2)、基本结构)、基本结构 A A:国内生产总值总表:国内生产总值总表 本表将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计算方法本表将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计算方法集中体现在一张表中,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集中体现在一张表中,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表的表的左端称为生产方左端称为生产方,表的,表的右端称为使用方右端称为使用方。(a a)、生产方)、生产方(反映生产活动的成果反映生产活动的成果)主栏由生产法和收入法的指标构成。生产法国内生产总的构主栏由生产法和收入法的指标构成。生产法国内生产总的构成项目包括总产出和中间投入两

34、项。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成项目包括总产出和中间投入两项。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项目分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项目分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项。项。上述指标间的关系如下:上述指标间的关系如下: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营业盈余(b b)、使用方)、使用方(反映最终生产成果的使用反映最终生产成果的使用)主栏由支出法的构成指标主栏由支出法的构成指标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构成。其中,最终消费细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资本形

35、成总口构成。其中,最终消费细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细分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净出口下设出口和进口。额细分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净出口下设出口和进口。另外,受资料来源不充分、推算方法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实另外,受资料来源不充分、推算方法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核算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因此,为了保证表中使用方与生际核算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因此,为了保证表中使用方与生产方的平衡,在使用方还专门设置了统计误差项。产方的平衡,在使用方还专门设置了统计误差项。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与其构成项目之间的关系如下: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与其构成项目之间的关系如下: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36、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c c)、)、国内生产总值总表左右两端的平衡关系国内生产总值总表左右两端的平衡关系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误差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误差国内生产总值表国内生产总值表B B B B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表的表的主栏主栏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该分类由粗到细按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该分类由粗到细按三个层次划分,第一层为三次产业分组,第二层把三次三个层次划分,第一层为三次产业分组,第二层把三次产业进一步划分为产业进一步划分为21212121个次

37、级产业部门,第三层又在第个次级产业部门,第三层又在第二层分类的基础上再细分出二层分类的基础上再细分出9 9 9 9个次级产业部门。个次级产业部门。宾栏宾栏为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 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合计为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合计为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直观地反映按生产法计算的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直观地反映按生产法计算的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地反映国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果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民经

38、济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果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不同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情况。地位,以及不同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情况。C C C C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表的表的主栏主栏与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一样,也是国民与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一样,也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相应的分组;经济行业分类和相应的分组;宾栏宾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宾栏各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宾栏各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营业盈余 各产业部门增加值

39、合计为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合计为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直观地反映按收入法计算的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直观地反映按收入法计算的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情况。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情况。国内生产总值表国内生产总值表DDDD、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表的表的主栏主栏为最终使用的构成项目,大类包括最终消为最终使用的构成项目,大类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三项支出。其中,最终消费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三项支出。其中,最终消费按消费主体和消费对象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支出项目,按消费主体和消费对象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支出项目,资本形

40、成总额按资本性质和特点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支资本形成总额按资本性质和特点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支出项目,净出口分为出口与进口。出项目,净出口分为出口与进口。宾栏宾栏为支出金额。为支出金额。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直观地反映按支出法计算的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直观地反映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详细地反映各类最终支出的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详细地反映各类最终支出的规模和构成情况。规模和构成情况。2 2 2 2、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1 1)、概念:)、概念:投入产出表又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是反应一定时期投入产出表又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是反应一定时期各部门间相互联系和平衡比例关系的一种平衡表。

41、各部门间相互联系和平衡比例关系的一种平衡表。表中第表中第象限反映部门间的生产技术联系,是表的象限反映部门间的生产技术联系,是表的基本部分;第基本部分;第象限反映各部门产品的最终使用;第象限反映各部门产品的最终使用;第 象限反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第象限反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第 象限反映国民收入象限反映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因其说明的再分配过程不完整,有时可以不的再分配,因其说明的再分配过程不完整,有时可以不列出。列出。投入产出表根据不同的计量单位,分为实物表和价投入产出表根据不同的计量单位,分为实物表和价值表;按不同的范围,分为全国表、地区表、部门表和值表;按不同的范围,分为全国表、地区表、部门

42、表和联合企业表;按模型特性,分为静态表、动态表。此联合企业表;按模型特性,分为静态表、动态表。此外,还有研究诸如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等特殊问题的外,还有研究诸如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等特殊问题的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 (2 2 2 2)、投入产出表的产生:)、投入产出表的产生:投入产出表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产生于投入产出表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产生于美国美国,它是由,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哈佛大学教授瓦西里教授瓦西里列昂惕夫列昂惕夫(W.LeontiefW.Leontief)在前人关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的研究基)在前人关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的研究基础上首先提出并研究和编制的。础上首先

43、提出并研究和编制的。列昂惕夫从列昂惕夫从19311931年开始研究投入产出技术,编制投入年开始研究投入产出技术,编制投入产出表,目的是研究美国的经济结构。产出表,目的是研究美国的经济结构。19361936年他撰写的年他撰写的“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数量关系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数量关系”在在经济学和统计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学评论上发表。它是世界上有关投入产出技术的第一篇上发表。它是世界上有关投入产出技术的第一篇论文,标志着投入产出技术的诞生。论文,标志着投入产出技术的诞生。19531953年列昂惕夫与他人合作,出版了年列昂惕夫与他人合作,出版了美国经济结美国经济结构研究构研究一书。通过这些论著,

44、列昂惕夫提出了投入产出一书。通过这些论著,列昂惕夫提出了投入产出表的概念及其编制方法,阐述了投入产出技术的基本原表的概念及其编制方法,阐述了投入产出技术的基本原理,创立了投入产出技术这一科学理论。理,创立了投入产出技术这一科学理论。正是在投入产出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列昂惕夫于正是在投入产出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列昂惕夫于19731973年获得了第五届年获得了第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3 3 3 3)、投入产出的计算)、投入产出的计算从纵列方向看:从纵列方向看:第第J J J J产品部门中间投入合计产品部门中间投入合计=第第J J J J产品部门增加值合计产品部门增加值合计 =第第J

45、J J J产品部门中间投入产品部门中间投入从横行方向看:从横行方向看:第第J J J J产品部门中间使用合计产品部门中间使用合计+第第J J J J产品部门最终使用合计产品部门最终使用合计 第第J J J J产品部门进口产品部门进口=第第J J J J产品部门总产出产品部门总产出从总量看:从总量看:总投入总投入=总产出总产出 第第J J J J产品部门总投入产品部门总投入=第第J J J J产品部门总产出产品部门总产出 中间投入合计中间投入合计=中间使用合计中间使用合计3 3 3 3、资金流量表:、资金流量表:(1 1 1 1)、概念:)、概念:资金流量资金流量是指一定时期上述资金的增减变化是

46、指一定时期上述资金的增减变化量,资金流量核算的结果是编制资金流量表。量,资金流量核算的结果是编制资金流量表。资金流量核算是以全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的核算。资金流量核算是以全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的核算。主要是反映生产结束后的收入分配、再分配、消费、主要是反映生产结束后的收入分配、再分配、消费、投资支出和资金融通投资支出和资金融通,所以所以,资金流量核算中的资金资金流量核算中的资金具体指收入分配、具体指收入分配、消费消费、投资投资和和金融活动金融活动中的资金。中的资金。我国资金流量表由两部分组成,我国资金流量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称之为收入分配部分一部分称之为收入分配部分,另一部分称之为另一部分称之为

47、金融交易金融交易部分。部分。(2 2 2 2)、资金流量表的主要功能和作用:)、资金流量表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功能:功能:描述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之间一定时期资金往来描述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之间一定时期资金往来或交易的流量和流向或交易的流量和流向,为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提供系统的为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提供系统的数据;为制定分配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数据;为制定分配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加强宏观加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调控提供依据。作用:作用:a:a:a:a:分析收入分配关系分析收入分配关系 研究分析研究分析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收入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配关系 b:b:

48、b:b:分析消费率及消费结构分析消费率及消费结构 消费率可反映消费水平和国民消费倾向,其计算公式为:消费率可反映消费水平和国民消费倾向,其计算公式为:总消费率总消费率=总消费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总消费国民可支配总收入100%100%对于消费率可以做动态比较分析,也可以做地区间或对于消费率可以做动态比较分析,也可以做地区间或国际比较分析国际比较分析,以便揭示存在的问题。以便揭示存在的问题。对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可计算出各种商品和服务支出对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可计算出各种商品和服务支出的比重,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分析其变化和发展的的比重,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分析其变化和发展的合理趋向。合理趋向。注

49、:注: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指国外捐赠及灾害保险索赔等)(指国外捐赠及灾害保险索赔等)=总消费总消费+总储蓄总储蓄 (是指可支配收入扣除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后可用于投资的部分)(是指可支配收入扣除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后可用于投资的部分)C C C C、分析投资率及储蓄率、分析投资率及储蓄率 投资率可反映出投资水平,计算公式为:投资率可反映出投资水平,计算公式为:总投资率总投资率=总投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总投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100%100%100%100%总储蓄率总储蓄率=储蓄额国民可支配总收

50、入储蓄额国民可支配总收入100%100%100%100%总储蓄(总结余)和总投资平衡分析按机构部门总储蓄(总结余)和总投资平衡分析按机构部门进行,基本方法是分别计算各机构部门的储蓄率和投进行,基本方法是分别计算各机构部门的储蓄率和投资率,通过比较发现不平衡,然后分析总体上各部门资率,通过比较发现不平衡,然后分析总体上各部门之间的资金调剂和如何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之间的资金调剂和如何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d d d d、分析金融交易流量结构、分析金融交易流量结构 金融交易流量结构是指各种金融交易项目的金额金融交易流量结构是指各种金融交易项目的金额占融资总额的比重,它可以分析各机构部门对金融投占融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