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06课 鸿门宴(第03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21621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语文 第06课 鸿门宴(第03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高中语文 第06课 鸿门宴(第03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语文 第06课 鸿门宴(第03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 第06课 鸿门宴(第03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0606 课课 鸿门宴(第鸿门宴(第 0303 课时)课时)1写出下列语句的句式特点。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_)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_)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_) 具告以事(_)不然,籍何以至此(_) 客何为者(_)沛公安在(_) 若属皆且为所虏(_)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含义,有活用现象的写出活用类型。常以身翼蔽沛公(“翼”,_) 籍吏民,封府库(“籍”,_)范增数目项王(“目”,_) 道芷阳间行(“道”,_)刑人如恐不胜(“刑”,_) 逢剑撞而破之(“破”,_)1 1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加以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加以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政治上无知,

2、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带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项伯说的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等话后,改变了注意,答应项伯“善遇之”等到刘邦到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听了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了出来,以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并无成见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杀刘邦,他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也熟视无睹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2将他训斥了一番,他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彘肩,赐坐其实樊哙的话是刘邦前面说的话的重复与补充,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来说而已而他在这些虚伪的言辞面前,却感到刘邦与樊哙

3、的话全是对的,自己反而有内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致刘邦脱逃,他也毫不在意了到刘邦逃后,张良奉璧给他,他随手置于座上,没有什么反应文章写他的细节与对话虽不多,却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鸿门宴上刘邦正是利用了项羽的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的弱点,死里逃生。刘邦的性格是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他入关后即 “籍吏民封府库”“遣将守关”“欲王关中”而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向张良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又是祝酒,又是 “约为婚姻”,使项伯为他所用。到鸿门后,他抓住项羽的心理,用甜言蜜语来哄骗项羽,说自己和项羽是 “戮力

4、而攻秦”的;又说自己“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以表明自己力量不如项羽,以满足项羽“自高自大”的心理;接着又把项羽要“击破”他的事,转到“小人之言”上去他既称臣谢罪,又把欲王关中的野心否认得干干净净,从而得到了项羽得好感,于是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上躲过杀身之祸,趁机脱逃了。2 2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中处于什么地位?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

5、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备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问,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3 3项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项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体现

6、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对比烘托也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对刘邦的刻画,突出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变、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31下列句子中与“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中的“因”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C为山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2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沛公军霸上 素善留侯张良 项伯杀人,臣活之 君为我

7、呼入,吾得兄事之 秋毫不敢有所近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范增数目项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常以身翼蔽沛公AB.CD.3下列对省略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A还军(于)霸上B为(吾)击破沛公军C沛公安在(军中)D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4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5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卒起不意B秦伯说,与郑人盟 图穷而匕首见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毋内诸侯D秦王还柱而走 共其乏困6请在司马迁、杜甫、项羽中选取一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

8、,写一段话。要求句式和例句基本一致。示例:李白看着你放鹿青崖间,襟带飘飞,逍遥自在。人们忘记了你长安逐梦的失落,铭记下你的潇洒、你的豪情和你的飘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你的愤怒,更是你的骨气!47翻译下面的句子。(1)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会其怒,不敢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公孙弘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元光五年,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拜为博士。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

9、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 ”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 ”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

10、!”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卻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士亦以此贤之。淮南、衡山谋反。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道。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皆宰相奉职不称。乃上书曰:“故曰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 。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今臣弘罢驾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5擢臣弘卒伍

11、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臣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 ”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己,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 ”因赐告牛酒杂帛。居数月,病有瘳,视事。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称:称赞B食不重肉重:重叠C虽详与善详:通“佯” ,假装D是章朕之不德也章:显扬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而又缘饰以儒术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

12、之路也。B故人所善宾客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C力行近乎仁吾尝疑乎是D因赐告牛酒杂帛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距最远的一项是A天子以为谦让B淮南、衡山谋反C终无以报德塞责D遭遇右武4下列全能说明公孙弘受天子赏识的原因的一组是为人恢奇多闻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ABCD【2018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颜太初杂文序6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

13、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

14、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

15、其两卷。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 ,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 ,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 ,则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选自司马光集 )(注)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言必自称曰儒发言:发表意见。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拘:束缚,拘束。C牧亦坐是废废:(被)罢免。D实宽良有治行治行:政绩。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16、/句读之不知B于其外则不光/此其志不在小7C卒于睢阳/从径道亡,归璧于赵D将犬吠所怪/为巡船所物色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B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主簿是县令的属官,户曹是知府的属官。县令的上级是州牧。C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D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

17、。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世 人 见 太 初 官 职 不 能 动 人 又 其 文 多 指 讦 有 疵 病 者 所 恶 闻 虽 得 其 文 不 甚 重 之 故 所 弃 失 居 多 余 止 得 其 两 卷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2)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1A3C【解析】C 项, “沛公安在”是宾语前置句,不是省略句。84B【解析】B 项为一般陈述句。其余三项均为判断句。 5A1A【解析】 “称”是说的意思。根据后句“人臣病不俭节”判断是“说”的意思。2D【解析】都是“到”介词,

18、“于是” ;A 项,介词, “用”表目的;B 项,助词,无实义,表“的处所” ;C 项,介词,相当于“于” (到)对。3C【解析】古义:尽责任。今义:对自己应负的责任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A 项,均有“谦虚、推让”之意;B 项,均为“造反” ;D 项,古义:碰上(祸患) ,今义:碰上(敌人或不好的事)或生活中不幸的经历,两词意义接近。4B【解析】为人恢奇多闻,是说他的为人。是说他的行为都没有受赏识的意思。91A【点睛】常见的文言实词就存在于传统经典的篇目之中。所以考生一定要熟透课文,做到迁移。推断文言实词含义常用的方法有以形释义法,如“振长策而于宇内”中的“策”,从“竹”,凡形旁从竹的字,本义都

19、与竹条有关,据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马鞭;以音猜义法,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如“赢粮而景从”中的“景”,用本义分析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影”,名词作状语,豁然开朗;温故知新法(迁移法),可以联系课文有关词语或成语的含义,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如“素与郭善,登门造访”其中“善”字在鸿门宴中出现过,根据“素善留侯张良”一句中的“善”,可知文中“善”为“与交好”之意。常见的方法还有以今推古法、互文见义法、随文断义法等。2B【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

20、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做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当然首先应该积累常见的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而后可以使用语法切入法、位置分析法、成语联想法、语境联系法等来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此题一方面考查考生对 18 个文言虚词的把握,另一方面考查考生对课内文言知识的把握。A 项第一个“之”为结构助词,翻译为“的”;第二个“之”为结构助词,无义,作宾语前置的标志。B 项的“其”均为代词,翻译为“他的”。C 项第一个“于”为介词,翻译为“在”;第二个“于”为介词,引出对象,翻译为“给”。D 项第一个“所”为所字结构,后面加“怪”,翻译为所不常见的事物;第二个“所”和“为”连用,表被动

21、,翻译为“被巡逻船搜寻”。3C10【解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C 项张冠李戴,效法嵇康、阮籍的青州牧,而不是颜太初。4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 /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5(1)(颜太初)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 (2)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

22、译。翻译第一句,考生首先要补充省略的主语“颜太初”,再抓住句中的几个关键词语“诵”、“夸诳”、“蹈而行之”。翻译第二句,要注意“不显于时”“立于后世”均为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还要抓住几个关键词的意义,如“贱”、“夭”等。【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时记住“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字顺,调补贯”,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诵”、“夸诳”、“贱”、“夭”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

23、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参考译文】天下已经很久不崇尚儒学了。当代的士大夫,开口一定自称儒者。真正的儒者是怎样的呢?戴着高帽子束着阔衣带(古代士大夫的装扮),穿着宽袖的衣服,就叫做儒者吗?拿着竹简埋头苦读,诵读不停的人就叫做儒者吗?又何况用笔蘸墨,写出华美的文章并凭借这点来称为儒者,已经很久远了。抛开这些不说,到了西汉的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的欧阳歙、张酺、胡广,这些当世所说的大儒者,确实足够来担当儒生的名号吗?11鲁国人颜太初,字醇之,时常对这种情况感到愤然。他学习先王文章,不研究章节句子,一定要推就文章的道理罢了。颜太初已经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

24、道它,用来夸大欺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从他自身来看则与乡族人没有区别,从他外面来看就不能够将义理发扬光大。不能发扬光大,先王的主张义理就好像被遮挡了一样,于是探求天下国家政治义理风俗的得失之处,创作诗歌乃至文章来宣扬传布先王的主张义理。景祐初年,青州牧有因荒淫放荡做事,慕嵇康、阮籍的为人,当时各个地方的士大夫都喜欢他没有伦理纲常的拘束,一致效仿他,浸染一久竟成为风气。颜太初厌恶他成为了搅乱风俗的根本,创作东州逸党诗来讽刺指责他。诗歌于是传到了皇上的耳朵,皇上立刻处治了青州牧的罪过。又有郓州牧不满属令的清廉正直、与自己政见不同,用罪名来诬告属令,并在狱中将他严刑拷打至死。属令的妻孩弱小不能

25、为自己上诉,颜太初平素与属令交好,可怜他冤枉而死,创作哭友人诗,郓州牧也被治罪罢免。当时有人推荐颜太初说他博览群书有文才,皇帝下诏征用他为国子监直讲。恰好有御史平素与颜太初不友好,向皇帝进言,说颜太初太狂妄褊急,不可以担任学官。诏书一到所到达的地方,就改任颜太初为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其实宽厚温良有治理政绩,并不是狂妄的人。从临晋改任为应天府户曹,掌管南京学,在睢阳去世。旧的制度,判、司、簿、尉任职八年的考核没有因欠国家税而评定为下等,照例担任令录。即使是愚昧懦弱衰老,并没有什么功绩的人。用任职的年数来累积,也一定能得到这个职位。然而颜太初才干见识如此优秀,参加进士科考试进入官场将近十年,

26、最终没能脱离判、司、簿、尉的队列直至终身,死时年仅四十多岁。唉,天要使儒者丧生,使天下一定达到大乱的地步啊!坏人和不懂道理的人结伙诽谤好人,大奸大恶的人一定会被铲除吗?为什么他的仕途和寿命都这样完结了呢?当世的人看颜太初的官职不能撼动别人,文章又多爱指摘攻讦,那些有缺点毛病的人就很厌恶看他的言论,即使得到了他的文章,也不是很重视,所以丢失的居多,作者只得到两卷颜太初的书。同州又得到了他所创作的题名记,现在收集成册并为它写上序言。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后来又读到他的文章,读他的后车诗,就不会忘记借鉴警惕;读他的逸党诗,就不会破坏礼节道义;读他的哭友人诗,那么残酷的官吏也心怀愧疚;读他的同州题名记),那么守长也知道不良的政令、腐败的统治;读他的望仙驿记,那么守长也不用处理繁剧的事务了。从这点来说,他的文章实在是有好多益处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