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报告.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13511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报告.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姓名:学号: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成绩:_日期:20课程名称:化工专业实验指导老师:卜志扬实验名称: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类型:高分子实验同组学生姓名:_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三、主要仪器设备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了解本体聚合的特点,掌握本体聚合的实施方法,并观察整个聚合过程中体系黏度的变化过程。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是不加其他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光、热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又称块状聚合。本体聚合的产物纯度高、工序及后处理简单,但随着聚合的进行,转化率提高,体系黏度增加,聚合热

2、难以散发,系统的散热是关键。同时由于黏度增加,长链游离基末端被包埋,扩散困难使游离基双基终止速率大大降低,致使聚合速率急剧增加而出现所谓自动加速现象或凝胶效应,这些轻则造成体系局部过热,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从而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重则体系温度失控,引起爆聚。为克服这一缺点,现一般采用两段聚合:第一阶段保持较低转化率,这一阶段体系粘度较低,散热尚无困难,可在较大的反应器中进行;第二阶段转化率和粘度较大,可进行薄层聚合或在特殊设计的反应器内聚合。本实验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本体聚合,生产有机玻璃平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由于有庞大的侧基存在,为无定形固体,具有高度透明性,比重

3、小,有一定的耐冲击强度与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以 MMA 进行本体聚合时为了解决散热问题,避免自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比重不同而引起的体积收缩问题,工业上采用高温聚合,预聚至约 10%转化率的粘稠浆液,然后浇模,分段升温聚合,在低温下进行下一步聚合,安全度过危险期,最后脱模制得有机玻璃平板。三、实验仪器及药品三、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仪器:仪器名称三角瓶恒温槽量筒规格50mL数量1 只1 只各 1 只2 块50、100mL制模玻璃100mm100mm另:硅胶条、描图纸、相片、胶水、试管夹、玻璃棒、透明胶、长尾夹、标签纸若干试剂:试

4、剂:试剂名称规格用量30mL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新鲜蒸馏,BP=100.5过氧化二苯甲酰(BPO)重结晶0.05g令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分析纯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2mL1向恒温水浴槽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电源,升温至 90。2制模将一定规格的两块普通玻璃板洗净后,烘干。用透明胶将硅胶条包好,使之不外露。将包好的橡皮条放在两块玻璃板之间的三边,用沾有胶水的描图纸把玻璃板三边封严,并用夹子夹上,留出一边作灌浆用,制好的模放入烘箱内,于50 烘干。(注意:玻璃板千万不能水洗。)3预聚制浆在洗净烘干的三角瓶中,加入 30mLMMA、0.0537g BPO 及 2mL DBP,BPO完全溶解

5、后,将三角瓶放入水浴中,逐步加热至9092,保温。(注意:聚合过程中,需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之均匀散热并感知浆液的黏度)当浆液黏度如甘油时,立即取出三角瓶,在冷水中冷却至 40左右,立即将预聚液注入模中,另取一条描图纸封住模子的最后一边。4低温聚合将注有浆液的模子放入 50烘箱内低温聚合。5高温聚合当成柔软透明固体时,升温至100下继续聚合 2h,使之完全反应,然后冷却至室温。6脱模取出模子,将其放入水中浸泡少顷,撑开玻璃板,即得有机玻璃平板。(实际实验时只做到低温聚合步骤,高温聚合及脱模步骤后来由老师完成)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有机玻璃成品照片:结果总结:实验得到的成品形状

6、跟所裁剪的模具形状基本相同,平板边缘部分存在一些毛边和凹陷,是由于制模时胶带缠绕不是很平整均匀所导致的。成品中无气泡,说明预聚时间恰当,浆液黏度适度,在铸模时浆液分布均匀。成品的透明度和强度等性能都比较不错,此次有机玻璃制造实验较为成功。六、思考题六、思考题1.本体聚合与其它聚合方式比较有何特点?答:本体聚合体系仅有单体和少量(或无)引发剂组成,产物纯净,后处理简单,是比较经济的聚合方法;多适用于实验室研究,如单体聚合能力的初步评价、少量聚合物的试制、动力学研究、竞聚率测定等。2在合成有机玻璃板时,采用预聚制浆的目的何在?答:采用预聚制浆,是为了解决 MMA 在进行本体聚合时的散热问题,避免自

7、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比重不同而引起的体积收缩等问题。3制备有机玻璃时,为什么要首先制成具有一定黏度的预聚物?为什么必须严格控制各阶段的反应温度?试用游离基聚合机理解释之。答:采用预聚制浆,是为了解决 MMA 在进行本体聚合时的散热问题,避免自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比重不同而引起的体积收缩等问题。而且预聚物有一定黏度时不宜漏浆。随着聚合的进行,转化率提高,体系黏度增加,聚合热难以散发,系统的散热是关键。同时由于黏度增加,长链游离基末端被包埋,扩散困难使游离基双基终止速率大大降低,致使聚合速率急剧增加而出现所谓自动加速现象或凝胶效应,这些轻则造成体系局部过热,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从而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重则体系温度失控,引起爆聚。4MMA 单体比重为 940 kg/m3,聚合物比重为 1190 kg/m3,若要制得厚 5mm,长 20cm,宽 15cm 的有机玻璃平板,计算所需的单体量。V 0.52015150cm31501190=5.如果最后产物出现气泡,试分析原因。答:聚合过程中,加热温度过高,散热速度跟不上反应放热,浆液局部温度过高,浆液内部不均匀收缩,或部分 MMA 汽化,导致形成气泡。=940=190 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