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县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高新部).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13323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县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高新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陕西省黄陵县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高新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县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高新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黄陵县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高新部).pdf(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陕西省黄陵县陕西省黄陵县 20182018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高新部)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高新部)一、选择题(30 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1.“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以下关于上述材料中工业建设总体布局设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力推动了新兴内地工业基地的快速发展 B。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局面C。充分利用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 D.布局完全没有考虑进行老工业基地的建设2。结合下图,分析我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

2、的是()A.1956 年公有制经济较 1952 年大幅增长主要是三大改造的推动B。1978 年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改革的进行被彻底打破C。新时期公有制经济大幅度缩减的根本原因是受到私有制经济和三资企业的冲击D.各年份国民经济成分的变化分别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调整3。1958 年 8 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做出的决议指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下列口号能反映上述“形式”的是()A。“农业合作社,社会新气象”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C。“吃喝不要钱,日子赛神仙”D。“谁穷谁

3、丢人,谁富谁光荣”4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A 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B 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5。下表反映的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部分年份的出口商品结构数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年份等为单位计南宋出口商品结构-1-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198219861990初级产品()453626工业品(%)5564746。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六年七月敕:如闻十六宅置宫市以来,成弊既久,须有

4、改移.自今以后,所出市一物以上,并依三宫直市,不得令损刻百姓.”这说明唐代()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政府加强市场管理C.着手打破坊市界限 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7。陆游在稽山行中写道:“村村作蟹椴(簖),处处起鱼梁。陂放万头鸭,园履千畦姜.这反映出当时()A.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且与外界隔绝B。农村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耕织结合仍是主要生产方式D.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8.杜甫在自叹失意之作 曲江三章 中写道:“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地名)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诗里的“桑麻田”最有可能是()A。天子赐予的井田 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C。租种的诸侯土地 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9。吕氏春秋

5、有言:“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下列选项与题中所述“事末相关的是()A。“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B.“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C.“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2-D。“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相连,召募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10.洪武十四年(公元 1381 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同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材料主要体现了()A。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B.明朝厉行“海禁

6、政策C.明初禁止一切海外贸易D.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11。胡佛要求国会通过降低所得税的法令希望能减轻农民的负担;他设立专门救灾机构,四年间花在公共工程项目上的钱比此前三十年的总和还要多他相信面对灾难,联邦政府要有所作为,但应该是有限的。材料说明当时()A.胡佛坚持国家有限干预经济 B.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相结合C.凯恩斯主义学说已得到实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2。“兹宣布,我国已存在可能导致广泛失业和产业解体的全国紧急状态,这使州际贸易和国外贸易深受其累,影响了公共福利,并损害了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美国国会通过了()A.紧急银行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C.财产税法 D.全国劳工关

7、系法13.罗斯福在第一次“炉边谈话”中说:“归根结底,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上,有一个因素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执行我们成功的要素就是信心和勇气。”有关这一次“炉边谈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恢复了银行信誉 B。促使银行存款额大幅增长C。彻底消除了人们对危机的恐惧意识 D。为重建金融体制赢得人心14。“特别是 1996 年起,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 个月,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基本实现了经济学家们梦想的零通货膨胀率下的充分就业水平。”材料中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A.国家干预的加强 B。混合经济的完善 C。第三产业的兴起 D.信

8、息技术的推动15。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对此判断正确的是()-3-A.A 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B。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在B 理论指导下开始的C。B 理论崇尚自由放任,主张政府做好“守夜人”角色D。A 理论在 20 世纪 80 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滞胀16.“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17。15 世纪末,下图中卡里库特国国

9、王请某位航海家转交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等。这位航海家是()A.达伽马B。哥伦布C。麦哲伦D。迪亚士18。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下图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一条航路的示意图,对这一航路表述正确的是()A。该航路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B.葡萄牙殖民活动据点延伸至非洲C。英国凭借此航路成为日不落帝国 D。哥伦布首开此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19.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主要是因为()A。金银存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B.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C。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D。人

10、们的商业冒险意识和财富观念增强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写道:“14 世纪以后“欧洲则组织起在世界各地从事贸易活动的合股公司这些合股公司是无与伦比的,因为他们所具有的合股性质限定了投资者的责任,使投资所起的作用与经营管理的职责相分离。”材料反映了()-4-A.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B.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C.公司的出现导致了早期的殖民扩张 D。公司主要出现在意大利21。观察下面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这种生产方式属于()A。垄作法B.代田法 C.耕耙耱技术 D。刀耕火种22.战国时期南方墓葬曾出土了很多铁农具,主要包括锄、镢、镰、铲、斧、锸。秦汉时期的南方墓葬曾出土钁、铲、

11、镰、斧、犁、锄、锸等多种铁农具。出土农具的变化表明()A。古代农业生产环节明显繁多B。南方农业生产较北方更为先进C.精耕细作的农业范围逐渐扩大D。南方农业耕作方式发生较大变化23.阅读下表,据此无法推论的是()省份陕 河 山 河 甘 四 江 安 浙 江 福 广 湖 湖 云时代汉隋唐西 南 西 北 肃 川 苏 徽 江 西 建 东 北 南 南18 1945111419431112112432 11 32 24415 18 12 44 20 29471(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朝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A.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B。从汉代到唐朝疆域不断扩大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D.经

12、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24、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中国古代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期。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土地制度是()A。氏族公有制C。均田制B.井田制D.私有制25.“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段话()-5-A.反映了秦时税赋过重的情况B.描述了秦朝商鞅变法的情况C.肯定了土地私有的积极意义D。指出了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26.下面两幅图片的前后变化说明中国古代()A。人身依附关系加强C。市场需求不断扩大B.家庭手工业已消失

13、D。机器工业开始出现27.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革命的时代,因为北宋时中国的GDP 总量为 265.5 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22。7,中国人均 GDP 为 450 美元,超过当时西欧人均 427 美元。据此推断宋代时中国()A.封建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B。出现了国强民富的繁盛局面C.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成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28。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宋英宗时,“一岁所用,养兵之费常居六七。天下六分之物,B五分养兵农政全书记载,松江地区“绫、布二物,衣被天下”C“原此中之布,实不如西洋之丽密”清政府认为“宁波税额较轻,恐将

14、来赴浙之洋船日众,日D久生弊”-6-材料唐代民谚赞誉浙江嘉兴的农业,“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结论南方正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军费成为当时政府的主要财政支出手工纺织品的质量不如机器纺织品好清政府中断了中外贸易29.清代浮梁县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而考古资料表明其最早的瓷业遗存在晚唐五代时期。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作为 2013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是景德镇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瓷业遗存,填补了景德镇地区唐代瓷窑遗存的空白。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有()清代县志距汉代年代久远,故不可信景德镇制瓷的历史可能早于唐代,但须证实县志记载须得到考古证实,方可采信考古发现可以填补文献记载的不足,应当重视A

15、。B。C.D.30.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以棉纺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 1000 多座。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A.出现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C.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D.区域经济分工扩大二、非选择题(55 分)31(16 分)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与王朝的政策相关,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

16、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管仲管子治国材料二(至元)二十一年(1285 年),设市舶都转运司于杭、泉二州,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蕃,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凡权势之家,皆不得用己钱入蕃为贾,犯者罪之,仍籍其家产之半。其诸蕃客旅就官船卖买者,依例抽之。元史食货志材料三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谢杰虔台倭纂请回答:-7-(1)材料一体现了管

17、仲的经济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其理由.(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政府在商贸领域采取的措施。指出其主要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政府推行此措施的目的及实际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与王朝的政策之间的关系。32阅读下列材料:(12 分)材料一: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党的脖子。”材料二:西方学者把戈尔巴乔夫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纳为三点其二,他在经济改革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决策失误.其三根本没有跨越体制转换的门槛。材料三:2001 年俄罗斯科学研究院就“苏联解体主要原因”进行的民意调查表明:有 44的被调查者认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

18、钦应对苏联解体承担主要责任.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存在什么问题。(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能够得到哪些启示?3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政策经过了多次调整。阅读下列材料:(12 分)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虽然国家没有制订明确的人口政策,但刚刚脱离战争苦海获得解放的中国人民,带着对新生活的无限憧憬,从内心深处渴望自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实现“多子多福”的天伦之乐。国家领导人又提出“人口众多是一件好事”的观点,成为鼓励生育的政治理由。到1962 年,由于人口政策指导思想的偏差和高生育率的延续,人口数量猛烈增长,国民经济发展出现明显

19、的不协调。杨垣国历史地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政策及其演变材料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传统生育观念正在发生着改变.城乡居民普遍接受了计划生育的国策和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的号召.2001 年对农村的一项调查表明:家庭中男女地位的平等,合理生育或少生孩子的观念正在农民当中逐渐形成。“女儿也是传后人”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8-20 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材料三2015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新华网(2015 年 10 月 30 日)请回答:(1

20、)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建国初期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人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又做出了什么新调整?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因素。34。(15 分)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然而反全球化也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 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动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

21、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现代文明的成坏材料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响与规模已经构成另一种全球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看,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网络的历史潮流。反全球化事实上并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但是,靠街头抗议解决不了问题。同样,漠视反全球化现象对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也不利,应该建设性地思考如何拥有一个合理的全球经济与全球社会.庞中英值得深思的反“全球化”浪潮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 20 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

22、和反全球化”这一主题,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 字左右)-9-10-参考答案1 1。A解析:推动了新兴内地工业基地发展,与材料中“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相符,故 A 项正确;“根本上改变了与材料中“基本完成东北工业基地建设”不符,故B 项错误;并非东南沿海地区与材料中“东北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不符,故 C 项错误;完全没有考虑进行老工业基地与材料中“基本完成东北工业基地建设”不符,故D 项错误。2 2。A解析:1953 年到 1956 年的三大改造是把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故 A项

23、正确;1978 年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改革没有被彻底打破,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动摇,故 B 项错误;新时期公有制经济大幅度缩减的根本原因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 项错误;2006 年农村生产关系没有进行重大调整,故 D 项错误。3.3.C解析:从题中所给信息“1958 年 8 月”“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判断应该为人民公社化运动。A 项是 1953-1956 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生产合作社的形式。B 项是“大跃进”中关于农业发展的口号。C 项符合对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的特点描述.D 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口号,时间不符合。4 4。A5.5.C解析:从材料时间

24、可以判定,本题考查的是1982 年至 1994 年之间的中国出口贸易。表格数据表明,在该阶段出口的初级产品比重逐年减少,而工业品比重则逐年增加,这说明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导致工业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在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故选C 项。6.6.B解析:材料中的“宫市有限定的区域,即十六宅,但宫市设立以来,采购活动危害百姓,所以需要改变或者挪移,为此做出规定,“不得令损刻百姓”,可见这是政府在通过明文规定来加强市场管理,防止扰民或危害百姓的事情发生,故选B 项。7 7。D解析:稽山行中描写当地发展渔业、饲养家禽以及种姜的情景。这些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25、,故D 项正确。8 8。D解析:杜甫生活在唐代,井田制实行于商周时期,故 A 项错误;因军功受赏土地实行于战国时期及秦朝,故 B 项错误;秦代已经确立郡县制,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故C 项错误;唐代均田制中有永业田,自北魏以来,永业田依法要种桑五十株,产麻地并须种麻十亩,统称桑麻田,故D 项正确。9.9.B解析:本业是指农业,末业主要是指商业,材料反映的是对从事商业的否定。A 项体现的是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与题意不符;B 项表述的是商人获利的方法手段,故 B 项正确;C 项表述的是官营手工业下对工匠的管理,与商业无关,故 C 项错误;D 项反映的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与商业无关,故D

26、项错误.1010。A解析:材料中“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说明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故 A 项正确。1111。A解析:材料“他相信面对灾难,联邦政府要有所作为,但应该是有限的”表明胡佛坚持国家有限干-11-预经济,故 A 项正确。12.12.B解析:材料“我国已存在可能导致广泛失业和产业解体的全国紧急状态,这使州际贸易和国外贸易深受其累”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下严重冲击了本国工业和贸易的正常秩序,所以罗斯福提出全国工业复兴法,故 B 项正确.1313。C解析:“炉边谈话”还不能彻底克服经济危机,人们对危机的恐惧意识仍然存在,故C 项错误。14.14.D解析:第三

27、次科技革命中,信息技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模式变化,是材料中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故D 项正确。15.15.D解析:由图中所示A、B两种理论产生的时间,可判断出两种理论分别是指自由放任政策和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故 A 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于 1933 年,故 B 项错误;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C 项错误;80 年代美国等国经济出现“滞胀”,表明凯恩斯主义失灵,于是普遍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 D 项正确.16 A【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 A 项正确。B、C 两项虽然

28、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但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与题意不符;D 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不是最佳选项。17 A【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如图所示,卡里库特国处于印度的南端,而达伽马到达了印度,故 A 项正确。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故B 项与题意不符;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未经过卡里库特国,故 C 项与题意不符;迪亚士发现好望角,并未到达印度,D 项与题意不符18 D【解析】本题考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过程。由图可知,该航路应是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路,故 D项正确。该航路与环球航行无关,证明不了“地圆说”,故排除 A 项;该航路从欧洲到美洲,是西班牙支持的航海活动,故排除 B 项;英国成

29、为“日不落帝国”是凭借其广阔的殖民地,故排除 C 项.19 A【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造成了价格革命,结果使封建主和下层人民的收入受到严重损害,而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财富剧增,故 A 项正确。B 项只能导致制造业主的收入增加,不会影响财富的重新分配和阶层分化,故排除 B 项;航运中心的转移只能使大西洋沿岸的商业资产阶级财富增加,故排除 C 项;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并不能导致西欧国家的上述变化,故排除 D 项。20 A【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材料中的“14 世纪以后”“欧洲则组织起在世界各地从事贸易活动的合股公司”可知,其属于“商业革命”的表现,故A 项正确。

3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 项与材料不符;“早期的殖民扩张”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C 项;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意大利逐渐衰落,故排除 D 项.21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的耕作技术。垄作法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故A 项正确.其他选项与图片信息不符。-12-22.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根据材料中“战国时期南方墓葬”“秦汉时期的南方墓葬“出土农具的变化”等信息可知,这与生产环节无关,故排除A 项;B、C 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 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故 D 项正确.23。B【解析】本题考查古

31、代水利工程。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治水事业活动的次数与疆域扩大无直接联系,故 B 项据此无法得出,符合题意。其他三项推论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24。B【解析】本题考查井田制。根据材料可知,“部落时代”指的是原始社会,对应的土地制度是氏族公有制;“郡县时代是指封建社会,对应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时代”中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即分封制,对应的是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故B 项正确。25.D【解析】本题考查土地兼并的影响。根据“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可知,土地兼并使贫民的生活陷入困境,故 D 项正确。A、B 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 项与材料意思相反。26。C【解析】本题考查手工业的变迁

32、。根据图片中由部分产品进入市场到产品全部进入市场可知,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故C 项正确。两幅图片反映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排除 A 项;B、D 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27。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水平。根据材料所给数据可知,北宋时期的封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故 A 项正确.B、D 两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排除 C 项.28。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宋朝的财政、中西纺织品和闭关锁国的相关知识。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军队不断扩充,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形成了冗兵和冗费的局面,故 B 项正确。其他三项中材料与结论均不符。29D【解析

33、】本题考查史学研究方法。不能因年代久远,就认为不可信,过于绝对化,故排除;符合史证原则;县志记载须得到考古证实,“方可采信不对,因为也可以是其他证据证实,过于绝对化,故排除;依据材料中“填补了景德镇地区唐代瓷窑遗存的空白”可知正确,故D 项正确。30.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中“1000 多座”可知区域经济分工扩大,D 项正确。材料中看不出新的雇佣关系和生产水平的变化,太湖、苏州、松江和景德镇都在南方,故 A、B、C 三项均可排除。3131。(1)主张:重农轻商。原因:制约游民(稳定社会秩序);富国强兵(拓展疆域)。(2)措施:设市舶都转运司;官府垄断对外贸易,严禁私人从

34、事。目的:增加财政收入。(3)目的:维护沿海地区的稳定。影响:走私贸易猖獗;寇患加剧。(4)中国古代商业在封建王朝政策的压制下艰难发展。32.【答案】(1)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去除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造成了一系列恶劣的影响。(2)经济改革严重的决策失误;没有根本改变斯大林模式。-13-(3)改革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改革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3333。(1)内容:鼓励生育政策。影响:人口增长超过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使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不协调,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35、2)变化:计划生育;合理生育;生男生女都一样。原因: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健全;社会经济的发展;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3)调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因素: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思想观念的变化;人口结构问题等。34.34.(1)特点:全球化逐步深入发展。因素:科技革命推动;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促进;两极格局瓦解;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建立.(2)论点方面论据方面全球化是历史发展潮流。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促进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为各个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全球化是历史发展潮流,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伴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伴生物.生物 反全球化是全球化过程中引发的问题而产生的(如,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影响;恐怖主义等);正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主动融入全球化-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