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与作用.pdf

上传人:hg158****2095 文档编号:7211176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9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与作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与作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与作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与作用.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与作用一.区分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一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表述特定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即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主要有五种:表达、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二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即但凡能使文章整体或局部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到达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局部产生效果。初中阶段常见的记叙文表现手法有:比照、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衬托、欲扬先抑、

2、虚实结合等。二.具体分析各种表达方式一表达表达是写作中最根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开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表达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介绍事件发生、开展过程。介绍人物的经历与事迹。为议论说理提供依据。1.记叙的人称及其作用第一人称:表达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2.表达的方式表达的方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等。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开展的顺序来进展表达。这种写法

3、可以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表达,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展表达。倒叙一般有必要的文字过渡。采用倒叙手法,或者是顺乎思路的自然,或者是为了到达*种表达效果,诸如为使容集中、比照鲜明,或者使构造有变化、表达有波澜,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二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作用: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从描写的对象上分: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从描写的方法上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我们需要着重了解的是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

4、描写又可分为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它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如?.z.-卖炭翁?中的“两鬓苍苍十指黑,可以看出卖炭翁生活困难,比方说,一个人“衣衫褴褛,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无情的皱纹。可以看出这个人的生活比较操劳、艰辛;一个人“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可以看得出这个人养尊处优,生活腐败;一个人“纯洁的眼神可以看得出这个人心地纯洁、无邪等。作用: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语言对话描写一个满嘴粗话和一个满嘴“之乎者也的人必然是受到的教育程度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前者可能是一个对生活满腹牢骚,

5、事事不顺利的人;后者可能是一个知识分子,略有些迂腐。我们知道一个知识分子、一个爆发户、一个屠夫、一个教师、一个学生,他们说话都是不同的味道和腔调。语言描写也可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心理,比方说,一个人讲话结结巴巴,说明他或者紧,或者心虚,或者害怕等等;最后,语言描写也可以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说话大大咧咧口无遮拦的人,一般都开朗外向;说话总是要仔细斟酌的人,必然是慎重小心的。由此类推,因此,语言是我们了解一个人的要道。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开展。行动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理、修养等。心理学上说人的心理活动常常会通过一些动作来表现出来

6、,比方说紧的时候会绞手指,撒谎的时候常常眼神游离等等,从一些细微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当时的心里状态,在?变色龙?里,奥楚蔑洛夫斯基就用脱衣服和穿衣服来掩饰自己出尔反尔的为难。为什么说动作描写反映个人修养呢.道理很简单,吃饭乱扒的人和吃饭的时候总是慢条斯理,有章有法的人,个人修养必然不同,叼着烟,翘着二郎腿的和那些危襟正坐的人必然不同。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推动了情节的开展。心理描写我们下面看一段心理描写:“宁不禁陷入了沉思:到底送不送这个礼呢.送吧,实在是丢人,良心上觉得过不去;不送,孩子升学的事情到底怎么办才好.这句话就是心理描写,答题

7、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这个心理状态概括出来:这句话属于心理描写,反映了宁当时对于是否送礼的矛盾心理。因此心理描写是写出了人物矛盾/焦虑/担忧/喜悦/兴奋的心理。作用: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提醒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神态描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例如“他的脸噌地红了、“芳芳的眼帘垂得低低的,一颗斗大的泪珠滑落这样的句子都属于神态描写,神态的变化可以反观到主人公当时的心理,比方“脸红这一变化可以反观到“他当时害羞的心理状态;“眼帘垂得低低的可以看出芳芳当时的悔恨和懊丧。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可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环境中的自然景物进展的描写。自然环

8、境描写通常有四种作用:渲染*种气氛衬托人物性格.z.-突出中心推动故事情节开展。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气氛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进展社会环境描写,要努力画好“风俗画。1、人物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思路:这是什么描写.描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1表现了人物_的精神品质。2表现了人物_的性格特点。3反映了人物_的心理或情感。2、环境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思路: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种:1渲染_的气氛,为下文_作铺垫。2衬托文中人物_的心情。3抒发作者_的感情。4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5交代故事发

9、生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等。6突出*种环境特点,为中心或表现人物的*种精神风貌或表达*个道理效劳。三议论记叙文在发表对所叙事件发表意见、主和看法时,就要用到议论的表达方式。记叙中议论的位置和作用有:用在文章的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并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同时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楚。是提醒记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用在文章的结尾,一般是为了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议论用在文章的结尾局部是为了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章构造更加严谨。用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严密地连接起来,

10、使文章构造显得严谨。总之,议论一般用于记叙文开头是解决为什么记叙的问题;用于中间是为了起衔接作用,加强上下文的联系;用于文章结尾是为了收缩全文、深化中心、画龙点睛。四抒情它是作者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是作者思想、观点、立场的流露,是作者对事物的审美与评价,表现着对所写事物人物的态度。它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作用:可以渲染气氛,表达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抒情的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的根底上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如?最后一课?写麦尔先生上了最后一堂课后,在“我充分感受到了这堂课的与众不同之后,在心底里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啊!这最后一堂课,我真忘不

11、了!表达了心那种对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阅读时只有把这种感情的依据掌握之后,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深情。直接抒情还可以直呼抒情对象,这样抒情显得更亲切、明快,更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黄河颂?这样的句子:“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z.-间接抒情即作者通过表达描写议论来抒情。作者往往把情感依托于叙事、绘景、状物、说理,在叙事、绘景、状物和说理中抒发感情,也就是寄情于事、寄情于景、寄情于物、寄情于理。在叙事描写议论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阅读时要注意情景交融、情事结合的容,从这些容中去承受美的感染与熏。五说明记叙文

12、中的说明,常用来说明*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应该注意的是,记叙文中的说明,是为了把事情讲清楚,从整体上看仍是为写人叙事效劳的。一般不常考到。常见题型:1、文中画线句或*段画线句运用了_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是_。2、文中*处运用的_描写,其作用是_或表现了_3、文中有多处精彩的描写,请选出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处写在下面横线上,并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或分析其表达效果。【课堂检测】判断以下句子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1.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了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名叫马玉祥,是青冈县人。2.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象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梁那样淳朴得意。3.这种巨鲸,名列世界第五大,有时能长到体长超过 45 英尺,体重 40 多吨,寿命长达 3040岁。4.我们这年轻的一代,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翁,更应挺起胸膛,用我们的决心和毅力去创造将来,使人人都能够过着丰衣足食、自由、安定和幸福的生活。希望全人类都有一个和平的世界。5.妈妈呀,你把您的爱深深的藏在了心里。是女儿不懂事,错怪你了。我再也不会以为您不爱我了,因为我从那字条上,读懂了您对女儿深沉的爱.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