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题1.pdf

上传人:hg158****2095 文档编号:7207316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题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题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题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题1.pdf(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 2014 级地理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40 x1.5 分=60 分)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 13 题。1、本区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是()A 交通方便B 资源丰富C 人才集中D 资金充足2、对本区生产建设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 暴雨与洪涝B 干旱与风沙C 滑坡与泥石流D 地震与地热3、图中城市的产业优势是()A 冶金工业B 特色旅游业发达C 国际贸易发达D 高新技术产业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的各个部门,而且也越来越走近普通人的生活而且也越来越走

2、近普通人的生活。据此回答据此回答 4 45 5 题题。4、下列技术,关键装置为传感器的是()A 遥感技术B 地理信息技术C 全球定位技术D 电子通信技术5、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 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B 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学习参考.C 能对遥感信息经过处理和判断分析D 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以下材料是以下材料是 2020 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据此回答 6767题题。年代强沙尘暴次数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50 年代5156060 年代870 年代1

3、3210080 年代1490 年代23246006.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7.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合理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读读 1937198019371980 年内蒙古商都县土地耕垦年内蒙古商都县土地耕垦、人口密度人

4、口密度、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回答 8989 题题。.学习参考.8.对该县 19491980 年土地耕垦、人口密度、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约翻了一番B.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C.荒漠化面积扩大约 3 倍D.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 倍9.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数量的变化B.耕地面积的变化C.放牧强度的变化D.气候的变化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路透社巴西利亚路透社巴西利亚20082008 年年 1

5、 1 月月 2323 日消息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 5 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毁林面积从 20072007 年年8 8 月的月的 243243 平方千米激增到平方千米激增到 1212 月的月的 948948 平方千米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相当于这个数字相当于 20042004 年同期的年同期的 4 4 倍倍。据此据此回答回答 10121012 题题。10.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括().学习参考.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平原面积广阔A.B.C.D.11.导致亚马孙森

6、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A.B.C.D.12.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13.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14.2005 年 2 月 10 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公布,中国森林覆盖率 18.21%。下列

7、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A.B.C.D.读读“20032003 年能源消费构成图年能源消费构成图”(图图 1 1)回答回答 15-1615-16 题题.学习参考.15.四国中,能源消费以水电和核电为主的是()A、国B、国C、国D、国16.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类似的是()A.国B.国C.国D.国17.山西省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发展的顺序是()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18

8、.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有利于()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A.B.C.D.欧洲西部有许多由河流和运河构成的内河航运网欧洲西部有许多由河流和运河构成的内河航运网。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据此完成据此完成 19-2119-21 题题。19.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考虑是因为欧洲西部()经济发达地形平坦水能丰富降水丰富A.B.C.D.学习参考.20.西藏自治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A.境内无大江大河B.河流汛期长,不利于通航C.河流水量小、落差大,不利于通航D.政府对发展内河运输不够重视21.田纳西河流域地处亚热带地区,气

9、候温暖湿润,关于其降水季节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终年湿润、降水分布均匀B.夏秋多、冬春少C.春夏多,秋冬少D.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回答回答 22-2322-23 题题。22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条件是A交通和劳动力B铁矿石和政府支持C水资源和广阔的市场D煤炭资源和发达的农业23为尽快使山西

10、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C增加科技投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河段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河段,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其上游称南盘江。东出东出云南沿黔桂边境东流云南沿黔桂边境东流,后又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后又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才改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才改称黔江称黔江。红水河流域图红水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回答下列 24-2724-27 题题。北盘江柳江盘

11、南江图例图例已建成电站在建电站黔江24.红水河被成为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与此相关的主要流域条件有流域降水条件流域气温条件流域地形条件流域植被条件ABCD25.该流域多发的自然灾害有.学习参考.寒潮台风滑坡泥石流ABC D26.下列不符合该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有A开垦梯田,发展粮食种植B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C发展交通,促进对外经济联系 D结合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27.有关地理区域差异含义的正确叙述是()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 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 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A B C D 28.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

12、条件的不足之处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腹地相对狭小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改革开放重心北移A.B.C.D.29、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林业基地畜牧业基地ABCD30.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提供契机的因素是: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B.良好的区位条件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31.下面几种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中属于珠江三角洲的是: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C.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学习参

13、考.D.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32.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加强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轻工业.建设城市新区.加强规划与管理ABCD读图读图 我国和部分国家的乘用车普及率我国和部分国家的乘用车普及率(19961996 年年),),完成完成 33-3433-34 题题。我国和部分国家的乘用车普及率33跨国公司最可能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A中国、日本C中国、印度B印度、美国D中国、德国34在这些国家设厂的原因主要是()A技术条件好B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C庞大的消费市场D优越的人文环境条件35、关于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

14、线既有我国面积最大与人口最多的省(区),又有我国邻省与邻国最多的省(区)B途经地区的土壤主要有紫色土、红壤和水稻土C穿越了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和地势的三级阶梯D西段地震、滑坡和泥石流频发,荒漠化严重;东段水土流失和酸雨危害严重.学习参考.36.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线调水线路是从金沙江、岷江将水调到黄河B东线方案调水线路全部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C南水北调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矛盾D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将会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回答读图

15、回答37373838问题问题。37.四个区域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A.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38.关于图示农业基地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大力开垦黑土和沼泽土,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淡化农业土地开发,使该地逐步转化为我国最大综合工业基地A.B.C.D.下图中下图中mnmn为某一时刻地球上的晨线为某一时刻地球上的晨线。mm位于南半球位于南半球,线段上线段上mm、a a点的纬度点的纬度,如图所示如图所

16、示,b b.学习参考.点是线段中点点是线段中点。该季节长江三角洲降水较少该季节长江三角洲降水较少。读图回答读图回答 39-4039-40 题题:39此时,a 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有可能是()A3 时B6 时C18 时D0 时40若 b 地经度为 180,则此时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长江三角洲上空烈日炎炎B太阳已从伦敦的地平线上落下Ca 地位于 b 地东南方向D中国北冰洋科学考察正忙二、非选择题(2 道大题,共 40 分)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材料一对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山东省与日本一衣带水,和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离这两个国家最近的省份,具有经贸

17、往来的地缘优势。在中国加入 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就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最近,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材料二(1)日、韩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2 分).学习参考.A.接近市场B.接近劳动力C.接近廉价的土地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2)山东成为日、韩产业转移基地的优势在哪里?(6 分)(至少答四点)(2)分析 A 区域缺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8 分)42.结合图示,完成下列各题。(24 分).学习参考.(1)据

18、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_;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6 分)(2)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奖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8 分).学习参考.(3)分析甲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10 分)高 2014 级地理期考试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5BCAAA6-10 DCAAB11-15 DACAD1620 BDBDC21-25 DCACB26-30AABDC3135 CDCCA3640 DABAB二非选择题41、(16 分)(1)D(2 分)(2)(任答 4 项即可得满分,缺一项扣

19、一分)(6 分)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日、韩;工业基础好,而且工业联系较为紧密;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广阔;土地廉价;内部交易成本低等。(3)(8 分).学习参考.缺水原因;自然原因: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大,地表径流量小,蒸发强(特别是春季);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因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措施: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农业;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海水淡化;工业污水处理后可作为工业冷却水重新利用提高水价;保护生态环境等。42、(24 分)(1)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2 分)东南暖(高)、西北寒(低)(2 分),南北温差大

20、(2 分)(2)(8 分)乙城市位于华北平原,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来源丰富乙城市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该区域粮食消费量大乙城市地处东西、南北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交汇地,)交通运输便利乙城市是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3)(10 分)环境:土地荒漠化(2 分)原因:自然特征: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学习参考.化和风力作用显著。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动力条件-大风天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都和不合理利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学习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