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共1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207065 上传时间:2022-0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共1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共1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余杭区第十八届专题论文评选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内容摘要】作者针对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问题,提出“将问题转化为课题”这一改进思路;然后通过典型的现象分析与实施策略从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的课前准备、兴趣激发、环节设计、工具应用和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予以阐述论证;最后从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持续深入的拓展思路。【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公开课 存在问题 改进策略 “不怕有问题,只怕没问题!”和许多刚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聊天,我们喜欢这样说。许多颇有资历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也不乏困惑,综合实践活动上什么?怎么上?最

2、夸张的甚至比作“老虎抓天、无从下手” !其实,综合实践活动并没有如此玄奥、如此不近人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教材无固定内容,这是由课程的特性所决定的:即使一开始选择了相对固定的内容,但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新的活动目标与主题的动态生成,必然会带来新的困惑与问题,因此,我们将此理解为“问题即内容,问题即课题。”问题与课题之间不可等同,却可转换。但,这一思路运用在具体实践尤其是借班上课的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20102011学年,我执教并聆听了省市区级十余堂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包括优质课、展示课等),对于“将问题转

3、化为课题”这一思路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与体会,本文正是基于上述实践与思考从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的课前准备、兴趣激发、环节设计、工具应用和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予以阐述、剖析。一、课前准备:太“完美”或者不充分现象描述n 【案例1】2012年3月,笔者在XX二小执教一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期指导课家乡美景知多少,内容选自市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第一章春日旋律。课前一周,笔者前往XX二小502班熟悉学生并作其他课前准备。接待我的教务主任和班主任表示非常欢迎我前去上课,综合实践活动怎么上?对他们城镇小学而言也是一次挑战。教务主任还表示,为了配合我这次上课,一定让班主任、信息技术老师等积极配合,

4、争取圆满完成任务!一听到这里,我就急了,连忙喊:“嘿,别介!我就怕太顺利,没问题呢!”n 【案例2】2012年6月,笔者在杭州XX附小执教一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期指导课走进饮料王国,内容选自市编手册第二章夏日乐园。课前一周做了铺垫及布置之后,我将学生的一些调查采访活动委托给了该班班主任。上课前一天,我看到对方发过来的一些照片和准备材料,忽然发现,该班学生前往同德医院调查时仅仅是派出了几名能干的学生代表,而不是想象中的小组合作。我当时就懵了,怎么办?想要调整也来不及了!应对及策略相对于传统学科的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在于追求学习活动方式与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亦即超越封闭的学科

5、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因此特别强调“先做后导”的教育理念。相对开题指导课而言,中期指导课的课前准备过程自然要繁复许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操作程序、手段除了要依据学情,同时还要建立在第一阶段按方案实践的经验获得的基础上。以上述两个现象描述为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内容均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践经验,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实践所衍生的问题和困难我们无法完全预设。案例1反映的是公开课的普遍现象,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人们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务求尽善尽美,结果使得常态教学环境中学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无法真实体现;案例2则正好相反,因为是借班上课,教师和学生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连

6、最基本的准备工作都没有完成许多孩子竟然没有参加计划中的采访调查,何谈“先做后导”。怎么办?策略1:杜绝教师“保姆式”指导,预防准备工作太充分获悉XX二小领导与班主任的“善举”之后,我急忙婉拒。但这样一来,对方困惑了:“我们在指导中究竟该怎么做呢?”其实XX二小领导与班主任所困惑的便是纲要 即指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文中简称纲要。所指出的“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那么怎样的指导才能体现必要?显得不包揽呢?当天我就带着XX二小502班的同学前往“微机房”实践了一番:按照流程,开题指导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了“活动方案”。方案其中的一个步骤是上网搜索“

7、家乡美景”,上网搜索不仅有方向同时也有分工,譬如召集人、噪音管理员、记录员、发言人等等。到了机房,各小组各就各位、各行其职。而我的工作就是观察巡视、顺便拍了活动的几段视频和几张照片。一心想要“偷学一招”的班主任似乎很不甘心,问道:“这样就行了吗?”哈哈,是日课堂上,课题是上网搜索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师(指着PPT中的照片问):这是哪一组同学呀?当时发生了什么事?生甲:哦,那是我们幻影小组,当时小明和小强玩游戏被组长批评呢?师:哦,这是你们小组在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吗?生甲:嗯嗯其实还有师:你在小组中担任什么角色?生甲:记录员。生乙、丙等(指着生甲偷笑):呵呵,他把记录手册弄丢了!师(笑说):嗯

8、,这个问题也不小呶。你们两位又担任什么角色?生丙:我担任的是噪音管理员,但,但我们有办法管好纪律。生乙:我担任了生丁:我认为我们组最大的问题是策略2:允许偏差,旁敲侧击接到XX附小老师传送过来的照片之后,我迅速将课件做了修改将这一张学生独自采访医生的照片放在了一个醒目的位置。果不其然,在其他小组纷纷提出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时,该小组未经历采访的同学不得不保持着沉默。看在眼里,我适时出示照片。师:这位同学是谁?你能给大家说说采访的故事吗?生甲:当时师:嗯,老师很想知道,其他同学为什么没有去呢?(沉默片刻)生乙:我家离医院太远。生丙:同学没叫我。生丁:妈妈不放心,不让我出门。师(频频点头):嗯嗯,

9、看起来我们小组的问题和困难也不少嘛!既然无法实现预期的“先做后导”,不妨调整视点、旁敲侧击,引导学生比较计划与现实的差距,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激励他们缩短差距,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二、兴趣激发:不持久或者低效度现象描述n 【案例3】2012年6月,在校内执教走进饮料王国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采取了变相物质奖励的办法表现优异的小组或学生可品尝饮料,虽然一时间刺激了学生的神经,但效果却不甚好学生更多的将精力投向了能不能喝着饮料或争强好胜的一面,致使课堂效度低下;而在执教环保小卫士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安排了“站上圆木”的游戏活动,但是游戏活动与课堂实际内容并没有实现有效衔接,在后面几个环节

10、并没有再起作用,从整体来看,不仅过程脱节而且造成学生兴趣不持久。应对及策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就是以学生兴趣和经验为基础的,因此兴趣本身就是课题、就是资源。解读案例3,我们可以发现,走进饮料王国的案例中教师是“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进一步探究,“兴趣”便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内容;环保小卫士的案例中尽管圆木的使用未尽如人意,但其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兴趣”在这里主要承担形式和策略的作用(后期转化为内容)。两则案例存在同样的诟病不管是自动生成的还是被激发生成的“兴趣”都无法持久。回到课堂教学设计的原点,我们需要厘清一点教师 “依据”兴趣和“激发”兴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公开展示课为

11、目的的教师其指向一般为了保证操作流程的顺畅,为了展现教学技巧的高超,自然渐渐迷失了兴趣激发的本质它应该以生为本,以遵循学生的身心规律为出发点。认清了兴趣的本质,在后期的课堂教学改进过程中思路慢慢明晰:策略1: 以兴趣为本源的探究活动,我们加以“重音”修饰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首歌曲,那么每一个环节的兴趣点就是一个个“重音”符号,需要我们用心修饰、用心弹奏。譬如走进饮料王国的第二课时中期指导阶段,我们摒弃了最初那种变相的物质奖励,而是从学生的好奇心、探知欲入手,根据小学生注意力持续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的开始、中间和结尾三部分分别设置了“我眼中的饮料”、“我们最想解决的饮料问题”、“我来推荐饮料”等活

12、动内容,不仅有效发挥了小学生的自主性与表现力,更是通过思辨的形式牢牢地吸引了他们的眼球。下课铃“叮咚叮咚”响起,有的小组还跃跃欲试:“我们来汇报!我们来汇报!”“我来!我来!我有更好的建议!”策略2: 辅以兴趣激发的探究活动,努力促进“表里合一”“站上圆木”是学校开发的校本游戏之一,在学生中间颇受欢迎,将其引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也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但是,“站上圆木”这一游戏与“环保小卫士”的主题并没有太大的契合度,在开始阶段出现之后再没有发挥作用,堆积在课桌旁边反而使部分孩子心猿意马,分散了注意力。换一个班级试教的时候,我们作了重大调整环保小卫士开题指导课:开始阶段的游戏内容变成了同样具

13、有促进学生合作效能的“拼图比赛”,但拼图反映的内容却是孩子们熟知的校园地形图,拼图的描绘制作也是由孩子们亲历亲为;核心环节学生提出问题梳理问题部分,学生所质疑的问题均可以在拼图上找出,图文结合大大活跃了学生的左脑思维;制订方案确定步骤部分,学生也不在凭空想象,大可以在现成的拼图上标记、画符,不仅大大缩短了方案的制定时间,同时还平添了几分底气。被激发的“兴趣”拼图游戏,不再是表面好看的花瓶,而是真正与整个教学主题融为一体;被激发的兴趣,不再是仅仅体现教师高超技艺的炫耀手段,也成为了学生高频使用缺一不可的实践工具;被激发的兴趣、被保持、被衍生、被原本因兴趣导致的障碍和问题在这一刻真正转化为了活动的

14、资源与课题。三、环节设计: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现象描述n 【案例4】2012年6月,笔者两次执教市区级中期指导课走进饮料王国,考虑到借班学生至于本课程的可接受程度以及实际需求,再加上公开展示课所要获得的出彩度,设计了“一波三折、层次推进”的教学思路。但是,两次课堂教学均出现了重心不稳和严重拖堂的弊病,问题在哪里?市区教研员和同行骨干最后分别对开始环节(导入部分)的设置提出了质疑:导入部分怎能花去十五分钟呢?应对及策略不管我愿不愿意认同课堂教学四十分钟的合理性,但导入部分的内容设置及其花费的时间我还是经过了反复考量:其一,三个小组的汇报是否嫌多?如果汇报太少是不是会影响学生梳理并提出前期调查中的困

15、难和问题?其二,这个班的学生是否有报告厅上课的经历,如果怯场怎么办?然而,在课堂教学的实践环境中上述担心不仅变成了事实,初次借班上课并身处能容纳几百人的报告厅时,笔者自己也在接二连三地犯错:话筒的使用、学生怯场的估计不足以及兴奋度缺失等等,更要命的是,为了更大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出彩度我不停地耍弄搞笑技巧、不停的要求学生面向全体教师予以展示,我忘了这节课的目的何在!我忘了这课堂的主人是谁!上课就是上课,哪怕是公开展示课!它的主人依旧是学生,它的核心思想依然未变:学无定法,贵在得法。策略1:明确主题、当断则断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因为学生的闪光而给予更多的表现时间、更大的表演舞台,

16、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课堂教学毕竟只有浓缩的四十分钟,追求面面俱到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反之,则有可能得不偿失,甚至深受其乱连最基本的目标都无法达成。就案例4中的导入环节而言,我们做了如下改进:师(出示幻灯片1):这是哪个小组在活动?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生甲:这些叔叔、阿姨不愿接受我们的采访师(出示幻灯片2):这又是哪个小组在活动?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生乙:嗯,我们小组的远远在采访时笑场了师:看起来同学们在采访调查时碰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他同学也可能有不少问题吧?我们不如现在小组里边说一说、写一写。(顺势引导进入下一个环节)策略2:树典型、抓突破受到启发,上述问题在其他环节是否也存在同样

17、的弊病呢?是否可以转化为我们探索课堂教学的新课题呢?解读案例4,“一波三折、层次推进”的教学思路原本没有错,错就错在教师的执行过程:第三环节呈现并梳理困难和问题,第四环节汇报,交流;正如课前所预设的那样,因为学生有了经验积累、有了认知矛盾冲突,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积极思考、辨析,甚至在言语和情绪上“大打出手”、面红耳赤,达到了“小高潮”的出彩目的。但问题是,问题梳理过程如何能起到示范作用而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发展呢?汇报,交流环节是否非要每个小组都汇报呢?如果不是,又该怎么选择,怎么起到示范或启示的效用呢?其实和导入环节的改进思路殊途同归,只不过重心放在了“树典型、抓突破”。四、工具应用:怎一

18、个“繁”字了得现象描述n 【案例5】2011年5月,某教师在某地借班上课我是小小保健师的前期选题研讨课,也成开题指导课。该教师在本课程也颇有资历,按部就班,课堂教学来到了制定课题方案这一环节。不知是该教师觉得这一表格填写对学生太具挑战性呢还是为了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她在实物投影的帮助下干脆手把手地、逐项逐项地带领学生填起了表格应对及策略在课后研讨过程中有教师提出了质疑:且不说综合实践活动这样提倡生成性、开放性的课程,纵然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传统教学恐怕也不会出此下策!其实,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线指导教师,我还是能够理解给教师的做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资料卡、灵感卡、体验卡、课题方案表

19、、活动情况记录表、评价表等等工具表数不胜数,如何有效填用呢?很繁、很烦、很乱、很尴尬。不消说小学生,就算是教师自己,想一下子将诸多表格的子丑卯寅弄个清楚也挺不容易的。但是,只有出此下策了吗?我们认为不是,我们还是可以运用“问题转化为课题”思路:这些表格工具不是很繁复吗?那就学学郑板桥策略1“删繁就简三秋树” 譬如笔者在执教中期指导课走进饮料王国中也用到了一些工具表格并作了多次改进(见前文右侧本框):我们可以发现,在“提出困难核问题环节”(波浪线),从第1次到第3次,所用的工具越来越少,但目的越来越明确、操作越来越可行、时效越来越明晰。在“呈现并梳理困难和问题”环节(单实线),第1次到第2次“筛

20、选单”反而增加了1张,操作可行性是增加了、梳理速度也加快了,但程序增加了;“这表格非用不可吗?”就在我们反复试验、纠结不已的时候,有教师突然提出新的看法。由于在“提出困难核问题环节”(波浪线)进行了有效改进,第2次到第3次时“筛选单”干脆删减并消失了,但效用呢?却是有增无减。“删繁就简三秋树”,同样的思路,我们也运用到了第4、5环节的“改进情况汇报表”中。事实证明,“问题不再是问题,反而成了资源和课题。”五、教学评价:难操作更或无指向现象描述n 【案例6】2011年11月,区域内某教师执教了开题指导课我们踏青去(区骨干教师评比),该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作出适度的及时性评价,专门用一块

21、移动黑板制作成“小组荣誉榜”,评价内容包括“守纪律、勤参与、会合作、金点子、俏仪态和真风采”等6项;评价等级包括笑脸、苦脸、平静脸3种。但是,学生似乎并不领情,要么反应冷淡(提出问题环节),要么乱成一团(制订方案重新分组环节)。最后那位教师哭丧着脸告诉我们:关于评价,我可是参考了手册和台湾老师在哇哈哈上的那一堂课 编写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手册.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07(12).啊?!应对及策略乍听闻,我笑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细思量,我觉得还是这个道理,“知行不合一”不仅是该教师也是我们许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通病。教材书籍、权威观点你可以参考,但不能盲从。手册和台湾老师所提

22、出或采用的理念、方法可以借鉴,但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啊!怪不得学生冷淡、怪不得学生混乱,实在是因为教学评价无从操作。再往深了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维度也脱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三维局限,“而从教学评价的角度来看,可操作的仅仅在认知领域” 卢新建.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校本选修课程的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1.,因此这位教师照搬照抄、机械模仿的做法不仅难操作,更是无指向。后来在QQ平台上聊天,这位老师还是纠结不已,憋不住,我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你琢磨了手册、琢磨了权威,为何不琢磨学生、琢磨自己呢?你擅长什么?学生需要什么?策略1、明确指向,构思并应用擅长的

23、教学评价案例6中的教师提到了台湾老师,我们不妨来看几段当时的课堂实录:比较来说,台湾张老师的教学评价将有助于我们改进问题并衍生适宜策略: 教学评价不是独立存在,而是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评价标准或等级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适时情境; 评价主体将以学生为主,教师扮演引导者、倾听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评价选项和内容合情合景,并及时与学生沟通; 奖励原因与成果有描述有依据。策略2、遵循活动规律,将教学评价融入互动过程教学评价难操作,无指向、无依据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但是,作为一名有经验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这似乎有些矛盾。如果你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操作流程,你该明白在开题指导阶段“可不可以、

24、值不值得”可以成为标准和依据;而到了中期实施和成果汇报交流阶段更不缺乏教学评价的指向与依据了。譬如在开题阶段我们不是制定了实施方案,它包括由来、意义、内容、步骤、分工以及预期成果。试想:到了中期阶段,上述选项哪一个不能成为教学评价的依据或指向呢?因此,我们所要做的是遵循并体悟本课程的活动规律,并将教学评价融入互动过程,拓宽小学生的思维,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向深入。以小小保健师的中期指导课为例:课的导入部分师:同学们,这次小小保健师的调查活动,有什么收获?众学生(纷纷说):认识了新朋友、终于见到了李院长、学会了保健知识、会使用录音笔了师:那么,有没有不开心的或者感到为难的事情?众学生(纷纷说):第

25、一次访问陌生人感到紧张、因为路途太远采访泡汤了、有同学在小组活动时纪律太差、好不容易见到卫生局长却发现工具忘带了这些叙述与回顾不是最好的评价吗?对自己、最同伴、对小组,还包括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老师需要做的就是督促与激励,帮他们克服困难、持续进行。呈现并梳理困难和问题部分师:哇!数一数,有二十多条呢。这么多困难和问题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吧?生:有些困难是差不多的。生:嗯,呶,比如第一组的第三条和第二组的第四条、第四组的第一条都是讲不守纪律的。师:哦,这位同学说得没错,那么这些类似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处理呢?生(迟疑了片刻,带着征询的口气):要么,归归类吧?师:好!就按你说的办!

26、其实,师生之间有时未必需要说诸如“真棒、说得太好了、真能干”这类夸奖词。因为目标是自己设置的、因为课堂教学中的经验与感受最直接的类比,所以,教学内容和评价最直接融合在了一起。而且,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讨论主题渐渐深入,思维渐渐清晰、成熟。到了课堂教学的汇报交流环节,教学评价及互动主题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评价依据和活动目标随之不断生成于是教师提议: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你觉得其他小组的意见或建议合适不合适?可不可以采用?如果在学校外、调查中发生了困难和问题,怎么办?结语:以上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的论述,碍于笔者教学水平所限以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需求,在诸如细节处理、

27、环节衔接、目标调整以及人际沟通方面并没有进一步涉及展开,即使上述五个方面也存在颇多主观成分,还有待商榷和完善。因此,在坚持“以生为本、先做后导”的理念的同时,我们将通过更为丰富更为深入的课堂教学及实践活动来验证我们的观点问题即资源、问题即课题。参考文献:1.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2. 编写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手册.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07,(12).3. 卢新建.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校本选修课程的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1.4.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82).5. 郭元祥 沈旎主编.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29-130).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