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认识;茶具的搭配.pptx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7200657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PTX 页数:55 大小:7.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具认识;茶具的搭配.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茶具认识;茶具的搭配.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具认识;茶具的搭配.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具认识;茶具的搭配.pptx(5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茶具认识茶具认识;茶具的搭配茶具的搭配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1页/共55页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茶具的起源茶具的起源n n茶具又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n n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n n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第2页/共55页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n n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茶类适宜选配的茶具,色泽、形类大致如下: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茶类适宜选配的茶具,色泽、形类大致如下:n n 绿茶:透色玻

2、璃杯,应无色、无花、无盖。或用白瓷、青瓷、青花瓷无盖杯。绿茶:透色玻璃杯,应无色、无花、无盖。或用白瓷、青瓷、青花瓷无盖杯。n n 花茶:青瓷、青花瓷等盖碗、盖杯、壶杯具。花茶:青瓷、青花瓷等盖碗、盖杯、壶杯具。n n 黄茶:奶白或黄釉瓷及黄橙色壶杯具、盖碗、盖杯。黄茶:奶白或黄釉瓷及黄橙色壶杯具、盖碗、盖杯。n n 红茶:内挂白釉紫砂、白瓷、红釉瓷、暖色瓷的壶杯具、盖杯、盖碗或咖啡壶具。红茶:内挂白釉紫砂、白瓷、红釉瓷、暖色瓷的壶杯具、盖杯、盖碗或咖啡壶具。n n 白茶:白瓷或黄泥炻器壶杯及内壁有色黑瓷。白茶:白瓷或黄泥炻器壶杯及内壁有色黑瓷。n n 乌龙茶:紫砂壶杯具,或白瓷壶杯具、盖碗、

3、盖杯。也可用灰褐系列炻器壶杯具。乌龙茶:紫砂壶杯具,或白瓷壶杯具、盖碗、盖杯。也可用灰褐系列炻器壶杯具。第3页/共55页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茶具的含义 茶具为用具 泡茶饮茶所用器具的总称,俗话说“器为茶之父”,泡茶饮茶,必须要有茶具。茶具为艺术 茶具个性产生的艺术效果。茶具配套营造的艺术效果。第4页/共55页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一节 茶具种类特点 一茶具的种类 1、主茶具,是指直接于泡茶和饮茶的起主要作用的茶具:(1)茶壶:有陶质和瓷质(2)茶船:用于盛放茶壶(3)盖碗,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潮州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潮州人用盖碗泡工夫茶人用盖碗泡工

4、夫茶 泡花茶也多用盖碗代替茶壶。泡花茶也多用盖碗代替茶壶。第5页/共55页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4)茶杯:小茶杯,工夫茶杯,称若琛瓯 大茶杯,多为瓷质,配大茶壶 闻香杯:高深而窄小的茶杯,由台湾创兴。(5)杯托:用于盛垫茶杯,有瓷质、陶质和竹木材质多种。(6)茶海,又称公道壶、茶盅,(7)煮水器,现多用随手泡。第6页/共55页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2、辅助茶具,主要有:(1)茶盘:用于盛放主茶具。有 竹木、不锈钢、陶、瓷等材质 (2)奉茶盘:专用于盛放茶杯 (含杯托)向顾客送茶。(3)茶荷:供顾客赏茶,椭圆形(4)茶叶罐:用于贮放茶艺用茶(5)茶巾:用于擦

5、洗、抹拭茶 具,为棉织物。第7页/共55页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6 6)用具组,)用具组,又称茶道组,最先由台湾创制,又称茶道组,最先由台湾创制,多用于工夫茶,主要用具有:多用于工夫茶,主要用具有:茶则:匙状,木质。茶则:匙状,木质。茶夹:用于夹取品茗杯和闻香杯。茶夹:用于夹取品茗杯和闻香杯。茶漏:辅助装茶入壶用具。茶针:用于疏通壶嘴。茶导:用于将干茶拨入茶壶。茶筒:茶筒:第8页/共55页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9页/共55页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10页/共55页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二、茶具的材质及特点 1、瓷质茶

6、具(1)青瓷茶具,早在东汉时浙江上虞已烧制成青瓷器具,唐代饮茶所用的茶碗,最兴用青瓷。为什么?陆羽茶经提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第11页/共55页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12页/共55页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13页/共55页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2)白瓷茶具,白瓷大约始于北朝晚期,白瓷大约始于北朝晚期,白瓷茶具明代受重视。有利于鉴赏茶的汤色,白瓷茶具明代受重视。有利于鉴赏茶的汤色,是当今评茶、品茶不可少的茶具。是当今评茶、品茶不可少的茶具。江西景德镇(市)生产的白瓷茶具,可

7、谓当江西景德镇(市)生产的白瓷茶具,可谓当今茶具的皎皎者。今茶具的皎皎者。瓷质茶具的结构具有致密度高,吸水性低而瓷质茶具的结构具有致密度高,吸水性低而质地坚硬等特点质地坚硬等特点第14页/共55页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15页/共55页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16页/共55页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黑瓷(宋代黑盏)黑瓷(宋代黑盏)第17页/共55页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2 2、陶质茶具,以紫砂为之最,明人文震亨、陶质茶具,以紫砂为之最,明人文震亨长物志说:长物志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

8、,又无熟汤气香,又无熟汤气”。真正使紫砂壶走上艺术道路并发扬光大的,真正使紫砂壶走上艺术道路并发扬光大的,是一位名叫是一位名叫“供春供春”的年轻人。的年轻人。“供春壶供春壶”创制于明代正德年间(十六世纪初)。创制于明代正德年间(十六世纪初)。第18页/共55页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19页/共55页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20页/共55页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供春首次做成的紫砂壶烧成后叫“树瘿壶”,创造了艺术特色,从而开创了紫砂壶的艺术天地。广东潮州的珠泥壶,很具陶质茶具特色。3、玻璃茶具 属现代茶具唐代有种琉璃茶具,属半透明的矿物

9、质地茶具,色泽鲜艳,半透明,有光彩照人之感。第21页/共55页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三、茶具的鉴赏“功能美”容量适、出水流畅。“材质美”用材的质量,是关键。“造形美”形态设计的美。“工艺美”须方则方,须圆则 圆;须直则直,须曲则曲,须光则光,须毛则毛。“品味美”文化的品味及内涵。第22页/共55页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23页/共55页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24页/共55页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25页/共55页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26页/共55页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10、 三十六分。第27页/共55页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4、其他材质茶具(1)竹 木 茶 具第28页/共55页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2 2)漆器茶具)漆器茶具第29页/共55页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3 3)金金 属属 玻玻 璃璃 茶茶 具具第30页/共55页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3 3)金属茶具)金属茶具第31页/共55页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4)玉石茶具第32页/共55页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33页/共55页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二节

11、第二节 茶具的艺术配套茶具的艺术配套 一茶具艺术的概念一茶具艺术的概念 1 1、茶具个体形态艺术,即由个体造型呈现、茶具个体形态艺术,即由个体造型呈现的艺术感。的艺术感。2 2、茶具整体配套(包括主茶具和辅助茶具、茶具整体配套(包括主茶具和辅助茶具组配)形成的艺术感,体现在整体色泽、形组配)形成的艺术感,体现在整体色泽、形状、大小等的协调性。状、大小等的协调性。第34页/共55页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二、茶具的艺术特征二、茶具的艺术特征 1 1、形态艺术、形态艺术 造型所呈现的形态美。造型所呈现的形态美。2 2、相态艺术、相态艺术 外部论朗,紫砂粗犷有粗外部论朗,紫砂粗犷

12、有粗犷的美,瓷器表面细腻,有光洁亮丽的美。犷的美,瓷器表面细腻,有光洁亮丽的美。3 3、神态艺术、神态艺术 气质、神韵。气质、神韵。总体艺术特征:由形态、相态及其活现的总体艺术特征:由形态、相态及其活现的神韵神韵第35页/共55页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36页/共55页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三、茶具的配套 1、按使用功能配套茶具功能配套要齐全(按茶艺)2、按艺术风格配套 一是强调茶具个体艺术,要求造型别致、文雅高贵、艺术感强 二是强调整体配套的协调,各种器具的色泽,艺术姿态要协调,还要大小相宜。第37页/共55页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

13、六分。第38页/共55页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39页/共55页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40页/共55页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41页/共55页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42页/共55页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43页/共55页第四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44页/共55页第四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45页/共55页第四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46页/共55页第四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47页/共55页第四十八页,编辑于星

14、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工夫茶艺的茶具配套煮水器具:莲珠壶或随手泡;备茶器具:茶叶罐、茶则(茶 插)、茶漏、茶匙;泡茶器具:茶壶或茶盖碗;盛茶器具:茶海、茶杯;摆盛器具:茶盘、壶托、杯托洁涤用具:茶巾、茶洗、茶盂、杯夹、茶签。第48页/共55页第四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茶具的艺术摆设茶具的艺术摆设 一前后高矮适度的原则 以便让观众看得清晰。二左右平衡的原则 壶为主具在中央,配套用具分设两侧。三均匀摆布的原则 表演台面上的茶具要均匀分布,不同茶具之间距离相近,茶杯之间的距离也要注意,宜不紧不松。第49页/共55页第五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50页/共55页第五十

15、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n n早期的茶具为陶制,非专用器。早期的茶具为陶制,非专用器。n n唐代饮茶兴盛,出现了专有器具。唐代饮茶兴盛,出现了专有器具。第51页/共55页第五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第52页/共55页第五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如何选壶?如何选壶?n n 一把茶壶是否适用,取决于用之置茶、泡茶、斟茶(倒茶)、清洗、一把茶壶是否适用,取决于用之置茶、泡茶、斟茶(倒茶)、清洗、置放等方面操作的便利程度及茶水有无滴漏。置放等方面操作的便利程度及茶水有无滴漏。纵观整体,纵观整体,一则一则壶嘴、壶口与壶把顶部应呈壶嘴、壶口与壶把顶部应呈“三平三平”,或虽突,或虽突破破“三平三平”但仍不失稳重,唯把顶略高;但仍不失稳重,唯把顶略高;二则二则对侧把壶而言,壶把提拿时重心垂直线所成角度应小于对侧把壶而言,壶把提拿时重心垂直线所成角度应小于4545度,易于掌握重心;度,易于掌握重心;三则出水流畅,不漏水,壶嘴可断水,无余水沿壶壁外流滴落。三则出水流畅,不漏水,壶嘴可断水,无余水沿壶壁外流滴落。第53页/共55页第五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谢谢大家 小组成员:冯旭骅、朱泽亚、徐文伟、王冰清、邵光慧 第54页/共55页第五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六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工具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