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课件.ppt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200189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课件.pptx(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第一节 老年人用药特点一、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概念 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科学,即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老年药动学改变的特点 药代动力学过程降低,被动扩散吸收不变,主动转运吸收减少,药物代谢能力减弱,药物排泄功能降低,药物消除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高 被动扩散:指药物依赖生物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当膜两侧药物浓度达到平衡状态即停止。主动转运:指药物从生物膜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不依赖生物膜两侧药物的浓度差。从四个方面来掌握药物代谢特点1.药物的吸收2.药物的分布3.药物代谢4

2、.药物的排泄药物吸收过程进入血液胃肠道药物的吸收胃肠道及肝的血液减少胃酸分泌少胃液PH值升高肠肌张力增加活力减少胃排空减慢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absorption)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转运至血液的过程。影响吸收的因素:理化性质(脂溶性、分子量)、给药途径、药物浓度、吸收面积、局部血液流速、胃液PhPh、胃排空速度、肠蠕动等。药物吸收速度:气雾吸入 腹腔 舌下含服 肌肉注射 皮下注射 口服给药 皮肤给药影响老年人胃肠道药物吸收的因素胃液pHpH升高:酸性药物吸收良好,碱性药物吸收减少,如药物阿司匹林。胃排空速度减慢:影响药物到达小肠的时间,有效血药浓度到达的时间推迟。肠蠕动减慢:药物吸

3、收增加胃肠道和肝血流减少:药物吸收减慢,分解减少药物经血液进入体循环转运过程组织器官及体液1、老年人机体的组成成分2、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3、药物与组织的结合能力药物的分布血浆蛋白含量减少,易引起不良反应细胞内液减少,血药浓度增加不同药物对血浆蛋白结合具有竞争性,从而改变药物作用脂肪组织增加脂溶性药物作用持久,半衰期延长药物的分布(distributiondistribution)是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及体液转运的过程。影响药物在老年体内分布的因素1、机体组成成分改变(1 1)老年人细胞内液减少,使机体总水量减少,故水溶性药物如乙醇、不啡等分布容积减小,血药浓度增加。(2 2

4、)老年人脂肪组织增加,脂溶性药物如安定、硝基安定、利多卡因等在老年人组织中分布容积增大,药物作用持续较久,半衰期延长。2、血浆蛋白减少 老年人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使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的游离型成分增加,分布容积加大,药效增强,易引起不良反应,应减少剂量。药物的代谢(metabolismmetabolism)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又称生物转化。药物作用在组织器官及体液肝脏生物转化肝脏是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药物的代谢血浆半衰期可反映药物代谢、消除过程和药物作用时间老年人肝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致药物蓄积 代谢能力减弱 易造成某些主要经肝脏代谢的药物蓄积。临床上使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多或更易出现毒性

5、反应。临床上应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间隔,注意监测血药浓度。药物原形或其代谢物的形式排泄器官分泌器官体外肾脏是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药物的排泄表现为药物排泄时间延长,清除率降低老年人肾功能减退,使主要由肾以原型排出体外的药物蓄积药物排泄途径:肾脏、肝脏、肠道、汗液、乳汁、唾液、胃液。老人肾体积减小,功能减退,肾血流减少至50%50%,药物排泄速度慢,易产生药物蓄积性中毒。排泄机能降低肾单位减少50%50%肾血流量减少50%50%饮水少滞留时间延长滞留时间延长二、老年人药物效应动力学特点药物效应动力学概念: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效应、运用机制,以及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一)药物敏感性改变1、中

6、枢神经系统药物敏感性改变(1 1)对中枢神经抑制性药物特别敏感如:安定可引起精神错乱,苯巴比妥引起兴奋不安,氯丙嗪引起自杀(2 2)对镇痛药敏感性增高2 2、对心血管系统药物反应的改变(1 1)老年人对洋地黄类强心药的正性肌力敏感性降低,毒性反应敏感性增高。(2 2)血压调节功能减退,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3 3、其他(1 1)对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敏感性增高(2 2)对抗凝血药的敏感性增高,可引起长久的凝血障碍,甚至出现自发性出血 (3 3)对2 2受体兴奋剂的敏感性降低(二)药物耐受性降低1 1、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更容易出现消化性溃疡、出血和骨质疏松症等。2 2、使用非甾

7、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60%60%。三、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特点药物不良反应(ADRADR)概念 指正常的用量情况下,由于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意外、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反应,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和特异性遗传素质等。老年人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下:n精神症状n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n耳毒性n尿猪留n药物中毒(一)老年人常见的不良反应1、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血管运动中枢调节功能不灵敏,压力感受器功能障碍,服用降压药,三环抗抑郁药、利尿剂及血管扩张药时应特别注意。2 2、精神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大脑最易受药物作用的影响,可引起老年抑郁症,

8、中枢抗胆碱药可引起精神错乱或加重痴呆。3 3、耳毒性 老年人内耳毛细胞数目减少,易受药物影响而产生前庭症状,听力下降。前庭损害:眩晕,头痛,恶心和共济失调耳蜗损害:耳鸣,耳聋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时应减量,最好幸免使用4 4、尿潴留 三环抗抑郁药和抗帕金森药有副交感神经阻滞作用易引起老年人尿潴留,特别是伴有前列腺增生及膀胱颈纤维病变的老人5 5、药物中毒肾脏,肝脏功能减退,老年人用药容易中毒。(二)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1 1、发生率高(1 1)生理因素(2 2)病理因素(3 3)药物因素(4 4)服药依从性差2 2、程度重,死亡率高3 3、表现特别(1 1

9、)症状不典型,与原发病不易鉴别(2 2)药物矛盾反应多见第二节 老年人用药原则一、选药原则(一)做到六先六后(二)药物合理联用,种类宜少勿多(三)慎用或不用敏感药物(四)不滥用维生素、滋补药和抗衰老药二、应用原则(一)小剂量原则除了维生素、微量元素、消化酶类药物等可用成人剂量,其他药物宜低于成人剂量(二)从小递增,剂量个体化原则 鉴于老年人个体差异比较大,因此用药尽估计个体化,依照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选择最适当的剂量。(三)简洁原则(四)择时原则依照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原理及疾病发作、加重与缓解的昼夜节律变化特点选择(五)暂停用药原则 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一段时间。在老人用药期间应紧密

10、观察,一旦发生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识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关于服药的老年人出现新症状,停药受益明显多于加药受益。因此暂停用药原则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第三节 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一、评估老年人用药情况1、详细评估用药史2、动态监测内脏功能3、定期评估服药能力4、心理-社会状况 老年人服药能力评估1、老年人的理解力、记忆力,如能否说出服药方法,能否区别各类药物,能否坚持服药2、老年人的视力、听力、吞咽能力、口腔状态、手足功能等,如是否有能力自己准备药物,有无吞咽困难,有无义齿引起的吞咽障碍。3、老年人的饮食习惯,老年人饮食是否有规律,进食时间,饮食种类饮食习惯等4、老年对药物的心理反应,是否期待药效;是否依赖药物作用5、老年人的经济情况感谢您的聆听!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