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名句默写专项训练题.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7197016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考语文名句默写专项训练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高考语文名句默写专项训练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考语文名句默写专项训练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语文名句默写专项训练题.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登泰山记中姚鼐经过“_,_”的艰难跋涉之后,见到青山之上白雪皑皑,雪光烛照南面天空的雄奇景象。(2)在劝学中,荀子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用“蚓”和“蟹”作对比,蟹虽有“六跪而二螯”,却“_”,原因就在于“_”。(3)以雪为喻描摹汹涌澎湃的波涛,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2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李白、李贺和李商隐同为浪漫主义诗人,但诗风有别,异彩纷呈。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句见豪放雄奇;李凭箜篌引中“梦入神山教神妪,_”句展瑰丽奇诡;锦瑟中“_,蓝田日暖玉生烟”句显隐晦迷离。(2)古代散文中不乏理趣盎然的名篇。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

2、将郭橐驼介绍的能让树木活得长久且茂盛的方法“_,_”,引申至对“官理”的深思;石钟山记中,苏轼以“事不目见耳闻,_,可乎”句,揭示了事须亲身探访,不可无依据猜测的道理。(3)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借助诗文互证的方法。离骚中诗人以香草美饰来表现其高洁的情操,如“扈江离与辟芷兮,_”句,这正印证了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_,_”。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等手法来写自己从早到晚精勤修德的句子是“_,_”。(2)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3)在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官府对百姓在纺织上提出的要求是“_,

3、_”。(4)在古代诗歌中,“舟船”这一意象有多重含意,诗人可以借此表达孤独漂泊之情,如“_”,也可以表达归隐之意,如“_”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2)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 中,用“_,_”写出了作者真正的意图并不是在谈种树,而是在谈“养人”,借这种方式抨击了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描写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两句是“_,_”。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人创作时,常常借鉴前人妙语,写出自家新意,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 中就借用了 荀子 的“水则载舟,水则

4、覆舟”,阐明“_,_”的治国道理。(2)平常事物一旦被赋予独特的意蕴,就会获得非凡的生命力,达到“言近旨远”的艺术效果,这就像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屈原文辞的评价“_,_”。(3)“窗”具有诗意的美学功用。在古诗词中,“窗”有助于表情达意,如“_,_”。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阐述自己的治国主张并对子路的表现进行点评的两句是“_,_”。(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告诫君王要不受蒙蔽就要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要远离谗佞奸邪就要想到使自身端正的两句是“_,_”。(3)“花”和“月”是古人诗词中常用意象,许多作者常将这两个意象合在一起来表情达意。如“_,

5、_”两句。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琵琶女用“_,_”两句,高度概括了自己年复一年的欢场生涯。(2)荀子劝学中指出:锲而舍之,那么“_”;锲而不舍,就会“_”。其中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说明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问孔子为何以“哂”对待子路,孔子以“_,_”两句指出子路轻率急躁、不谦虚的缺点。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以“_,_”两句评价离骚的语言风格。(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轩中读书生活的投入、沉醉状态的句子是“_,_”。(3)周邦彦苏幕遮中,以“_,_”传神地写出荷叶挺立在水上的状态。9补写出下列

6、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运用叠词描摹事物,如用“_”描写了庭院台阶的景象,用“_”描写了枇杷树的生长情况。(2)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3)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_,_”诗句中。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凭箜篌引中从正面写乐声,既以声写声,又以形写声的句子是“_,_”。(2)屈原列传 中,称赞 离骚“言浅意深”的两句是“_,_”。(3)古代文人常常描写水天相接之景象,寄寓或喜或悲的情思,“_,_”两句就描写了这样的胜景。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7、)荀子劝学中,蚯蚓的“_”和螃蟹的“_”揭示了二者不同生活处境的原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证明了学习需要专心致志的观点。(2)贾谊过秦论中,写秦始皇发展前代君王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各国的两句是“_,_”。(3)古人常常借花草木叶的荣或枯(兴或衰)来寄托情感,这在古诗词中也经常出现,如“_,_”。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认为离骚描写的事物虽然是寻常的,但是它的意旨却极为博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2)贾谊过秦论中,“_,_”两句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3)“扁舟”作为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既

8、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更是追求自由、隐居的媒介,它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如“_,_”。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_,_”两句,以质问的语气抨击秦统治者对老百姓极尽搜刮之至,自己却挥霍无度。(2)李煜的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中“_,_”两句,既有对过去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怀念,也有对物是人非的感慨。(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因其啼声甚哀,往往用来传达一种凄凉之意或思念之情。如白居易琵琶行中“_”一句就表达了凄凉之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_”一句则表达了思念之情。14补写出下列句子

9、中的空缺部分。(1)李商隐的锦瑟以“_,_”起兴,以乐器兴悲,以寄怨悼,以忆华年。(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_,_”两句与贾至的“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异曲同工,均为不直接表达无奈而迁怒于外物。(3)“兵”本义为兵器、武器,后引申为士兵。包含“兵”的诗句中“_”为本义,“_”为士兵之义。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描写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音乐时,诗人常从多位听者的情绪落笔,侧面表现音乐的巨大魅力。白居易琵琶行中“_”与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有异曲同工之妙。(2)种树郭橐驼传中正面阐述种树原理,强调植树者要顺应树木天性的两句是“_,_”。(3)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将悲痛寄寓

10、于庭中的枇杷树,通过“_,_”两句将对妻子的思念化为了具体可感的时间刻度。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一词中,“_,_”两句写出了鸟雀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泼可爱。(2)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写道司马光指责自己同百姓“争利”,他的回答是“_,_”。(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 出 场 时 穿 着 的 诗 句“_”和 出 行 方 式 的 诗 句“_”,令人惊叹不已。(2)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以“_,_”

11、两句为论证的立 足点,同时强调了名实关系的重要性。(3)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或“砧”来表现游子离妇思人怀乡的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_,_”。参考答案 1.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老鱼跳波瘦蛟舞 沧海月明珠有泪 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而臆断其有无 纫秋兰以为佩 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 3 朝 搴 阰 之 木 兰 兮 夕 揽 洲 之 宿 莽 其 险 也 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早缫而绪 早织 而 缕 老 病 有 孤 舟 危 樯 独 夜 舟 夜 半 钟 声 到 客船 身

12、如不系之舟 万里归船弄长笛 明朝散发弄扁舟 4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吾 问 养树 得养人术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5 载 舟 覆 舟 所 宜 深 慎 其 称 文 小 而 其 指 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小轩窗,正梳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 为 国 以 礼 其 言 不 让 虑 壅 蔽 则 思 虚 心 以 纳下 想 谗 邪 则 思 正 身 以 黜 恶 春 花 秋 月 何 时了 往事知多少(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7

13、 今 年 欢 笑 复 明 年 秋 月 春 风 等 闲 度 朽 木 不折 金石可镂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8 其 文 约 其 辞 微 偃 仰 啸 歌 冥 然 兀坐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9 (而)庭 阶 寂 寂 今 已 亭 亭 如 盖 矣 山 不 厌高 海不厌深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谁念北楼上 临风怀谢公)10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 大 举 类 迩 而 见 义 远 君 不 见 黄 河 之 水 天 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1用心一也 用心躁也 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无边落木萧萧

14、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桑之未落,其叶沃若。)12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良将劲弩守要 害 之 处 信 臣 精 卒 陈 利 兵 而 谁 何 驾 一 叶 之 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武陵溪口驻扁舟 溪水随君向北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13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杜鹃啼血猿哀鸣 杨花落尽子规啼 14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弃甲曳兵而走(藉寇兵而赍盗粮)即患秦兵之来(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15满 座重 闻 皆掩 泣 江 娥啼 竹素 女愁 能顺 木 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16 鸟 雀 呼 晴 侵 晓 窥 檐 语 为 天 下 理财 不为征利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物华天宝 龙光射牛斗之墟)17.(1)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2)名实已明 而天下之理得矣(3)示例一: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示例二: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示例三: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模拟试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