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史——明清.pptx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7193709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PPTX 页数:93 大小:8.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设计史——明清.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室内设计史——明清.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内设计史——明清.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设计史——明清.pptx(9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室内设计史室内设计史明清明清明清室内设计史明清室内设计史1of61of93明清室内空间分析明清时期室内装饰明清时期室内家具第1页/共94页明清室内设计史明清室内设计史1of62of93明清室内空间分析明清时期室内装饰明清时期室内家具第2页/共94页明清室内空间分析明清室内空间分析3of93一 宫廷类明永乐皇帝于1403年迁都北京,以宫廷为中心基础在元大都的上改建,扩建了北京城。明清盛行尚“大”之风。建于明初的北京故宫,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其群体布局具有强烈的王权意志和政治伦理意义。尊卑有制、严格对称,主要建筑整齐的排列在一条由南向北城市中轴上。第3页/共94页4of93紫禁城

2、前期部分由南向北,形成7个庭院,主要建筑全部位于轴线,次要建筑则配置于两侧。体系重点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三大殿东西约236m,南北长426m,周围以廊庑、殿门及体仁、弘义两阁等围成殿庭,三大殿依次配置,其中的太和殿尺度最大,用材最精。紫禁城紫禁城第4页/共94页太和殿太和殿1of65of93太和殿是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明代该殿面阔9间,进深5间宫殿的长宽比例精心设计成9:5代表“九五之尊”重修后的太和殿殿面阔11间,63.93m,进深5间,37.17m,高26.92m,殿身有72根立柱。第5页/共94页1of66of93顶部为精致的藻井,以蟠龙作为装饰。位于轴线上的宝

3、座和后面的屏风金漆雕龙,置于高台上象征皇帝至高无上。宝座周围象征太平的“象驮宝瓶”,象征皇帝贤明。象征延年益寿的“仙鹤”以及焚香用的香炉等。太和殿前幅设有前廊,进深一间,是内外空间的过渡。前廊外有一个平台,向南突出,丹陛之上陈列着18座铜鼎和一对铜龟铜鹤。鼎为国家重器,庄严而神圣。鼎为18座,与柱数为72根一样,均合崇“九”的寓意。第6页/共94页1of67of93二 坛庙类“坛”古指平地上以土堆起的高台,是神之场所。“庙”是古代祭祀祖宗和土地的建筑。第7页/共94页1of68of93北京天坛是坛庙的代表作。始建于明永乐十八(1420 年)是一个包 括圜丘、祈年殿、皇穹宇等在内的建筑群。第8页

4、/共94页1of69of93天坛圜丘天坛圜丘圜丘每年冬至日祭天处,为汉白玉石砌的三层露天圆坛,下层直径54.7米。坛外有两重矮墙,外方内圆,四个正方向都有白石做的棂星门。内外墙之间有祭祀用的燎炉和望灯第9页/共94页1of610 of93天坛祈年殿天坛祈年殿祈年殿是皇帝每年正月上辛日举行祈谷礼的地方。祈年殿,平面圆形,直径24.5米,周围十二柱,装隔扇、槛窗、蓝琉璃砖槛墙,上覆三重檐蓝色玻璃瓦攒尖顶,总高38米第10页/共94页1of611 of93祈年殿内外圈用十二根金柱,与十二根檐柱共同承托中、下檐。中心用四根高19.2米的龙井住承托天花藻井和上檐屋顶。以十二根金柱和檐柱象征十二月和十二时

5、辰。第11页/共94页1of612 of93天坛皇穹宇天坛皇穹宇祭天所用“皇天上帝”牌位平时即贮于此。它是一座圆形单檐攒尖蓝色琉璃瓦建筑。殿外有环形围墙,俗称回音壁。第12页/共94页1of613 of93皇穹宇殿内有八根内柱,上部挑出镏金斗拱,承圆形天花。此殿内部构架精巧,艺术水平较高。第13页/共94页1of614 of93三 陵墓“明十三陵”是明清帝陵的代表作。明长陵祾恩殿为长陵的享店,建于1415年,面阔9间,进深5间;通面阔66.64m,通进深29.3m,重檐庑殿顶,有3层白石栏杆环绕。内有32根直径1米以上的本色楠木巨柱,雄壮雅洁,为国内仅见。第14页/共94页1of615 of9

6、3第15页/共94页16 of93四 王府明初,实行封建之制,封诸多子侄为王。他们各据一方,修建王府,类似紫禁城,只不过规模较小,无离宫别馆而已。此时王府,均取“前朝后寝”的形式,殿堂平面多为工字形。清王府集中于北京,绝无“城”的特征,采用的都是北方官式建筑。第16页/共94页17 of93按大清会典规定,亲王府中轴上可建屋5重,正殿即银安殿7间,两侧冀楼各9间,后殿5间,后寝7间,后楼也7间。郡王府等的规格依次适度降低。从总体看,清王府仍取“前堂后寝”制,“前堂”为主要礼制场所,为序列中的高潮,“后寝”为生活起居之所,幽深私密。“前堂”的配殿进深较小,多为两层。总体上仍取院落式布局,但往往中

7、、东、西几路,每路又有两进或3进等多个庭院明初,实行封建之制,封诸多子侄为王。他们各据一方,修建王府,类似紫禁城,只不过规模较小,无离宫别馆而已。此时王府,均取“前朝后寝”的形式,殿堂平面多为工字形。第17页/共94页18 of93五 民居类1 西北窑洞民居西北窑洞民居远古的洞穴,明、清时已经绝迹,但作为穴居的继承和发展的窑洞,却广泛存在于西北和华北黄土区。此时的窑洞,空间扩大了,功能也复杂了,除居室外,还有粮仓、畜舍和机房等空间。窑洞的特点是冬暖夏凉,较少占用地面和破坏自然风貌,体现了融于自然的空间意向,表现出强烈的“亲地”情结。明清窑洞可分三大类,即靠山窑、地坑窑、箍窑。第18页/共94页

8、19 of93靠山窑靠山窑靠山窑又称靠崖窑,是由黄土崖壁向内开挖的横“穴”,往往数崖相靠,形成一排。第19页/共94页20 of93地坑窑地坑窑地坑窑又称天井窑,建于无崖可靠的地方。做法是现在平地上挖一个边长大约10m,深5m以上的深坑,再向四个坑壁挖横“穴”,用坡道和地面相通。深坑平面也可为长方形或丁字形。地坑窑由于三面或四面有窑,有“正 房”、厢房之分(已受四合院的影响),更能反映传统的伦理观念。第20页/共94页21 of93箍窑箍窑用土坯或砖石砌筑,取窑洞的形式,而不是挖成的。由于顶部覆土,又称覆土窑。第21页/共94页22 of93窑洞内景第22页/共94页23 of932北方院落式

9、民居北方院落式民居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是北方院落民居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具有高级文化形态的民居类型。北京四合院有大小之分,小的只有一个院,大些的有前院和后院。典型的四合院平面约为正方形,四周建房,以房之后墙为院墙。正房坐北朝南,尺度最大,地位最显;左右为东西两厢,东厢住兄弟,东厢住姐妹。正房与厢房间的庭院是交通、绿化用地和家人的活动场所。庭院南端正个有垂花门,出门,为一东西向的狭长小院,其南的房子称“倒座”,是客房、男佣住房和堆放杂物的地方。院子的大门开在在东南角,在明清人看来。此乃吉利的方向。第23页/共94页1of624 of93山西大宅山西大宅山西大宅是官商文化的典型,因为这种住

10、宅大多数都是当时的晋商建造。山西大宅一般规模巨大,楼房较多,厢房单坡内向,四面高墙。一般为日字形,从南往北依次为房门、大厅、后楼,前后院都有厢房,正房、厢房全是两层楼。正方比厢房高,东西两厢也不一样高。按传统看法,东为上,东厢住兄弟,故东厢比西厢高一些。厢房进深较小,是为了不使院子过窄,让院子的比例更合适。第24页/共94页25 of932 南方院落式民居南方院落式民居与北方院落式民居相比,南方院落民居的特点是更灵活。其院有大有小,云南、四川、浙江等地均有典型的实例。第25页/共94页26 of93四川民居四川民居四川民居多处丘陵地带,平面及朝向多自由。这些民居往往以院坝为中心围成三合院。正中

11、建堂室,供奉祖先和待客,侧室供长辈居住,两厢住晚辈或做厨房及仓库。由于气候温湿,祛湿成了突出的问题,四川更讲通透,除了天井通风采光外,长在屋后与围墙之间,再留一个1m多宽的抽风天井或通风口。也有居民不做院墙,而是顺从地形,融于乡野,因此,往往更清新与别致。第26页/共94页27 of93浙江东阳民居和天台民居浙江东阳民居和天台民居浙江东阳有大量的民居,它们同样以院落的形式出现,但严谨、规整,左右对称。具有明显的理性特征。其中较小的有朝南其中较小的,有朝南正房三间、左右两头各两间,东西厢房各一间,称为“九间头”,组成三合院。较大有正房3间,东西厢房各5间,称“十三间头”,组成三合院。其正、厢房屋

12、全为两层楼房,并有前廊朝向内院。东阳民居中,不乏规模宏大、气宇不凡者。建于明的卢宅,有9进院落,占地9000多m2,房间360间,对称布局、雕绘精美第27页/共94页28 of93 浙江天井的民居也是很有特色的,其中的天井,不仅符合气候条件的要求,还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第28页/共94页29 of93 徽州地区民居徽州地区民居 明清徽州,统辖安徽歙县、休宁、祁门及江西婺源等地。徽州民居以清代的为多,素以平面布局严整而著称。徽州民居的基本形制是方形内向、总体有正方和长方两大类。按空间序列分,有独立单元式,前后两进式和两进之侧并接单元式。独立单元式常为2层楼房,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正房多

13、为3间,开间较小,天井在明间之前,入口多开于中轴线上。楼梯大多于明间后壁与后墙之间,一跑直上。梯 间光线较暗。第29页/共94页30 of93南方水乡民居南方水乡民居苏州古称平江,河道与街巷往往相邻,有“前街后河”的说法。苏州民居以“进”为单元,每一厅、堂、楼前都有一个天井,强调天井的平面与整个空间的关系。第30页/共94页31 of93福州客家园楼福州客家园楼客家园楼是明清民居中的奇葩。闽南龙岩、上柱与永定一带的客家圆楼,是一种聚族而居的堡垒式民居。它夯土筑墙高度可达5层,直径达70m以上,在中国乃至世界民居中都是一种极为独特的形式。3层楼的圆楼,底层供炊事、贮藏和圈养家畜用,不开窗。上两层

14、住人,向外开窗,内侧则为贯穿全楼的走廊。圆楼中央有平房祠堂,是族人祭祀的地方,也是族人活动的公共场所。第31页/共94页32 of93六 园林建筑类园林建筑业常取院落式,但比一般民居自由,更加注意与周围环境的结合,这些院落又封闭型和开敞型两类,前者主要用来创造静态空间,常见做法是用房屋、走廊及粉墙等围成小院,院内适当点缀花木和实景,体现一种宁静的气氛。后者是用来创造动态空间,常见做法是利用空廊、洞门、漏窗等打破院落的封闭感,追求的是院落与外部空间的视觉联系和景观的交融。不论是封闭的还是开敞的,均取不对称布局。第32页/共94页33 of93颐和园琦望轩小圆乾隆花园“翠赏楼”第33页/共94页3

15、4 of93明清明清时期时期室内室内装饰装饰 明清室内装饰装修规制区分严格。有官式建筑和民间建筑的区分。第34页/共94页35 of93官式建筑以北京为中心,流行于华北地区的建筑。包括宫殿、坛庙、园林和王府,甚至包括受其影响民居和店铺。特点:承袭唐宋传统,形成相对稳定、水平极高的体系。民间建筑民间工匠建造、受传统做法影响少的建筑。包括民间的祠堂、寺观、民居。特点:样式丰富、构图自由、风格质朴。明清建筑还有“大式”、“小式”的区分。大式建筑一般指有斗拱的高级建筑,小式建筑指没有斗拱的一般建筑。第35页/共94页明清室内设计史明清室内设计史1of636 of93明清室内空间分析明清时期室内装饰明清

16、时期室内家具第36页/共94页37 of93一 界面装饰(一)顶棚 大式建筑的顶棚做法:井口天花,即在方木条架成的方格中,设置天花板,在板上绘画、雕刻或裱糊。除了大式建筑外,等级较高的小式建筑也用。第37页/共94页38 of93藻井。有斗四、斗八和圆形多种,多用于宫殿、庙宇的御座和佛坛上。明清藻井的技术和艺术水平远高于以前的朝代,紫禁城太和殿、天坛祁年殿的藻井都是典型的佳作。第38页/共94页39 of93北京天坛龙凤藻井第39页/共94页40 of93 海漫天花。海漫天花又称软天花,其做法是在方木条架构刚格构下面,满糊苎布、棉榜纸或绢,再在其上绘制井口天花的图案。第40页/共94页41 o

17、f93 纸顶。简易的大式建筑,在方木条格构的下面,直接裱糊呈文纸,作为底层,再在其上裱糊大白纸或银花纸,作为面层。纸顶更多的是用于一般住宅,骨架往往不是方木的,而是用高粱杆绑扎的。在一些造型比较自由的廊轩中,有时不做吊项,而是故意将椽、瓦等暴露出。这种做法更显质朴,称为彻上露明造。第41页/共94页42 of93(二)墙面与柱面 内墙面可以是清水的,即表面不抹灰。但多是抹灰,并保持白灰的白色。内墙面可以裱糊,小式建筑常用大白纸,称“四白落地”;大式建筑或比较讲究的小式建筑,可糊银花纸,有“满宅银花,四壁生辉”的意义 有些等级较高的建筑,特别是高级住宅。可在内墙的下部做护墙板。一般做法是在木板表

18、面作木雕、刷油或裱锦缎。第42页/共94页43 of93 柱子的表面大多作油饰,既是为了保护木树,也是为美观。明清时发明一种油漆层的基底,称为“地仗”。明时的做法是先用油灰、白面、生石灰水制成“油满”,再掺砖灰,敷于木柱的表面。清初,增加了麻质纤维层,更加有效地解决了木材开裂、底层不平等问题。基底做法视建筑的重要程度而定,一般建筑常用“一麻五灰”,重要建筑可取“三麻两布七灰”等。柱子的颜色十分讲究,京城一带尚红色,清中期之后,又逐渐按柱的断面形式分颜色,圆柱多用红色,用于住宅及园林回廊的方柱则用绿色。第43页/共94页44 of93二 雕饰 雕饰用于外檐者多,用于内檐者较少。在室内,砖雕、石雕

19、主要用于神坛的须弥座和柱础。明清石雕柱础式样丰富,远远超出宋营造法式的规定。明清木雕题材多样,技法纯熟,在室内已经成为分隔空间、文化环境不可缺少的要素。木雕技法与石雕相似,也有线刻、阳活(浮雕)、大挖(透雕)等多种。室内木雕主要用于隔扇、罩和梁柱上。隔扇的木雕多在裙板和绦环板。隔心上的长、圆卡子花也属于木雕件。藻井是木雕与斗拱、木作的结合,雕刻题材多为龙云等。第44页/共94页45 of93第45页/共94页46 of93 梁柱雕刻大都采用比较经济简便的手法,目的是”软化”结构,给本来只有结构功能的构件赋予一种更加美观的形式。明清建筑,匾额颇多。匾指横向者,额指长向者。匾额四周,也常用木雕作装

20、饰。第46页/共94页47 of93三 斗拱 斗拱的变化最能显现传统建筑发展变化的阶段性。与唐、宋、元代相比,明清斗拱的变化主要有四点:一是尺度变小,高度降低,出挑减少,外观由硕大变纤细;二是补间科(宋称补间作)增多。唐代的一朵没有,到宋代的二三朵,此时的 最多11朵,檐下斗拱密密麻麻,无疏朗感;三是结构作用失去大半,本来的结构构件几乎成了纯装饰;四斗拱种类、用料和做法高度标准化,制作时省却很多繁杂的计算工作。第47页/共94页48 of93 明清斗拱第48页/共94页49 of93四 彩画明清是展示建筑美的高峰时期,手段之一就是大量用彩画。第49页/共94页50 of93明代彩画特点:(一)

21、绘画部位不好以斗拱为重点,而是以梁、檩、枋等柱头以上的部分为重点。斗拱上的彩画,最多只作单色平涂或单色退晕,以前那种满铺花斗已经很少见。(二)梁、檩、枋的彩画已有定式,明显的特征是中间一段不画图案,与 宋、清做法均不相同。(三)所用颜料均为矿物质颜料,如石青、石绿、银朱等。(四)不像清代苏式彩画那样大片用白地,也很少用红色,尤其慎用金色,是真正的“点金”,而不像清式彩画那样“沥粉贴金”、“大点金”、“混金”。(五)此前的彩画色调偏暖,清代彩画色调偏冷,但多用红色调剂。明代彩画以纯净偏绿的调子为主,故有宁静、淡雅的风格,第50页/共94页51 of93明代彩画第51页/共94页52 of93清代

22、彩画的特点 (一)色彩反差大,因而具有华美艳丽的特点。清代彩画往住直接用原色,故常常结人以大红大绿的感觉。但总体并无不和谐之感,主要是因为采取几个有效的办法:一是退晕,使色阶变化有层次,不突然;二是使用黑白色,因为黑白色是中性色,能与任何颜色协调共处;三是使用金色。金色属光泽色,能反射周围的颜色。(二)图案纹饰多样,善于在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的图案,尤其喜欢使用有寓意的吉样图案。(三)形制严密,有明确的等级明确的规定。不同等级彩画在内容、格式、设色上有不同的要求。第52页/共94页53 of93第53页/共94页54 of93目前比较通行的方法,即把清代梁、枋彩画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23、三大类。第54页/共94页55 of93第55页/共94页56 of93和玺彩画 是等级最高的彩画,用于宫殿和坛庙的主要殿堂。常用图案为龙、凤和吉样草,后来加了西番莲、灵芝等内容。常用颜色为青、绿、红和紫,主要线条和纹样采用“沥粉贴金”等工艺,以显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派。和玺彩画还可细分为金龙和玺、龙凤和玺及龙草和玺等三种,三种的区别在于图案不同,三者的等级依次下降。第56页/共94页57 of93旋子彩画 始于明代,其时就已成熟,主要用于衙署、庙宇的正殿,不准用于一般的民居。其构图特点是藻头内使用旋涡状的花朵,故称旋子,藻头的长短可以调整,相应地,可在藻头处画一个旋子花或加画两个1/2的

24、旋子花,后者被称为“一整二破”,当然也可加画更多的整花或半花,直至出现“两整四破”或更长。旋子彩画可以做得很素雅,也可做得很富丽,其枋心可以素色平涂,也可以画锦纹、草纹或龙纹。第57页/共94页58 of93苏式彩画 苏式彩画也是清代官式彩画。官式彩画中的苏式彩画,乃是借鉴苏州吉样纹样发展起来却又北方化了的彩画。至于苏州的地方彩画与官式的苏式彩画是很不相同的。苏式彩画以清新、活泼、富有生气见长,故多用于园林建筑和住宅第58页/共94页59 of93苏式彩画构图特点是将檩子、垫板和额枋联合起来,一起构图,在中间绘一个半圆形的“包袱”。外缘作退晕,内部画山水、花鸟、人物或建筑,包袱与箍头之间画卡子

25、及聚锦等纹饰。常见者如下。第59页/共94页60 of93五 明清时期室内分隔物空间分隔物也属于内檐装修,但明清的室内空间分隔物种类繁多,又极具特色,故专列节。介绍的重点是飞罩、落地罩、栏杆罩、几腿罩、壁纱橱、挂落和帐幕。第60页/共94页61 of93(一)飞罩 飞罩,是一种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分隔物。它上靠梁底,两侧不沿墙柱下延,因此也称单边罩。多数飞罩为木雕件,轮廓自由,造型华丽。当房间较高时,可在梁与飞罩之间加眉子。第61页/共94页62 of93(二)落地罩 罩的上部靠梁底。两侧沿墙柱往下延,底部一般做成须弥座,须弥座落于地面,故名落地罩。落地罩有多种形式,浮雕成花饰各称花罩;两侧做成隔

26、扇者,简称隔扇罩;落地罩四周面积较大,中间只留一个开口,其罩往往根据开口之形而定名,称为叫圆光罩、八方罩、花瓶罩、蕉叶罩等。落地罩圆光罩八方罩第62页/共94页63 of93(三)栏杆罩 栏杆罩与落地罩近似,基本特征是在两侧的结构柱之间,再立两根细柱,把结构柱间的范围分成中间大而两边小的三个空当。每个空当的上部分别做飞罩,中间的大空当留作通道,两侧的小空分别在底下做栏杆。乐寿堂内栏杆罩第63页/共94页64 of93(四)几腿罩 几腿罩是罩中造型最为简洁的一种。因立面似茶几的侧面而得名。几腿罩由眉子和花牙组成。花牙子尺度较大,两个立边的垂头常常雕刻成花篮状。第64页/共94页65 of93(五

27、)炕罩 也叫床罩,用于炕的外侧。由于要与炕相配,当两侧采用隔扇时,炕帮的高度内应做成裙板和绦环板也就是说,隔心必须做在炕帮的上部。第65页/共94页66 of93(六)壁纱橱 可以理解为室内的隔扇门,是一种能把两侧完全隔开的分隔物。隔扇的数量多为8扇或10扇,中间的两扇是可以开启的。隔扇由边框、抹头、裙板、绦环板和隔心(包叫棂心)组成。隔心大都为棂条类。隔心必须糊纸或糊纱,高级的做法叫“二面夹纱”,即隔心为双层,绫纱夹在两层隔心的中间,并征其上题诗或作画。第66页/共94页67 of93(七)博古架 又称多宝格,因中间有许多可以陈设古玩、器皿、书籍的空格而得名。博古架是一种与落地罩相近的空间分

28、隔物,但又是一种具有实际功能的“家具”。它常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大小不一的格子,下面为封闭的柜子。博古架外观第67页/共94页68 of93(八)屏板 是一组实木板,由4、6、8扇组成,常常位于厅堂的正中,用来组织空间,遮挡视线,充当主要家具的背景。屏板上常有山水、诗文,由于地位突出,大都成为装饰重点,并渲染着环境的气氛。第68页/共94页69 of93(九)挂落 挂落与飞罩相近,可以用于室内,也可用于室外,用于室内的做工精细。挂落与飞罩的区别在于,前者多由杆件组成,后者多为木板雕刻。挂落的图案有万字纹、回纹和花鸟枝叶纹等。第69页/共94页70 of93(十)帷幕 也称帷帐,是明清宫室、

29、民间都很流行的空间分隔物。宫室的帐幕多悬挂于床炕的外面,目的是增加空间的静密感。寺庙、宫殿的帐幕主要用于渲染气氛,其形式和色彩往往更丰富。第70页/共94页明清室内设计史明清室内设计史1of671 of93明清室内空间分析明清时期室内装饰 明清时期 室内家具第71页/共94页72 of93明清明清时期家具与陈设时期家具与陈设一明清家具 明代和清代前期,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高峰期。人们常说的“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并不与“明代的家具”和“清代的家具”相对应,而是按形式、风格和水平划分的。一般看法是,以清代乾隆时为分界线,此前的家具成“明式家具”,此后的家具称“清式家具”。第72页/共94页73 o

30、f93(一)明式家具的特点 明式家具继承和发扬了唐代家具的传统。有三大产地,即北京皇家的“御用监”和民间生产中心苏州及广州。明式家具的成就及特点:1.讲究功能,注重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规律,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2.造型优美,比例适宜,刚柔相济,外表光洁,干净利落,庄重典雅,繁简得体,统一之中有变化。3.结构合理,符合力学要求,榫卯技术卓越,做工精巧,不用钉,少用 胶,连接牢固。4.用材讲究,重纹理,重色泽,质地纯洁而细腻。5.具有很高的文化品味和中国特色,在选材、加工等方面,充分体现了 尊重自然、道法自然的精神。第73页/共94页74 of93明式家具的种类:A 床榻类架子床、罗汉床、拔步床B

31、 桌案类高桌、矮桌、几、案和架几案 C 凳椅类椅、凳、墩 D 箱柜类抽屉柜、圆角柜、方角柜、百宝箱和百宝格 F 屏风类明清屏风分落地屏风和带座屏风G 其他类小型家具,如:衣架、盆架、镜架、灯架、火盆架及脚踏。第74页/共94页75 of93 A 床榻类床榻类a 架子床 四角立柱,顶部加盖,俗称 “承尘”,顶盖四周装倒挂 楣板和倒挂牙子,床板后面 和左右两面设围子,前面无 围子,是供人上下的地方。第75页/共94页76 of93b 罗汉床 无架床,但后面和左右有围栏,左右围 栏的前段多呈软圆角。大罗汉床可坐卧 两用,习惯中间放炕几,两边铺坐褥。第76页/共94页77 of93c 拔步床 也称八步

32、床,是一种高级卧具。其特点 是下有一个木平台,伸出床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并镶木围栏,使床前形 成一个小廊子。第77页/共94页78 of93B 桌案类桌案类a 高桌 明式高桌有方桌、长方桌、圆桌、多 边桌和组拼桌等多种形式。第78页/共94页79 of93 b 矮桌 矮桌高度在300mm上下,包括炕桌 炕几、榻几、和榻桌。桌与几之分 主要在与承面之宽窄,习惯上,将 面窄者称几,将面宽者称桌。第79页/共94页80 of93c 案 案的特征是面板均成长方形,甚至 长条形。案足部在案面的四角,而 是从两端向内缩进一定的距离。第80页/共94页81 of93 C 凳椅类 明椅类型较多,常见的有宝

33、椅 、交椅、圈椅、官帽椅、靠背 椅和玫瑰椅。交椅圈椅官帽椅玫瑰椅第81页/共94页82 of93明式凳子有方圆两种,以方居多。春凳墩第82页/共94页83 of93 D 箱柜类第83页/共94页84 of93 F 屏风类 明清屏风分落地屏风和带座屏风。落地屏风即多扇折叠屏风,也 叫软屏风。其扇多为偶数,有两 至数十扇不等。带座屏风也叫硬屏风或简称座 屏。屏面多为单数。第84页/共94页85 of93G 其他类 第85页/共94页86 of93(二)清式家具的种类 清式家具主要指乾隆到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的家具。清式家具承袭了和 发展了明式家具的成就,但变化最大的是宫廷家具,而不是民间家具。清代宫廷

34、家具具有三处重要产地,即北京、广州和苏州,它们各自代 表一种风格,被称为清代家具的三大名作。第86页/共94页87 of93A 广式家具 广式家具指广州为中心的广东家具。其广式家具的基本特征,用料粗大,充裕;讲究材种一致,即一种广式家具,或用紫檀,或用红木,绝不参杂其他木材;装饰纹样丰富,除传统祥纹外,还使用一些西方纹样;常使用镶嵌工艺。第87页/共94页88 of93B 苏式家具 指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生产的家具。苏式家具以俊美著称,比广式家具用料省,为节省名贵木材,常常杂用木料或采用包镶的方法。也用镶嵌装饰,题材多为名画、山水、花鸟、传说、神话和具有祥瑞含义的纹样。第88页/共94页89

35、of93C 京作家具 以宫廷造办处所做家具为代表,风格介于广式与苏式之间,外形与苏式相似,但不用杂料,也不用镶包工艺。第89页/共94页90 of93清式家具之一第90页/共94页91 of93清式家具之二第91页/共94页92 of93(三)清式家具的装饰 清式家具注重材料的纹理和色泽,在此基础上又视需要采用断面及攒接、斗簇、雕刻、镶嵌等工艺。明式家具的断面形式十分讲究,腿、杆、抹边、牙板、楣子等都认真推 敲和设计。明式家具中得“攒接”是指用杆件搭成一定的图案;“斗簇”是指 把若干镂雕的小花板用榫卯组合在一起。雕刻的激发多种,常用的又线刻、浮雕、透雕等几大类。镶嵌的材料有竹、瓷、玉石、螺钿、牛骨、牛角、象牙、珊瑚、玛瑙和金 银等。初此之外,明式家具还特别重视油漆和烫烛等工艺。清式家具更重争奇斗巧。镶嵌的材料已扩大至玳瑁、玻璃、镜子、景泰蓝 和珐琅等,至于装饰题材则更重吉祥如意和粉饰太平的,如喜上眉梢、五福捧寿 、鲤鱼跳门、鹿鹤同春。第92页/共9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工具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