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9037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 1 1.结合具体的农业生产活动,理解农业区位的地理含义。 2 2.识记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并理解不同的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活动 和农业地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3 3.学会通过地图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并进而提高运用地图的能力。 4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状况进行调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5 5.通过对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的学习,树立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课前预习 1 1.农业区位有哪两层含义?2 2.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3 3.什么是农业地域?4 4.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

2、在什么地区?有什么样的区位优势?课堂探究 第 1 1 课时 一、农业的区位因素阅读课本 P42图 3.3 和课文,分析: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些是自然因素,哪些是社会经济因素?(2)除图 3.3 中列出的因素外,影响农业决策的因素还有哪些?(3)试举一例说明上述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合作探究一根据农业区位因素完成课本 P43“活动”题。 (1)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 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2(2)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为什么 要采取“丘上林草丘间

3、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 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沙场点兵请同学们考虑以下现象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1)晏子使楚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 (2)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者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 好。 (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气候都较寒冷,为何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 (4)杭州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蛋的农业生产基地。 (5)徐州公路边的乳肉畜牧业、园艺业。 (6)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4、典型例题一据报道,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 的有利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据此完成(1)(3)题。 (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气候B.地形 C.土壤D.生物多样性 (2)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的社会经济优势是( ) A.劳动力B.科技 C.交通D.市场 (3)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 A.经营理念B.交通运输 C.劳动力D.土地租金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合作探究二阅读课本 P44案例 1,从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中,分析如下问题。 (1)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有

5、哪些影响?(2)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你能对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选 择提出建议吗?3(3)试举我国的一个例子,说明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造。典型例题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成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 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完成(1)(2)题。 (1)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 ) A.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 (2)“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其改造的因素主要是( ) A.水分B.土壤 C.热量D.光照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1.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南疆的棉花

6、松嫩平原的甜菜 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 美国的农业区 域专业化生产 A.水源 热量 技术 地形 B.热量 技术 水源 地形 C.地形 热量 技术 水源 D.水源 热量 地形 技术 2 2.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地资源不足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D.水资源不足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据此完成 34 题。 3 3.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土壤 D.水源 4 4.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的原因是( ) A.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B.荔枝的种植区位范围扩

7、大到了北方 C.大部分荔枝是北方温室里种出来的 D.我国北方市场对荔枝的需求量变大了 5 5.据报道,天津市从 2001 年起将原有的 1 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天津市政府作出 农业调整决策的原因是( ) 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 B.水稻单产低于玉米、小麦,经济效益差 C.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用水量过多 D.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46 6.近年来,我国“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得到推广的重要因素是( ) A.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周期性特点 B.热量和水分的需要 C.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D.市场经济和农业技术发展 7 7.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使

8、鲜花市场扩大的区位因素是( ) A.气候B.交通运输 C.政策 D.科技 8 8.下列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措施中,合理的是( ) A.在较陡的山坡上修筑梯田 B.在我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种植 C.在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区投放适量熟石灰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二、综合题 9 9.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A ;B;C ;D ;E 。 (2)如对 A、B 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对 A 因素进行改造时要注意 什么问题?(3)C、D、E 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 (4)分析形成下列各地农业地域最主要的区位因素: 横

9、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大多两年三熟。 江南丘陵种植茶树。 宁夏平原的灌溉农业。 第 2 2 课时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 四、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合作探究三阅读课本 P45案例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技应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 方面有哪些特点?5(2)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形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区位因素在起作用?(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有什么优点?沙场点兵读“澳大利亚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 是 (山地),B 地位于 A 山地的 坡,降水多属 雨;C 地由于位于 区,降水 。 (2)D 地的农

10、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该地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主要畜牧 业产品是 。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也属这种农业地域类型。 (3)澳大利亚政府不遗余力地修建水利工程,将 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西部的 盆地,大大促进了该盆地农牧业的发展。 典型例题三读某农场的土地利用(图 1)和年收入构成(图 2),完成(1)(2)题。(1)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 P 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是( ) 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B.土地面积大,租金便宜 C.靠近农舍,便于管理 D.远离市区,环境优美 (2)关于这种农业地域优越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B.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11、C.农民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保持稳定的经济收入 D.造成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课堂练习 1 1.下列关于农业地域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结构、农业产品相同 B.农业地域类型与农业生产类型是一致的6C.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的结果 D.农业地域类型基本不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 2.下列关于墨累达令盆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国土西南部 B.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 C.家庭式的混合农场规模很大 D.采用牧草与作物轮作的方法,保持土壤肥力 3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与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相比,其相似之处是( ) A.都是将种植业与

12、养殖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B.都是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 C.普遍采用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经营方式 D.饲养牲畜都主要采用家畜、家禽的小规模饲养方式 18 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 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 下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 45 题。 4 4.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5 5.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土壤盐碱化 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 殖 湿地萎缩

13、,牧草生长不良A. B. C. D.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 1.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各因素的相互关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2 2.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等。 3 3.农业地域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 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4 4.墨累达令盆地 气候暖湿,地势较平坦;灌溉条件较好;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 优势大;交通发达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国际市场);机械化程 度高;政府扶持鼓

14、励。 课前探究7自主探究(1)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等。 (2)除图中列出的因素外,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民自身的资金情况,当地的科技情况等对 农业决策都会产生影响。 (3)新疆在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光照强,温差大,所以人们种植的瓜果 又大又甜。 合作探究一(1)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正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地中海气候热量充 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补充,就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2)江西的千烟洲是丘陵山区,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丘陵山区耕作很容易 发生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坡度

15、小的缓坡和地势更为平坦的谷地,土层 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地势更为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出现洪涝灾害, 因此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鱼业;地形条件是这里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影响因素。 (3)一般来说,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 农民收益是逐渐递增的。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 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逐渐兴起。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紧邻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市场需求量 大。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变化除了受市场的价格、需求变化影响外,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是 一个重要因素。 沙场点兵(1)气候 (2)土壤 (3)地形 (4)市场 (

16、5)交通 (6)政策 典型例题一(1)A (2)A (3)B 合作探究二(1)随着欧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时鲜业的市场条件。交 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地中海地区时鲜业实现区域专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加强了生产地与市 场的联系。通过技术投入改善了该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不合理性,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经 济效益。 (2)市场和交通运输因素、自然灾害对该地区时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法国 比,西班牙具有劳动力费用低、低温冷害少的优势;法国时鲜业具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 近消费市场的优势。两国可以优势互补,利用气候的季节差异分别占领不同季节的市场,西 班牙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法国以中高档产品为

17、主。 (3)人类通过建造塑料大棚改造了气候要素中的热量;人们通过修建梯田改造地形因素。 (任举一例即可) 典型例题二(1)A (2)C 课堂练习1 1.D 2 2.D 3 3.B 4 4.A 5 5.C 6 6.D 7 7.B 8 8.C 9 9.(1)地形 土壤 政策 交通 市场 (2)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注 意问题:陡坡不宜开垦为耕地。(3)E (4)地形 气候 土壤 水源 合作探究三(1)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混合农业。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等。 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水平较高,世界主要的小麦、畜产品产地。 (2)自然条件:气候暖湿、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历史、交通、科技等; 自然条件是基础,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 (3)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 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 应性。8沙场点兵(1)大分水岭 迎风 地形 雨影 稀少 (2)混合农业 小麦 羊毛 基 塘生产 (3)大分水岭 大自流 典型例题三(1)A (2)D 课堂练习1 1.C 2 2.A 3 3.A 4 4.D 5 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