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现代文阅读理解之修辞手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84875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现代文阅读理解之修辞手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现代文阅读理解之修辞手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现代文阅读理解之修辞手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现代文阅读理解之修辞手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一、比喻比喻,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通常比较完整的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被比喻事物),喻词(表明比喻关系的词)和喻体(比喻事物)。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1)比喻的分类1.明喻本体+明显性喻词+喻体,三者缺一不可;喻词必须是“像”“如”“似”“犹”“若”“如同”“好比”“仿佛”等明显性的喻词。【例句】残月(本体)像(喻词)一片薄冰(喻体),飘在沁凉的夜色里。2.暗喻本体+暗示性喻词+喻体,暗喻有时可以不使用喻词;暗示性喻词大多是“是”“做”“成”“为”“等于”“当做”等

2、,暗示性比较突出。【例句】汗水在他那络腮胡根上聚成了一粒粒晶亮的露珠。(有暗示性喻词)胡宗南这个志大才疏的饭桶,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舍不得,结果把一切都丢得精光。(无)3.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代替本体的比喻。【例句】晚妆新,高绾起乌云。(把乌黑的发髻比作乌云)(2)比喻的作用4个作用: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深入浅出地阐明事理;褒贬分明地表达感情;含蓄深刻,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答题规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再写上比喻的作用。一、比拟比拟是故意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写。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比拟的分类1.拟人故意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

3、。例:货轮放慢速度在河上滑行。马达犹犹豫豫地喘息着。2.拟物故意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例句】尤其是县政府豢养的警察、警备队、差役这般恶狗,他们怕下乡,下乡也不敢再敲诈。(把人当做物来写)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吼”“咆哮”是猛兽震怒时发出的叫声)(2)比拟的作用3个作用:使叙述形象生动;使感情褒贬分明;使气氛更加浓郁。答题规范: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拟人化,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情景(或特点),抒发了的情感。三、夸张所谓夸张,就是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故意将事物的某些特征加以扩大或缩小,以便更充分地描写事物和表达感情。(1)

4、夸张的分类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等,故意说的比实际要高、大得多。例句:当我们回顾四年这一切,笑声和泪水不仅仅限于嘴和眼睛,甚至会从肚脐眼里溢出。(扩大了感情激动的程度)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等加以缩小。例句: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高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写月离山近,故意缩小距离)3.超前夸张从时间先后上进行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反之亦然。例句:憨老汉真是饿急了,那位大嫂刚把一碗黑面饸饸端进来,他接住,嘴还没沾上碗边,半碗饸饸早九咽下肚了。(2)夸张的作用夸张可以使所描绘的事物形象更鲜明,让人印象深刻;引

5、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体会到它所蕴藉(ji)的感情。答题规范: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的形象,使人印象更深刻,启发读者联想。四、排比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关的内容。排比既可以是词组排比,也可以是句子排比。例句: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词组排比) 走生路,生而出新;走险路,险而出奇;走难路,难而不俗。(句子排比)(1)排比的作用排比的作用在于加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排比用于叙事,可使语意畅达,层次清楚;用于抒情,起到节奏和谐,感情奔放的效果。【例句】 每天早上,海滨长廊上非常热闹,老人们有

6、的在下棋,有的在打太极,有的在散步,还有的在跑步(排比用于叙事) 爱心是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排比用于抒情)答题规范: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层层深入的写出,突出地表达了作者之情,句式整齐,语调铿锵,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五、反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句群。(1)反复的分类1.连续反复相同的语句连续不断地使用,中间不插进别的语句。例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2.间接反复把相同的语句间隔开来使用,

7、中间插进了别的语句。例句:在一条并不惹人注目的小巷深处有一扇并不惹人注目的石库门。在那扇并不惹人注目的石库门里住着一对并不惹人注目的夫妻。(2)反复与排比的区别反复是字面上的重复,起到强调感情、突出思想,增强节奏感的作用。排比是结构相似,语气一致,三句或三句以上并列,起到加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的作用。反复和排比也可以一起使用,以同时达到两种修辞效果。例句:“夜,静极了;月光,静极了;大地,静极了。在这如水的静夜中,她仿佛是一段莲花,在微风中开放。”(3)反复的作用运用反复可以加强语势,抒发强烈的感情,表达深刻的思想,分清文章脉络层次,增强语言节奏感。答题规范: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XX”加强了

8、.(对象的特征),强烈地抒发了.(情感)。六、对偶对偶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句子或词组对称的排列在一起。(1)对偶的分类1.严式对偶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例句】海内存知己 仄仄平平仄天涯若比邻 平平仄仄平2.宽式对偶要求不那么严格,仅一部分等同于严式对偶。【例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2)对偶的作用运用对偶,使结构匀称,形式整齐,音律和谐答题规范: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对,对,对,描绘了 的景物(或抒发了的情感,或阐述了的哲理),语言凝练,对仗工整,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

9、音乐美。表达了 之情。七、反问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不需要回答,答案就是问语的反面。【例句】凭着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谁说一见钟情总是轻浮的呢?在某种机缘下,突然遇见自己或朦胧向往或苦苦追求而未能获得美好的事物,怎能不一见生情呢?(1)反问的作用反问的作用在于加强语气,表示强烈的感情,以引起深思。答题规范: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情感,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八、设问设问,故作疑问,自问自答;或者自己问而不答,但是答案读者已经能够体会到。只问不答,一般出现在小说结尾。

10、答案在前面故事中,让读者去思考。【例句】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设问的作用1.引起注意,启发思考。2.蕴含丰富,引人遐。(这种修辞作用,多见于诗歌中只问不答的设问)3.设问在不同的位置也有不同的作用:设问在标题或文章开头,有提挈全篇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思考,帮助读者领会篇章的主要内容。设问在段与段之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表述自然、严谨。设问在文章末尾,再次引人深思,加深情感,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答题规范: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强调_(文中提问的内容),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自然地引出下文)。九、引用引

11、用,是指创造性地引用现成语(警句,诗词,成语,熟语等,)来印证、补充、对照作者的本意。“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遗传。(1)引用的作用引用,因作者的的意图和文体的不同而不同,或警辟中肯,或简洁凝练,或幽默风趣,或生动形象,总之,能增强文章或说话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答题规范: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了警句/诗词/成语/熟语,使语言简洁凝练/警辟中肯/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说服力/感染力。十、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构成借代的三个要素:人或事物的本来

12、名称叫“本体”;借用来代替本体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叫做“借体”;本体和借体之间的关系叫做“相关性”。【例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部分代整体,“孤帆一片”代一只船。)排队挂号“白大褂”。(白大褂代指医务人员)老拔贡的脚丫子迈进了民国,脑瓜子可还留在大清的门槛里,遗老思想,痰迷心窍,一心想教出个状元及第的徒弟,他也好人死留名。(具体代抽象,脑瓜子代老拔贡的遗老思想。)(1)借代的作用借代的作用是突出描述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委婉地表达情意;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褒贬感情。答题规范: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c)代(d),使(c)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引(什么感情或特点)。十一、通感通感,用形象的词语,把一种感官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官上。也叫移觉。换句话说就是用描写甲类感官感觉的词语去描写乙类感官的感觉。这种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沟通起来的方法,称为通感。【例句】一弯甜甜的的弦月,刚刚被西山吞没,山坳里的养鹿场,有间小房内就亮起了灯光。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1)通感的作用能够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增强文采,生动形象。答题规范: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是觉,是觉,两种感觉相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