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项训练.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84787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项训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单选题(15题)1室温下,向20.00mL0.1000molL-1的某一元碱MOH溶液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硫酸,混合溶液的温度、酸度AGAG=lg随加入稀硫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室温下MOH的电离常数Kb=1.010-5Ba点对应的溶液中c(M)c(MOH)=8c(SO)C当AG=0时,溶液中存在c(SO)c(M+)c(H+)=c(OH-)Db、c、d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关系是cbd2室温下,某实验小组借助传感器完成了下列两个实验。实验一:测得0.1molL-1NaHCO3溶液升温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1所示。实验二:向Na2CO3和NaH

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溶液(溶液体积变化,温度变化忽略不计),测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中2545C过程,溶液pH逐渐减小,说明HCO及水的电离平衡正移对pH影响大于HCO水解平衡正移对pH的影响B图1中4560C过程,溶液pH逐渐增大,原因是升高温度使NaHCO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图2中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pH较大的为a点D图2中b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2c(Ca2+)+c(Na+)+c(H+)=3c(CO)+c(OH-)+c(Cl-)3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操作或实验方案目的A向KMnO4固体中加入浓盐酸,产生的气

3、体依次通过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制取并纯化氯气B取少量待测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检验Na2SO3固体是否变质C用Na2S2O3溶液分别与0.05molL-1、0.1molL-1的H2SO4反应,记录出现浑浊的时间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向AgNO3与AgCl的混合浊液中加入少量KBr溶液,沉淀颜色变为浅黄色证明Ksp(AgCl)Ksp(AgBr)AABBCCDD4常温下,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的HX溶液、HY 溶液中分别滴加同浓度的 NaOH 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水电离的c(H+)水的负对数-lgc(H+)水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X、HY 均为弱酸Ba、b、c三点溶液均显中性Cb、d 两点溶液的离子总浓度不同Dc 点溶液中c(X-)+c(HX)=0.1mol /L5毒重石的主要成分(含、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的流程如下:已知:开始沉淀时的pH11.99.11.9完全沉淀时的pH13.911.1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15%的某酸,可以是盐酸或硝酸B滤渣的成分只有C处加入草酸的作用是使沉淀完全D操作需要在HCl气流中进行625时,向100mL0.1molL-1的NH4Cl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NH的分布系数=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

5、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25NH3H2O的Kb=1.810-5;lg1.8=0.26)Aa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H)=c(Cl-)Bb点横坐标V1b点溶液Bb点溶液中Ca点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约为DHA对应曲线上c点溶液呈碱性因是13常温下,向的HR溶液中逐滴滴入的溶液,所得溶液pH及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Bc点溶液存在Cb点溶液,此时溶液显酸性Dbc任意点溶液均有14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H2X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直线m表示pH与的关系BH2X的电离常数Ka2

6、的数量级为10-5CN点水电离出的c(H+)=110-4.3molL-1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X2-)c(HX-)c(H+)=c(OH-)15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向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混合溶液中X为或与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表示与的变化关系B溶液中:C的溶液中:D的溶液中:二、原理综合题(4大题)162021年3月5号,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7、”。作为未来重要的碳源,其选择性加氢合成醇燃料是研究的热点。(1)可通过捕获技术从空气或工业尾气中获取,下列物质能作为捕获剂的_(填标号)。ANaOH溶液B溶液CD饱和溶液(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直接转化为乙二醇和甲醇,获取乙二醇的反应历程可分为如下2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g)、则步骤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3)2017年采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项目投产成功,某地煤制乙醇的过程表示如下。过程a包括以下3个主要反应:、相同时间内,测得CH3COOCH3转化率、乙醇和乙酸乙酯的选择性(如)如图1和图2所示:随温度升高,反应化学平衡常数逐渐减小,可推知_0(填“”)。下列说法不

8、合理的是_。A温度可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从而影响目标产物的选择性B增大的浓度,可以提高的转化率C225235,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在205时起始物质的量为5mol,转化率为30%,生成乙醇的物质的量_mol。(4)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反应,是难溶物质,其。溶液与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现将等体积的溶液与溶液混合,若溶液的浓度为,则生成沉淀所需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mol/L。(5)以铅蓄电池为电源可将转化为乙烯,其原理如图3所示,电解所用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三、工业流程题17锑(Sb)不用作阻燃剂、电极材料、值化剂等物质的原材料。一种以辉锑矿(主要成分为Sb2S3,还含有Fe2O3

9、、Al2O3、MgO、SiO2等)为原料提取锑的工艺如下:已知: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金属离子Fe3+Al3+Fe2+Mg2+开始沉淀时(c=0.01molL-1)的pH2.23.77.59.6完全沉淀时(c=1.010-5molL-1)的pH3.24.79.011.1回答下列问题:(1)“溶浸”时氧化产物是S,Sb2S3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2)“还原”时加入Sb的目的是将_还原,提高产物的纯度。(3)“水解”时需控制溶液pH=2.5。Sb3+发生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下列能促进该水解反应的措施有_(填字母)。A升高温度B增大c(H+) C增大c(Cl-) D

10、加入Na2CO3粉末为避免水解产物中混入Fe(OH)3,Fe3+浓度应小于_molL-1。(4)“滤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_。向“滤液”中通入足量_(填化学式)气体,再将滤液pH调至3.5,可析出Fe(OH)3沉淀。将沉淀溶于浓盐酸后,产物可返回_工序循环使用。(5)Sb可由SbCl电解制得,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18钢铁厂每年产生大量高钛渣(主要含TiO2、Fe2O3、SiO2、CaO、MgO、Al2O3),研究人员设计一种分段焙烧高钛渣的综合利用工艺解决了堆放污染土壤和水源的问题,流程如图:已知:FeCl3(熔点:306、沸点:316);TiCl4(熔点:25、沸点:136.4)。30:

11、KspAl(OH)3=2.710-34、KspMg(OH)2=1.610-11、Kw110-14,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低于110-5molL-1时,则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lg2=0.3、lg3=0.5。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Ti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2)“低温焙烧”时,常将高钛渣粉碎,这样做的好处是_(任答一点)。(3)“浸渣1”的主要成分除了含Si化合物之外,还有一种物质可以应用在医疗上做绷带,该物质是_(填化学式)。(4)“控温凝华”步骤控制的最低温度是_(不考虑助剂影响)。(5)写出“水解”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6)若“高温焙烧”步骤使用的硫酸盐助剂为硫酸铵,两次“调pH

12、”所用的试剂2最好选择_(填字母)。A氨水 BMgO CAl2O3 DSiO2“调pH”操作均在30时进行,第一次调整的pH最低为_。(7)工业上可用金属Mg还原TiO2(Ar保护)获得金属Ti,该冶炼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分析冶炼过程中保护气Ar能否由N2代替?并说明理由_。19镍、钴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用红土镍矿(主要成分为NiO,含CoO、FeO、Fe2O3、Al2O3、MgO、CaO和SiO2)制备NiSO46H2O和钴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Ni、Co的化学性质与Fe相似: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金属离子Ni2+Al3+Fe3+Fe2+Co

13、2+Mg2+开始沉淀时的pH6.84.12.27.57.29.4沉淀完全时的pH9.25.43.29.09.012.4“萃取”可将金属离子进行富集与分离,原理如下:X2+(水相)+2RH(有机相)XR2(有机相)+2H+(水相)。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I的主要成分为_(填化学式)。(2)调pH的目的为沉铁和沉铝。沉铁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如何判断NaClO已足量:_(写出具体操作过程)。(3)滤渣3的成分为MgF2和CaF2。若滤液1中c(Ca2+)=1.010-3molL,当滤液2中c(Mg2+)=1.510-6mol/L时,除钙率为_(忽略沉淀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已知:

14、Ksp(CaF2)=1.510-10、Ksp(MgF2)=7.510-11)(4)用25%P507+5%TBP+70%磺化煤油做萃取剂,萃取时,Co、Ni的浸出率和钴/镍分离因素随pH的关系如图所示:萃取时,选择pH为_左右。(5)试剂X为_。(6)资料显示,硫酸镍结晶水合物的形态与温度有如表关系。温度低于30.830.853.853.8280高于280晶体形态NiSO47H2ONiSO46H2O多种结晶水合物NiSO4由NiSO4溶液获得稳定的NiSO46H2O晶体的操作M依次是蒸发浓缩、_、过滤、洗涤、干燥。试卷第13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

15、:1CA由图可知, MOH溶液中,AG=lg=-8,则=10-8,根据Kw=c(H+)c(OH-)=110-3mol/L,Kb=10-5,A正确;Ba点时消耗硫酸5mL,根据关系式: 2MOHH2SO4,消NMOH的量为20.0510-3mol ,剩余MOH的量为: 20.0010-30.100mol-20.05510-3mo1=1.510-3mo1 ,生成M2SO4的量为0.05510-3mol,即混合洛液中n (MOH):n(M2SO4)=1.5:0.25=6:1,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M+)+c(MOH)=8c(SO),B正确;C当AG=lglg=0时,则=1,即c(H+)=c(OH-)

16、,根据电荷守恒:2c(SO)+c(OH-)=c(M+)+C(H+),则有2c(SO)=c(M+) ,所以洛液中有:c(M+)c(SO)c(H+)=c(OH-),C错误;Dc点为酸碱恰好反应的点,生成了强酸弱碱盐,促进了水解,从c点以后,硫酸过量,酸抑制水的电离,硫酸属于强酸,对水的电离平衡抑制程度较大,因此水的电离程度:cbd,D正确;故选C。2BA已知NaHCO3溶液中存在:和两个关于的平衡,图1中2545C过程,溶液pH逐渐减小,即H+浓度增大,说明HCO及水的电离平衡正移对pH影响大于HCO水解平衡正移对pH的影响,A正确;B图1中4560C过程,溶液pH逐渐增大,原因是升高温度,HCO

17、水解平衡正移对pH的影响大于HCO及水的电离平衡正移对pH影响,B错误;C图2中可知,纵坐标即-lg的值越大,说明的比值越小,由Ka2=可知,的比值越小,溶液中H+浓度越大,故途中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pH较大的为a点,C正确;D图2中可知,-lg=0,即=1,b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式为:2c(Ca2+)+c(Na+)+c(H+)=c( )+2c(CO)+c(OH-)+c(Cl-),又c( )=2c(CO),故2c(Ca2+)+c(Na+)+c(H+)=3c(CO)+c(OH-)+c(Cl-)成立,D正确;故答案为:B。3DAKMnO4固体中加入浓盐酸,产生的气体有氯气,还会挥发出HCl

18、,依次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HCl,再通过浓硫酸可除去水蒸气,故可以制取并纯化氯气,A正确;B加入稀盐酸将亚硫酸根转化为二氧化硫,同时排除银离子的干扰,再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褐色沉淀则证明含有硫酸根,即证明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B正确;C控制其他条件均相同,改变氢离子浓度,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正确;D加入的溴离子直接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不能比较Ksp(AgCl)与Ksp(AgBr)的大小,D错误;答案选D。4Cb、d点酸碱恰好完全中和,b点-lgc(H+)水=7,说明溶液呈中性,则HY为一元强酸;d点-lgc(H+)水7,说明促进了水的电离,则HX为一元弱酸。【详解】A H

19、X为弱酸、HY 为强酸,故A错误;B a、b点溶液呈中性,而c点NaOH过量,溶质为NaX、NaOH,溶液呈碱性,故B错误;C 结合电荷守恒可知d点满足:c(Na+)+c(H+)=c(OH-)+c(X-),d点离子总浓度为2c(Na+)+2c(H+);b点满足:c(Na+)+c(H+)=c(OH-)+c(Y-),b点离子总浓度为2c(Na+)+2c(H+);b、d点酸碱恰好完全中和,b点溶液呈中性、d点碱性,则c(H+):bd,由于b、d两点c(Na+)相同,所以b点溶液中的离子总浓度大于d点溶液,故C正确;D c 点溶液的体积大于40mL,c(X-)+c(HX)小于原浓度,c 点溶液中c(X

20、-)+c(HX)pm,C错误;D盐酸溶液和苯胺(C6H5NH2)溶液恰好反应时得C6H5NH3Cl,溶液呈酸性,应加入变色范围在酸性条件下的甲基橙,D错误;故选B。11CAa点发生如下电离:,所以,A正确;Bb点,HNO3与NaOH刚好完全反应,溶液为NaNO3、HNO2混合溶液;在c点,溶液为NaNO3、NaNO2、HNO2混合溶液,离子浓度bc,所以导电能力:bc,B正确;Cc点,依据题给数据,可得出:,所以,C错误;D在d点存在如下水解平衡:,D正确;故选C。12DA0.1molL-1的HA溶液的pH为1,说明HA为强酸,完全电离;a点溶液为加入10mLNaOH溶液,生成等量的强酸强碱盐

21、NaA和没反应的HA,两者均完全电离,离子浓度大,导电性强;而HB溶液的pH为4,说明HB为弱酸,不完全电离;b点溶液为加入10mLNaOH溶液,生成溶质为等量的强碱弱酸盐NaB和没反应的弱酸HB,弱酸不完全电离,所以导电能力:a点溶液b点溶液,A正确;B由图可知,b两点对应所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10mL ,则反应后溶液中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B和NaB混合溶液,溶液显酸性,即HB的电离程度大于B-的水解程度,故b点溶液中,B正确;CHA为强酸,a点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10mL,反应恰好生成起始时等量的NaA和HA,溶液呈酸性,c(H+)=molL-1,溶液中OH-均是由水电离出,则c

22、(OH-)=c水(OH-)=310-13molL-1,则a点时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c水(OH-)=310-13mol/L,C正确;DHA溶液为强酸溶液,反应恰好生成强酸强碱盐NaA,A-不水解,HA对应曲线上c点溶液呈碱性因是所加NaOH过量,D错误;故答案为:D。13C根据图象可知,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加入氨水后生成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增大;b点溶液pH=7,此时加入10mLNH3H2O,HR与NH3H2O的浓度、体积相等,则二者恰好反应;c点时溶液的pH7,混合液显示碱性,则c(OH-)c(H+),说明NH小于R-的水解程度;bc任意点Kw=

23、c(H+)c(OH-),Kw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浓度大小无关。【详解】A 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也证明HR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为弱酸,故A正确;B c点时溶液的pH7,溶质为NH3H2O和NH4R,混合液呈碱性,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c点溶液存在,故B正确;C 根据图象可知b点溶液pH=7,此时加入10mLNH3H2O,HR与NH3H2O的浓度、体积相等,则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H4R,NH4+离子与R-的水解程度相等,溶液呈中性,故C错误;D bc任意点溶液温度相同,Kw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浓度大小无关,则溶液均有,故D正确;故选C。14C根据直线m,

24、当pH=0时或=10-1.3,对应电离常数为10-1.3;根据直线n,当pH=0时或=10-4.3,对应电离常数为10-4.3, ,所以、。【详解】A直线m对应电离常数为10-1.3,所以直线m表示pH与的关系,故A正确;B直线m对应电离常数为10-1.3、直线n对应电离常数为10-4.3,H2X的电离常数Ka2的数量级为10-5,故B正确;C直线n表示pH与的关系,N点=0,则c(H+)=110-4.3, HX-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水电离受到抑制,水电离出的c(H+)=110-9.7molL-1,故C错误;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所以c(Na+)c(X2-)c(HX-)c(H+)=c(O

25、H-),故D正确;选C。15C草酸的第一步电离远大于第二步电离,则pH相同,则曲线表示与pH的变化关系,曲线表示lg与pH的变化关系;【详解】A草酸的第一步电离远大于第二步电离,则pH相同,则曲线表示与pH的变化关系,故A正确;BpH=1.22时,曲线中=0,即c(HC2O)=c(H2C2O4),同理,Ka2=10-4.19,溶液存在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水解常数为,由Kh Ka2,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则,故B正确;ClgX为增函数,pH=1.22时,曲线中,=0时,c(HC2O)=c(H2C2O4),曲线中lgX=lg=-3,103c(C2O)=c(HC2O)=c(H2C2O4);pH=4.

26、19时,曲线中,lgX=lg=3,c(HC2O)=103c(H2C2O4),曲线曲线中,lgX=lg=0,c(C2O)=c(HC2O)=103c(H2C2O4),所以1.22pH4.19的过程中,c(HC2O)实质逐渐增大,c(H2C2O4)逐渐减小、c(C2O)逐渐增大,则不一定满足c(C2O)c(H2C2O4),故C错误;DpH=1.22时,溶液呈酸性,则c(H+)c(OH-),由电荷守恒c(Na+)+c(H+)=c(HC2O)+2c(C2O)+c(OH-)可知,2c(C2O)+c(HC2O)c(Na+),故D正确;故选:C。16(1)AD(2) (g)+CO2(g)(g) H=-61.3

27、kJ/mol(3) C 0.6(4)210-4(5)2CO2+12H+12e-=H2C=CH2+4H2O【解析】(1)能作为CO2捕获剂,说明该物质能与CO2反应,NaOH溶液、饱和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作为CO2捕获剂;硫酸铵溶液显酸性、CO2难溶于CH3COCH3,所以二者不能作为CO2捕获剂,故选AD。(2)已知总反应为:,步骤、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g)步骤、按盖斯定律,总反应=步骤+步骤,则步骤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g)+CO2(g)(g) H=-123.6kJ/mol-( -62.3kJ/mol)= -61.3kJ/mol。(3)温度升高,反应化学平衡常数逐渐减小,说明平衡逆向

28、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10。A据图可知温度变化时,催化剂的选择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目标产物的选择性,A正确、不选;B两种反应物增加一种物质会提高另一种物质转化率,增大H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CH3COOCH3的转化率,B正确、不选;C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H3COOCH3的转化率应减小,而据图可知225235时,随温度升高CH3COOCH3的转化率还在增大,说明此时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CH3COOCH3的转化率增大,C错误、选;故选C。在205时起始物质的量为5mol,转化率为30%,则n(CH3COOCH3)=5mol30%=1.5

29、mol,据图可知205时乙醇的选择性为40%,所以生成的乙醇为1.5mol40%=0.6mol。(4)根据碳酸钙沉淀的溶度积表达式Ksp=c(Ca2+)c(),混合溶液中c()=5.610-5 mol/L=2.810-5 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Ca2+的最小浓度c(Ca2+)= mol/L=1.010-4 mol/L,则原溶液中Ca2+的最小浓度c(Ca2+)=110-4 mol/L2=210-4 mol/L。(5)根据图知,阴极上二氧化碳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乙烯和水,则阴极反应式为2CO2+12H+12e-=H2C=CH2+4H2O。17(1)Sb2S3+6FeCl3=3S+2SbCl

30、3+6FeCl2(2)Fe3+(3) Sb3+Cl-+H2OSbOCl+2H+ ACD 10-2.9(4) Al3+、Fe2+、Mg2+ Cl2 溶浸(5)SbCl+3e-=Sb+4Cl-【解析】【分析】“溶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b2S3+6FeCl3=3S+2SbCl3+6FeCl2,含有Fe2O3、Al2O3、MgO与盐酸反应生成对应的氯化物,SiO2不反应形成浸出渣,加入Sb将Fe3+还原为Fe2+,Sb3+发生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b3+Cl-+H2OSbOCl+2H+,加入HCl酸溶生成SbCl,最后电解得到Sb;(1)“溶浸”时氧化产物是S,则S元素化合价升高,Fe元素化合价降低

31、,Sb2S3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Sb2S3+6FeCl3=3S+2SbCl3+6FeCl2;(2)“还原”时加入Sb的目的是将Fe3+还原,防止其发生水解反应,提高产物的纯度;(3)“水解”生成SbOCl,Sb3+发生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b3+Cl-+H2OSbOCl+2H+;A该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可促进反应进行,A选;B水解反应为Sb3+Cl-+H2OSbOCl+2H+,增大c(H+)即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B不选;C水解反应为Sb3+Cl-+H2OSbOCl+2H+,增大c(Cl-) 即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可促进水解,C选;D加入Na2CO3粉末可消耗H+,c(

32、H+)减小使平衡正向移动,可促进水解,D选;故选:ACD;Fe3+完全沉淀时的pH为3.2,c(Fe3+)=1.010-5molL-1,则KspFe(OH)3=c(Fe3+) c(OH-)3=1.010-5(10-10.8)3=1.010-,37.4,“水解”时需控制溶液pH=2.5,;(4)Fe2O3、Al2O3、MgO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AlCl3、MgCl2,加入Sb将Fe3+还原为Fe2+,“滤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Al3+、Fe2+、Mg2+;向“滤液”中通入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即通入足量Cl2,再将滤液pH调至3.5,可析出Fe(OH)3沉淀,将沉淀溶于浓盐酸后

33、,反应生成FeCl3,产物FeCl3可返回溶浸工序循环使用;(5)Sb可由SbCl电解制得,Sb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bCl+3e-=Sb+4Cl-。18(1)3d24s2(2)增大接触面积,提高焙烧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提高焙烧效率(3)CaSO4(4)136.4(5)TiCl4+(x+2)H2O=TiO2xH2O+4HCl(6) A 4.5或4+lg3(7) TiO2+2MgTi+2MgO 不能,因为N2能和Mg反应【解析】【分析】流程中在盐酸盐助剂作用下低温焙烧获得低沸点的和,、CaO、MgO、在硫酸盐助剂作用下转化为可溶的和,、CaO则转化为不溶的浸渣。和溶液在氨水

34、等作用下调pH可实现分步沉淀。(1)钛的原子序数为22,其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24s2。(2)将高钛渣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焙烧速率;也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提高焙烧效率等。(3)由分析可知,浸渣的主要成分是含硅化合物和硫酸钙,因此该物质是硫酸钙。(4)“控温凝华”步骤控制的最低温度,是需控制为气态而为固态,则最低温度为136.4。(5)由流程图可知,“水解”步骤中,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则化学方程式为:TiCl4+(x+2)H2O=TiO2xH2O+4HCl。(6)若“高温焙烧”步骤使用的硫酸盐助剂为硫酸铵,两次“调pH”所用的试剂2最好选择氨水,不会引入杂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