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复习.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84687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复习.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名称第8章 力和运动课题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复习节次 第一课时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基础性作业(必做)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太空上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没有惯性;高速公路限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乘车要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战斗机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战斗机的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汽车启动时,乘客向后倒,说明乘客具有惯性;用力推箱子,推力越大,则箱子惯性越大;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意图:紧扣重点知识,结合实际考察惯性的相关知识。2. 如图,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空烧杯,烧杯的重力是5N,烧杯对桌面的压力是5

2、N,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是5N。其中,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与烧杯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与烧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烧杯所受的重力与烧杯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意图:综合考察学生对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理解。3. 小明和弟弟掰手腕,小明获胜。小明对弟弟的力为F1,弟弟对小明的力为F2,则(D)。AF1先于F2产生BF2先于F1产生CF1大于F2DF1和F2大小相等 意图:结合实际情境,考察家庭电路故障分析。 4. 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 v2

3、v3,匀速拉动该木块所需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C )。A. F甲F乙F乙F丙 C. F甲=F乙F丙 D. F甲F乙=F丙意图: 关注知识重点,考察学生对二力平衡的理解。 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图:(1)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相同,该实验操作运用了控制变量法。(2)实验中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这体现了转换法。(3)小车沿水平面运动时,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4)上图是小车在

4、不同表面停止的位置,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对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远,速度减小的越 慢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非平衡力(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5)进一步推理可知:如果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可见力是_改变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如图,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_不需要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因为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实验加推理概括 (选填“实验”或“实验加推理概括”)得出的定律,初中物理采用此方法的探究实验还有:探究声音是否可

5、以在真空中传播。(7)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A(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意图:在实验情景中综合考察学生对“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的了解。拓展性作业(选做)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对弹

6、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到相互作用力意图:结合实验情境,综合考察学生对物体受力分析、相互作用力、摩擦力等知识的认识。2.如图,一密闭的玻璃管放在平板车上,玻璃管中装有水,管中留有一个小气泡。如图甲所示,当车向右启动时,气泡向右 运动;如图乙所示,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车碰到障碍物时,气泡向左 运动。就水和气泡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水 具有惯性。意图:结合实验情境,综合考察惯性及其影响因素。3.生活小实验:请大家站起来,靠墙,做以下动作:左脚和左侧身体紧贴墙面站立静止(如图所示),然后右脚抬离地面,若能使身体仍然保持静止不动者获胜。通过实验,你发现抬起右脚后,人不能 (选填

7、“能”或“不能”)保持静止不动,原因是支持力和重力不能在同一直线上。意图:利用生活实际情境,综合考察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认识。 单元名称第8章力和运动课题摩擦力 复习节次九年级下总第30课时本章第二课时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基础性作业(必做)1.下列做法中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_AB_,为了减小摩擦的是_CDE_意图:结合课本应用实例,考察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方法。2.如图一重为50N 的箱子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向右的力推箱子:(1)当推力为8N时,箱子未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8N,方向水平向左;(2)当推力增加到12N时,箱子仍未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12N;(3)当推力增加到

8、2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20N,方向水平向左;(4)当推力增加到25N时,箱子将做加速(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20 N。意图:结合生活情境,考察摩擦力的类型、大小和方向;同时考察了学生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3(1)如图所示,重为4N的长方体铁块,被大小为20N的水平吸引力吸附在足够大的竖直磁性平板上处于静止状态此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4 N;若铁块受到的水平吸引力增大到20N,则摩擦力大小为4 N。 (2)如图所示,若对重为4 N的铁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9 N,铁块沿着该磁性平板匀速向上运动,此时

9、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下,大小为_5N.(3)如图所示,若对重为4 N的铁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1 N,铁块将沿着该磁性平板匀速向下运动,此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上,大小为_5N.意图: 一题多变,考察学生对竖直方向上摩擦力的大小、方向的认识。4.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1)测量前观察弹簧测力计,发现指针在“0”刻度线与“1”刻度线之间,为了准确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前应该先在水平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调零;(2)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根据二力平衡原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

10、簧测力计的示数;(3)甲、丙两图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控制变量法;(4)举重运动员在比赛前要先在手上涂镁粉,应用了图示甲、乙两次实验所得的结论;(5)在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B;A. 木板的长度太长B. 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C.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 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6)在实验过程中,难以做到在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这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影响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7)丁图中传送带在水平方向上向左匀速运动,木块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此时木块所受滑动(选填“静”“滑动”或“滚动”)摩擦力方向为

11、水平向左(选填“左”或“右”);若使传送带加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 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意图: 在实验情景中,综合考察学生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的认识。 拓展性作业(选做)1.一个体重为60kg的消防员张三正在进行徒手爬杆训练。(1)当他双手握住杆竖直匀速上攀时,他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是静(选填“滑动”或“静”)摩擦力,大小为600N,方向竖直向上;(2)当他握住杆从高处匀速滑下时,他受到的是滑动(选填“滑动”或“静”)摩擦力,大小为600N,方向竖直向上;(3)若另一个消防员李四体重与张三相同,两人以相同姿势、相同速度,分别匀速爬杆和爬绳(绳子的表面比杆的表面粗糙),爬

12、杆的张三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爬绳的李四受到的摩擦力(g=10N/kg)。意图:在生活情景中考察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2.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 s时,物体受到摩擦力为 2 N;在t3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N。意图:利用经典物理情景综合考察学生对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运动和力综合知识的认识。3.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请你借助家里的毛笔、白纸和镇纸,一起来做实验并思考下列问题:(1)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打滑,我们常用较重的镇纸压住白纸,请你提起毛笔向右匀速行笔书写“一”字,观察毛笔毫毛的弯曲方向;(2)若毛笔的毫毛向左弯曲,毛笔受到向左(选填“向左”或“向右”)的摩擦力,白纸受到毛笔给它的向右(选填“向左”或“向右”)的摩擦力,若此时白纸静止在桌面上,白纸还会受到桌面给它的向左的摩擦力;(3)若镇纸随白纸一起匀速运动时,镇纸不受到(选填“受到”或“不受到”)摩擦力;(4)当向右行笔写“一”字时,若没有镇纸,白纸可能向右(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意图: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探究情景,让学生在实际中分析摩擦力的方向。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