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笔记整合版本.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84614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23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笔记整合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初中历史笔记整合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笔记整合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笔记整合版本.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历史专题类笔记7.0版本目录一、中国朝代史(附远古时期)3远古时期3一、元谋人:3二、北京人:3三、山顶洞人3四、远古居民4五、人文初祖4朝代史5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5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5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5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6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7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8东汉(25年-220年)9三国(220年-280年)10西晋(226年-316年)10五胡十六国(前秦)(北方)11东晋(南方)11南朝11北朝12隋朝12唐朝12五代十国14北宋14辽(契丹

2、族)15西夏(党项族)15金(女真族)15南宋16元朝(蒙古族)16明朝16清朝(满洲/满族)18二、中国古代经济史20中国古代经济发展20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21三、中国近代化探索22四、国别史24英国24法国25美国25德国26俄国27日本28希腊(亚历山大帝国)29罗马(包括拜占庭帝国)30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31阿拉伯帝国32五、中外人物史33中国古代史33中国近现代史36世界历史41一、俄国41二、法国41三、日本42四、美国42五、英国43六、德国44七、意大利44八、印度45九、埃及45十、墨西哥45十一、古巴45十二、拉丁美洲45六、中国对外交往史、中国外交史46中国古代的

3、对外交往46中国近现代外交47七、重要城市、地区、边疆史48中国历史48世界历史52八、民主法制、法律文件、条约文献类54世界54中国55九、军事行动、战争、事变类57中国古代史57中国近代史58中国现代史61世界历史61十、重要会议类63中国共产党63中国国民党65世界65十一、革命类67中国67世界67十二、重要思想类69十三、改革类71中国71世界72十四、中外科技、工业革命类75古代世界的科技成就75两次工业革命76近代科学理论重大突破78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78十五、其他的几个问题79两次世界大战79世界格局的演变80国共关系史 和 其他的问题81十六、其他的总结类问题8

4、2一、中国朝代史(附远古时期)远古时期一、元谋人:1.地点:云南元谋县。2.时间:距今170万年。3.地位/意义: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4.技能:他们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二、北京人:1.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2.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3.发现者和年份:1929年,裴文中。4.技能:制作打制石器,学会使用火,会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5.地位/意义:世界上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三、山顶洞人1.时间:距今约3万年。2.地点:(同北京人)3.外形特征:模

5、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4.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采集狩猎捕鱼为生;会缝制衣服;能交换生活用品;有爱美意识;会埋葬逝者;过集体生活四、远古居民项目半坡居民河姆渡人所在地区具体地点北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南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距今时间约6000年约7000年住房样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干栏式建筑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粮食种植水稻家畜饲养猪、狗猪、狗、水牛原始手工业彩陶、纺织、制衣陶器、玉器、雕刻、天然漆五、人文初祖1. 炎帝和黄帝(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1) 炎黄联盟和华夏族的形成:距今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

6、落结成联盟(阪泉之战),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涿鹿之战),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2) 炎帝(神农氏)的发明:制作农具,教人农耕,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互换,制作乐器,尝百草发明医药,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等。(3) 黄帝(轩辕氏)的发明:造宫室、制衣裳、挖井、造船、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等。他的妻子嫘祖养蚕缫丝,他的下属仓颉发明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2. 尧舜禹的“禅让”-原始社会晚期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3. 大禹治水:疏导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启示:灵活多变、创新、坚持、奉献等)朝代史夏朝(公元前20

7、70年-公元前1600年)1.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2. 夏朝设置了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国家机构,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也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3. 启继承父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4. 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5. 公元前1600年,汤推翻夏王桀的暴政,夏朝灭亡。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1. 公元前1600年,汤推翻夏王桀的暴政,夏朝灭亡。2. 盘庚迁殷。3. 甲骨文:4. 发现者: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5. 地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

8、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6. 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7. 青铜器(1) 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就出现了铜器,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发展为礼器。(2) 高超的制作工艺:商朝时期的工匠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采用“泥范铸造法”铸造技术。(3) 制作特点:商朝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工艺高超。到商代后期青铜器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精细。西周(公元前1046年-

9、公元前771年)1. 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2.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3.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灭。4.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5. 分封制(1) 含义: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周代的贵族的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2) 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3) 方式: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进行分封。(4) 对象:宗亲、功臣。(5)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6) 诸侯权力:周天子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允许建立诸侯国,有较大独立性。(7) 诸侯义务:需要向周王

10、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8) 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6. 青铜器:见“商朝4.青铜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1. 春秋时期(1) 经济: 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手工业: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2) 政治: 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 诸侯不再向天子纳贡,周王室在财政上

11、陷于困境。 诸侯争霸:a. 霸主地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春秋末期的吴国和越国。b. 口号:“尊王攘夷”。c. 影响:利:在春秋争霸过程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破坏植被和生态平衡。(3) 文化: 老子a.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后期楚国人b. 思想观点: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c. 学说著作:道德经 孔子和儒家学说a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年鲁国人 b 政治上:他的核心思想是“仁

12、”,他提出“仁者爱人 ”。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c 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中,孔子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很多教育规律、教学原则。d 学说著作:论语 (由其弟子整理而成)e 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2. 战国时期(1)政治: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标志战国时代开始) 著名战役:齐魏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计);秦赵长平之战(纸上谈兵)。(2)商鞅变法 领导人:秦孝公,商鞅。 内容: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

13、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的人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影响:秦国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3) 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4) 文化:百家争鸣。学派人物著作思想主张儒家孟子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荀子荀子“礼治”道家庄子逍遥游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墨家墨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

14、倡节俭。法家韩非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1. 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2. 意义:结束了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3. 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1) 政治上: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皇权至高无上,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中央机构(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均由朝廷任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

15、政的基本模式)(2) 经济和交通: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3) 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古代文化)。(4) 军事上: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4. 秦末农民大起义根本原因:秦的暴政:(1)徭役和兵役繁重;(2)赋税沉重;(3)法律严苛,刑法残酷;(4)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5. 陈胜吴广起义:(1) 起义时间、地点和领导人: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2)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 建立政权: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4) 结果:起义最终

16、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杀,但反秦起义的浪潮并没有平息。(5) 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着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6. 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成语:破釜沉舟)。刘邦抓住时机,率军攻取咸阳,秦朝灭亡(成语:约法三章)7. 楚汉之争:秦朝灭亡之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和刘邦(被封汉王)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获胜,建立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8. 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而项羽刚愎自用,失去民心支持。西汉(

17、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1. 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2. 汉高祖“休养生息”(1) 主要措施:让士兵返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2) 作用和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3. 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1) 主要措施: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苛刑罚;提倡勤俭治国。(2) 作用和影响:到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史称“文景之治”。4. 汉武帝:(1) 政治上:接受主父偃“推恩令”,影响是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中央

18、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加强对地方监察,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员、豪强。(2) 思想文化上:推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举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影响是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也促进了大一统王朝的巩固。(3) 经济上: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尤其重视兴修水利。(4) 对外关系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之旅)第一次第二次时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访问西域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结果虽未达到目的,但

19、使汉朝了解到西域地区的基本情况。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的富足和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促使汉朝和西域的往来和联系更加密切。影响:促进了西汉与西域之间的相互往来和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5) 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到达今新疆地区,再往西跨过葱岭到达中亚、西亚地区,最远到达欧洲。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友好往来。 海上丝绸之路a.两条路线:从山东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黄海,可到达朝鲜、日本。b.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

20、兰。(6) 对西域的管理: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我国的领土。(7) 科技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基本的造纸方法。(8) 史学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鲁迅称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指史记即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是一部优秀的史学巨著;同时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文笔优美,人物形象生动)。(9) 文化佛教:张骞通西域后,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10) 灭亡:公元9年,外戚

21、王莽建立新朝,西汉灭亡。东汉(25年-220年)1. 东汉建立:公元25年,汉朝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2. 光武中兴:(1) 措施: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解民族矛盾。 (2) 措施影响: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3.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政权中后期政治的突出特点(1) 原因:皇帝年幼,无法主政。(2) 影响:外戚与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

22、,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4. 黄巾起义(1) 时间、领导人:184年,张角等领导的起义爆发,起义者头裹黄巾,称黄巾起义(2) 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3) 结果和影响:虽被残酷镇压,但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加速了东汉政权的衰亡。镇压黄巾起义后,地方州牧拥兵自重,形成州牧割据(即军阀割据),加速东汉王朝瓦解5. 蔡伦改进造纸术(1)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基本的造纸方法。(2)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做造纸原料,原料易找,价格便宜,纸的质量和产量大大提高。为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3) 意义:造纸术由我国传

23、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6. 班超出使西域(1) 东汉明帝时(公元73年),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了联系。(2) 班超在西域期间,还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安息后受阻,未能继续前行,但此行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7. 中医的发展(1)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辨证施治”,还提出“治未病”理论。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理论的基础,为中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为“医圣”。(2) 华佗是东汉末年名医,擅长针灸、汤药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

24、他发明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创制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8. 道教与佛教(1) 道教:是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结合形成的宗教。东汉末年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都是道教的早期派别。道教认为“道”是宇宙万物本原,信仰神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2) 佛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称“释迦牟尼”。东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法,在洛阳建白马寺,这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佛教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

25、恼,才能得到解脱。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三国(220年-280年)1. 官渡之战(1) 背景:东汉末年,形成军阀割据混战局面。曹操和袁绍是北方两股强大势力。曹操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招贤纳士;经济上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并组织士兵耕田,实力不断增强。(2) 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2. 赤壁之战(1) 背景: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企图统一全国,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共同迎战曹军。(2) 赤壁之战:周瑜指挥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6、。3. 三国鼎立(1)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都城洛阳。(2)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都城成都。(3) 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都城建业(今南京)。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西晋(226年-316年)1. 西晋的建立:266年司马炎称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 西晋统一全国: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3. 八王之乱:(1) 背景: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诸王势力日益强大。(2) 爆发:晋惠帝昏庸无能,手握重兵的八个

27、封王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3) 影响: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同时,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4. 西晋的灭亡: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五胡十六国(前秦)(北方)1. 内迁主要民族及分布地区:匈奴、鲜卑、羯、氐、羌; 影响:(1)与汉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出现民族交融;(2)各族人民联合斗争,推翻西晋统治之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许多政权(北方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2. 前秦:4世纪,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北方)。3. 淝水之战: 383年,苻坚率领前秦军队攻打东晋。东晋

28、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淝水之战之后,前秦政权很快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东晋(南方)1. 建立:公元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2. 特点:“王与马,共天下”(王导为首的世家大族把持朝政)3. 北伐:东晋初期,曾多次北伐,代表人物是祖逖(成语:中流击楫、闻鸡起舞)4. 兴盛:东晋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如淝水之战),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5. 淝水之战:见“十一、五胡十六国:4.淝水之战”6. 东晋的灭亡:东晋后期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历史上

29、称作刘宋,至此东晋灭亡。7. 书法和绘画:(1) 书法: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后人称为“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2) 绘画: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南朝1. 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1) 前期(宋)宋武帝、宋文帝在位,薄税赋,轻徭役,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2) 后期(梁)梁武帝时政治日益败坏,

30、后来发生大规模叛乱,江东最富庶的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2. 科学家祖冲之:(1)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一千年;(2)测算出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结果比较,只相差50秒;(3)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4)擅长机械制造,设计制造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5)撰写了一部数学专著缀术。北朝1. 北魏孝文帝改革(1) 北魏的建立和统一北方: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2)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北方出现民族交融大趋势;北魏孝文帝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 目的: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

31、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措施:a.494年迁都洛阳;b.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c.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d.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e.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f.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g.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 贾思勰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a) 北魏碑刻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书法艺术受到

32、重视,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b) 北魏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艺术的特点。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隋朝1. 581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2. 589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统一全国。3. 开通大运河(隋炀帝)(1)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3)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4) 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4.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改变了用人制度,

3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1) 隋文帝时,废除前朝制度(九品中正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5. 隋朝灭亡: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唐朝1. 唐朝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2. 唐太宗“贞观之治”: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3. 女皇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4. 唐玄宗“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的前期

34、,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5. 唐朝的衰亡:安史之乱:(755763)(1)原因: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各地的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衡。(2)爆发:安禄山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3)影响:从此唐朝由盛转衰,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6.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7. 地区和民族关系(开放的民族政策)(1)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35、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2) 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影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4)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新疆)。8. 开放的对外政策(1) 与日本的交往: 遣唐使: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 鉴真东渡(7次):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 (唐招提寺)(2) 玄奘西行: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今印度)学习取经。玄奘的见闻,由弟子整理成书

36、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9. 经济发展(1) 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兴修水利。(2) 手工业:丝织业(蜀锦),制瓷业(青瓷、白瓷、唐三彩),造船业。(3) 商业: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繁荣大都市,都城长安既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10. 文学、书法和绘画(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最为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浪漫主义,作品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被誉为“诗仙”)、杜甫(现实主义,诗风淳朴厚重,抒发悲愤凄婉之情,被誉为“诗圣”,作品被誉为“诗史”

37、)、白居易(直面社会现实,揭示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2) 书法:唐朝书法名家辈出,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柳公权的字方折俊丽,笔力险劲。(3) 绘画:阎立本步辇图,展现唐蕃和亲的场景;吴道子送子天王图。11. 科技成就(1) 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 唐朝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五代十国1.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南方)、北汉(北方)。2. 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局面。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五代十国的实质),但隐隐包含着统一的趋势。北宋1. 北宋建立:960年,后周

38、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2.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总结:控制军权;强化君权;集中财权。)(1)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了军队。(杯酒释兵权) (2) 在中央,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3)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州县长官。设通判分权。设置转运使,地方财税收归中央。3. 与少数民族的关系:(1) 辽与北宋的和战(澶渊之盟):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

39、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2)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 ,后来,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4. 北宋灭亡: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5. 经济:(1) 农业的发展: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在北宋时期推广到东南地区。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2) 手工业的兴盛 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造船业:

40、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3) 商业贸易的繁荣 商业都市: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 海外贸易: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4) 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6. 社会生活:i. 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ii.

41、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它们的出现是宋朝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iii. 戏剧表演的主要表演形式是杂剧。兴起于宋代兴盛于元代。 iv. 传统节日如:宋代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7. 文学:宋词北宋的苏轼,词风豪迈而飘逸。女词人李清照,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南宋的辛弃疾,继承苏轼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8. 史学: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9.

42、 科技:(1) 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 指南针:利用人造磁铁制成了罗盘。北宋末年,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3) 火药: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4) 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辽(契丹族)1. 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2. 辽与北宋的和战(澶渊之盟):见“十七、北宋:3(1)辽与北宋的和

43、战”。3. 1125年,辽被金灭亡。西夏(党项族)1. 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2.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见“十七、北宋:3(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3. 1227年,蒙古灭西夏。金(女真族)1. 女真的崛起: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2. 1125年,辽被金灭亡。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3. 南宋抗金:(1) 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帅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2) 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主力壮大,向金求

44、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3) 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4. 1234年,蒙古灭金。南宋1. 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2. 南宋抗金:见“二十、金(女真族):3.南宋抗金”。3. 南宋灭亡:1276 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文天祥抗元)。4. 南宋的经济、社会生活、文学、科技:见“十七、北宋”相关部分。5. 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北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

45、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等。元朝(蒙古族)1.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被尊称成吉思汗。2. 蒙古灭西夏与金 :(1)1227年,蒙古灭西夏。(2)1234 年,蒙古灭金。3. 元朝的建立:1260 年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 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4. 元朝的统一:1276 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文天祥抗元)。1279 年,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5.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6. 民族交融:元朝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7. 元朝行省制度的内容:(1) 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下设六部,分管各项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2) 在地方: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其他地区,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立 10 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8.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