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7183339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浙江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03 文言文阅读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文言文阅读 (2022浙江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涉务 南北朝颜之推 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宪章,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有术;此则皆勤学守行

2、者所能办也。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于六涂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陈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高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今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判断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

3、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喷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至此。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休组之,对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南渡江,卒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

4、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垄土,耕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颜氏家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取其程功节费 程:估量B岂责具美于六涂哉 责:要求 C肆吏民之上 肆:放纵D皆信僮仆为之 信:信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B莫不震慑,乃谓人曰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C何故名为马乎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D悉资俸禄而食耳 去今之墓而葬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谈及士君子不能光高谈阔

5、论,然后从正面详列国家所需的六种人才作务实的典范,再从反面列举各种“文学之士”的种种空谈恶习。这是对南朝流俗时弊的高度概括,字里行间充溢着愤激之情。 B文章借用晋朝南渡豪门贵族养尊处优、不涉世务的事实,以及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困而死的故事,揭示不涉世务的严重危害,最后强调务实的根本是重视农事。寓理于事,借事明理。 C晋朝南渡之初,士族尚受优待;但其后对士族的监管日趋严厉,官员稍有小人之貌,就严厉惩戒,尚书郎骑马就会遭受弹劾,出现城里城外无人骑马的场景,社会风气得以好转。 D文章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运用语言既讲究句式整齐,或对偶,或排比,又间用长短参差的散体句,但革除了齐梁散文的浮华之气,使得文章既

6、有形式之美、气势之强,又自然流畅,气韵生动。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其 余 文 义 之 士 多 迂 诞 浮 华 不 涉 世 务 纤 微 过 失 又 惜 行 捶 楚 所 以 处 于 清 高 盖 护 其 短 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 (2)凡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 【答案】1D 2B 3C 4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高/盖护其短也。 5(1)即使流露出小人的情态,还可以用鞭杖严厉地监督他们,所以多被委任使用,这是在用他们的长处。 (2)(粮食)总共要经过

7、几道工序,而后才能放存粮仓,怎么可以轻视农业而重视商业呢?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皆信僮仆为之”翻译为:都听任年轻的仆役耕种。所以“信”的意思是“听任,任凭”。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的人;B.都是副词,竟然;C.疑问代词,什么/疑问副词,怎么;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士族尚受优待;但其后对士族的监管日趋严厉”分析错误,根据原文“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江南士族所受的待遇,并无前后变化,“社会风气得以好转,出

8、现城里城外无人骑马的场景”分析错误,“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并非社会风气好转的表现。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其余闲散的文职官员,多数言行迂腐荒诞,虚浮不实,不会处理时务,有了点小过错,又舍不得杖责,因而把他们放在清高的位置上,来给他们护短。“其余文义之士”,定中短语作主语,单独成句,后面断开;“多迂诞浮华”,主谓短语,“多”为主语,“迂诞浮华”为谓语,句子前后断开;“不涉世务”省略主语的谓宾部分,后面断开;“纤微过失”,省略主语的谓宾部分,后面断开;“又惜行捶楚”,前面省略主语的谓语部分,后面断开;“盖护其短也” 省略主语的谓宾部分,单独成句,前后断开。故断句为:其余文义

9、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高/盖护其短也。 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1)纵,即使;鞭杖,用鞭杖;见,表被动;“盖用其长也”,判断句。(2)凡,总共;而,才;安,怎么;轻,看不起,轻视;贵,重视。参考译文: 士君子的处世,贵在能够有益于事物,不仅仅是高谈阔论,左琴右书,耗费国君的俸禄官位啊。国家使用人才,大体不外六个方面:一是朝廷的臣子,取其明白通达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取其治国的谋略,取其品学的博大雅正;二是文史的臣子,用他能撰写典章,不忘先古;三是军旅的臣子,用他能决断有谋略,强力能干熟悉军事;四是地方官员,用他能熟悉风土人情,廉洁爱民;五是从事外交

10、活动的官员,用他能掌握形势的变化予以恰当的处置,不辱没君主的命令;六是主管兴建土木建筑的官员,用他能估量工程的效率和进度,节约经费开支,谋划有方;这都是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的人所能办到的。只是人的秉性各有短长,怎可以要求这六个方面全都做好呢?只要对这些都通晓宗旨和要领,而做好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就无所惭愧了。 我见到世上的文学之士,评议古今,好似指掌一般非常熟悉,等有所试用,多数不能胜任。处在太平之世,不知道有丧乱之祸;身在朝廷之上,不知道有战阵之急;拥有俸禄供给,不知道有耕稼之苦;盘踞在吏民头上,不知道有劳役之勤:这样就很难适应社会和处理政务了。晋朝南渡,对士族优待宽容,因此江南士族中有才干的,

11、就提拔到尚书令、仆射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管理机密要事。其余闲散的文职官员,多数言行迂腐荒诞,虚浮不实,不会处理时务,有了点小过错,又舍不得杖责,因而把他们放在清高的位置上,来给他们护短。至于那些台阁今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都通晓熟悉官吏的职责,能按时完成当时应该处理好的事情,即使流露出小人的情态,还可以用鞭杖严厉地监督他们,所以多被委任使用,这是在用他们的长处。人往往不能自量,世上都在抱怨梁武帝父子喜欢小人而疏远士大夫,这也就像眼睛不能看到睫毛了。 梁朝的士大夫,都崇尚穿宽衣,系阔腰带,戴大帽子,穿高跟木屐,出门就乘车代步,进门就有人照顾,城里城外,见不着骑马的士大夫。宣城王很喜欢周

12、弘正,送给他一匹果下马,他常骑着这匹马,朝廷上下都认为他行为不检点、不约束,率性而为。如果是尚书郎骑马,就会遭到弹劾。到了侯景之乱的时候,士大夫们一个个都是细皮嫩肉的,不能承受步行的辛苦,体质虚弱,又不能经受寒冷或酷热,在突然发生的事变中坐以待毙,往往是出于这个原因。建康令王复,性情温文尔雅,从未骑过马,一看见马嘶鸣跳跃,就惊慌害怕,竟对人说道:“这是老虎,为什么叫马呢?”当时的风气竟然颓废到这种程度。 古人想要知道农业劳动的艰辛,这大概是使人珍惜粮食、致力于业劳动的途径吧。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人们就无法坐存。三天不吃饭的话,父子之间就不能相互保全对方。粮食要经过耕种,锄草,收割,储存,舂打

13、,扬场等,(粮食)总共要经过几道工序,而后才能放存粮仓,怎么可以轻视农业而重视商业呢?江南朝廷里的官员,随着晋朝的复兴,南渡过江,流落他乡,到现在也经历了八九代了,(这些官员)从来没有人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完全依靠俸禄供养。如果他们有田产,也是听任年轻的仆役耕种,从没见过别人挖一块泥土,插一次秧;不知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又怎能懂得世间其他事务呢?因此,主持官府工作就不能胜任,治理家事也办不好,这都是优游闲散带来的危害。 (2022浙江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

14、矣。” (论语子路) 材料二 孔子于乡党, 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论语乡党) 材料三 君子必辩。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是以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其呐也。 (荀子非相) 注便便:同“辩辩”,明辨流畅的样子;呐,同“讷”,说话迟钝。 6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孔子主张_(限两字),“阙如”的意思是_。 7结合三则材料,从“言”与“默”的角度,简析儒家的言语观。 【答案】6 正名 空缺 7忠信,不说假话,不随便说话。区分对象与场合。面对同乡,恭顺倾听;在宗庙朝廷说话明白而流畅。非礼勿言。如果说的话不符合仁爱之道

15、,不如沉默不语。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由“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可知,孔子的主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结合字数限制,故第一空填写为“正名”。由“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的翻译“君子对于自己所不知道的事,一般存疑、不会发表意见”,阙,是空缺、欠缺, 阙如,通常作为一个词语连用,表示“存疑不言;空缺不书;故“阙如”翻译为“空缺”。 7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观点的理解分析能力。 由“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可知,君子遵循忠信原则,不说假话,不随便说没把握的话。对于不知道的,保持沉

16、默,保留自己的意见;说出口的话,一定要确保站得住,行得通。 由材料二“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可知,君子区分对象与场合。面对同乡,孔子恭顺倾听;在宗庙朝廷却说话明白而流畅。 “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其呐也”可知,君子遵循德操原则,非礼勿言。 如果说的话不符合仁爱之道,那么开口说话,还不如沉默不语。 【点睛】参考译文: 材料一:孔子说:“粗鲁啊! 子由!君子对他不了解的事情,应该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17、 材料二: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 材料三:君子定是能说会道的。凡是人没有不喜欢谈论自己认为是好的东西,而君子更胜过一般人。小人能说会道,是宣扬险恶之术;而君子能说会道,是宣扬仁爱之道。说起话来如果不符合仁爱之道,那么他开口说话还不如他沉默不语,他能说会道还不如他说话迟钝。 (2022浙江绍兴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重刻曾南丰先生文集序 (明)宁瑞鲤 余不佞,亦尝诵先生之文矣。顷释褐承乏丰土,私窃幸溯前哲徽音,获寄仰止。入境久之,复耳三文公之迹为详,盖相国文肃公子宣、史馆文昭公子开,皆先

18、生季仲,而先生讳巩,字子固,则世所推文定公者。先生文旧刻县署,存者陶阴亥豕,阙者首尾决衡。余怅然欲一新诸梨,而簿书倥偬,居鲜暇日。会邑庠士曾敏才、敏道、国彦、敏行、国祚、育秀、能先等诣余,请曰:“祖南丰先生倡道宋嘉佑间,为时儒宗,所著文集若干卷,学士大夫交传诵之。兹欲仰承雅意,摹刻佳本,藏之祖庙,以志不朽。乞赐一言之辱,弁之首简,幸甚。”余维夙昔向往之勤,孜孜诵法,其可以不文辞? 盖先生之文至矣,乃六经之羽翼,人治之元龟,自孟轲氏以来,未有臻斯盛者也。夫其矢口成谟,摛词树帜,彼曷尝雕锼锻炼,字栉句比,规规然矜一隅,工累黍哉!辟之三垣九野,向夕而光章;万壑群川,归虚而沛艾。至错经纬而涣沦漪,天地

19、不为文而不能使之不文,亦其势然也。先生生昆体浸淫之后,洛学未兴之前,识抱灵珠,神超象帝,致知诚意之说,率先启钥,功良伟矣。尝试取先生书详读之,张皇幽渺,则天地万汇靡遁其情;商订运代,则曩畴风俗曲尽其变。条国家盈缩灾眚,随计蠹耗图回之安在;规官守刑名法度,壹令钱谷狱讼之兼筹。旁至篇什赋咏,罔不温润舂容,可弦可诵。盖先生于义理,茧丝牛毛,于学,贯道与器,故文章卓绝若此。 考神宗时属新官制除目填委先生下马口占敕词日除数十人各极命官法意神宗简注特隆有史学见称士类之许。践更中外,所至有声。即父兄鼎贵,中朝故人,舒国秉均轴,先生进止泊如也。则先生自任,实贞且重,独以文章致大名耶?故观先生者,于道不于文,政

20、以文论,亦自岿然诸名家中。何者?昌黎贻论于格致,柳州谬称于罗侯。舒国新经字说之见疵,眉山纵横习气之未遣。唯是六一纡余典重,先生并之。至为人后议一出,六一且有当时未见此论之叹,盖追忆濮议云。然则先生在诸公间,有过之无弗及也。倘所谓六经羽翼,人治元龟,直接孟氏之传,岂虚也哉? 它时文昭公裔思孔氏为余言:厥先祖世藏先生隆平集数十卷,别无副本,未敢轻示人,丰人士即不知先生复有是书。雅欲手写全编,传之好事,以困公车未能也。则并梓以垂示来者,非兹邑一快书与?诸生祖讳怘,先生再世孙,死金将之难于越,遗子崈,事闻,以恩泽补将仕郎,终南安军守,由抚转徙桑梓之查溪,世建庙貌,瞰溪流数武,余道于舟次,往往为之低回而

21、谒其祠焉。思孔氏业古辞赋,已卓登作者之坛,而诸庠士英奕济济,咸质有其文,可谓能世其家者,余故乐为之序,并致隆平集遗之。明万历丁酉岁季夏月谷旦,赐进士出身、知南丰县事桐汭宁瑞鲤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不佞,亦尝诵先生之文矣 佞:才能 B阙者首尾决衡 阙:缺失 C则曩畴风俗曲尽其变 曩:用袋子装 D则并梓以垂示来者 梓:刊印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未有臻斯盛者也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B于学,贯道与器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独以文章致大名耶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D有过之无弗及也 佯狂不知所之者 10下列对选文有

22、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曾在南丰做官任职,看到原来县署里刻印的曾巩的文章,有的传写有误,有的缺失不全,就有心将其整理完整,可惜太忙没能实现。 B曾巩的后人重新刊印了他的文集,作者受其请托写下了这篇序言。作者高度赞扬了曾巩的文章,认为自孟子之后,无人能超过他。 C曾巩曾获宋神宗的特别关注,称赞他史学才能突出。其历任朝廷内外官职,所到之处都有好的名声,父兄是朝中故人,自己又位高权重,所以他能进退自如。 D曾家先祖世代收藏着几十卷隆平集,没有副本,一般不轻易示人,其后代曾思孔希望借这次重刊曾巩文集的机会一起刊印出来,使它也流芳百世。 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考神宗时

23、属新官制除目填委先生下马口占敕词日除数十人各极命官法意神宗简注特隆有史学见称士类之许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余维夙昔向往之勤,孜孜诵法,其可以不文辞? (2)唯是六一纡余典重,先生并之。 【答案】8C 9B 10C 11考神宗时/属新官制/除目填委/先生下马/口占敕词/日除数十人/各极命官法意/神宗简注特隆/有史学见称士类之许。 12(1)我日夜都向往着做成这件事,急切地称颂并效法,怎么能够不为此写文章呢? (2)只有欧阳修的文章迂回曲折典雅厚重,南丰先生则博采众长。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曩”,过去。句意:那么过去的风俗全部变

24、化。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者”,表判断,不译;句末语气词,呢。 B“于”都是介词,对于。 C“以”,介词,凭借;连词,才。 D“之”,代词,他们;动词,到,往。 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父兄是朝中故人,自己又位高权重,所以他能进退自如”错,原文是“即父兄鼎贵,中朝故人,舒国秉均轴,先生进止泊如也”,意思是:即使父亲兄弟显赫尊贵,为内朝好友舒国公(王安石)掌管国家权力,先生仍然进退淡泊。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考查宋神宗时,革新官吏制度,除授官吏的文书堆积如山,南丰先生一上任就

25、授予官职的言辞随口而出,每天都有几十人,都能完全表达朝廷官员的法令旨意,宋神宗对他特别关注,曾经赞许他史学才能突出。 “神宗时”做时间状语,其后断开。 “先生下马”指南丰先生一上任,属于主谓式短语,前后断开。 “日”做时间状语,放后一句,其前断开。 “口占敕词”“各极命官法意”的主语是“先生”,“神宗”作后句的主语,“神宗”前断开。 “简注特隆”“有”是“神宗”的两个动作,中间要断开。 最后断句为:考神宗时/属新官制/除目填委/先生下马/口占敕词/日除数十人/各极命官法意/神宗简注特隆/有史学见称士类之许。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夙昔”,日夜;“诵法”,称颂并效

26、法;:“其”,表反问,怎么;“文辞”,名词作动词,写文章。 (2)“唯”,只有;“六一”,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纡余典重”,指文章迂回曲折典雅厚重;“并”,指博采众长。 参考译文: 我没有什么才能,也曾经读过先生的文章。刚做官的时候曾在南丰任职,私下里庆幸能够追寻先辈贤人的美德,寄托仰慕之情。到了南丰很久,又详细地听说了三文公的事迹,即相国文肃公曾子宣、国史院编修曾子开,都是先生的兄弟,先生名巩,字子固,就是世人推崇的文定公。原来县署里刻印的先生的文章,有些保存下来的传写有误,有些部分缺失首尾不全。我深感遗憾想要将它整理完整,可是文书事务繁忙,平时很少有空闲的时候。正好县

27、里的秀才曾敏才、敏道、国彦、敏行、国祚、育秀、能先等来看望我,请求说:“先祖南丰先生是宋代嘉佑年间读书人景仰的学者,他创作的文集若干卷,读书人交相传诵。现在想要仰承好意,临摹雕刻好的版本,藏在祖庙,用来表明永不磨灭之意。希望您能赏赐一篇文章,编在文集首页,那就好极了。”我日夜都向往着做成这件事,急切地称颂并效法,怎么能够不为此写文章呢? 南丰先生的文章是极好的,是六经的辅佐,贤人政治的谋士,自从孟子以来,还从来没有达到这样的盛况的。他出口成章,铺陈文辞就成为典范,他何曾雕琢锤炼,字句整齐,浅陋拘泥于一隅,长于一点一点积累呢?就像三垣九野,到了傍晚就会光芒显耀;群山中众多流水,汇聚以后就水量充沛

28、。到了经纬交错水波消散的时候,天地不想文饰却不能不文饰,也是形势使然。先生出生在西昆体盛行之后,二程学说兴起之前,见识卓越,神采超越象帝,致知诚意的学说,率先开启,功劳实在是伟大。曾经拿先生的书详细阅读,高大精深微妙,天地万物不能隐藏它们的情状;商量订正时序变化,那么过去的风俗全部变化。列举国家的盈亏灾祸,随时谋划国家损耗图谋运转的办法;谋划官吏职责刑法名称法令制度,让钱财粮食诉讼等都筹划好。其它诗赋等,没有不温润闲雅的,可以用来弦歌诵读。大概先生对于义理,研究得精细周密,对于学问,贯通道与器,所以文章能如此卓越超群。考查宋神宗时,革新官吏制度,除授官吏的文书堆积如山,南丰先生一上任就授予官职

29、的言辞随口而出,每天都有几十人,都能完全表达朝廷官员的法令旨意,宋神宗对他特别关注,曾经赞许他史学才能突出。历任朝廷内外官职,所到之处都有好的名声。即使父亲兄弟显赫尊贵,为内朝好友舒国公(王安石)掌管国家权力,先生仍然进退淡泊。先生自己的职位,也很重要,难道是凭借文章获得名声吗?所以我看先生的名声,在于道德而不在于文章,仅从文章而论,在众多名家之中也高大独立。为什么呢?韩愈在探究事物道理获取知识方面留下精彩论说,柳宗元被罗侯谬赞。舒国公(王安石)的新经字说被人耻笑,苏轼奔放自如的风气还没有形成。只有欧阳修的文章迂回曲折典雅厚重,南丰先生则博采众长。到了为人后议一文出现,欧阳修尚且感叹当时从未见

30、过这样的议论,大概是追忆英宗时代的事件。然而南丰先生在各位大家中间,有超过他们的地方却没有不足的。如果称他为六经辅佐,政治谋士,孟子传人,难道是虚名吗? 后来文昭公(曾巩的弟弟)的后代曾思孔对我说:他的先祖世代收藏着几十卷隆平集,没有副本,不敢轻易拿给人看,即使南丰人士也不知道先生有这本书。想要手写整部文稿,传给后来的好事者,因为忙于应试而未能实现。将它们一起刊印出来留传给后来的人阅读,难道不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一件好事吗?秀才先人讳怘,是先生的两代孙,在越地死于金将之难留下一个儿子名崈,事情闻于朝廷,因为先辈恩荫补授侍郎一职,终于南安军守一职,调动官职担任家乡查溪巡抚,世人为之庙,俯瞰不远处的溪

31、流,我乘船经过这里,常常为之徘徊而去拜谒祠堂。曾思孔以学习古代的辞赋为业,已经成为非常卓越的作者,各位生员人才济济,都文采与质朴兼备,可以说是能够世世代代使家族流传的人,所以我乐于为他们写序,让它和隆平集一起流传后世。明万历丁酉年夏天吉日,赐进士出身南丰县知事桐汭宁瑞鲤撰写。 (2022浙江湖州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战国策目录序 【宋】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叙曰: 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

32、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