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七防演示文稿精品文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182333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季七防演示文稿精品文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夏季七防演示文稿精品文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季七防演示文稿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季七防演示文稿精品文稿.ppt(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夏季七防演示文稿第1页,本讲稿共23页第2页,本讲稿共23页一、防中毒一、防中毒n1、防食物中毒,各食堂、餐厅要绝对确保饭菜、汤水清洁,防止食物中毒。n2、有害气体中毒:1)、急性硫化氢中毒:理化特点:无色、臭鸡蛋味,比空气重;n嗅觉:0.0050.13ppm即很低浓度可闻到,100ppm嗅觉迟钝,150ppm嗅神经麻痹,而150300ppm才有明显刺激性症状,易被忽视,大于500ppm意识障碍;n接触机会:自然界“硫循环”主要形式,动物、植物蛋白细菌作用产生H2S,生产设备损坏、管道漏气、违反操作规程、生产故障、硫化物车间废气、废液排放不当,疏通阴沟、粪池、下水道等;第3页,本讲稿共23页毒

2、理: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代谢快,不蓄积nH2S是窒息性气体,抑制细菌氧化酶,阻碍氧利用,造成窒息死亡;n高浓度直接抑制中枢神经,引起猝死;n具有刺激作用,引起粘膜炎症、肺水肿;n心肌损伤、弥漫性心肌病;第4页,本讲稿共23页中毒表现:n吸入低浓度:粘膜刺激症状,眼痛、流泪、怕光、咽痒、流涕、呛咳;n吸入高浓度:立即呼吸困难、昏迷、窒息、死亡,有的出现迟发性肺水肿或心肌损害;第5页,本讲稿共23页治疗:n现场(院外)抢救:迅速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平卧、安静、保暖并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心肺复苏,安全护送至医院;n院内抢救:立即高浓度吸氧(高压氧),防止出现脑水肿、肺水肿;第6页,本讲稿共23页预

3、防:n凡有可能产生H2S的过程,密闭操作、安装下抽风排毒装置,进行沟、槽、室作业,要先通风,不要冒然进入,危险作业带供氧式防毒面具、缚安全带安全绳、安排专人监护,工作场所设立自动报警器、安全警示标识等。n职工健康监护:就业前、就业后定期健康检查,一旦发现职业禁忌症(呼吸、神经和精神疾患,明显心血管、肝、肾疾病),立即调离;第7页,本讲稿共23页二、防触电二、防触电n触电急救必须分秒必争,立即就地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的进行,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第8页,本讲稿共23页n脱离电源:人触电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等原因,抓紧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这时使触电者尽快脱

4、离电源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但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救护人不可直接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活工具,以防自己触电;需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空作业时,应考虑防摔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第9页,本讲稿共23页n现场急救方法: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进行,不能等候医生到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停止急救。第10页,本讲稿共23页n人工呼吸法:主要适用于急救呼吸停止的触电者,实施人

5、工呼吸前要使呼吸道畅通。首先要尽快解开触电者的衣领,清除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血块、黏液等,并使触电者仰卧,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这时救护人员在伤员头部的一侧用一只手捏紧鼻孔,另一只手撬开嘴巴,救护人深吸气后,紧贴伤员,口对口向内吹气,时间约2秒,使其胸部膨胀。吹气完后立即将口离开,并同时放松鼻孔让其自行呼吸,时间约3秒。如触电者口撬不开,就用口对鼻呼吸法,捏紧嘴巴紧贴鼻子向内吹气。如此反复进行,触电者如果是儿童应小口吹气。第11页,本讲稿共23页n胸外挤压法:适用于急救心脏停止跳动触电者,首先将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救护人员跪在触电者的一侧,或骑跪在腰部,两手相叠(儿童只需一只手)。

6、手掌根部放在心窝稍高一点的地方,掌根向下挤压(儿童轻一些),压下深度约为34.5厘米,将心窝内血液挤出。每分钟以60 次为宜。挤压后掌根立即放松(但不要离开胸膛),让触电者自行复原,血液流回心脏。如此反复进行。第12页,本讲稿共23页n如触电者呼吸停止,而且心脏跳动也停止,则须同时实施上述两种急救方法,先吹气23次,再挤压78次,如此反复进行。第13页,本讲稿共23页三、防火三、防火n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产生的燃烧条件。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同火灾斗争的实践经验,灭火可分为以下四种方法:n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火源处或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会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如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

7、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路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进入燃烧区;设法阻拦流散的液体;拆除与火源连接的易燃建筑物等;n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如用不燃或难燃烧物质捂盖燃烧物;用水蒸气或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备;封闭起火的建筑、设备的孔洞等;第14页,本讲稿共23页n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增加散热量,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于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器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体上,使其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成新的火焰;n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过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游离基消失,而形成

8、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因缺少游离基而停止。第15页,本讲稿共23页n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产生燃烧的条件,防止燃烧条件互相结合、互相作用,根据物质燃烧的原理,防火的基本措施是:n控制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过程的物质基础,所以对可燃物质的使用要谨慎小心。在选材时,尽量用难燃烧或不燃的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对于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厂房,采用抽风或通风方法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凡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物品,要分开存放等;n隔绝空气:使用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过程应在密闭的设备内进行;对有异常危险的生产,可充装惰性气体保护;隔绝空气储存某些化学危险品等;n清除火源:入采用隔离火源、

9、控制温度、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遮拦阳光等措施,防止可燃物遇明火或温度升高而起火;n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为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就要防止新的燃烧条件形成,从而防止火灾扩大,减少火灾损失。第16页,本讲稿共23页四、防雷击四、防雷击 n1、人身安全防范n1)、雷雨天气禁止靠近避雷装置(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器等),要与避雷装置保持5米以上安全距离。在我公司内,雷雨天气也不能靠近塔吊、塔吊轨道,要远离用铁皮、铁丝等易导电物品捆扎的废纸、件草、木浆等。禁止从避雷装置引下线附近穿行、逗留。塔吊操作工雷雨天气严禁作业。n2)雷雨天气不能在大树底下避雨。不能在空旷的地带逗留。不能在高压线附近

10、停留。不能用铁把雨具避雨;第17页,本讲稿共23页n2、避雷装置维护:n 1)、堆垛原料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应与避雷装置保持3米以上距离;n2)、应及时清理避雷装置3米以内的杂物;3)、避雷装置应悬挂“危险,严禁靠近”的警示标示;n4)、避雷装置不能随意悬挂杂物,对避雷装置上的鸟窝等杂物应及时清理。第18页,本讲稿共23页五、防中暑五、防中暑 n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高温作业时,人体会出现全身性的生理机能变化,主要表现在提问调节、水盐代谢、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能量代谢、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这些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是人体对高温作业的适应性反应,属于正常的生理范围,但如超过人体机能适应

11、的限度,则会引起各种病理性变化;第19页,本讲稿共23页中暑的原因及处理n当高温环境恶劣到一定程度时,肌体通过一系列调节机能尚不能维持热平衡,而余热大量积蓄就会中暑。中暑主要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第20页,本讲稿共23页防暑降温措施n加强通风:实行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如安装排风扇、各种风扇;n卫生保健措施n体检:高温作业人员应进行入暑前的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持久行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明显的贫血、急性传染病、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n及时补充饮料,出汗是高温环境下调节体温的必要条件,为了补充高温工人因出汗而失去的大量水分和盐分,

12、必须在高温季节供给他们合乎卫生要求的清凉饮料及含盐饮料,一般每人每天供水35升,盐20克左右。此外还可以饮用盐汽水、绿茶水、绿豆汤、冷饮等。饮料温度一般控制在812为宜,饮用饮料时应少量多次;n加强宣传教育,制定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n中暑性疾病的急救与治疗:先兆或轻度中暑应使患者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解开领扣,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如有呼吸、循环衰竭倾向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点滴,并可注射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重症中暑将患者迅速送入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原则是降低过高的体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促进酸碱平衡,积极防止休克、脑水肿等。第21页,本讲稿共23页六、防汛六、防汛n各配电室、高压室门前要有防水门槛。露天、地势低的配电盘要进行防雨遮盖等防洪措施;n各单位要及时清除下水道内的污物,保持排水通畅;n地势低洼的部门(如车间、成品库、化工库等)要准备好足够的沙袋,防止雨水倒流屋内;n对一些危险建筑物进行检修防止雨水侵泡倒塌;n各单位要备有一定数量的铁锨、铁镐等防汛工具。第22页,本讲稿共23页七、防烫伤七、防烫伤n热水沟要加盖板;n高压蒸气设备、管道要包装隔热材料,防止蒸气泄漏烫伤;n保全工要穿戴好工作服、防护用品,防止电气焊烫伤;n烫伤后应小心用剪刀剪开烫伤处衣服,切勿直接扯拉衣物。第23页,本讲稿共2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