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精准提分练 第三章 特色题型精练 专题一 文言语段翻译.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7998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精准提分练 第三章 特色题型精练 专题一 文言语段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精准提分练 第三章 特色题型精练 专题一 文言语段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精准提分练 第三章 特色题型精练 专题一 文言语段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精准提分练 第三章 特色题型精练 专题一 文言语段翻译.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三章第三章 特色题型精练特色题型精练专题一专题一 文言语段翻译文言语段翻译( (一一)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不佞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游燕及楚,中岁归吴,择居润州。环润皆佳山水,润之好事者,取石巧者置竹木间为假山;予偶观之,为发一笑。或问曰:“何笑?”予曰:“世所闻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者之拳磊乎?”或曰:“君能之乎?”遂偶为成“壁” ,睹观者俱称:“俨然佳山也。 ”遂播闻于远近。时汪士衡中翰,延予銮江西筑,似为合志,与又予公所构,并骋南北江焉。暇草式所制,名园牧尔。(节选自明计成园治自序)注 銮江:今江苏仪征县。园牧后改名为“园

2、治” 。(1)世所闻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者之拳磊乎?译文:_(2)延予銮江西筑,似为合志,与又予公所构,并骋南北江焉。译文:_答案 (1)听说世上有真的就有假的,为什么不借鉴真山的形象,而要借助迎春神时用拳头大的石块堆积而成的石堆呢?(2)邀我在江苏仪征县的銮江之西为他主持建造园林,(园林建成后)好像很合我们的志趣,它同我为吴又予公主持建造的园林一起闻名于大江南北。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湖府经历注叶君伯旼,世居永嘉城中。结庐蜃江之北,茅檐竹扉,仅蔽风日,名之曰水北山居。间与二三友携酒壶,出由白鹿城,登华盖名山,持杯浩歌,声振林木;或棹短艇,具笭箵,垂纶于江水中;

3、或呼小奚奴相随,行吟梦草堂上,诗句不逼古人不欲休。当其适意时,乾坤空阔,竟不知荣辱之代迁,而寒暑之往来也。人皆曰:“贤哉,吾伯旼!高情逸韵,皦皦霞外,迹虽朝市而心实山林,其近于古之君子哉!”然予窃有疑焉:使伯旼为布衣时,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今佐大府,为元僚,任七品之职,耸四民之望,亦云重矣;而犹不忘乎山居,无乃不可乎。试以伯旼之意逆之:官书丛脞,不暇爬梳,戴星出入,犹以为不足,其能索句于寂寞之滨乎?上承乎府公,下辖乎掾曹,不敢抗之以为高,不欲抑之以为卑,虑宜详矣,其能钓沧波而出白鱼乎?民情真伪而莫之辨,官事鞅掌而莫之集,凝思入乎茫杪,精析极乎毫厘,其又能漱醪看山而流连光景2乎?是三者,伯

4、旼今咸无之,而犹道之不置者,将冯梦以见之耶?或志之以示不能忘也?我知之矣:士君子不以出处二其心,故贱贫不能慑,富贵不能骄,始终一节,卓为名臣。伯旼之贤所可称道者,盖如是而已。(节选自明宋濂水北山居记)注 经历:官名,职掌出纳文书。(1)使伯旼为布衣时,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译文:_(2)是三者,伯旼今咸无之,而犹道之不置者,将冯梦以见之耶?译文:_答案 (1)假如叶伯旼是平民百姓,借此来摒除杂念消除忧愁,或许是可以的吧。(2)这三种情形,叶伯旼如今都没有,还说不放弃,(难道)将依靠梦境来实现吗?参考译文湖府经历叶伯旼,世代居住在永嘉城中。在蜃江的北面建起房舍,茅草房檐、竹制屋舍,仅仅能够遮

5、蔽风日,给它取名为“水北山居” 。空闲时与二三好友带着酒壶,由白鹿城出发,登上著名的华盖山,手持酒杯放声高歌,歌声高亢,响彻山林;有时划着小船,准备好鱼篓,在江中垂钓;有时叫上小童仆相随,行吟在梦草堂上,诗句不接近古人不罢休。当他顺心合意时,(感觉)天地空旷辽阔,竟然不知道荣辱变化、寒暑交替。人们都说:“贤明啊,叶伯旼!高尚的情趣、超逸的风韵,高洁脱俗,虽然身在朝市,然而心却归于山林,他真是近于古代的君子啊!”然而我私下却对此存有疑问:假如叶伯旼是平民百姓,借此来摒除杂念消除忧愁,或许是可以的吧。(但)现在他辅佐上官,身为僚佐,担任七品职务,受四民仰望,也可以说是(职责)重大啊;然而(他)还不

6、忘山居生活,恐怕不行吧。试着站在叶伯旼的角度来揣测:官府的文书细碎、杂乱,没有时间梳理,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还是认为(时间)不够,哪里有时间在清静的水边寻求佳句呢?上要承命于府公,下要管辖掾曹,认为上级尊贵不敢违抗,认为下属卑微不想压制,思虑要周详,哪里能(有心思)于碧波之中垂钓呢?民情真伪而不能分辨,公事繁忙却不能完成,思考得深远细致,又怎能饮酒观山流连风景呢?这三种情形,叶伯旼如今都没有,还说不放弃,(难道)将依靠梦境来实现吗?或者记载下来以表示自己不能忘怀吗?我知道了:士君子不因为出仕或退隐改变心志,所以贫贱不能(令其)恐惧,富贵不能(令其)自满,保持操守始终如一,超越众人而成为名臣。叶伯

7、旼的贤明之所以值得称道,大概就是这样罢了。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3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节选自阳明传习录教约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有删改)(1)凡歌诗,须要整容

8、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译文:_(2)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译文:_答案 (1)唱诗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面容庄重、气息沉稳,要让学生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要控制节拍和声调。(采分点:“歌诗” , “清朗” “均审”的使动用法。)(2)让他总是感到精力充沛,这样他就不会产生厌学情绪,反会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采分点:“使”后省略“之” , “患” “自得” 。)参考译文唱诗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面容庄重、气息沉稳,要让学生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要控制节拍和声调。不要浮躁急切,不要随意喧哗,也不要胆怯害怕。时间久了,就会感到精神舒畅,心平气和。每所学校按照学生数量的多少,分成

9、四个班。每天轮流由其中一班唱诗,其他三班学生都坐在座位上,认真严肃地倾听。第五天,将四个班的学生合在一起在学校轮番演唱。每月初一、十五两日,各校都集中到书院一起演唱。讲授课文的时候,不要一味赶进度多讲,最重要的是要学生熟练掌握。根据每个学生的天资个性,能学会二百字的,只教给他一百字,让他总是感到精力充沛,这样他就不会产生厌学情绪,反会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朗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专心致志,边朗诵边思考,一字一句都要反复体会理出头绪,声音要抑扬顿挫,心情要放松自如,时间久了,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就会沁润到学生心底,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也会随之提高。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王克敬,字

10、叔能,大宁人。延祐四年,监四明倭人互市。先是,监者惧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克敬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受约束。有军士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 鄱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鄱阳距省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罪之,顾不自愧耶?”都中因得免。(节选自新元史 ,有删改)(1)有军士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译文:_(2)鄱阳距省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罪之,顾不自愧耶?译文:_答案 (1)有一个身陷日本的士兵,到这时跟从日本商人(从日本)来到中国,向王克敬申诉,希望回到家乡。(得分点:定语后置句, “至是” ,介宾短语后

11、置句,句意正确。)4(2)鄱阳距离省治(省会、省府)有上千里之远,等到行省发布命令,百姓将要饿死了,他做了仁爱之事我们却怪罪他,自己难道不会感到惭愧吗(我们自己反而不感到惭愧吗)?(得分点:“比” “罪” “顾” ,句意正确。)参考译文王克敬,字叔能,是大宁人。延祐四年,前往四明监督百姓与日本人的贸易往来。在此之前,前往监督的官员担心外国人的心理不可揣测,认为一定要严密部署军队自卫;王克敬到任后,将军队全部撤走,用恩惠安抚他们,日本人都俯首收敛,不敢喧哗闹事。有一个身陷日本的士兵,到这时跟从日本商人(从日本)来到中国,向王克敬申诉,希望回到家乡。鄱阳出现严重饥荒,总管王都中取出官仓的粮食救济饥

12、民,行省官员想治他擅自打开官仓的罪。王克敬说:“鄱阳距离省治(省会、省府)有上千里之远,等到行省发布命令,百姓将要饿死了,他做了仁爱之事我们却怪罪他,自己难道不会感到惭愧吗(我们自己反而不感到惭愧吗)?”王都中因此得以免罪。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伏湛字惠公,琅邪东武人也。更始立,以为平原太守。时仓卒兵起,天下惊扰,而湛独晏然,教授不废。谓妻子曰:“夫一谷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饥,奈何独饱?”乃共食粗粝,悉分奉禄以赈乡里,来客者百余家。时,彭宠反于渔阳,帝欲自征之,湛上疏谏曰:“渔阳以东,本备边塞,地接外虏,贡税微薄。安平之时,尚资内郡,况今荒耗,岂足先图?”(节选自后汉书伏湛传

13、)(1)乃共食粗粝,悉分奉禄以赈乡里,来客者百余家。译文:_(2)安平之时,尚资内郡,况今荒耗,岂足先图?译文:_答案 (1)于是大家一道吃粗粮,把俸禄全都救济乡邻,来他家吃饭的有一百多家。(得分点:“粗粝” “赈” “客” ,句意正确。)(2)平安的年代,尚且依靠内地郡县(供给),何况现在荒芜消耗,哪值得先图谋攻取? (得分点:“资” “荒耗” “图” ,句意正确。)参考译文伏湛,字惠公,是琅琊东武人。刘玄即位,任用他做平原太守。当时突然兵乱兴起,天下惊慌骚动,而伏湛独自很安逸,教学不停止。他对妻子儿女说:“如果一季粮食没有收成,国君吃不下饭;如今百姓都饿,怎么能独自饱餐呢?”于是大家一道吃

14、粗粮,把俸禄全都救济乡邻,来他家吃饭的有一百多家。当时,彭宠在渔阳反叛,光武帝想亲自征讨他,伏湛上疏劝说道:“渔阳以东,本是边塞,土地连接塞外敌人,赋税很少。平安的年代,尚且依靠内地郡县(供给),何况现在荒芜消耗,哪值得先图谋攻取?”5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宋琪,字俶宝,幽州蓟人。广南转运王延范,高氏之亲也,知广州徐休复密奏其不轨,且言其依附大臣。上因琪入对,问延范何如人。琪未知其端,盛言延范强明忠干,上意琪交通,不欲暴其状。琪素有文学,颇谐捷。在使府前后三十年,周知人情,光通吏术。在相位日,百执事有所求请,多面折之,以是取怨于人。(节选自宋史宋琪传)(1)盛言延范强明忠干,上

15、意琪交通,不欲暴其状。译文:_(2)百执事有所求请,多面折之,以是取怨于人。译文:_答案 (1)(宋琪)大力上言王延范精明强干,皇上认为宋琪与王延范勾结,不想公开这一情况。(得分点:“盛” “交通” “暴” ,句意正确。)(2)百官有所请求,他经常当面拒绝他们,因此被人们怨恨。(得分点:“面折” “以是” “取怨于人” ,句意正确。)参考译文宋琪,字俶宝,是幽州蓟人。广南转运使王延范,是高氏的亲戚,广州知州徐休复密奏他图谋不轨,并且上言他依附大臣。皇上趁宋琪入朝廷对,询问王延范是什么样的人。宋琪不知事情的起因,大力上言王延范精明强干,皇上认为宋琪与王延范勾结,不想公开这一情况。宋琪一向博学能文

16、,非常诙谐,才思敏捷。在节度府前后三十年,了解世态人情,尤其通晓做官之道。任宰相时,百官有所请求,他经常当面拒绝他们,因此被人们怨恨。( (二二)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同里衍斯道上人,别累年矣。一日,自钱塘至京师,访余钟山之寓舍,出其诗所谓独庵集者示余。其词或闳放驰骋以发其才,或优柔曲折以泄其志。险易并陈,浓淡迭显,盖能兼采众家,不事拘狭。观其意亦将期于自成,而为一大方者也。间与之论说,各相晤赏,余为之拭目加异。夫上人之所造如是,其尝冥契默会而自得乎?其参游四方有得于识者之所讲乎?何其说之与余同也。吾今可以少恃而自信矣。因甚爱其诗,每退直还舍,辄卧读之不厌。未几,上人告旋,

17、乞为序其帙首,辞而不获,乃识以区区之说而反之。(节选自高启独庵集序 ,有删改)(1)间与之论说,各相晤赏,余为之拭目加异。译文:_(2)未几,上人告旋,乞为序其帙首,辞而不获,乃识以区区之说而反之。6译文:_答案 (1)有时跟他谈论这方面的观点,各自领悟互相欣赏,我就更对他充满殷切的期待。(采分点:“间” “晤” “拭目” ,语意通顺。)(2)不久,衍斯道上人姚广孝要回去了,请求我为他的诗集作序,我推辞但没有被答应,就写下自己的肤浅看法回复给他。(采分点:“旋” “序” “识” “区区” 。)参考译文同乡衍斯道上人姚广孝,我和他分别已经有好几年了。一天,他从钱塘到京城,到钟山我的住处来探访我,

18、拿出他的叫“独庵集”的诗集给我看。他的诗词有的阔大奔放来展示他的才学,有的优雅婉转来抒发他的志向。诗文的惊奇与平实之特点兼而有之,词风的艳丽与淡雅交替显现,都是因为他能学习百家,博采众长,不拘泥,不狭隘。看他的作品内容发现他也有自己的一些新的创造,可以说是大方之家。有时跟他谈论这方面的观点,各自领悟互相欣赏,我就更对他充满殷切的期待。衍斯道上人姚广孝所创造的成就像这样,是他自己一人暗中体悟默想得到的呢,还是参游四方从有识之士所讲的口中得到的呢?他的学说观点和我的多么相似啊。我现在可以借此少依靠他人而相信自己了。因为特别地喜欢他的诗文,每次侍奉君主回来之后回到家里,我就经常躺着读而且百读不厌。不

19、久,衍斯道上人姚广孝要回去了,请求我为他的诗集作序,我推辞但没有被答应,就写下自己的肤浅看法回复给他。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熙宁元年七月甲申,河北地大震,坏城郭屋室,瀛州为甚。谏议大夫李公肃之为高阳关路都总管安抚使,知瀛州事,乃筑新城,方十五里,高广坚壮,率加于旧。自七月庚子始事,至十月己未落成。其用人之力,积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工;其竹苇木瓦之用,积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盖遭变之初,财匮民流,此邦之人,以谓役巨用艰,不累数稔,城垒室屋未可以复也。至于始作逾时,功以告具。盖公经理劝督,内尽其心,外尽其力,故能易坏为成,如是之敏。事闻,有诏嘉奖。(节选自曾巩瀛洲兴造记 ,有删改)(1

20、)此邦之人,以谓役巨用艰,不累数稔,城垒室屋未可以复也。译文:_(2)盖公经理劝督,内尽其心,外尽其力,故能易坏为成,如是之敏。译文:_答案 (1)这个州的百姓,认为劳役工程巨大费用筹措困难,不经过几年,城池营垒居室房屋不可能复建完成。(采分点:“邦” “以谓” “稔” 。)(2)这是因为先生经营管理劝勉督促,内部尽心,外部尽力,所以能够变毁坏的为修葺一新的,先生就是如此奋勉。(采分点:“经理” “劝” “敏” 。)参考译文熙宁元年七月甲申日,河北地区发生大地震,城市的房屋坍塌了很多,而瀛州最严重。7谏议大夫李肃之先生做高阳关路都总管安抚使,兼管瀛州事务,就开始修筑新城,方圆十五里,城墙高大宽

21、广坚固结实,都比原先的好。这些事务从七月庚子日开始做,直到十月己未日才完工。工程所用的人力,前后一共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使用的竹苇木瓦,前后也有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在遭遇大灾变的开始时期,财物匮乏百姓流离失所,这个州的百姓,认为劳役工程巨大费用筹措困难,不经过几年,城池营垒居室房屋不可能复建完成。但是等到开始做很快就大功告成。这是因为先生经营管理劝勉督促,内部尽心,外部尽力,所以能够变毁坏的为修葺一新的,先生就是如此奋勉。他的事迹被上报给朝廷,有诏令嘉奖他。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

22、,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夫智、勇、辨、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者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故先王分天下之贵富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节选自苏轼游士失职之祸 ,有删改)(1)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译文:_(2)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译文:_答案 (1)这些都是干扰百姓败坏

23、国家的人,老百姓如何能够供给而国家又如何能够承受呢?(采分点:“蠹” “支” “堪” ,大意对。)(2)那些努力耕作来奉养上等人的人,都是一些愚钝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即使想要反叛,也没有人带领他们。(采分点:“椎” “鲁” “怨” “先” 。)参考译文春秋末期,直到战国,诸侯卿相中都争相供养士人。(上至)那些谋士说客、谈天说地修饰文词、辩论“坚白同异”之类的人,下至那些长于技击、力大无穷,(乃至)会学鸡鸣狗盗技能卑下的人,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那些)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精美的食物而被安置在上等的馆舍中的士人,多到数也数不完。料想其他的(不见于史传的士人),应该有官吏的数倍和农夫的一

24、半那么多。这些都是干扰百姓败坏国家的人,老百姓如何能够供给而国家又如何能够承受呢?那些有智谋、有勇气、有辩才、有能力的四类人都是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他们)大多不能穿破旧的衣服,吃粗陋的食物而去奉养别人,都是要役使他人来奉养自己的一些人。所以前代的君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四种人各有各的职守,8那么百姓就安定了。六国的君主虐待他们百姓(的程度),不亚于秦始皇和秦二世,然而在那个时候百姓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因为当时凡是优秀杰出的民众大多被作为客卿奉养起来了,各有各的职守。(至于)那些努力耕作来奉养上等人的人,都是一些愚钝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即使想要反叛,也没有人带领他

25、们。这就是六国之所以稍稍安定而没有立即灭亡的原因。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何如宠,字康侯,桐城人。崇祯元年,起为吏部右侍郎。未至,拜礼部尚书。宗籓婚嫁命名,例请于朝。贫者为部所稽,自万历末至是,积疏累千,有白首不能完家室,骨朽而尚未名者。 如宠性孝友。母年九十,色养不衰。(节选自明史何如宠传 ,有删改)(1)贫者为部所稽,自万历末至是,积疏累千,有白首不能完家室,骨朽而尚未名者。译文:_(2)如宠性孝友。母年九十,色养不衰。译文:_答案 (1)贫困的人被礼部拖延,从万历末年到现在,积压的奏疏上千份,导致有的人头发花白了也不能成家,有的骨头腐烂了也尚未命名。(得分点:“稽” “至”

26、 “名” ,句意正确。)(2)何如宠本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他的母亲九十岁了,他和颜悦色地供养母亲,从不懈怠。(得分点:“孝” “色” “衰” ,句意正确。)参考译文何如宠,字康侯,桐城人。崇祯元年,被起用任职吏部右侍郎。还未到任,又被授予礼部尚书。宗室子孙婚嫁命名,按照旧例须向朝廷请示。贫困的人被礼部拖延,从万历末年到现在,积压的奏疏上千份,导致有的人头发花白了也不能成家,有的骨头腐烂了也尚未命名。何如宠本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他的母亲九十岁了,他和颜悦色地供养母亲,从不懈怠。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 有

27、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礼殡葬之。众咸服其行义。(节选自梁书孙谦传 ,有删改)(1)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译文:_(2)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译文:_答案 (1)孙谦担任郡县长官时,经常鼓励督促百姓耕作养蚕,务必使地利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财政收入常比相邻郡县多。(得分点:“劝课” “尽” ,句意正确。)(2)有个叫刘融的彭城人,讨饭病重,无家可归,他的朋友用车把他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得分点:“舆” “舍” “厅事” ,句意正确。)9参考译文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孙谦担

28、任郡县长官时,经常鼓励督促百姓耕作养蚕,务必使地利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财政收入常比相邻郡县多。有个叫刘融的彭城人,讨饭病重,无家可归,他的朋友用车把他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刘融死后,孙谦按礼仪殡殓埋葬他。众人都佩服孙谦的仁义作风。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明年,迁武学博士,又迁诸王宫教授。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久之,知漳州。漳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稹命营高燥地为义冢三,约期责之葬,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节选自宋史危稹传 ,有删改)(

29、1)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译文:_(2)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译文:_答案 (1)危稹虽是以教职为官名,实际上并没有教授,(于是)请求改设创立宗子学,设置课试法如太学和武学两学一样,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得分点:“谓” “名” “如” ,省略句,句意正确。)(2)其中没有属主的无名死者,或有属主而亲属没有财力安葬者,官府代为安葬,一共有两千三百多,并刻石为碑以便识别。(得分点:“若” “凡” “奇” “识” ,句意正确。)参考译文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考中进士。第二年,迁升为武学博士,又迁升为诸王

30、宫教授。危稹虽是以教职为官名,实际上并没有教授,(于是)请求改设创立宗子学,设置课试法如太学和武学两学一样,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很久以后,担任漳州知州。漳州的习俗以不葬亲属为常事,往往停留寄存僧庙古刹,危稹令人在高台、干燥之地开挖、填封三个义冢,规定期限安葬死者,其中没有属主的无名死者,或有属主而亲属没有财力安葬者,官府代为安葬,一共有两千三百多,并刻石为碑以便识别。( (三三)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淮之地,无冰雪者几年,岁亦荐饥。光之判官张公士政,于至正壬午冬,言于监郡卜颜不花曰:“予见京师与所在州郡有司,于仲冬必藏冰待用,以济酷热。而光独不然。吾为凌室,候有冰而藏之,可

31、乎?”监郡曰:“可。 ”遂筑室于城之北门,命掾吏万文宝董其役。工未毕,而夕大雪,平地盈尺,层冰如阜,人以为瑞。公命斩之,纳诸室。及竣而河冰10以泮。盖一念之诚,有以感召之。时壬午冬十有二月也。或者以为役民于严冬之际,人有不堪,不知周礼凌人斩冰之意,圣人燮理之事也。(节选自元叶祐之凌室记 ,有删改)注 光:今河南潢川县。凌室:储藏冰块的房子。(1)淮之地,无冰雪者几年,岁亦荐饥。译文:_(2)或者以为役民于严冬之际,人有不堪,不知周礼凌人斩冰之意,圣人燮理之事也。译文:_答案 (1)淮水一带地区,有好几年没下雪了,并且连年饥荒。(采分点:“无冰雪者几年”倒装句, “荐饥” 。)(2)有的人认为在

32、隆冬季节劳役百姓,百姓有不能忍受的劳苦,这是不懂得周礼中掌管凌室的人采冰的用意,是为了圣人协和调理阴阳的事情。(采分点:“或者” “以为” “堪”“燮理” , “役民于严冬之际”状语后置句。)参考译文淮水一带地区,有好几年没下雪了,并且连年饥荒。光州的判官张士政先生,在至正壬午年冬天,对光州监郡卜颜不花说:“我看京城和它附近的州郡主管官员,在仲冬时节必定收藏冰块备用,酷热时节用来缓解溽暑。只有光州不是这样。我作为掌管冰室的长官,等到有冰就封藏,可以吗?”监郡说:“可以。 ”(张公)于是在光州城北门筑造冰室,命令属官万文宝监督建造工程。工程还没完结,傍晚就下起了大雪,平地上积雪超过一尺厚,层层冰

33、雪堆得像土山,人们都认为这很祥瑞。张公命令把冰砍下运输储藏到凌室。十多天后河边的冰就融化了。大概是一个念头真诚,把它感召来了。这时是壬午年冬天十二月。有的人认为在隆冬季节劳役百姓,百姓有不能忍受的劳苦,这是不懂得周礼中掌管凌室的人采冰的用意,是为了圣人协和调理阴阳的事情。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五月日,某谨因仆夫百拜献书某官:某闻古之致精竭思以事一艺,而其志不分者,其心之所思,意之所感,必能自达于其技,使人观其动作变态,而逆得其悲欢好恶之微情。故工乐者能使喜愠见于其声,工舞者能使欣戚见于其容。当其情见于物,而意泄于外也,盖虽欲自掩而不可得。某不幸少苦贫贱,十有七岁而亲病,又二年而

34、亲丧。既仕而困于州县者,十有二年矣。其煎熬逼迫之情,郁塞愤懑之气,盈心满怀。而又饥寒困穷,就食以活其妻孥者,往来奔走,率常数千里。如某之穷者,亦可谓之极矣。其平生之区区,既尝自致其工于此,而又遭会穷厄,投其所便。故朝夕所接,事物百态,长歌恸哭,诟骂怨怒,可喜可骇,可爱可恶,出驰而入息,阳厉而阴肃,沛然于文。耒之于文,虽不可谓之工,然其用心,亦已专矣。(节选自张耒集投知己书 ,有删改)(1)故工乐者能使喜愠见于其声,工舞者能使欣戚见于其容。11译文:_(2)而又饥寒困穷,就食以活其妻孥者,往来奔走,率常数千里。译文:_答案 (1)所以擅长演奏的人能使他的欢喜愠怒表现在音乐上,擅长舞蹈的人能使他的

35、欢欣悲戚表现在容颜神色上。(采分点:“工” “愠” “见” “戚” 。)(2)而且还饥饿寒冷,艰难窘迫,外出谋生来养活妻子儿女,往来奔走,经常就是数千里。(采分点:“困穷” “就食” “活” “率常” 。)参考译文五月某日,我恭敬地通过车夫,多次行礼后(虔诚地)写信给您:我听说古代殚精竭虑去从事一种技能,而志向专一的人,他的思想和情感一定能在他的技艺和本领上有所表现,让人观察他的动作姿态的变化,就能推测得知他内心悲欢好恶的隐曲情感。所以擅长演奏的人能使他的欢喜愠怒表现在音乐上,擅长舞蹈的人能使他的欢欣悲戚表现在容颜神色上。当他们的情感和思想表现出来时,即使自己想掩藏也不可能。我不幸从小困苦贫贱

36、,十七岁时父母得病,两年后父母去世。出仕后又困厄于州县十二年。那种煎熬逼迫之情、郁闷愤怒之气,充满心胸。而且还饥饿寒冷,艰难窘迫,外出谋生来养活妻子儿女,往来奔走,经常就是数千里。像我这样处境困厄的人,可以说是达到极点了。我平生微不足道,既然曾使自己致力于把文章写好,而又遭遇仕途的失意困窘,正好投合我所擅长的。所以早晚所接触到的事,事物的各种形态,放声高歌和痛哭,辱骂怨恨和愤怒,令人高兴和令人害怕的,令人喜爱和令人厌恶的,出驰入息,表面积极内心沮丧,都充分地表现在文章中。我对于写文章,虽不能算擅长,但是用心是专一的。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余客居京师无事,间从友人薄游京城之外,而

37、环城之四野,往有佛寺,宏阔壮丽,奇伟不可胜计。询之,皆阉人之葬地出。阉人既卜葬开此,乃更创立大寺于其旁。出西直门过高粱之桥,西北行三里许,其地为宛平香山之畏吾村,有寺曰大慧。自远瞻之,高出松栝之表,其中堂有大佛,长五丈余,土人亦呼为“大佛寺”云,盖明正德中,司礼太监张雄之所建也。寺左建佑圣观,而于土阜高平之处建真武祠,大学士李东阳注为文,立石祠门之外。盖当是时,世宗方尚道术,阉人惧其寺之一旦毁为道院也。故立道家之神祠于佛寺之中,而藉此以存寺。夫使中朝之贵人为文,固若挟之以不得不作之势;而彼贵人者,亦逆俯首下气,承之以不敢不作之心。天下未有不相知而可以挟之使必然者,原其初,必自中朝之贵人与宦寺有

38、相知之旧。夫以中朝之贵人而与宦寺有相知之旧,则彼其所以为贵人者,未必不出于宦寺之推引。其不出于宦寺之推引,自我得之而何畏乎?彼推引不出于宦寺而甚良宦寺,则是惟恐宦寺之能为祸福于我,此孔子之所谓患得而患失也。(节选自刘大櫆游大慧寺记 ,有删改)注 李东阳:明朝诗人,官至吏部尚书。宦官刘谨专权时,李依附周旋,颇为时人所不满。12(1)故立道家之神祠于佛寺之中,而藉此以存寺。译文:_(2)其不出于宦寺之推引,自我得之而何畏乎?译文:_答案 (1)所以在佛寺之中立了道家的神祠,借此来保存他们的寺庙。(采分点:“藉” “存” ,状语后置,语意通顺。)(2)假如他们的地位不是出于宦寺的推举,而是属于自己得

39、来的,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采分点:“其” “推引” “何畏” ,假设关系。)参考译文我客居京城没事的时候,期间跟随友人在靠近京城之外的地方游玩,环京城的四周有许多佛寺,宏阔壮丽,奇伟不能逐一记述。问了问,这里都是宦官的安葬之地。宦官选择葬地于此,竟然另外在葬地旁边建立了大寺。从西直门经过高粱桥,往西北再走三里左右,那里是宛平香山的畏吾村,有一座寺庙叫大慧寺。从很远的地方看,高出松树的树梢,它的中堂有座大佛,长五丈多,本地人也称呼它为“大佛寺” ,是明武宗年间,司礼太监张雄建造的。大慧寺的左边建了佑圣观,土阜的高平之处建了真武祠,大学士李东阳写了碑文,并且在真武祠的外面立了石碑。当时,皇帝明世

40、宗崇尚道术,宦官害怕他们的寺庙有一天被破坏成为道院,所以在佛寺之中立了道家的神祠,借此来保存他们的寺庙。那些让中朝贵人写碑文,本来像挟持他们不得不写的形势;而那些贵人,也是俯首低声下气,接受这样的事实又不敢不写。天下没有不了解他却可以要挟他让他一定这样做的情形,追究它的本源,必定是出于朝中的贵人和宦寺有故交。那些中朝贵人因为与宦寺有旧交,那么那些之所以成为贵人的原因,未必不是出于宦寺的推举。假如他们的地位不是出于宦寺的推举,而是属于自己得来的,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而那些不是出于宦寺的推举却又与宦寺非常交好,却是担心宦寺转嫁祸福于他们,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患得患失吧。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

41、句子。徐处仁,字择之,应天府谷熟县人。童贯使陕西,欲平物价,处仁议不合,曰:“此令一传,则商贾弗行,而积藏者弗出,名为平价,适以增之。 ”转运使阿贯意,劾其格德政,倡异论,侵辱使者。钦宗即位,金人犯京师,处仁储粮列备,合锐兵万人勤王;奏乞下诏亲征,以张国威。奏至,朝廷适下亲征诏书,以李纲为行营使。即移书纲,言备御方略。金人请和而归,处仁奏宜伏兵浚、滑,击其半济。(节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三十 ,有删改)(1)转运使阿贯意,劾其格德政,倡异论,侵辱使者。译文:_(2)金人请和而归,处仁奏宜伏兵浚、滑,击其半济。13译文:_答案 (1)转运使迎合童贯的意见,弹劾徐处仁阻止德政,提倡异论,凌辱使臣。(得分

42、点:“阿” “格” “侵辱” ,句意正确。)(2)金人请求讲和后回去,徐处仁上奏说应当在浚、滑埋伏军队,在敌人渡到河中间时袭击他们。(得分点:“伏” “浚、滑” “半济” ,句意正确。)参考译文徐处仁,字择之,应天府谷熟县人。童贯出使陕西,想平抑物价,徐处仁认为不应当,说:“此令一传,假如商人不做生意,而积藏货物的人不拿出货物来,名义上是平价,实际上是涨价。 ”转运使迎合童贯的意见,弹劾徐处仁阻止德政,提倡异论,凌辱使臣。钦宗即位,金兵进犯京城,徐处仁储存粮食作准备,聚集精兵上万人为朝廷效劳;上奏乞求皇上下诏亲征,以伸张国威。奏书到时,朝廷恰好下亲征诏书,任命李纲为行营使。立即把奏书转给李纲,讲述防御策略。金人请求讲和后回去,徐处仁上奏说应当在浚、滑埋伏军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