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179758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PPT 页数:345 大小:4.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空调》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5页
《暖通空调》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暖通空调》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空调》PPT课件.ppt(3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 绪论绪论 一、一般含义一、一般含义 1、英文及缩写、英文及缩写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oning2、专业、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3、学术:如:暖通空调学会、暖通空调方向、学术:如:暖通空调学会、暖通空调方向4、工程:空调工程、通风工程、暖通工程等。、工程:空调工程、通风工程、暖通工程等。二、本课程含义二、本课程含义1、供暖:建筑供暖、供暖:建筑供暖2、通风:本课程以民用建筑通风为主、通风:本课程以民用建筑通风为主3、空气调节、空气调节:xe1.1 暖通空调含义暖通空调含义11 绪论绪论

2、 一、供暖一、供暖 1、定义:冬季,为维持房间空气一定的温度,必须向房间、定义:冬季,为维持房间空气一定的温度,必须向房间提供一定的热量,为向房间提供热量所采取的设施系统,称提供一定的热量,为向房间提供热量所采取的设施系统,称为供暖或供暖系统。为供暖或供暖系统。2、一般组成、一般组成(1)热源:锅炉、市政热网)热源:锅炉、市政热网+换热、废热、余热、可再生能换热、废热、余热、可再生能源等。源等。(2)输热系统:把热量从热源处输送、分配到供暖房间。)输热系统:把热量从热源处输送、分配到供暖房间。(3)散热设备:加热房间空气,维持房间要求的温度。)散热设备:加热房间空气,维持房间要求的温度。xe1

3、.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 绪论 3、原理、原理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1 绪论绪论 4、分类、分类(1)按热源是否集中分:)按热源是否集中分:集中式集中式:由一个集中统一的热源向多个供暖房间或建:由一个集中统一的热源向多个供暖房间或建筑提供热量的供暖系统(筑提供热量的供暖系统()分散式分散式:热源、散热设备为一个整体,对供暖房间而:热源、散热设备为一个整体,对供暖房间而言,每个房间均需布置要热源,如:烤火炉、电热汀、暖风言,每个房间均需布置要热源,如:烤火炉、电热汀、暖风机等。机等。(2)按热媒种类不同分

4、:按热媒种类不同分:热水供暖热水供暖:输热介质即热媒为热水,有低温水(:输热介质即热媒为热水,有低温水(100)、高温水()、高温水(100)系统之分。()系统之分。()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1 绪论绪论 蒸汽供暖蒸汽供暖:热媒为蒸汽,有低压(小于:热媒为蒸汽,有低压(小于0.7个表压)、个表压)、高压(高压(0.7个表压)系统之分。个表压)系统之分。热风供暖热风供暖:热媒为热风即加热后的空气,如暖风机、:热媒为热风即加热后的空气,如暖风机、空调器等。空调器等。(3)按加热室内空气方式不同分:)按加热室内空气方式不同分:散热器供暖散热器供暖:以对

5、流散热为主(:以对流散热为主()。)。辐射供暖辐射供暖:以辐射散热为主,如: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以辐射散热为主,如: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电热膜供暖、高温辐射供暖等。供暖、电热膜供暖、高温辐射供暖等。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1 绪论绪论 二、通风二、通风 1、定义:即通过通风换气,达到控制室内污染物浓度或含、定义:即通过通风换气,达到控制室内污染物浓度或含量满足卫生标准要求,具体:量满足卫生标准要求,具体:收集室内污染空气收集室内污染空气-(净化处理,如除尘、净化等)(净化处理,如除尘、净化等)-室外大气;室外大气;室外新鲜空气室外新鲜空气-(净化处

6、理,如过滤)(净化处理,如过滤)-送入室内。送入室内。注:(注:(1)污染物:指有害气体、粉尘、高温、高湿等)污染物:指有害气体、粉尘、高温、高湿等 (2)通风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与)通风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湿度。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 绪论 2、方式、方式(1)机械排风)机械排风+自然进风自然进风(2)机械进风)机械进风+自然排风自然排风(3)机械排风)机械排风+机械进风机械进风(4)自然进风)自然进风+自然排风自然排风3、一般组成:以机械排风、一般组成:以机械排风+机械进风为例,机械进风为例,排风系统:排风

7、系统:室内排风口室内排风口-风管风管-风机风机-(除尘或净化)(除尘或净化)-室外排风口室外排风口 送风系统送风系统:室外进风口室外进风口-(过滤或净化)(过滤或净化)-风机风机-风管风管-室内送风口室内送风口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1 绪论绪论 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机械通风系统示意图11 绪论绪论 4、分类、分类(1)按用途分)按用途分工业与民用通风工业与民用通风:通风换气,控制有害物浓度或含量:通风换气,控制有害物浓度或含量低于卫生标准要求(其中民用建筑通风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低于卫生标准要求(其中

8、民用建筑通风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建筑防排烟建筑防排烟:控制烟气流动,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如:控制烟气流动,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如:正压送风、机械排烟。(正压送风、机械排烟。()事故通风事故通风:排除突发事故产生的有害物、可燃、爆炸:排除突发事故产生的有害物、可燃、爆炸危险的气体,如燃气泄漏。危险的气体,如燃气泄漏。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1 绪论绪论 (2)按作用范围分:)按作用范围分:全面通风全面通风:作用范围是整个房间,如厨房排气扇排风。:作用范围是整个房间,如厨房排气扇排风。()局部通风局部通风:作用范围为产生有害物的局部地点,如厨:作用范围为产

9、生有害物的局部地点,如厨房排油烟机房排油烟机一般局部通风效果优于全面通风。一般局部通风效果优于全面通风。(3)按动力分:)按动力分:自然通风自然通风:动力为自然作用压力:风压、热压。:动力为自然作用压力:风压、热压。机械通风机械通风:动力为风机,离心式,轴流式等。:动力为风机,离心式,轴流式等。()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1 绪论绪论 三、空调三、空调1、定义:用人工的方法控制室内空气参数满足人体舒适感要、定义:用人工的方法控制室内空气参数满足人体舒适感要求及工艺要求,其中空气参数为所谓空气求及工艺要求,其中空气参数为所谓空气“四度四度”、压力、压

10、力、气味等。气味等。所谓所谓“四度四度”即为:温度、相对湿度、流速、清洁度(洁即为:温度、相对湿度、流速、清洁度(洁净度、新鲜程度)。净度、新鲜程度)。2、一般方法:把、一般方法:把一定量一定量经过经过处理处理的空气送入空调房间,吸收的空气送入空调房间,吸收余热、余湿余热、余湿,然后排出或循环使用。,然后排出或循环使用。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 绪论 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 绪论 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1 绪论绪论 3、一般组成、一般组成(1)空气调节系统:

11、待处理空气(进风口)空气调节系统:待处理空气(进风口)-空气处理空气处理空空气输送分配(风管气输送分配(风管+风机风机+送风口)送风口)-空调房间空调房间(2)冷、热水(媒)系统:冷、热源(冷水机组、锅炉)冷、热水(媒)系统:冷、热源(冷水机组、锅炉)冷热量输送分配(水管冷热量输送分配(水管+水泵或冷媒管路)水泵或冷媒管路)-空气处理设备空气处理设备4、分类、分类(1)按冷热源、空气处理是否集中分:)按冷热源、空气处理是否集中分:集中式:冷热源集中、空气处理集中(集中式:冷热源集中、空气处理集中()半集中式:冷热源集中、空气处理集中部分集中、部半集中式:冷热源集中、空气处理集中部分集中、部 分

12、分散(分分散()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1 绪论绪论 分散式:冷热源与空气处理为一个整体,每个空调房分散式:冷热源与空气处理为一个整体,每个空调房间均须布置,如:分体式空调。间均须布置,如:分体式空调。注:说明解释(注:说明解释(1)中央空调;()中央空调;(2)户式中央空调。)户式中央空调。(2)按用途分)按用途分 舒适性空调:主要满足人体舒适感要求,对温、湿度精舒适性空调:主要满足人体舒适感要求,对温、湿度精度要求不高。(度要求不高。()工艺性空调:主要有:工艺性空调:主要有:恒温恒湿空调:对温湿度精度有严格控制的要求。恒温恒湿空调:对温湿度精

13、度有严格控制的要求。净化空调:对室内灰尘、细菌浓度或个数等有严格控净化空调:对室内灰尘、细菌浓度或个数等有严格控制要求。制要求。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1 绪论绪论 除湿空调:对高湿环境湿度有控制要求。除湿空调:对高湿环境湿度有控制要求。人工气候室:用于科学实验,但自然界没有的特殊气人工气候室:用于科学实验,但自然界没有的特殊气候环境。候环境。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1 绪论绪论 一、设备、材料、方法一、设备、材料、方法 1、高效换热:如何提高制冷机、换热器能能效。如:微尺、高效换热:如何提高制冷机、换

14、热器能能效。如:微尺度换热。度换热。2、制冷剂、管材、制冷剂、管材 3、新的方法,如: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新的方法,如: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二、自控二、自控1、HVAC系统自控的现状系统自控的现状2、HVAC系统对自控的要求系统对自控的要求3、智能建筑与楼控系统。、智能建筑与楼控系统。xe1.3 HVAC的技术发展的技术发展11 绪论绪论 2、节能要求与规范、节能要求与规范(1)要求:住宅)要求:住宅50%、70%。;公建。;公建50%。(2)节能标准与规范。)节能标准与规范。3、热回收、热回收 4、关于低碳与空调。、关于低碳与空调。5、关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地源、太阳能等。、关于可再生

15、能源利用:水地源、太阳能等。6、关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关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xe1.3 HVAC的技术发展的技术发展11 绪论绪论 一、专业基础及课外阅读一、专业基础及课外阅读1、专业基础、专业基础2、课外阅读:主要参考资料、课外阅读:主要参考资料二、专业素质二、专业素质1、专业素质、专业素质2、职业敏感、职业敏感三、热爱专业三、热爱专业1、专业特点及优势、专业特点及优势2、发展前景发展前景xe1.4 如何学好本课程如何学好本课程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2.1 HVAC2.1 HVAC负荷的基本概念负荷的基本概念 1、供暖负荷、供暖负荷 2、通风负荷、通风负荷 3、空调负荷:冷负荷、热负

16、荷、湿负荷、空调负荷:冷负荷、热负荷、湿负荷注意:设计负荷与实际负荷,一般不特指,均为设计负荷注意:设计负荷与实际负荷,一般不特指,均为设计负荷2.2 2.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 一、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一、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变化规律:日变、季变、年变)变化规律:日变、季变、年变(2)确定原则:不保证原则)确定原则:不保证原则(3)暖通规范)暖通规范:(GB50736-2012)规定(条)规定(条)xe2.1 HVAC2.1 HVAC负荷的基本概念负荷的基本概念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a 供暖供暖 b 通风:夏、冬通风:夏、冬 c 空调:夏、冬空调:夏

17、、冬 注意:参数的用处注意:参数的用处(4)确定方法)确定方法 a 计算法计算法:GB50736-2012附录附录B b 查取法查取法:GB50736-2012附录附录A,如:合肥市。如:合肥市。注意:注意:气象资料的权威性;气象资料的权威性;没有气象资料的地点的处理:没有气象资料的地点的处理:地理纬度相近、气候条件相近。地理纬度相近、气候条件相近。xe2.2 2.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2 室内设计标准室内设计标准(1)空调区域)空调区域(2)空调基数与精度:如:)空调基数与精度:如:tn=251,505%(3)确定依据:满足人

18、体舒适感要求和生产工艺要求。)确定依据:满足人体舒适感要求和生产工艺要求。(4)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温度、相对湿度、流速、表面温度、衣着热温度、相对湿度、流速、表面温度、衣着热 阻等。阻等。(5)规范规定)规范规定:GB50536-3.0 a 供暖供暖:GB50536-3.01 b空调:空调:GB50736-3.023.05xe2.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2 2 供暖设计热负荷供暖设计热负荷 研究表明:研究表明:2020比较舒适;比较舒适;18 18 无冷感;无冷感;15 15 是冷感的界限温度;是冷感的界限温度;国外标准:国外标准:16-22 16-2

19、2 。国家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GB/T 18883)规)规 定民用建筑:定民用建筑:16-24 16-2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GB50736-2012)规定:)规定:严寒地区:严寒地区:18-24 18-24 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16-22 16-22 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5)确定方法:主要考虑一下方面因素确定)确定方法:主要考虑一下方面因素确定 a 房间(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标准(档次)要求房间(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标准(档次)要求 b 生活水平及习惯生活水平及习惯

20、 c 各类建筑规范的相应要求各类建筑规范的相应要求 d 节能要求节能要求注意:注意:节能与舒适要求;节能与舒适要求;节能设计标准;节能设计标准;工艺与舒适工艺与舒适要求。要求。xe2.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一、一、供暖负荷组成供暖负荷组成 1、得热量、得热量(Qd):太阳辐射,人体、照明、设备散热。:太阳辐射,人体、照明、设备散热。2、失热量、失热量(Qs):围护结构传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围护结构传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侵入耗热量等侵入耗热量等 3、热负荷:、热负荷:Q=Qs-Qd注意:注意:得热量不大的民用建筑可以

21、忽略,作为安全余量,得热量不大的民用建筑可以忽略,作为安全余量,则:则:QQs;民用建筑计算热负荷时,主要计算围护结构传民用建筑计算热负荷时,主要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xe2.3 供暖负荷计算供暖负荷计算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二、二、热负荷计算热负荷计算 (一)、围护结构传热量计算(一)、围护结构传热量计算 围护结构传热量由:基本耗热量围护结构传热量由:基本耗热量+附加(或修正)耗热量附加(或修正)耗热量组成组成,即:即:Q1=Q1J+Q1X1、基本耗热量计算、基本耗热量计算 (1)计算方法:稳定传热)计算方法:稳定传热 (2)计算公式:)计算公式:Q1J

22、=KF(tn-tw)a式中式中:tn:供暖室内设计(或计算)温度;供暖室内设计(或计算)温度;tw:供暖室外计算供暖室外计算温度;温度;F:传热面积,丈量方法如下:传热面积,丈量方法如下:xe2.3 供暖负荷计算供暖负荷计算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墙:墙:高取建筑层高,宽见图;高取建筑层高,宽见图;门、窗门、窗:取建筑门窗孔洞尺寸;:取建筑门窗孔洞尺寸;地、顶地、顶:见图。:见图。xe2.3 供暖负荷计算供暖负荷计算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温差修正系数,温差修正系数,=(tn-tl)/(tn-tw),tl:邻室温度。:邻室温度。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注意:注意:a、应考虑冷(热

23、)桥作用,取加权平均值;、应考虑冷(热)桥作用,取加权平均值;b、应满足节能设计标准限值要求或建筑节能权衡计算要求应满足节能设计标准限值要求或建筑节能权衡计算要求;c、获取:一般由建筑节能计算给出;获取:一般由建筑节能计算给出;d、关于建筑节能与设计标、关于建筑节能与设计标准的有关概念。准的有关概念。2、附加耗热量计算、附加耗热量计算(1)朝向修正)朝向修正(对基本耗热量的修正)(对基本耗热量的修正)北、东北、西北:北、东北、西北:0%10%;东、西:东、西:-5%东南、西南、:东南、西南、:-10-15%;南:南:-15-30%xe2.3 供暖负荷计算供暖负荷计算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注:

24、注:冬季日照率冬季日照率35%时,东南、西南和南向宜取时,东南、西南和南向宜取-100%,东西不修正;,东西不修正;日照被遮挡时,南向可按东西向、日照被遮挡时,南向可按东西向、其它方向按北向修正;其它方向按北向修正;偏角偏角15度时,按主朝向修正。度时,按主朝向修正。(2)风力附加:建筑物位于不避风的高低、河边、湖滨、海)风力附加:建筑物位于不避风的高低、河边、湖滨、海岸、旷野时,其垂直的外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应附加岸、旷野时,其垂直的外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应附加5%。(3)高度附加:房间高度大于)高度附加:房间高度大于4m时,应在基本耗热量与附时,应在基本耗热量与附加耗热量之和基础上计算高度附加

25、率,每高出加耗热量之和基础上计算高度附加率,每高出1m,附加,附加2%,最大不应大于,最大不应大于20%。注:住宅一般情况这注:住宅一般情况这2项都可以不考虑。项都可以不考虑。xe2.3 供暖负荷计算供暖负荷计算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4)外门开启附加(冷风侵入耗热量,对外门基本耗热量)外门开启附加(冷风侵入耗热量,对外门基本耗热量修正)修正)开启一般外门(如住宅、宿舍、幼儿园等)开启一般外门(如住宅、宿舍、幼儿园等)一道门:一道门:65n%二道门(有门斗):二道门(有门斗):80n%三道门(二道门斗:三道门(二道门斗:60n%开启频繁外门(如办公、学校、门诊部、商店等)开启频繁外门(如办公

26、、学校、门诊部、商店等)一道门:一道门:98130n%二道门(有门斗):二道门(有门斗):120160n%三道门(二道门斗):三道门(二道门斗):90120n%xe2.3 供暖负荷计算供暖负荷计算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注:注:a、n为楼层数;外门是指建筑底层入口的门,不是各层为楼层数;外门是指建筑底层入口的门,不是各层入户的门,阳台门不应计算;入户的门,阳台门不应计算;b、外门最大附加不应大于、外门最大附加不应大于500%。;。;c、外门开启附加率仅适用短时间开启的、无热幕的外、外门开启附加率仅适用短时间开启的、无热幕的外门;门;d、仅计算冬季经常开启的外门。、仅计算冬季经常开启的外门。(5

27、)技术措施)技术措施-2009提出的附加:窗墙比过大的附加、提出的附加:窗墙比过大的附加、两面外墙附加、间歇使用建筑附加。两面外墙附加、间歇使用建筑附加。xe2.3 供暖负荷计算供暖负荷计算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二)、冷风渗透耗热量(二)、冷风渗透耗热量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Q2=0.278 Cp L w(tn-tw)(W)Cp:空气定压质量比热:空气定压质量比热,kJ/kg.,一般取一般取1.01 w:空气密度:空气密度,kg/m3 L:渗入室内的冷空气体积流量:渗入室内的冷空气体积流量m3/h L的确定的确定 1、多层建筑、多层建筑(1)缝隙法(忽略热压作用和风速沿高度变化)缝隙法(忽

28、略热压作用和风速沿高度变化)L=(lL1n)l:房间某朝向可开启门窗缝隙长度:房间某朝向可开启门窗缝隙长度,mxe2.3 供暖负荷计算供暖负荷计算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L1:每:每m缝隙渗透的冷空气量缝隙渗透的冷空气量m3/h.m,查表获取查表获取n:朝向修正系数,查表获取。朝向修正系数,查表获取。(2)换气次数法:)换气次数法:L=NVN:换气次数,:换气次数,V:房间体积:房间体积m3 居住建筑房间换气次数如下:居住建筑房间换气次数如下:xe2.3 供暖负荷计算供暖负荷计算 房间暴露房间暴露情况情况一面有外一面有外窗或门窗或门两面有外两面有外窗或门窗或门三面有外三面有外窗或门窗或门门厅门

29、厅换气次数换气次数0.550.5-11-1.22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2、高层建筑:考虑热压风压联合作用,以及室外风速沿高、高层建筑:考虑热压风压联合作用,以及室外风速沿高度变化,渗的冷空气量计算:度变化,渗的冷空气量计算:L=(lL0mb)(l:缝隙长度)缝隙长度)L0:单位长度门窗缝隙深入的理论空气量单位长度门窗缝隙深入的理论空气量,m3/h.mm:朝向综合修正系数,:朝向综合修正系数,m=CrCf(n1/b+C)Ch Cr:热压系数;:热压系数;Cf:风压差系数:风压差系数 n:纯风压下朝向修正系数:纯风压下朝向修正系数 C:门窗缝两侧有效热压差与风压差之比门窗缝两侧有效热压差与风压差

30、之比 Ch:高度修正系数:高度修正系数 b:渗风指数:渗风指数,b=0.56-0.78,无数据时,可取,无数据时,可取0.67xe2.3 供暖负荷计算供暖负荷计算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技术措施规定:技术措施规定:阳台门的冷风渗透量:按相应朝向和级别门窗冷风渗透阳台门的冷风渗透量:按相应朝向和级别门窗冷风渗透2倍计算;倍计算;住宅防盗门:按住宅防盗门:按2级窗计算;级窗计算;普通外门:按普通外门:按1级窗计算;级窗计算;住宅户门:楼梯间不供暖时,按住宅户门:楼梯间不供暖时,按2m3/h计算。计算。3、负荷概算:面积指标法、负荷概算:面积指标法 Q=qsF qs:面积指标:面积指标,w/;F;建

31、筑面积或供暖面积;建筑面积或供暖面积 注意:建筑面积真对整个建筑,供暖面积针对供暖房间。注意:建筑面积真对整个建筑,供暖面积针对供暖房间。xe2.3 供暖负荷计算供暖负荷计算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技术措施规定:技术措施规定:阳台门的冷风渗透量:按相应朝向和级别门窗冷风渗透阳台门的冷风渗透量:按相应朝向和级别门窗冷风渗透2倍计算;倍计算;住宅防盗门:按住宅防盗门:按2级窗计算;级窗计算;普通外门:按普通外门:按1级窗计算;级窗计算;住宅户门:楼梯间不供暖时,按住宅户门:楼梯间不供暖时,按2m3/h计算。计算。xe2.3 供暖负荷计算供暖负荷计算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一、冷负荷一、冷负荷 1、

32、冷负荷与得热量关系、冷负荷与得热量关系(1)得热量)得热量外扰: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热外扰: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热 内绕:人体、照明、设备(电热、电动、电子)散内绕:人体、照明、设备(电热、电动、电子)散热热(2)得热分类)得热分类 a、得热:对流、辐射、得热:对流、辐射 b、得热:显热(与温度变化有关),潜热(与温度、得热:显热(与温度变化有关),潜热(与温度变化无关,与含湿量变化有关)。变化无关,与含湿量变化有关)。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3)得热形成冷负荷过程:)得热形成冷负荷过程:2 负荷计算

33、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1)材料蓄热能力)材料蓄热能力越强,冷负荷衰减越越强,冷负荷衰减越大,滞后时间越长。大,滞后时间越长。(2)蓄热能力与材)蓄热能力与材料容量有关,热容越料容量有关,热容越大,蓄热能力越强。大,蓄热能力越强。(3)热容量)热容量=材料材料重量乘比热(建筑重量乘比热(建筑比热差距不大)。比热差距不大)。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2、冷负荷计算方法、冷负荷计算方法(1)稳定传热与不稳定传热)稳定传热与不稳定传热(2)得热量与冷负荷是否区分)

34、得热量与冷负荷是否区分 当量温差法(当量温差法(1946年,美国)年,美国):逐时计算,得热逐时计算,得热=冷负荷冷负荷 谐波分解法谐波分解法(50年代,前苏联年代,前苏联):逐时计算,得热逐时计算,得热=冷负荷冷负荷 反应系数法反应系数法(1968年,加拿大年,加拿大):逐时计算,得热逐时计算,得热冷负荷冷负荷 -改进:传递函数法(改进:传递函数法(1978年年)(3)谐波反应法(我国,)谐波反应法(我国,82年,基础年,基础-谐波分解法)谐波分解法)(4)冷负荷系数法冷负荷系数法(我国,(我国,82年,基础传递函数法)年,基础传递函数法)(5)其它方法)其它方法xe2.4 空调冷(热)湿负

35、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3、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1)围护结构冷负荷)围护结构冷负荷 外墙、屋顶温差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外墙、屋顶温差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a、计算公式:、计算公式:CL=KF(tl.t-tn)K:传热系数,一般由建筑节能计算给出传热系数,一般由建筑节能计算给出 F:传热面积:传热面积 tn:空调室内设计(计算)温度:空调室内设计(计算)温度 tl.t: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 b、热作用(室外空气温差和太阳辐射热,即、热作用(室外空气温差和太阳辐射热,即综合温度综合温度 (tz=tw+J/w);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

36、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c、冷负荷计算温度的定义及来源、冷负荷计算温度的定义及来源 tl.t=CL/K d、地点、外表面放热系数、吸收系数不同时的修正;、地点、外表面放热系数、吸收系数不同时的修正;e、对于非轻型外墙,可采用平均综合温度代替、对于非轻型外墙,可采用平均综合温度代替 (tzp=twp+J/w)玻璃窗温差传热形成冷负荷玻璃窗温差传热形成冷负荷 a、计算公式:、计算公式:CL=KF(tl.t-tn)K:传热系数,一般由建筑节能计算给出传热系数,一般由建筑节能计算给出 F:传热面积;:传热面积;tn:空调室内设计(计算)温度:空调室内设计(计算)温度 tl.t:玻璃窗逐时冷负荷计算

37、温度玻璃窗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b、热作用(、热作用(室外空气温度室外空气温度););c、冷负荷计算温度的定义及来源:、冷负荷计算温度的定义及来源:tl.t=CL/K d、地点不同时的修正。、地点不同时的修正。日射得热形成冷负荷日射得热形成冷负荷 a、透过玻璃窗的得热量:、透过玻璃窗的得热量:q=qt+qqt:透过玻璃窗直接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透过玻璃窗直接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玻璃吸收太阳辐射热传入室内的热量:玻璃吸收太阳辐射热传入室内的热量 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b、日射得热因素、日射得热

38、因素由于窗的类型、遮阳设施、太阳入射角及强度等因素由于窗的类型、遮阳设施、太阳入射角及强度等因素组合太多,无法用数学函数表达,工程上采用所谓对比的计组合太多,无法用数学函数表达,工程上采用所谓对比的计算方法,即采用计算简化、固定条件下的日射得热量。算方法,即采用计算简化、固定条件下的日射得热量。条件:条件:标准玻璃:标准玻璃:3mm,普通平板玻璃,普通平板玻璃外侧放热系数:外侧放热系数:18.6内侧放热系数:内侧放热系数:8.7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以夏季以夏季7月为代表月为代表日射得热因素:日射得热因素:Dj=qt+q 经过大量统计、计算、相似分析给出

39、了适合全国各经过大量统计、计算、相似分析给出了适合全国各地区(纬度带,带宽地区(纬度带,带宽5度)的度)的Djmax。对非标准玻璃、不同窗框、遮阳设施,引入综合遮对非标准玻璃、不同窗框、遮阳设施,引入综合遮挡系数修正挡系数修正 Cz=CsC i Cs:窗玻璃遮阳系数:窗玻璃遮阳系数,Cs=实际玻璃的日射得热量实际玻璃的日射得热量/标准玻璃日射得热量标准玻璃日射得热量 Ci:窗内遮阳系数:窗内遮阳系数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c、冷负荷计算、冷负荷计算 CL=CaFCzDjmaxCLQF:窗口面积;:窗口面积;Ca:窗有效面积系数:窗有效面积系数CLQ:冷负荷

40、系数,注意冷负荷系数,注意 定义:定义:CLQ=CL/Djmax 数据给出以北纬数据给出以北纬27.5度分南北区。度分南北区。内围护结构冷负荷内围护结构冷负荷按稳定传热计算按稳定传热计算CL=KF(tl-tn)tl:邻室计算温度,:邻室计算温度,tl=twp+tl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twp:夏季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夏季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tl:邻室计算温度与夏季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差,可按下:邻室计算温度与夏季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差,可按下表取值:表取值:邻室发热量邻室发热量 (w)tl 很少(如办公,走廊)很少(如办公,走廊)0-2 23 3 23-1

41、16 5 关于地面冷负荷:关于地面冷负荷:一般情况地面温度低于室内温度,可一般情况地面温度低于室内温度,可 以不计算。以不计算。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2)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电动设备电动设备 a 电机工艺设备均在空调区电机工艺设备均在空调区CL=(1000n1n2n3N/)CLQ b 电机在空调区,工艺设备不在空调区电机在空调区,工艺设备不在空调区CL=(1000n1n2n3N(1-/)CLQ c 电机不在空调区,工艺设备在空调区电机不在空调区,工艺设备在空调区CL=1000n1n2n3NCLQ N:电动设备安装功率,:电动设备

42、安装功率,KW;:电机效率:电机效率,一般产品样本给出。,一般产品样本给出。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n1:利用系数:利用系数,电机最大实耗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一般电机最大实耗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一般 可取可取0.7-0.9。n2:电动机负荷系数,电机每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最大功:电动机负荷系数,电机每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最大功 率之比,一般可取率之比,一般可取0.4-0.5。n3:同时使用系:电机同时使用的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同时使用系:电机同时使用的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可取一般可取0.5-0.9。CLQ:冷负荷系数,详见附录:冷负荷系数,详见附录2-2

43、0、21。注:当空调系统间歇运行时,则,注:当空调系统间歇运行时,则,CLQ=1.0。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电热设备电热设备 对于无保温密闭罩的电热设备:对于无保温密闭罩的电热设备:CL=1000n1n2n3n4NCLQ n1、n2、n3:含义同前。:含义同前。n4:考虑排风带走热量的系数,一般取:考虑排风带走热量的系数,一般取0.5。电子设备电子设备CL=(1000n1n2n3N/)CLQ n1、n2、n3:含义同前,其中:含义同前,其中n3根据情况而定,一般:根据情况而定,一般:注:公共建筑电器设备散热量可参照节标注:公共建筑电器设备散热量可参照节标

44、 表表B.0.7-1。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3)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白炽灯(热光源)白炽灯(热光源)CL=1000NCLQ N:照明设备功率,:照明设备功率,KW;CLQ:冷负荷系数:冷负荷系数。荧光灯(冷光源)荧光灯(冷光源)CL=1000Nn1n2CLQ N:照明设备功率,:照明设备功率,KW;CLQ:冷负荷系数:冷负荷系数,见附录。见附录。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在空调房间内取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在空调房间内取1.2,在吊,在吊 顶内取顶内取1.0。n2:灯罩隔热系数,有通风孔取:灯罩隔热系数,有通风孔取0.5-

45、0.6,反之取,反之取0.6-0.8。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4)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人体显热冷负荷人体显热冷负荷 CLx=qsnCLQ qs:不同室温、活动强度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不同室温、活动强度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见,见 表表2-13。n:室内人数:室内人数 :群集系数,以成年男子为计算基础,对不同功能的:群集系数,以成年男子为计算基础,对不同功能的 建筑不同人群(成年男子、女子、儿童)引入的修建筑不同人群(成年男子、女子、儿童)引入的修 正系数,见表正系数,见表2-12 CLQ:冷负荷系数:冷负荷系数,见附录见附录2

46、-23,注意计算时刻为人员进,注意计算时刻为人员进 入房间时刻算起。入房间时刻算起。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人体潜热冷负荷人体潜热冷负荷CLq=qlnql:不同室温、活动强度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不同室温、活动强度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见,见 表表2-13。人体散热冷负荷人体散热冷负荷CL=CLx+CLq (5)食物散热冷负荷,食物包括显热和潜热,可按下列数值)食物散热冷负荷,食物包括显热和潜热,可按下列数值 采用:采用:食物全热取食物全热取17.4W/人;食物显热取人;食物显热取 8.7W/人;人;食物潜热取食物潜热取8.7W人;食物散湿量取人;食物散湿

47、量取11.5g/h。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二、空调热负荷二、空调热负荷 1、计算方法:稳定传热、计算方法:稳定传热 2、注意区别冬季空调与供暖室外计算温度、注意区别冬季空调与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3、一般空调房间为正压,可不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一般空调房间为正压,可不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三、湿负荷三、湿负荷 1、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W=0.278ng10-6 (kg/s)g:人体小时散湿量人体小时散湿量kg/h,见表,见表2-13,其它参数同前。,其它参数同前。2、敞开水面散湿量、敞开水面散湿量 3、围护结构透湿量、围护结构透湿量xe2.4 空调冷(热)

48、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四四 、新风负荷、新风负荷Qw=Gw(iw-in)(kw)Gw:新风量新风量(kg/s);in、iw:室内、外空气焓值:室内、外空气焓值(KJ/kg干)干)五、室内冷负荷与制冷系统冷负荷五、室内冷负荷与制冷系统冷负荷 1、室内冷负荷、室内冷负荷(1)围护结构传热冷负荷)围护结构传热冷负荷(2)人员、照明、设备散热冷负荷)人员、照明、设备散热冷负荷 逐时最大值:各空调区(房间)逐时相加得到的逐时逐时最大值:各空调区(房间)逐时相加得到的逐时 最大值。最大值。最大值累计:各空调区(房间)最大值的累计。最大值累计:各空调区(房间)最大值的累计。xe2.4 空调冷

49、(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2、制冷系统冷负荷、制冷系统冷负荷(1)室内冷负荷:空调系统有自动温控时取)室内冷负荷:空调系统有自动温控时取逐时最大值逐时最大值;没;没有温控时取最大值累计。有温控时取最大值累计。(2)新风冷负荷)新风冷负荷(3)空气处理附加冷负荷(如再热)空气处理附加冷负荷(如再热)(4)水泵、水管温升附加,计算参见措施)水泵、水管温升附加,计算参见措施2009。(5)风机、风道温升附加,计算参见措施)风机、风道温升附加,计算参见措施2009。(6)送风管道漏风附加,计算参见措施)送风管道漏风附加,计算参见措施2009。(7)制冷系统冷负荷:选择冷源设备的依据,

50、)制冷系统冷负荷:选择冷源设备的依据,制冷系统冷负荷制冷系统冷负荷=(1)+(2)+(3)+(4)+(5)+(6)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2 负荷计算 六、负荷概算六、负荷概算1、面积指标法:、面积指标法:CL=qsF qs:空调冷负荷概算面积指标,:空调冷负荷概算面积指标,w/m2。F:建筑面积或空调面积,:建筑面积或空调面积,m2。2、面积指标、面积指标(1)建筑面积指标()建筑面积指标(w/m2):总冷负荷):总冷负荷/建筑面积建筑面积(2)空调面积指标()空调面积指标(w/m2):总冷负荷):总冷负荷/空调面积空调面积 注:注:建筑面积指空调区域面积与非空调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