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运动规律》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179724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体运动规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水体运动规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体运动规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体运动规律》PPT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知识点一知识点一 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及地理意义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及地理意义 水体运动规律专题水体运动规律专题水循环水循环 示意图示意图 主要环节主要环节 意义意义 海陆海陆间大间大循环循环 蒸发;蒸发;水汽水汽输送;输送;降水;降水;地表径流;地表径流;下渗;下渗;地下径流地下径流维持全维持全球水的球水的动态平动态平衡;更衡;更新陆地新陆地各种水各种水体;调体;调节全球节全球热量平热量平衡;塑衡;塑造地表造地表形态形态 陆地陆地内循内循环环蒸发;蒸发;植物蒸植物蒸腾;腾;降水降水 海上海上内循内循环环 蒸发;蒸发;降水降水 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是水循环的最重要环节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是水循环的最重

2、要环节之一,是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之一,是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补给补给类型类型 补给补给时间时间 补给补给特点特点 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在我国在我国的分布的分布 雨水雨水补给补给 我国河流我国河流雨水补给雨水补给主要是夏主要是夏秋两季秋两季 水量变化大;水量变化大;是河流最主是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要的补给形式式 流量变化与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的变降水量的变化相一致化相一致 主要分布主要分布 在东部季在东部季 风区风区 季节季节性积性积雪融雪融水补水补给给 春季春季 补给有时间补给有时间性;水量变性;水量变化较稳定化较稳定 流量变化与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密切的关系

3、,春季气温升春季气温升高,积雪开高,积雪开始融化始融化 东北东北地区地区(1)河流补给的五种类型及主要特点)河流补给的五种类型及主要特点永久性永久性积雪、积雪、冰川融冰川融水补给水补给 主要主要 在夏在夏 季季 补给有时间性、补给有时间性、水量变化稳定水量变化稳定 流量变化与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密切的关系,夏季气温最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高,冰雪融化最多化最多 西北西北地区地区 湖泊水湖泊水补给补给 全年全年 对径流起调节作对径流起调节作用;水量较稳定用;水量较稳定 由湖泊的蓄由湖泊的蓄水能力和水水能力和水位决定位决定 长江中下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游的湖泊 地下水地下水补给补给

4、 全年全年 水量较稳定,与水量较稳定,与河流互补;河流河流互补;河流最稳定可靠的补最稳定可靠的补给给 根据地下水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而位的高低而定定 西南的喀西南的喀斯特地区、斯特地区、济南小清济南小清河河 河流流向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即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河流流向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即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地势低的地方。如我国地势总体上是西高东低,所以,如我国地势总体上是西高东低,所以,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而亚洲的地势是中间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而亚洲的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所以河流流向呈放射状,即由中间流向四高四周低,所以河流流向呈放射状,即由中间流向四周。周。(2)河流流向

5、的判断方法)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注注: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但其径流的变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但最主要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但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是雨水补给,所以洪峰期出现在降水量最大的补给方式是雨水补给,所以洪峰期出现在降水量最大的夏季。的夏季。河流流向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判定,如上图所示:河流流向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判定,如上图所示:根据根据一条(组)等高线一条(组)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判定河流流向。根据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一组等潜水位线

6、,判定河流流向。,判定河流流向。根据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判定河流流向。根据根据河床的深浅(两岸的陡缓)河床的深浅(两岸的陡缓)判定河流流向判定河流流向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由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根据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判定河流流

7、向。根据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判定河流流向若要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那这条河一若要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那这条河一定是著名的或有特色的河流。定是著名的或有特色的河流。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的区别与联系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的区别与联系(3)河流特征分析)河流特征分析河谷特征河谷特征上游河谷:形成流水侵蚀地貌,河谷呈上游河谷:形成流水侵蚀地貌,河谷呈“V”字形,字形,多峡谷、急流与瀑布等。多峡谷、急流与瀑布等。下游河谷:形成流水堆积地貌,河谷宽浅,河中多下游河谷:形成流水堆积地貌,河谷宽浅,河中多沙洲、江心岛、河口出现三角洲等。沙洲、江心岛、河口出现

8、三角洲等。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径流量径流量主要与流域内的气候有关,降水量、流主要与流域内的气候有关,降水量、流域面积、干流长度、支流多少都对径流量有影响。域面积、干流长度、支流多少都对径流量有影响。水位水位主要与降水的季节变化或气温变化有关。主要与降水的季节变化或气温变化有关。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同等条件下,植被覆盖率高的流域水位变化点决定。同等条件下,植被覆盖率高的流域水位变化要小于植被覆盖率低的流域。要小于植被覆盖率低的

9、流域。结冰期与凌汛结冰期与凌汛主要与气温有关。最冷月均温小于主要与气温有关。最冷月均温小于0,有结冰期,若河流同时又是从较低纬度地区流,有结冰期,若河流同时又是从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则还会有凌汛现象。向较高纬度地区的,则还会有凌汛现象。含沙量含沙量主要与流域内植被状况有关。土质、气候、主要与流域内植被状况有关。土质、气候、流速、经济活动等对河流含沙量也有影响。流速、经济活动等对河流含沙量也有影响。流速流速主要与地形坡度(落差)有关。主要与地形坡度(落差)有关。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水。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水。等潜水位线等潜水位线类似于等高线,它是潜水位(潜水面海拔

10、高度)相等类似于等高线,它是潜水位(潜水面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的点连成的线;等潜水位线数值反映地势高低,潜等潜水位线数值反映地势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等高线地形图中,河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形成于山谷处并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流形成于山谷处并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潜水流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潜水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潜水位线密处流速快,反之则慢;位线密处流速快,反之则慢;等潜水位线与河流、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高度;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高度;潜水

11、与河流补给关系:若潜水流向河流,则潜水补潜水与河流补给关系:若潜水流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流;若潜水流向为背向河流,则河流补给潜水。给河流;若潜水流向为背向河流,则河流补给潜水。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4)等潜水位线)等潜水位线知识点二知识点二 洋流洋流1.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中低纬副热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中低纬副热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 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 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大陆东岸是暖流(如日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大陆东岸是暖流(如日 本暖流、巴西暖流),大洋东岸、大陆西岸是寒本暖

12、流、巴西暖流),大洋东岸、大陆西岸是寒 流(如加利福尼亚寒流、本格拉寒流等)。流(如加利福尼亚寒流、本格拉寒流等)。(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北半球中高纬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 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是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是 寒流(如千岛寒流),大洋东岸、大陆西岸是暖寒流(如千岛寒流),大洋东岸、大陆西岸是暖 流流 (如北大西洋暖流)。(如北大西洋暖流)。(3)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环流。)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环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 受东北季风

13、影响,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受东北季风影响,呈逆时针方向流动。(4)在南半球)在南半球4060之间的海域,形成了全球性之间的海域,形成了全球性西风漂流。西风漂流。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在高低纬之间进行热量输送与)对气候的影响:在高低纬之间进行热量输送与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暖流:对大陆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暖流:对大陆沿岸有增温和增湿的作用。如地处高纬的摩尔曼斯沿岸有增温和增湿的作用。如地处高纬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就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寒流:克港终年不冻,就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寒流:对大陆沿岸有降温和减湿的作用。如秘鲁及澳大

14、利对大陆沿岸有降温和减湿的作用。如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环境就与沿岸的寒流密切相关。亚西海岸的荒漠环境就与沿岸的寒流密切相关。(2)影响海洋生物分布:寒暖流交汇处,海水上下)影响海洋生物分布:寒暖流交汇处,海水上下搅动给鱼类带来了丰富的饵料,这里往往形成大渔场,搅动给鱼类带来了丰富的饵料,这里往往形成大渔场,如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将深如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如秘鲁渔场。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如秘鲁渔场。(3)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水污染范围。海水污染

15、范围。(4)对海洋航运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对海洋航运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对航行不利;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对航行不利;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船只造成威胁。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船只造成威胁。读读“两段沿两段沿20纬线的海陆分布图纬线的海陆分布图”,之间和之间和之间为陆地,其余两侧为海洋,回答之间为陆地,其余两侧为海洋,回答(1)(2)题。)题。(1)8月份,图中月份,图中、四处附近海域水四处附近海域水温最低的是温最低的是()A.B.C.D.(2)关于图中)关于图中、四处海域的叙述,正四处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16、确的是()A.处海域冬季洋流东流处海域冬季洋流东流B.处海域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处海域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C.处海域有上处海域有上升流,形成渔场升流,形成渔场D.处沿海有荒漠景观处沿海有荒漠景观解析解析 本题组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题组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进行定位,)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进行定位,之间是印度半岛,之间是印度半岛,之间是南美洲中部。之间是南美洲中部。8月月份份处为季风洋流,处为季风洋流,处为秘鲁寒流,处为秘鲁寒流,处为巴西处为巴西暖流。第(暖流。第(2)题,秘鲁寒流属上升流,形成著名的)题,秘鲁寒流属

17、上升流,形成著名的秘鲁渔场。秘鲁渔场。答案答案 (1)C (2)C考向一考向一 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和意义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和意义示例示例1 读下图,回答问题。读下图,回答问题。(1)该图中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该图中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湖泊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湖泊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2)在)在a和和b两个补给区中,有利于大气降水转化为两个补给区中,有利于大气降水转化为地下水的地区代号是地下水的地区代号是 ,理由是,理由是。(3)从利用上讲,)从利用上讲,C层地下水的主要优点是层地下水的主要优点是 ,它分布的地区地质构造多为它分布的地区地质构造多为 。(4)从循环角度讲

18、,受到污染后更新速度较快的是)从循环角度讲,受到污染后更新速度较快的是 (填写字母)层,理由是(填写字母)层,理由是 。(5)根据图中信息,使)根据图中信息,使A层地下水受污染的污染源层地下水受污染的污染源有有 、。(6)若对)若对A层地下水过度开采,可能引起的直接后层地下水过度开采,可能引起的直接后果是果是 。解析解析 本题以某区域循环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水循环本题以某区域循环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意义。由图知:的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意义。由图知:图示地区图示地区水资源类型有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存在补给关水资源类型有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存在补给关系;系;a、b两

19、地区,两地区,a地区植被良好,有利于地表水地区植被良好,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的下渗,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城市区存在着对地城市区存在着对地下水的污染;下水的污染;A、C两含水层,两含水层,A较浅,较浅,C较深。第较深。第(1)题,解答时注意地下水位。第()题,解答时注意地下水位。第(2)题,注意)题,注意a、b之间在植被及坡度上的差异。第(之间在植被及坡度上的差异。第(3)题,注意)题,注意C含含水层与水层与A含水层之间的区别。第(含水层之间的区别。第(4)题,)题,A层埋藏浅,层埋藏浅,水更新循环快。第(水更新循环快。第(5)题,城市大量排放工业废水、)题,城市大量排放工业

20、废水、生活污水会造成地下水污染。第(生活污水会造成地下水污染。第(6)题,过度开采)题,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后果。地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后果。答案答案 (1)地下水补给河流水湖泊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补给河流水湖泊水补给地下水(2)a 地表平缓,植被茂密,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地表平缓,植被茂密,有利于地表水下渗(3)埋藏深,直接受气候的影响小,流量稳定,水)埋藏深,直接受气候的影响小,流量稳定,水质好,不易受污染质好,不易受污染 自流盆地(向斜)自流盆地(向斜)(4)A 埋藏浅,循环快埋藏浅,循环快(5)工业废水)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生活污水(6)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

21、地下漏斗区;引起)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区;引起地面沉降、建筑物塌陷;沿海地区可引起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建筑物塌陷;沿海地区可引起海水入侵,水质变坏。水质变坏。考向二考向二 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示例示例2 (2009上海地理)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上海地理)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洋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答问题。图图2北印度洋夏季风示意北印度洋夏季风示意(1)读图)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该洋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流(虚线所

22、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流,它对沿岸气候。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能够起到 、的作用。的作用。(2)图)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方向)流动。在图虚线所示的洋流朝(方向)流动。在图2所所示的示的、四海区中,图四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出现在 海区。海区。(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

23、?在图?在图2所示所示、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解析解析 (1)(2)题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题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暖流使海水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弯曲,南半球的海致,暖流使海水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弯曲,南半球的海水表面温度向南递减。(水表面温度向南递减。(3)西南季风主要是由气压)西南季风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造成的,其次才是海陆热力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造成的,其次才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洋流的流向与风向基本一致。性质差异。季风洋流的流向与风向基本一致。(4)大陆沿岸海区的涌升流的成因主要是受离岸风)大陆沿岸海区的

24、涌升流的成因主要是受离岸风的影响;盐度、温度差异而导致的密度差异也是涌升的影响;盐度、温度差异而导致的密度差异也是涌升流的形成因素之一。流的形成因素之一。答案答案 (1)南)南 高高 暖暖 增温增温 增湿(增湿(2)南)南 (3)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造成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形成西南风;造成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形成西南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加强了西南风。顺时针流动。(加强了西南风。顺时针流动。(4)有些沿岸海区吹)有些沿岸海区吹从

25、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走,海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走,海平面降低,此时附近海区的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平面降低,此时附近海区的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充,在沿岸形成涌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充,在沿岸形成涌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海区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成涌升流。海区与邻近海区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成涌升流。处。处。方法技巧方法技巧洋流辨别洋流辨别(1)根据气压带、风带与洋流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气压带、风带与洋流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判断:如在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赤道南北两侧分如在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赤道南北两侧分别

26、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在南北半球西风的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在南北半球西风的吹拂下,形成西风漂流。吹拂下,形成西风漂流。(2)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洋流流向:)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洋流流向: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如下图,等温线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如下图,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与洋流的流向是一致的。今后在试题中只的凸出方向与洋流的流向是一致的。今后在试题中只要见到两者不一致的图就可以判断该图是错误的。要见到两者不一致的图就可以判断该图是错误的。(3)根据暖流和寒流的概念判断:)根据暖流和寒流的概念判断: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或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

27、低纬度或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寒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或水温高于所经寒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或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海区的洋流暖流。暖流。(4)根据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进行判断。)根据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进行判断。主题主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示例示例1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从河南流入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从河南流入安徽进入中游,淮河在安徽五河县东往洪泽湖,流安徽进入中游,淮河在安徽五河县东往洪泽湖,流入江苏进入下游。洪泽湖水一部分向南,经京杭运入江苏进入下游。洪泽湖水一部分向南,经京杭运河流入长江,一

28、部分向东,从苏北灌溉总渠注入黄河流入长江,一部分向东,从苏北灌溉总渠注入黄海。海。材料二材料二 下图是安徽地形图、安徽降水分布图。下图是安徽地形图、安徽降水分布图。(1)简述安徽降水的分布规律,并解释其形成原因。)简述安徽降水的分布规律,并解释其形成原因。(2)简述淮河水系的特征。)简述淮河水系的特征。(3)试分析解放前淮河流域)试分析解放前淮河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无雨旱灾”的原因。的原因。(4)要消除淮河流域的水、旱隐患,应该采取哪些整)要消除淮河流域的水、旱隐患,应该采取哪些整治措施?治措施?答案答案 (1)从南到北逐渐减少,皖南和皖西有两个多)从南到北逐

29、渐减少,皖南和皖西有两个多雨中心。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从南向北递减,皖南和皖雨中心。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从南向北递减,皖南和皖西因受地形影响,多地形雨,形成两个多雨中心。西因受地形影响,多地形雨,形成两个多雨中心。(2)北岸支流长而多,水流缓;南岸支流短而少;淮)北岸支流长而多,水流缓;南岸支流短而少;淮河没有天然入海河道。河没有天然入海河道。(3)地形上:淮河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地形上:淮河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易成涝灾;地势低洼,加之淮河中下游不利于泄洪,易成涝灾;地势低洼,加之淮河中下游为地上河,排水不畅,易成洪灾;地势平坦,不利于为地上河,排水不畅,易成洪灾;地

30、势平坦,不利于蓄洪,枯水季节缺水严重,易成旱灾。气候上:受夏蓄洪,枯水季节缺水严重,易成旱灾。气候上:受夏季风强弱不同影响,锋面雨带在淮河流域徘徊时间长,季风强弱不同影响,锋面雨带在淮河流域徘徊时间长,连续降水,易成洪涝灾害;锋面雨带停留过短,降水连续降水,易成洪涝灾害;锋面雨带停留过短,降水稀少,易成旱灾,冬春旱情较为常见。水系上:淮河稀少,易成旱灾,冬春旱情较为常见。水系上:淮河水系具有羽状分布的特点,支流主要分布于北侧。当水系具有羽状分布的特点,支流主要分布于北侧。当雨带位于淮河北侧时,此侧支流同时进入汛期,加剧雨带位于淮河北侧时,此侧支流同时进入汛期,加剧了干流的泄洪压力。了干流的泄洪

31、压力。(4)上游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修建水)上游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修建水库,调节洪峰。中游加固大堤,利用低洼地建立蓄洪库,调节洪峰。中游加固大堤,利用低洼地建立蓄洪区。下游疏通河道,增加泄洪能力。区。下游疏通河道,增加泄洪能力。方法点拨方法点拨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对象是题目所提供的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对象是题目所提供的图文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源自对基本知识的调文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源自对基本知识的调运和读图技能的把握。第(运和读图技能的把握。第(1)题,该小题属于地理)题,该小题属于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的阐释论证性问题,一般要事物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的阐释论证

32、性问题,一般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并要求把握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并要求把握“点点”、“线线”、“面面”分别为哪种分布趋势。分别为哪种分布趋势。“点点”状分布一般有状分布一般有“沿某个方向较稀或较密沿某个方向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中的分布方位;事物在某地理事物中的分布方位;“线线”状分布应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面面”状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大致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大致分布范

33、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该小题该小题“降水分布规律降水分布规律”属于属于“线线”状分布规律,并状分布规律,并受季风强弱进退发生变化。第(受季风强弱进退发生变化。第(2)题,河流的水系)题,河流的水系特征主要从水系结构、流程和流域、河道和流向等方特征主要从水系结构、流程和流域、河道和流向等方面描述,结合题目提供的材料可获取相关信息。第面描述,结合题目提供的材料可获取相关信息。第(3)题,由题目提供的信息材料可知淮河流域的地)题,由题目提供的信息材料可知淮河流域的地形、气候及水系特点等造成其水旱灾害频繁。第形、气候及水系

34、特点等造成其水旱灾害频繁。第(4)题,整治淮河流域的水患灾害要从工程措施和)题,整治淮河流域的水患灾害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进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进行。易错点易错点:不会判读等潜水位线不会判读等潜水位线示例示例2 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 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1)(3)题。)题。(1)钻孔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钻孔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A.10米米 B.5米米 米米 D.0米米(2)地下水流速)地下水流速()A.处处=处处 B.处处=处处C.处处处处 D.处处处处(3)排水沟位置选择最合理的是

35、)排水沟位置选择最合理的是()A.处处 B.处处 C.处处 D.处处答案答案 (1)B (2)C (3)C错因分析错因分析 本题学生在两个地方最容易出错:(本题学生在两个地方最容易出错:(1)不知道如何判断地下水的流速,其实只要迁移地表水不知道如何判断地下水的流速,其实只要迁移地表水流速的影响因素即可;(流速的影响因素即可;(2)立体感不强,对排水沟)立体感不强,对排水沟的位置判断错误,错选的位置判断错误,错选处。第(处。第(1)题,钻孔井甲)题,钻孔井甲的地面海拔为的地面海拔为15米,潜水面高度为米,潜水面高度为10米,所以其潜米,所以其潜水埋藏深度约为水埋藏深度约为5米。第(米。第(2)题

36、,迁移地表水流速)题,迁移地表水流速的知识可知,影响地下水流速的主要因素是潜水面的的知识可知,影响地下水流速的主要因素是潜水面的落差,潜水面落差越大,在重力作用下潜水的流速越落差,潜水面落差越大,在重力作用下潜水的流速越快。由此可知潜水面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下水流速快。快。由此可知潜水面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下水流速快。第(第(3)题,排水沟应选择在潜水汇流并且埋藏较浅)题,排水沟应选择在潜水汇流并且埋藏较浅处,排水沟应与潜水等高线平行。处,排水沟应与潜水等高线平行。纠错感悟纠错感悟 等潜水位线类似于等高线,它是潜水位相等潜水位线类似于等高线,它是潜水位相等的点连成的线,一般绘在地形图上,绘制方法与

37、等等的点连成的线,一般绘在地形图上,绘制方法与等高线类似。潜水位高低与地势起伏相一致,所以等潜高线类似。潜水位高低与地势起伏相一致,所以等潜水位线数值可以反映地势高低起伏。利用等潜水位线水位线数值可以反映地势高低起伏。利用等潜水位线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及流速、潜水的埋藏深度,选择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及流速、潜水的埋藏深度,选择水井的位置和排水沟位置,判断潜水与地表水(如河水井的位置和排水沟位置,判断潜水与地表水(如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等。水)的相互补给关系等。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下图是下图是“我国青海湖流域我国青海湖流域1960年以来降水、气年以来降水、气温和水位变化图温和水位变化图”。读图,完

38、成。读图,完成13题。题。1.1970年以来,青海湖的变化是年以来,青海湖的变化是()A.面积增大、水位升高面积增大、水位升高 B.面积增大,水位降低面积增大,水位降低 C.面积减少、水位降低面积减少、水位降低 D.面积减少,水位升高面积减少,水位升高2.引起青海湖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引起青海湖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年降水总量年降水总量 B.年蒸发总量年蒸发总量 C.年地表径流总量年地表径流总量 D.年地下径流总量年地下径流总量3.青海湖最主要的水循环方式是青海湖最主要的水循环方式是()A.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 B.内陆水循环内陆水循环 C.海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D.海陆间和内陆

39、水循环海陆间和内陆水循环解析解析 第第1题,从图中可以判断,青海湖的气温有上题,从图中可以判断,青海湖的气温有上升的趋势,从而使蒸发更加旺盛,进而导致其水位下升的趋势,从而使蒸发更加旺盛,进而导致其水位下降,湖泊面积减少,这一结果也正和图中水位有下降降,湖泊面积减少,这一结果也正和图中水位有下降的趋势一致。因此的趋势一致。因此C正确。正确。第第2题,由上题的分析可知,引起青海湖发生变化的题,由上题的分析可知,引起青海湖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年蒸发总量。最主要因素是年蒸发总量。第第3题,青海湖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属于内题,青海湖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属于内流湖,因此,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

40、,流湖,因此,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B正确。正确。答案答案 1.C 2.B 3.B 下图是模拟洋流系统的一个实验装置,在透明水下图是模拟洋流系统的一个实验装置,在透明水槽的内侧分别安放槽的内侧分别安放4只风扇,且假定只风扇,且假定F1和和F2表示大洋表示大洋西侧。据此回答西侧。据此回答45题。题。4.若同时开启风扇若同时开启风扇F1和和F4,则该装置模拟的洋流系统,则该装置模拟的洋流系统是是()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 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 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系统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系统 南大西洋中高纬洋流系统南大西洋中高纬洋流系统 A.B.C.D.5.

4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分别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分别在 水中悬挂冰块和加热器以表示北半球的寒流和暖水中悬挂冰块和加热器以表示北半球的寒流和暖 流,以下悬挂位置合理的是流,以下悬挂位置合理的是()F3附近悬挂冰块,附近悬挂冰块,F2附近悬挂加热器附近悬挂加热器 F2附近悬挂冰块,附近悬挂冰块,F3附近悬挂加热器附近悬挂加热器 F4附近悬挂冰块,附近悬挂冰块,F1附近悬挂加热器附近悬挂加热器 F1附近悬挂冰块,附近悬挂冰块,F4附近悬挂加热器附近悬挂加热器 A.B.C.D.解析解析 第第4题,当题,当F1和和F4风扇同时开启时,水槽内侧风扇同时开启时,水槽内侧水流

42、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结合洋流分布规律可知为北水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结合洋流分布规律可知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或南半球中低纬环流。第半球中高纬环流或南半球中低纬环流。第5题,根据题,根据暖寒流性质并结合大洋实际判定改进的正确性。暖寒流性质并结合大洋实际判定改进的正确性。答案答案 4.C 5.D 读读“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回答,回答68题。题。6.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甲,下列洋流中能与甲 洋流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洋流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本格拉寒流本格拉寒流 千岛寒流千岛寒流 秘鲁寒流秘鲁寒流 西风西风 漂流漂流 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东

43、澳大利亚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阿拉阿拉 斯加暖流斯加暖流 巴西暖流巴西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A.甲甲 B.甲甲 C.甲甲 D.甲甲 7.若甲洋流属于暖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可能在若甲洋流属于暖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可能在()A.10W,61N B.150W,4S C.157E,28S D.143E,32N8.若图中的海洋是太平洋,当甲洋流远离海岸且沿岸若图中的海洋是太平洋,当甲洋流远离海岸且沿岸 的水温异常升高时,受其影响可能出现严重旱灾的水温异常升高时,受其影响可能出现严重旱灾 的地区是的地区是()A.智利智利 B.美国美国 C.印度印度 D.英国英国解析解析 第第6题,读图可知,甲

44、洋流位于大陆西岸,且题,读图可知,甲洋流位于大陆西岸,且纬度是纬度是30,若位于北半球,根据洋流的流向判断,若位于北半球,根据洋流的流向判断,甲洋流为暖流,但北纬甲洋流为暖流,但北纬30附近的暖流位于大陆的东附近的暖流位于大陆的东岸,所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根据洋流的流向判断,岸,所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根据洋流的流向判断,甲洋流为寒流,能够与甲洋流形成完整的洋流系统的甲洋流为寒流,能够与甲洋流形成完整的洋流系统的是是东澳大利亚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甲西风漂流甲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第第7题,若甲洋流为暖流,该洋流一定位于北半球中题,若甲洋流为暖流,该洋流一定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即北太平

45、洋或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海区,高纬度海区,即北太平洋或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海区,选项选项A符合。符合。第第8题,根据题中条件可以判断该洋流是秘鲁寒流,题,根据题中条件可以判断该洋流是秘鲁寒流,此现象是此现象是“厄尔尼诺厄尔尼诺”现象,当它出现时,智利、美现象,当它出现时,智利、美国的降水增多,所以不可能出现严重的旱灾,太平洋国的降水增多,所以不可能出现严重的旱灾,太平洋西岸的澳大利亚可能出现严重的旱灾,印度也可能受西岸的澳大利亚可能出现严重的旱灾,印度也可能受到影响。到影响。答案答案 6.D 7.A 8.C读下图,回答读下图,回答910题。题。9.当图中两只洋流的流向一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当图中两只

46、洋流的流向一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对两海岸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都对两海岸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B.与南下的冷海水相遇形成渔场与南下的冷海水相遇形成渔场 C.都是在盛行风吹拂下形成的都是在盛行风吹拂下形成的 D.N沿岸国家的农民正收割水稻沿岸国家的农民正收割水稻10.关于关于A、B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常年受一种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都常年受一种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 B.A地的年降水量多于地的年降水量多于B地地 C.B地的气温日较差小于地的气温日较差小于A地地 D.夏秋季节多台风雨夏秋季节多台风雨解析解析 第第9题,图中两支洋流的流向一致时为北半球题,图中两支

47、洋流的流向一致时为北半球的夏季,的夏季,N为日本暖流,属于补偿流,为日本暖流,属于补偿流,M洋流位于索洋流位于索马里半岛附近,当地盛行西南风时吹拂表层海水离岸马里半岛附近,当地盛行西南风时吹拂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层海水上泛形成索马里寒流,对海岸起降温而去,底层海水上泛形成索马里寒流,对海岸起降温减湿的作用。第减湿的作用。第10题,题,A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地则为热带沙漠气候。则为热带沙漠气候。答案答案 9.D 10.B (2009广东地理)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广东地理)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回答循环。读图,回答1112题。题。11.图中图中分别为分别为

48、()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1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 当的是当的是()A.取水取水保护水源地保护水源地 B.输水输水减少过程损耗减少过程损耗 C.用水用水节约、综合利用节约、综合利用 D.排水排水防止当地污染防止当地污染 解析解析 本题目较简单,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水循环环节本题目较

49、简单,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水循环环节的前后联系解答。第的前后联系解答。第11题,据图可知,上部代表上题,据图可知,上部代表上空,下部表示陆地。箭头空,下部表示陆地。箭头方向朝下,表示降水,箭方向朝下,表示降水,箭头头为水平方向,是地表径流,箭头为水平方向,是地表径流,箭头表示地表水体表示地表水体的蒸发,的蒸发,表示跨流域调水。第表示跨流域调水。第12题,排水时不仅题,排水时不仅要防止当地(即排出区)的水污染问题,还要防止污要防止当地(即排出区)的水污染问题,还要防止污染排入区。染排入区。答案答案 11.B 12.D二、综合题二、综合题13.(2009济宁质检济宁质检)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读下面材

50、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2008年年1月月13日至日至2月月8日,我国南方地日,我国南方地 区连续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区连续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属建国属建国 以来所罕见,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以来所罕见,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重等特点。此次天气过程与特定的大长、灾害重等特点。此次天气过程与特定的大气环流形势和拉尼娜现象(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气环流形势和拉尼娜现象(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有关。洋表面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有关。材料二材料二(1)造成图甲所示海区表层洋流形成的动力来自)造成图甲所示海区表层洋流形成的动力来自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