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滑轮组练习题.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172296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9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轮滑轮组练习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滑轮滑轮组练习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滑轮滑轮组练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轮滑轮组练习题.pdf(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杠杆滑轮练习题杠杆滑轮练习题1.滑轮在使用时,如果它的轴 _,这种滑轮叫定滑轮,使用定滑轮能够 _,但是不能_,它实质上是一个 _的杠杆。升国旗的旗杆上的滑轮是_滑轮2.有一种滑轮,它的轴可以随物体 _,这种滑轮叫动滑轮,使用动滑轮能够 _,但要_.它的实质是杠杆3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滑轮组,使用它既可以_,又能够 _使用一个滑轮组提起重物时,人对绳子的拉力是80N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可以匀速提起_N 或_N 的重物4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_ _,若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为 100 N,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 5:1,则杠杆平衡时所受阻力为 _N5把重力为 3 N 和 9 N 的物体分别挂

2、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平衡时,两力臂之比是_.6.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个数一定的情况下,决定滑轮组省力多少的规律是()A.绳子的长度越长越省力B.拉住定滑轮的绳子的段数越多,越省力C.拉住动滑轮和物体的绳子的段数越多,越省力 D。省力多少是一定的7。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如再加一个力 F 后,杠杆仍处于平衡,则力 F()A一定在阻力一边B一定在动力一边C作用线通过支点D无法判断图 1226图 12278.如图 1226 所示,物体 G 重 60 N,挂在匀质杠杆的一端,要使杠杆平衡可以在 A 点加一个方向为_的_ N 的力;也可以在 B 点加一个方向为_的_ N 的力。9。如图 1227 所示,在水平

3、拉力 F 的作用下重 100 N 的物体 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 B 的示数为 10 N,则拉力F 的大小为_N,物体A 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10、用钓鱼杆钓鱼的时候,鱼钩已经钩住了鱼。鱼还在水中时,感觉鱼很轻,刚把鱼从水中拉离水面就感觉鱼变“重”了。对钓鱼过程的下列几种解释,错误的是()A鱼离开水后,失去了水的浮力,使人感觉鱼变重了B鱼离开水后,鱼的重力增大,使人感觉鱼变重了C鱼离开水后,钓鱼线对钓鱼杆的拉力会增大D钓鱼杆是一种费力杠杆11、如图85 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一重G=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 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N;保持F的方向不

4、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 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2。如图 12-39 所示,某人用一根长 1 m 的轻质硬棒去撬动 A 端一块重 500 N 的石块,已知支点 O 到 A 端长 20 cm,则此杠杆是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在 B 端至少要加_N的力才能撬动石块。图 123913、由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站在地面上的人用力向下拉绳子,提起重为 1000 N 的物体(1)请你画出滑轮组的绕线(2)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所用的拉力 F 是多大?(3)若实际所用拉力为 260N,则动滑轮的总重为多少?(4)物体升高 l m 时,绳子自由端移动

5、的距离是多少?14将两个滑轮装配成图 2 的样子,用力 F 拉动绳端时,物体会向移动。其中 A 是滑轮,B 是滑轮。15图 6 甲和乙都是由一只定滑轮和一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但是它们有不同点.请回答:(1滑轮组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而滑轮组不改变动力的方向;(2)甲滑轮组有段绳子承担物重,乙滑轮组有段绳子承担物重。滑轮组更省力些;(3)如果都使物体上升 h 高度,那么甲滑轮组的绳端必须向下移动,乙滑轮组的绳端必须向上移动 .16仍然看图 6 甲和乙如果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G300N,则图甲中的拉力 F甲图乙中的拉力 F乙;如果摩擦不计,动滑轮重是 30N,G300N,则 F甲 N,F乙 N。

6、17 要用滑轮组匀速提起重为 1250N 的重物,而串绕滑轮组的绳子最多只能承受 250N 的拉力。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则该滑轮组中至少有().A一只定滑轮和两只动滑轮 B两只定滑轮和三只动滑轮C两只定滑轮和两只动滑轮 D三只定滑轮和两只动滑轮18如图 22 所示,每只滑轮重都是 2N,当拉力 F 为 5N 时,物体 G 可保持静止.则物重 G为 N,图中所标 a 绳承受的力是 N,b 绳承受的力是 N。图 22图 25图 6图 219如图 25 所示,滑轮重及滑轮转动时的摩擦均不计。向上拉绳的速度是 1.2ms,拉绳的力F 是 9N。由此可知()。A物重是 27N,物体的速度是 0。4ms B物重是 18N,物体的速度是 0。6ms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27N,物体的速度是 0。4ms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18N,物体的速度是 0。6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