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逍遥游(节选)试题 苏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7041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逍遥游(节选)试题 苏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逍遥游(节选)试题 苏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逍遥游(节选)试题 苏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逍遥游(节选)试题 苏教版必修5.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心连广宇心连广宇送怀千载送怀千载逍遥游逍遥游( (节选节选) )一、基础夯实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決起而飞 決:疾速的样子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C.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御:抵御,抗拒 D.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匹:比 解析:C 御:驾御,把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解析:D 的样子;A 项,还是/代词,他;B 项,动词,到、往/代词,此、这;C 项,连词,表转 折/连词,表修饰。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D.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解析:A 名词作动词,向上飞。其他都是名词。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而莫之夭阏者 B.之二虫又何知 C.以游无穷者 D.而彼且奚适也 解析:C A、B、D 都是宾语前置句,C 项为省略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鲲鹏的形象以其大而逍遥,蜩与学鸠因其小而不逍遥。2B.齐谐中有鹏而无鲲,与第一段相比,相连而不显重复,显示庄子为文的变化多端。 C.第三段中议论紧扣前两段的叙述,读来言而有据,让人不得不叹服庄子的论辩能力。 D.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因其目标不同而准备有异,庄子并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解析:A 庄子借

3、鲲鹏、蜩、学鸠设喻,不是说鲲鹏就是逍遥的,蜩与学鸠就不逍遥;更不是说 鲲鹏因大逍遥,蜩与学鸠因小就不逍遥。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摄尉”之“摄”,指暂代官职。古汉语中,表示暂代或代理官职的词有“行”“署” “权”“假”等。 B.“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为父母守丧,也称“丁艰”“服阕”。依照古礼,父母死,子 女得在家守丧三年。母丧称“丁内艰”,父丧称“丁外艰”。 C.“檄”与“牒”“移”都是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其中“檄文”多用于声讨和 征伐;“牒书”与“移文”都是用于不相统属的各官府之间的行文。 D.“宸翰”,指帝王的墨迹(文章或手书)。林黛玉进贾府中,“荣禧堂”三字

4、之后的又 一行小字“万几宸翰之宝”中的“宸翰”也是 此意。 解析:B 服阕,服丧期满。 7.名句默写(1)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 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2)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 分别是:“ , , 。” (3)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 ,”。 答案:(1)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故夫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 征一国者 (3)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 无名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苍苍,

5、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文: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 答案:(1)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背负青天而 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碍它了,然后才图谋飞向南方。 二、拓展阅读 (2018襄阳、荆州、荆门、宜昌四地七校会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 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光 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县,玄以 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

6、,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 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3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 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之从 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控制溪洞,蛮獠杂 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 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其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 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

7、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 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领 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 极言无隐,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例, 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 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 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

8、下,宣赴内府。玄久 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月戊戌,卒于崇教里之寓舍, 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国公,谥曰文。 (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 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B.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 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C.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

9、徭役横 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D.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 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解析:A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注意上下文中的固定词语,“兵仗”即 兵器,再结合文意,獠人熟知欧阳玄的名望,看到欧阳玄,于是扔掉了兵器,所以“兵仗”不可 断开,排除 C、D 两项;二是注意上下文意的整体贯通,“县官不为直”与“反以徭役横敛掊 克之”形成反差,才有獠人的械斗,故“反”必须断在下句,排除 B 项,选择 A。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10、是( ) A.序,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序之教,申之 以孝悌之义。” B.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之称,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 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 出身。 C.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 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致仕,旧指交还官职,即退休。典籍中习见的“致事”“致政”“视事”“告归”“乞骸 骨”等,也都指的是“还禄位于君”。 解析:D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 项,“视事”指官员到职办公。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11、的一项是( ) A.欧阳玄年少文才过人。黄冠师看其面相,推测他未来必是肩负朝廷重任者。部使者让他作 诗,他立刻作成十首。4B.欧阳玄明察善断、不畏权贵。县中许多长久难以决断的疑难官司,豪门大族不遵守法律, 虐待家奴的行为,欧阳玄都能公正判决。 C.欧阳玄为官清廉,声名显著。武冈县有人聚众闹事,他能以清廉的官声正确处理,亲自用祸 福之理开导他们,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 D.欧阳玄深受皇帝器重。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负责编修史书。为使朝政 扩大影响,他畅所欲言,毫无隐讳。 解析:D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 项,“为使朝政扩大影响”是曲 解文意。文中的“更张朝政”是

12、改革朝政之意。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其地谕之。 译文: 答案:官吏们互相对视,脸色大变,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欧阳玄当天骑马带领两人直接到达獠 人争斗的地方劝导他们。(关键词:官曹;相顾;单骑;谕。) (2)史官中有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 译文: 答案:史官中有议论不公正的人,欧阳玄不以言辞与他们争论,等他们交上稿件,自己拿起笔 删改订正其不当之处,使全书统系自然归正。(关键词:口舌;俟;援;窜定。) 参考译文:欧阳玄字原功。他的母亲李氏亲自教他孝经论语、小学等书,八岁 能背诵,就开始跟随

13、同乡的先生张贯之学习,每天能记几千字,即能写文章。十岁时,有一位 道士凝视欧阳玄,对张贯之说:“这个孩子神气凝远,目光逼人,以后会凭借文章冠绝当世,是 国家的栋梁之材。”说完就离开了,(张贯之)急忙追赶想与他讲话,已不知他的去向。部使 者巡视其县,欧阳玄以诸生的身份拜见,部使者让他作梅花诗,他立刻作成十首,晚上回家,增 加到上百首,看见的人对此都感到很惊异。十四岁时,又跟随宋朝遗老学习作词章,下笔就能 写成文章,每次参加学校考试,总是位居前列。二十岁时,闭门读书数年,没有人见过他的面, 经史百家,没有不研究的。 延祐元年,下诏设科目选取人才,欧阳玄凭借尚书之学参加贡试。第二年,赐予他进 士出身

14、,授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之职。调任太平路芜湖县尹。县中有许多疑难官司,长期不 能判决,欧阳玄察明了案情,都为之平反。豪门大族不遵守法律、虐待他们的家奴,欧阳玄判 决这些家奴脱籍为民。征调赋税及时,百姓乐意听从他的指令,政教风化非常盛行,飞蝗唯独 不入此县境界。改任武冈县尹。武冈县控制着溪洞,此处蛮獠人杂居,安抚体恤稍有违背(他 们的心意),他们就拿起兵器造反。欧阳玄到任一个月有余,赤水、太清两洞聚集众人相互攻 杀,官吏们互相对视,脸色大变,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欧阳玄当天骑马带领两人直接到达獠人 争斗的地方劝导他们。到达的时候死伤者满道,战斗还没有停止。獠人熟知欧阳玄的名望, 放下兵器,围绕着拜倒在

15、马前,说:“我们不是不惧怕律法,因为向县衙上诉某事,县官不为我 们伸张正义,反而用徭役横征暴敛搜刮我们,感情上无法忍受,才发泄愤怒而拼死一搏啊。没 想到麻烦我们的清廉长官亲自前来。”欧阳玄用祸福的道理开导他们,回去为他们审理官司,獠 人于是安定下来。 (朝廷)征召欧阳玄为国子博士,升任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任国史院编修 官。当时正值有战事,欧阳玄领印代理国史院事务,每天在内廷值班,参与决策机要事务,凡 是远近的征调,(都由他)起草诏令、檄文。改革朝政,遇有不顺利的事情,在朝中集中商议, 欧阳玄畅所欲言,没有隐讳,对于科举制度的恢复,阻挠者非常多,他尤其竭力争取。(朝廷) 下诏修编辽

16、、金、宋三史,召欧阳玄为总裁官,他制定凡例,使论撰者有所依据;史官中有议 论不公正的人,欧阳玄不以言辞与他们争论,等他们交上稿件,自己拿起笔删改订正其不当之5处,使全书统系自然归正。至于论、赞、表、奏,都由欧阳玄执笔。五年,皇帝因欧阳玄历仕 多朝,并且有编修三史的功劳,下旨晓谕丞相,越级授予他爵位和俸禄,于是准备授予他为翰 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请求退休,由于中原道路阻塞,打算经四川回乡,皇帝回复不答应。当时将要 大赦天下,宣他到内府。欧阳玄长期卧病,不能行走,丞相传旨,让他乘轿子到延春阁下,这实 在是不同于常例。这年十二月戊戌日,在崇教里的寓所去世,时年八十五岁。皇帝赏赐办理 丧事的财物很

17、丰厚,追封他为楚国公,赠谥号为文。 三、诗歌鉴赏 (2018山东烟台一中高三 12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 1314 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 编席、制扇。(x ch):一种像鸳鸯的水鸟。柘(zh):一种树。 13.下列选项中,与诗歌内容不符的两项是( )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 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

18、的理想和情趣。 B.“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生 活非常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殷 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D.本诗末尾用一“熟”字写“西坡瓜豆”,描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 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 言表。 E.晚春是山中忙碌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写宁静,由宁静中见农忙。景 中有情,景外有人,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解析:BC B 项,“写出了农家

19、生活非常艰辛”与诗意不符;C 项,没有心理描写。 14.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解析:前三句写自然景色。池塘里,蒲草森森,一对对鸳鸯、,悠悠自在,嬉戏觅食,就如 岸上的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前村后垄”犹言“到处”,到处都是一片翠色葱茏的桑 树和柘树。这三句中虽无一字赞美之词,然而田园的秀色,丰产的景象,静穆的生活气息已是 触目可见,无不包含着对村民勤劳智慧的赞美之意。前三句写景又为第四句作铺垫。同时也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6答案:景象: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儿也 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描绘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 作用: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做了铺垫;寄托了 作者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