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集反应 山大.pdf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7161546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集反应 山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凝集反应 山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凝集反应 山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集反应 山大.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凝集反响凝集反响试管凝集实验:试管凝集实验: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掌握试管凝集试验的操作方法,了解其特点和用途。2.掌握试管凝集法的步骤及原理。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颗粒型抗原在体外一定条件下有电解质存在,pH,温度恰当与相应抗体相遇,二者发生特异反响,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参加凝集反响的抗原叫凝集原,而相应的抗体叫凝集素。根据一定的浓度的凝集原和相应的凝集素混合后,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可定量的求出抗原的效价。2、试管凝集试验为半定量试验方法,在微生物学检验中常用细菌此实验是伤寒菌作为抗原液与一系列稀释的受检血清混合,保温后观察每管内抗原凝集程度,通常以产生明显凝集现象的最高稀释度

2、作为血清中抗体的效价。3、在试验中,由于电解质浓度和 pH 不适当等原因,可引起抗原的非特异性凝集,出现假阳性反响,因此必须设不加抗体的稀释液作对照组。4、应用此原理可帮助临床诊断和判断患者的病程、预后等。材料和试剂:材料和试剂:灭活的伤寒菌液生理盐水待检血清5ml 吸管、1ml 吸管、小试管、小试管架、水浴箱实验方法:实验方法:1、取试管 6 支,用红笔标记好顺序,依次放在试管架中。2、于第一管内加生理盐水0.9ml,其余各管加生理盐水0.5ml。然后在第一管内参加伤寒免疫血清 0.1ml,用吸管将它与生理盐水吹打混匀后,取出 0.5ml 参加第二管内;再将第二管中的液体吹打均匀,取出0.5

3、ml 参加第三管中,其余各管都照此方法将血清对倍稀释。至第五管时,将试剂混匀后,取出0.5ml 弃去不用。使第六管不含伤寒免疫血清,作为实验的阴性对照管。最后在各管中都参加0.5ml 伤寒菌液。最终 16 试管血清稀释度为 1:20、1:40、1:80、1:160、1:320、对照。.z.-3、轻摇试管架,混匀试管内液体,56C 水浴 1h,观察结果。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图 1 自左向右依次为 16 号试管1、第六管,上清液浑浊,底管有沉淀的细菌,轻摇后分散呈均匀浑浊。为-2、第一管管底有沉淀的细菌,轻摇后分散呈均匀浑浊。为3、第二管轻度浑浊,大多凝集在管底。为+4、第三管清凉,大的凝集块。为

4、+5、第四管中度浑浊,局部凝集块。为+6、第五管浑浊,小的凝集块。为+出现明显可见凝集物+时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为血清效价。由此可见,血清效价是 1:160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其他有的组做出的时间结果是第一管沉淀最多。我觉得不对,抗体与抗原的比例越接近1:1时沉淀最多,并不是稀释度最小的沉淀最多。再者我们的实验结果中一试管中沉淀为褐色的应该不是凝集,而是沉淀的细菌。本卷须知:本卷须知:1、标记试管2、正确使用滴管3、彻底混匀4、温度:56并记录时间5、轻拿试管,观察结果,首先观察对照管平板凝集实验人平板凝集实验人 ABOABO 血型鉴定血型鉴定: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掌握平板凝集试验的操

5、作方法,了解其特点和用途。2.学习平板凝集实验结果的观察方法和原理。.z.-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颗粒型抗原在体外一定条件下有电解质存在,pH,温度恰当与相应抗体相遇,二者发生特异反响,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参加凝集反响的抗原叫凝集原,而相应的抗体叫凝集素。根据一定的浓度的凝集原和相应的凝集素混合后,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2、玻片凝集实验是用抗体与未知颗粒性抗原在玻片上直接结合而出现的凝集反响。这类反响较简单、迅速,常用于抗原或抗体的的定性检验。3、ABO 血型系统是按照血液中红细胞外表的抗原分子来命名的。人类ABO 血型抗原有两种:A 抗原和 B 抗原。A 型血红细胞外表有 A 抗原,

6、B 型血红细胞外表有 B 抗原,AB型血红细胞外表有 A、B 两种抗原,假设红细胞外表无这两种抗原,则为O 型血。假设用的抗 A 血清和抗 B 血清与受试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结合,即可能引起红细胞凝集,据凝集状况便可判定出受试者的血型。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标准抗 A 血清和抗 B 血清玻片、乙醇溶液、碘酒、无菌三棱采血针、无菌木棒、无菌棉棒实验方法:实验方法:1、取干净载玻片 1*,用蜡笔分为两格,注明A、B 字样2、倒置标准抗血清试剂瓶,悬空轻挤出抗 A 血清 1 滴,滴在A 格内;同法在B 格内加抗 B血清 1 滴。3、消毒左手环手指尖,待乙醇自然枯燥后,用无菌采血针快速刺破皮肤。4、分别

7、在抗 A 血清和抗 B 血清中滴加一滴血,并与抗A 血清和抗 B 血清混匀5、无菌干棉球压迫手指止血6、静置玻片数分钟,在白色背景下观察凝集效果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图是我们小组的照片。混合液由红色均匀浑浊逐渐变为透明,并出现大小不等的凝集块者为红细胞凝集。混合液仍呈均匀浑浊,则未发生凝集。由此判断,自上向下依次为O 型、AB 型、B 型。.z.-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开场做 B 型血同学的玻片时 B 凝集不明显,原因有两个:一是不小心用同一根木棒搅拌,二是滴的血与抗 B 血清的比例不适宜,滴的血太多。我们又重新做了一次,实验结果比第一次明显的多。本卷须知:本卷须知:1、彻底别离两种血清2

8、、消毒3、木签两侧不可混用4、及时观察结果,时间长了血会凝固5、将血液污染品放置在特定容器抗体的制备初次免疫抗体的制备初次免疫实验目的实验目的通过对小鼠皮下注射洗过的羊红细胞,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反响,为抗体制备做准备。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初次免疫应答发生在免疫系统遭遇*种病原体第一次被宿主 B 细胞识别时,识别抗原后 B 细胞分化形成浆细胞,后者开场合成抗体。几天后,抗体开场在血浆中出现,其浓度开场在 110 周内递增。生物免系统遭受初次的外来病原入侵后,免疫系统发挥记忆效应。当再次遭受同样的病原入侵时,能快速、高效地产生大量抗体,将抗原去除。.z.-试验器具试验器具试管、离心机、注射器、生理盐水、羊红细胞、小鼠实验方法实验方法1、取脱纤维绵羊红细胞SRBC,参加3ml 生理盐水,用离心机以2000rpm 离心 5min,弃上清;2、再参加 3ml 生理盐水,混匀;以 2000rpm,离心 5min;3、稀释制备 20%、40%绵羊红细胞溶;4、分别取 20%、40%绵羊红细胞溶液各 0.1ml 皮下注射免疫小鼠。5、给小鼠做记号以分辨组间和组内鼠.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