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7章微专题九 生物进化学说的内容及相关计算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6081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生物 第7章微专题九 生物进化学说的内容及相关计算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高中生物 第7章微专题九 生物进化学说的内容及相关计算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生物 第7章微专题九 生物进化学说的内容及相关计算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7章微专题九 生物进化学说的内容及相关计算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微专题九微专题九 生物进化学说的内容及相关计算生物进化学说的内容及相关计算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理解生物进化理论的不同学说的主要内容。2.掌握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一、生物进化学说的比较例 1 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图解(如图),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补充、完善等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中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答案 D解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隔离使种群之间失去自由交流基因的

2、机会,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从实质上看生物进化是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结果,种群基因库是种群中全部生物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和,每个个体只有种群基因库的一部分基因。方法总结1自然选择学说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比较比较项目自然选择学说拉马克进化学说区别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本来就有的,环境和生物都不能决定生物变变异是定向的,环境和动物的意愿可决定变异的方向2异的方向适应环境有利变异适者生存;不利变异不适者被淘汰环境和动物的意愿决定的变异都适应环境进化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自身决定共同点承认生物非神所造,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即由简单复杂、由低等高等,且都是渐变的结果2.现代生物

3、进化理论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项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1)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2)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3)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4)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5)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6)自然选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3)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4)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

4、向;(5)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同点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着重研究生物个体的进化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机理,强调群体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多样性、适应性变式 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是修改的内容(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B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C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3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变异有关理论结合起来答案 B解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现代生

5、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二、种群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例 2 某植物种群中,AA 个体占 16%,aa 个体占 36%,该种群随机受粉产生的后代中 AA个体百分比、A 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 AA 个体百分比、A 基因频率依次是(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种群中 A 的基因频率为 40%,a 的基因频率为 60%,随机受粉产生的后代中 AA

6、个体的百分比为 40%40%16%,aa 的百分比为 60%60%36%,Aa 的百分比为48%,A 的基因频率为 16%48% 40%。自交产生的后代中 AA 个体百分比为 16%48%1 228%,aa 的百分比为 36%48% 48%,Aa 的百分比为 48%24%,A 基因频率:1 41 41 228% 24%40%。1 2方法总结1以一对等位基因(A、a)和其组成的基因型(AA、Aa、aa)为例(1)A 或 a 的基因频率为:100%该基因数A或a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总数Aa(2)AA 或 Aa 或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100%该基因型个体数AA或Aa、aa种群个体总数题型一:已知调

7、查的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总数 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总数4A100%2AAAa2AAAaaaa100%Aa2aa2AAAaaaA、a 为基因数,AA、Aa、aa 为三种基因型个体数。题型二: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常染色体上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 杂合子的频率1 2AAA Aa;aaa Aa。1 21 2题型三:X 染色体上基因的基因频率的计算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基因在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计算时只计 X 染色体上的基因数不考虑 Y 染色体。ZW 型性别决定也是这样。例如:Xb;XBXb XBXbXB XBXb不涉及 Y 染色

8、体,XBXb1。题型四:利用哈迪温伯格定律(遗传平衡定律),由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成立前提: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没有基因突变。计算公式设 A 频率为p,a 频率为q,则pq1。雄配子雌配子A(p)a(q)A(p)AA(p2)Aa(pq)a(q)Aa(pq)aa(q2)即:AAp2,Aa2pq,aaq2。实例:若已知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m,则 A 的基因频率为。m2自交、自由交配与基因频率改变的关系(1)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雌雄同株植物是指自花传粉。结果是杂合基因型频率降低,纯合基因型频率增加,在无选择条件下,各基因频率不变。(2)自

9、由交配是指种群内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间相互交配。在无选择的条件下,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均保持不变,相关计算可按哈迪温伯格定律(遗传平衡定律)进行。5(3)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即使基因型频率改变,种群也未发生进化。变式 2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 基因型的频率为 40%,Aa 基因型的频率为 60%,aa 基因型(致死型)的频率为 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 基因型的个体占( )A.B.C.D.49 9149 10011 2011 17答案 A解析 AA 自交产生 AA 的比率为 40%40%16%,AA 与 Aa 杂交也产生 AA,比

10、率为240%60% 24%,Aa 自交也产生 AA,比率为 60%60% 9%,而 aa 产生的比例为1 21 460%60% 9%,所以 AA 占的比例为 49%,而总数为 19%(被淘汰的 aa)91%,此时 AA1 4基因型的个体占。49 911(2018成都树德中学月考)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 36 或 72 条染色体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

11、向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答案 B解析 秋水仙素作用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A 错误;根据题意分析幼苗丙的染色体数为 18,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丁,则被秋水仙素处理的部分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可观察到 72 条染色体,没被秋水仙素处理的部分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为 36 条染色体,B 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 错误;戊是四倍体,甲和乙均是二倍体,戊与甲杂交或戊与乙杂交后代均为三倍体,三倍体不育,所以戊与甲和乙存在生殖隔离,戊是新物种,D 错误。2(2018宁波高一检测)某生物种群由基因型为 AA、Aa、aa 的个体组成,其中基因 a 的6频率为 45%,则该种群中

12、基因 A 的频率为( )A30%B45%C55%D80%答案 C解析 基因 a 的频率为 45%,所以其等位基因 A 的基因频率为 145%55%。3(2018辽宁葫芦岛一中期中)金鱼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 a基因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aa、XaXa、XaY 等均为纯合子)。现取一对金鱼杂交,F1金鱼共 67只,其中雄性金鱼 21 只,则 F1金鱼自由交配所得 F2成活个体中,a 基因的频率为( )A. B. C.D.1 81 61 111 14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一对金鱼杂交,F1金鱼共 67 只,其中雄金鱼 21 只,雌性个体雄性个体21,说明金鱼的这一对等位基

13、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 XAXa、XAY,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XAXa、XAXA,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AXa3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XAY,产生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XAY11,因此 F1金鱼自由交配所得 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XAXAXAXaXAYXaY3131,其中 XaY 死亡,所以成活个体中XAXAXAXaXAY313;Xa的基因频率1(32123)。1 114(2018广州执信中学期中)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家蝇种

14、群来源敏感性纯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纯合子(%)甲地区78202乙地区64324丙地区8415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 22%7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 D解析 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应是碱基对替换的结果,故 A 错误;甲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是 2%12%,故 B 错误;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甲是 12%,乙是 20%,丙是20% 28.5%,但不能说明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故 C 错误;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5、故 D 正确。5(2018鹤岗一中月考)研究得知,大理蝴蝶泉一带数量庞大的大丽王蝴蝶种群中,黄翅黑斑(A)对橙黄黑斑(a)是显性,且亲代基因型及比例是 AA 占 30%、Aa 占 60%、aa 占 10%。若它们随机交配,请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并回答问题:(1)子代的基因型频率是 AA_;Aa_;aa_。(2)若要使该蝴蝶种群后代的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除题干给出的特点外还应具备哪些条件?_(答出两项)。(3)近年来发现该种群出现了突变的白翅蝶,专家分析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将会发生改变。请分析白翅基因的频率可能会怎样变化?_。答案 (1)36% 48% 16% (2)没有迁入和迁出;自

16、然选择对翅色这一性状没有作用;雌雄个体可自由交配产生子代;没有基因突变(答出两项即可) (3)如果该性状适应环境,则白翅基因的频率会增大;如果该性状不适应环境,则白翅基因的频率会减小解析 (1)由题意可知,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30%,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60%,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10%,所以 A 基因的频率30% 60%60%,a 基因的频率40%,故子代的基因型1 2频率为 AA36%、Aa48%、aa16%。(2)在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性状没有作用、雌雄个体可自由交配产生子代及没有基因突变等理想条件下,后代的基因频率能够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3)突变形成的白翅性状如果

17、适应环境,则其基因频率会增大;如果不适应环境,则其基因频率会减小。对点训练题组一 生物进化学说的比较81(2018荆门一中期末)关于达尔文学说和拉马克学说的区别,正确的说法是( )A达尔文学说认为环境的作用可引起不定向的变异B拉马克学说认为不定向的变异由动物的意愿决定C达尔文学说认为变异后就能适应环境D拉马克学说认为生物通过变异适应环境答案 D解析 达尔文学说认为变异是自然界始终存在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有有利变异适应环境,故 A、C 错误;拉马克学说认为生物可根据自己的意愿产生适应环境的变异,变异是定向的,故 B 错误。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同的观点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

18、的单位B有利变异通过逐代遗传得到积累和加强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答案 C解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同的观点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2018郑州一中月考)某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白三叶草移到瑞典栽培,这里的气候比较寒冷。最初白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比较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并繁衍C白三叶草在生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D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答案 C解析 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可知,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9、。白三叶草本身存在抗寒个体的变异,环境(气候比较寒冷)对该种变异进行了选择,使抗寒性状在后代中积累和加强,比较不耐寒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被自然淘汰,故 A、B、D 项正确。题组二 种群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4(2018苏州中学月考)某动物的基因 A、a 和 B、b 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 A 基9因或 B 基因的胚胎不能成活,若 AABB 和 aabb 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 的基因频率是( )A50%B45%C60%D40%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知,后代 A_bb 或 aaB_的个体胚胎不能存活,故后代中不存在这两种基因型的个体。AABB 和 aabb 个体交配

20、,F1的基因型为 AaBb,全部存活,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存活的 F2个体基因型为A_B_、aabb,在的 A_B_个体中,AA 个体占其中的 ,即占9 101 109 101 3F2个体的,Aa 个体占其中的 ,即占 F2个体的,因此,F2个体中3 102 36 10AAAaaa361,由此可推知 F2中 A 的基因频率30%(AA) 60%(Aa)60%。1 25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 1C基因型 Aa 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

21、种群中,A 基因的频率大于 a 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女性群体答案 B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A 错误;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 1,B 正确;Aa 自交,A 基因的频率等于a 基因的频率,C 错误;男性、女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相等,D 错误。6(2015安徽,5)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 A 和 a 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 1 的 A 基因频率为 80%,a 基因频率为 20%;种群 2 的 A 基因频率为 60%

22、,a 基因频率为 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B50%C42%D21%答案 C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在理想情况下合并为一个种群,可以认为原先两个种群的大小相同,再根据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可知合并后种群的 A 基因频率为1070%,a 基因频率为 30%,根据哈温定律可知下一代中的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42%。7下表中 D 和 d 表示某地区某种生物的一对等位基因,表中数据能说明( )年份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基因 D 的频率0

23、.990.810.640.490.360.250.160.10基因 d 的频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A.1970 年杂合子的比例为 18%B1930 年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数目接近C1970 年后的较短时间内 D 的频率为 0D显性纯合子更能适应该地区变化的环境答案 A解析 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由遗传平衡定律公式计算,1970 年杂合子的比例为20.100.9018%;1930 年隐性个体的比例为 0.510.5126%,显性个体的比例则为126%74%;从表中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看出,1970 年后 D 的频率不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变为 0;d 的基因频率上

24、升,表明隐性性状更能适应该地区变化的环境。8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一个患病孩1 100子的概率是( )A.B.1 1000081 10000C.D.1 4001 121答案 D解析 据题意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正常基因为 A,基因频率为p,致病基因为 a,基因频率为q,根据遗传平衡定律,有q2,即q,则p1q。在1 1001 109 10人群中 AA 基因型频率为p2()2,杂合子 Aa 基因型频率为9 1081 1002pq2。这对夫妇表现正常,其基因型可能是 AA,也可能是 Aa,但不可能9 101 1018 100是 aa,所以此时应注

25、意重新分配比例,即 AA,Aa,则最终81% 81%18%9 1118% 81%18%2 1111推算后代患病概率(aa 基因型概率)为 即 。1 4(2 11Aa 2 11Aa)1 42 112 111 1219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aa)个体占 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 F1,则 F1中 A 基因的概率和 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A30%,21%B30%,42%C70%,21%D70%,42%答案 D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Aa 个体占 30%,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时,产生 A 配子的概率55%30 70%

26、,a 配子的概率15%30% 30%,自由交配得到的 F1中各基因型及1 21 2其比例为 AAAaaa49%42%9%,统计得到 A 基因的概率为 49%42% 70%。1 210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 名女生中有患者 23 人、携带者 52人;820 名男生中有患者 65 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A4.4%B5.1%C6.8%D10.2%答案 C解析 色盲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是 XbXb,女性携带者的基因型是 XBXb,男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是 XbY(男性无携带者)。根据题意,780 名女生中有患者23 人、携带者 52 人

27、,因此女性中 Xb基因数是 2325298;820 名男生中有患者 65 人,因此男性中 Xb基因数是 65,Xb基因总数是 9865163。该校学生中的 X 染色体总数是78028202 380,因此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就是100%6.8%。163 2 38011根据遗传平衡定律,控制某性状的基因频率p(A)q(a)1,则该种群中 Aa 基因型频率的最大值为( )A0.25B0.5C0.75D1答案 B解析 Aa 基因型频率为 2pq,根据数学知识可知,由于p(A)q(a)1(定值)可知,2pq2p(1p)2p22p,所以当p(A)q(a)0.5 时,2pq有最大值,最大值为20.50.5

28、0.5。12(2018盐城中学月考)若某种群中原本只存在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由于外界因素的改变,该种群被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如图表示分割后的两个种群中 A 基因的基因频率变12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相同B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0.5C甲、乙种群均未发生进化D环境通过对基因型的选择影响基因频率答案 A解析 杂合子的基因频率2A 基因的频率a 基因的频率,所以T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相同,A 正确;由于甲、乙两个种群不一定一样大,所以不能判断混合后的种群基因频率,B 错误;两个种群基因频率均有改变,故均发生了

29、进化,C 错误;环境通过对表现型的选择影响基因频率,D 错误。综合强化13(2018日照莒县二中模拟)某动物种群中 AA、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0.3、0.4和 0.3,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群中 a 基因的频率为_。(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_、不发生_、不发生_、没有迁入和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 的基因型概率为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 AA、

30、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和_;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其后代中 AA、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答案 (1)0.5 (2)足够大 突变 选择 0.25 不会(3)0.4 0.2 0.4 会解析 a 基因的频率为 0.4 0.30.5,A 基因的频率为 0.5。根据遗传平衡定律,aa1 2的基因型频率0.520.25。若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频13率 AA0.30.4 0.4、Aa0.4 0.2、aa0.30.4 0.4,可见后代的基因1 41 21 4型频率会发生改变。14(2018江西九江期中)

31、寄生在乌鸦羽毛中的虱子大量繁殖会造成乌鸦羽毛失去光泽和尾羽残缺不全,影响雄鸟的求偶繁殖。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已知某乌鸦种群中对虱子具有抵抗力的个体 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30%和 40%,则 a 的基因频率为_,A 的基因频率为_。(2)若干年后,a 的基因频率将_,原因_。(3)调查发现乌鸦的巢大多筑在高大的乔木上,近年来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许多地方的高大树木被砍伐,使乌鸦原有的栖息地越来越小。有人推测,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乌鸦选择在灌木上筑巢。假设这种推测确实发生,几十万年以后,在灌木上筑巢的乌鸦会变成新物种吗?请说明理由。_。答案 (1)50% 50% (2)降

32、低 aa 的个体由于对虱子没有抗性,逐渐遭到淘汰,进而导致a 的基因频率下降(3)不一定,因为生活在灌木上的乌鸦与乔木上的乌鸦不一定会出现生殖隔离解析 (1)由题意知,AA30%,Aa40%,因此 aa30%,故 A 的基因频率30% 40%50%,a 的基因频率30% 40%50%。(2)由题意知,AA 和 Aa 的乌鸦1 21 2对虱子具有抵抗力,aa 不具有抵抗力,因此 A 的基因频率会逐渐升高,a 的基因频率会因aa 个体逐渐被淘汰而下降。(3)分析题意可知,在高大的乔木上筑巢的乌鸦与在灌木上筑巢的乌鸦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因此在灌木上筑巢的乌鸦不一定变成新物种。15下图是加拉帕戈斯群

33、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 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由 A 物种进化为 B、C 两个物种的内因是_,外因是_,进化的实14质是_。(2)甲岛上的 B 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 C 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_。(3)迁移到乙岛的 B 物种可能会_。(4)假设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 A 和 a,A 的基因频率为 0.1,a 的基因频率为 0.9,那么AA、Aa、aa3 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_;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 a 的频率逐渐下降,A 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 aa 基因型个体的变化趋势是_。答案 (1)遗传变异 甲、乙两岛环境不同且有地理隔离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已形成 生殖隔离(3)形成新的物种 (4)1%、18%、81% 逐渐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